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视觉信息处理
    Deciphering Human Decision Rules in Motion Discrimination
    Jinfeng Huang, Alexander Yu, Yifeng Zhou, Zili Liu
    2023, 31 (suppl.):  1-1. 
    摘要 ( 1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验信息在社会交互关系知觉加工中的吸引和排斥作用
    陈沄, 谢鑫宇
    2023, 31 (suppl.):  2-2. 
    摘要 ( 184 )  
    目的:人脑视觉加工受到过去知觉经验的影响。先前研究报告了先验信息对当前知觉决策的吸引(如序列依赖,Serial dependence)或排斥(如视觉适应,Visual adaptation)效应。但人脑加工由基础视觉特征组合成的复杂关系特征时,先验信息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社会交互知觉,探究复杂关系特征知觉的动态加工机制。
    方法:在屏幕上呈现两个相距不同距离、不同朝向的虚拟人物,被试完成交互关系判断(判断两人是否在互动)或距离判断(判断两人距离是否大于标准距离)任务。先验刺激和测试刺激交替呈现,其中先验刺激可以使被试形成稳定的交互或距离判断,而测试刺激在两个任务中都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两种刺激对应相同或不同的任务。
    结果:实验分析了在呈现不确定性较强的测试刺激时,先验刺激对被试完成距离或交互判断的影响。首先,对距离任务,无论先验任务是距离还是交互判断,被试对当前距离信息的知觉均偏离先验刺激:先验任务为距离时,效应量为0.62 ± 0.21(M ± SD,大于1表明吸引效应,小于1表明排斥效应)(t = -8.65;P < 0.001);先验任务为交互关系时,效应量为0.66 ± 0.28(t = -5.62;P < 0.001),表明基础视觉特征加工受到对过去刺激的视觉适应导致的排斥效应,且该效应独立于过去的知觉任务。其次,对交互关系任务,当先验任务为交互关系时,部分被试的交互知觉偏向先验刺激(1.30 ± 0.26;t = 3.91;P = 0.003),而部分被试的知觉偏离先验刺激(0.83 ± 0.11;t = -5.04;P = 0.001);而当先验任务为距离时,先验刺激对这两组被试当前的交互判断影响均不显著,表明先验的交互关系信息影响了当前交互判断。另外第一组被试在距离任务中的排斥效应显著小于第二组被试(0.71 ± 0.15 vs. 0.52 ± 0.22;t = 2.28;P = 0.034),这可能导致了他们在交互关系判断中呈现出不同方向的结果。
    结论:社会交互关系特征知觉受到先验信息吸引与排斥两个方向的影响,其中吸引效应来自对过去关系特征的知觉,是人脑维持知觉稳定的方式;而排斥效应是基于神经元对基础视觉特征的适应,独立于知觉任务。个体这两种效应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动态关系知觉加工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xamination of Interocular Delay in Anisomyopia
    Mengting Chen, Nan Jiang, Jiawei Zhou, Seung Hyun Min
    2023, 31 (suppl.):  3-3. 
    摘要 ( 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弱视视觉系统的对比度增益研究
    韩宜瑾, 朱金丽, 侯方
    2023, 31 (suppl.):  4-4. 
    摘要 ( 84 )  
    目的:儿童幼年时期的异常视觉经验将会导致其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同龄人群,即弱视。除视力外,对比敏感度降低也是弱视视功能损伤的显著特征之一。视觉系统神经元大多受刺激对比度调制。动物电生理学研究表明,弱视视皮层神经元的对比度增益显著低于其对侧相对健眼。然而,行为学研究发现,虽然弱视的对比度阈值高于正常人,但其阈上水平的视觉辨别能力与正常人无差。本研究旨在通过心理物理学方法并结合计算模型来测量弱视患者视觉系统的对比度增益。
    方法:11名弱视受试者(26.4 ± 5.4 岁)和10名作为对照的正常受试者(24.4 ± 1.1岁)参加了实验。实验采用方位辨别任务。视觉刺激为不同对比度和方位的正弦光栅,并通过叠加半高斯窗口以减少边界效应。刺激的大小为3˚视角,呈现时间为200毫秒/帧。受试者通过按键盘左/右键来判断刺激的朝向为顺/逆时针。实验测量了低(1.7周期/度)和高空间频率(4.5周期/度)下方位辨别的正确率。在此基础上,我们构造可解释的神经计算模型提取了受试者的对比度增益函数(Naka-Rushton 函数)的相关参数。
    结果:无论是低频还是高频条件,相较于正常眼,弱视眼的方位辨别能力均下降。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在低频刺激条件下,两组受试的对比度增益函数的n与C50无差异,但弱视患者视觉系统神经元群体编码信息量Κ显著低于正常人(P = 0.04);在高频刺激条件下,弱视视觉系统C50显著降低(P = 0.002),Κ与n未见显著变化。
    结论:弱视视觉系统的对比度增益函数在不同空间频率下表现出不同的改变,在低频主要表现为方位敏感性下降,而在高频则主要表现为对比度增益C50下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hanging Gears to See Fast and Slow: Hierarchical Computation of Velocity Across V1, MT, and MST in Non-human Primates
    Ke-Yan He, Ye Wang, Jun-Xiang Luo, Xiao-Hong Li, Lixuan Liu, Yiliang Lu, Ian Max Andolina, Naill McLoughlin, Stewart Shipp, Lothar Spillmann, Wei Wang
    2023, 31 (suppl.):  5-5. 
    摘要 ( 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颜色和形状在猕猴视皮层的分离和绑定
    赵文皓, 代卓越, 汤仁东, 吕海东
    2023, 31 (suppl.):  6-6. 
    摘要 ( 107 )  
    目的:特征绑定问题是指,大脑如何把分离的视觉特征绑定在一起形成完整知觉?一种可能的机制是,在视觉加工早期阶段,不同视觉特征由不同神经元群体进行编码,并在视觉信息处理的过程中逐渐整合,最终形成统一的客体知觉。但这一过程的神经基础尚未阐明,且特征在不同脑区混合与分离的程度存在争议。本研究从颜色和形状两个基本特征入手,探究猕猴V2和V4区神经元对这两种视觉特征的表征方式。同时,我们对比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核与皮层神经元在编码颜色和形状方式上的异同。
    方法:在麻醉的猕猴上,通过内源信号光学成像得到V2和V4区不同特征的功能图。通过双光子钙成像,采集不同功能区神经元的反应。视觉刺激为7种颜色×4种朝向的方波光栅。另外,在ImageNet图像集预训练过的Alexnet中,输入同样的光栅刺激,考察不同卷积核对颜色和形状的反应特征。
    结果:1、在V2区,颜色信息在3类CO条带中均存在,但在thin条带中倾向于独立存在(纯颜色细胞),而在其他条带中则倾向于和形状信息混合(颜色-形状双选择性细胞和纯形状细胞)。在V4区也类似,颜色glob中有比较多的纯颜色细胞,而在glob外,更多的是颜色-形状双选择性细胞和纯形状细胞。这说明不同视觉特征同时以分离和绑定的形式在这两个脑区存在。2、在神经元群体水平,颜色和形状选择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程度和V1类似。另外,双选择性神经元的比例并没有随皮层层级而明显递增。3、双选择性神经元的颜色调谐和形状调谐线性可分(separable),相加和相乘模型的预测效果类似。4、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各层中,也存在纯颜色、纯形状和颜色形状双选择性三种类型的卷积核。和皮层最主要的不同是,相加模型比相乘模型预测效果更好。
    结论:在猕猴的V2和V4区,单选择性细胞始终占一定的比例,特征混合程度并未随视觉皮层层级而增加。因此,特征的分离表征与混合表征共存,可能为后续进一步加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来源。卷积神经网络存在与皮层类似的颜色形状表征,但特征联合调谐的方式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ffects of Monocular Flicker on Binocular Imbalance in Amblyopic Patients
    Yiqiu Lu, Liying Zou, Wenjing Wang, Ruyin Chen, Jia Qu, Jiawei Zhou
    2023, 31 (suppl.):  7-7. 
    摘要 ( 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fMRI研究皮层空间结构对视觉信息的解码
    陈经鹏, 张俊俊
    2023, 31 (suppl.):  8-8. 
    摘要 ( 145 )  
    目的:目前对视觉诱发的fMRI活动解码,通过将视皮层体素激活特征向量化,并使用SVM等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由于视觉皮层内体素数目远大于样本数,难以避免过拟合,且体素向量化损失了原有皮层激活的空间结构特征。因此我们的工作通过将感兴趣区域(V1和LO)内的激活信息,按皮层展开成类似图片的二维矩阵,通过计算机视觉的方法,利用皮层激活的空间结构特征,在降低过拟合的情况下,提高视觉信息解码的准确率。
    方法:分析在AK6和NSD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将AK6的12名被试数据(每名被试观看6类,每类60个trial的fMRI数据)和NSD数据集被试1(2类视觉刺激,每类14000个trial的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和GLM分析后,基于Fresurfer进行皮层重构和展开,将ROI皮层激活信息平面化,如图1所示。使用NSD数据训练AlexNet模型进行二分类,使用AK6数据集在预训练好的NSD模型上训练和测试六分类。并通过打乱体素空间位置的方式研究空间结构的有效性。将NSD数据向量化,使用随机数森林分类,与NSD使用CNN的结果作比较;AK6数据向量化并进行特征选择后进行SVM分类的结果,与基于NSD预训练的模型泛化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NSD数据集V1和LO打乱体素空间位置前后CNN模型的分类结果无显著差异,该结果略低于使用随机数森林对向量化NSD数据分类的结果,如图2所示。AK6的左侧V1、LO、右侧LO数据在预训练的NSD模型上,降低过拟合程度的情况下,准确率显著高于SVM对向量化数据的分类结果,且显著高于在打乱体素空间位置情况下的准确率,如图3所示。
    结论:本研究将基于皮层展开的体素活动形成二维矩阵,研究此保留了皮层空间结构的特征集,是否优于传统的体素向量化解码方式。结果显示,保留了皮层空间结构的二维矩阵,在分类准确率上并没有显著高于传统的体素向量化,但是基于AlexNet模型的过拟合程度降低,泛化结果提高。这提示我们皮层空间结构在被试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被试间分析时可能起到类似超对齐的作用。

    图1 皮层展开成二维矩阵(以LH_V1为例)

    图2 NSD数据向量化和二维化分类结果

    图3 AK6二维化数据基于预训练的NSD模型泛化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bnormal Lateral Motion after Visual Acuity Recovery in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Yao Chen, Shiqi Zhou, Yiya Chen, Hao Chen, Robert F. Hess, Jiawei Zhou
    2023, 31 (suppl.):  9-9. 
    摘要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anguage Decoding for Visual Perception Based on Transformer
    Wei Huang, Hengjiang Li, Diwei Wu, Huafu Chen, Hongmei Yan
    2023, 31 (suppl.):  11-11. 
    摘要 ( 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MRI Study of Implicit Emotion Processing and Regulation Under High Working Memory Load Situations
    Gantian Huang, Longqian Liu, Ping Jiang
    2023, 31 (suppl.):  12-12. 
    摘要 ( 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知觉
    物体空间频率对基本知觉大小的影响
    刘明远, 吴晓刚, 王爱君, 张明
    2023, 31 (suppl.):  13-13. 
    摘要 ( 139 )  
    目的:采用行为学实验,通过控制和改变空间频率条件和物体所在视野位置,探究基本知觉大小中V1群体神经元激活程度和V1群体感受野大小在其中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方法:通过设计函数生成空间频率随着离心距的变化而变化的光栅。实验一控制物体所在视野位置,仅改变物体空间频率为偏好空间频率(PSF条件)和非偏好空间频率(NPSF条件)。在外周两侧相同离心距下,同时呈现测试刺激和标准刺激并要求被试按键判断更大的刺激。PSF条件下,测试刺激和标准刺激均为偏好空间频率。NPSF条件下,测试刺激为非偏好空间频率,标准刺激为偏好空间频率。实验二同时改变视野位置和空间频率条件,使测试刺激和标准刺激位于不同离心距。两个实验均采用局部线性拟合的方式测量物体基本知觉大小即主观相等点。
    结果:实验一二结果显示,物体是否具有偏好空间频率会影响其基本知觉大小。具有偏好空间频率的物体会被感知得更清晰,不会出现基本知觉大小显著偏差。具有非偏好空间频率的物体会被感知得更模糊,出现基本知觉大小偏差。并且实验二改变视野位置后,不同空间频率条件的基本知觉大小的差异显著,即PSF条件下未出现大小离心距效应,NPSF条件下出现大小离心距效应。但在实验二中离心距的主效应显著,即物体所在视野仍会对基本知觉大小产生影响。
    结论:物体的基本知觉大小不仅取决于物体所在位置的V1群体感受野大小,还有由物体空间频率导致的V1群体神经元激活程度,而后者才是导致物体基本知觉大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瞳孔对主观视觉规律性的自发反应
    孔志明, 陈辰, 贾建荣
    2023, 31 (suppl.):  14-14. 
    摘要 ( 113 )  
    目的:瞳孔是光线进入视网膜的通道,是视觉信息处理中的第一站。通常,瞳孔的大小会受到光线强度的影响,其在光线增强时收缩,在光线减弱时扩张。近年来基于统计学习的研究发现瞳孔会对刺激的统计规律产生反应,当刺激违反统计规律时产生更大的瞳孔反应。然而,以往研究多采用听觉刺激,瞳孔大小是否能反映视觉刺激本身具有的规律性,例如刺激分布有规律或者没有规律,尚不清楚。本研究在匹配视觉刺激物理规律的条件下探究瞳孔对主观视觉规律性的反应属性。
    方法:实验1中,在有规律条件下,我们使用十二个条形刺激构成规律的十二边形和钟表型图形;在不规律条件下,我们使用与有规律条件相同朝向的十二个条形刺激,但是条形刺激的位置随机打乱。这样保证了有规律和不规律条件的条形刺激朝向完全相同,只是在有规律条件下形成了主观的规律性。研究通过记录瞳孔对不同条件刺激的自发反应来考察瞳孔对集合刺激的主观视觉规律性的反应属性。我们假设在控制刺激的物理规律性相同时,主观知觉的规律性会导致瞳孔大小的变化。实验1的操作控制了不同条件物理刺激的一阶规律性(刺激朝向)相同,在实验2中,我们进一步使用深度线索背景控制刺激间的高阶物理规律性(刺激朝向之间的关系)来考察瞳孔对集合刺激的主观视觉规律性的反应属性。我们假设,即使保持刺激的高阶物理规律性相同,瞳孔还是会对主观知觉规律性产生反应。
    结果:实验1的结果显示,在刺激物理规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刺激的主观规律性越低,瞳孔反应越大。实验2在进一步控制了刺激的高阶物理规律性之后,仍然发现了刺激的主观规律性越低,瞳孔反应越大这一结果。
    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主观知觉规律性越低,瞳孔反应越大。这使得我们重新思考瞳孔这一视觉加工的最早期阶段在高级视觉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e Effect of Pre-saccadic Attention on Contrast Appearance
    Tianyu Zhang, Yongchun Cai
    2023, 31 (suppl.):  15-15. 
    摘要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erception of Causality Induces Pupil Dilation
    Yiwen Yu, Miao Zhong, XiangYong Yuan, Yi Jiang
    2023, 31 (suppl.):  16-16. 
    摘要 ( 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daptat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Animacy from Biological Motion
    Mei Huang, Yi Jiang, Ying Wang
    2023, 31 (suppl.):  17-17. 
    摘要 ( 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意转移中的知觉抑制
    张子霄, 何生, 张杰栋
    2023, 31 (suppl.):  18-18. 
    摘要 ( 194 )  
    目的:眼跳时,人对视觉刺激的知觉敏感性下降,视知觉得以在眼跳时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现象称作眼跳抑制。而注意转移是与眼跳密切相关的一种内部过程,是视觉资源在不同空间位置的分配变化,且伴随着转移前后视觉刺激表征的改变。在注意转移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类似眼跳抑制的现象,人对视觉刺激的知觉敏感性是否降低?本研究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初步解答。
    方法:当人同时关注两个空间位置时,人的注意焦点自发节律性地在两个空间位置间交替转移,这种现象称作注意振荡。利用这一现象,在两项实验中,我们分别使用了瞳孔测量和脑磁图方法,通过记录与任务无关的刺激出现在注意振荡的不同时相时所引起的响应,比较注意转移和非转移两种状态下人脑对刺激的平均响应强度。
    结果:相对于注意非转移状态,在注意转移阶段,任务无关刺激引起的瞳孔响应幅度显著下降,无关刺激出现后170ms左右的枕叶响应信号幅度显著下降。这些结果提示,在注意转移阶段,人对视觉刺激的知觉敏感性下降。
    结论:视觉注意转移不仅是注意指向的变化,在转移期间,视知觉系统对输入的敏感性还受到一定抑制,这种抑制可能有助于保持注意转移期间的视知觉表征的稳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irst Impressions of Body Shapes in Chinese Individuals
    Ying Hu, Xiaolan Fu, Alice O’Toole
    2023, 31 (suppl.):  19-19. 
    摘要 ( 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听觉信号的频率同步性对双眼竞争中知觉转换的影响
    赵鸿飞, 崔鑫忠, 唐晓雨
    2023, 31 (suppl.):  20-20. 
    摘要 ( 128 )  
    目的:双眼竞争是指当双眼视网膜位置被呈现两个完全不相容的图像时,视觉感知会自发地在两个图像之间随机切换。竞争交替速率是衡量双眼竞争中知觉状态转换快慢的重要测量指标。先前研究发现刺激材料的属性、注意、刺激材料的熟悉程度均会影响双眼竞争。然而,少有研究探讨跨模态刺激对双眼竞争知觉转换的影响。近期,有研究发现双眼竞争中的视觉感知对同步信号是敏感的。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时间频率下调制的二分法视觉刺激,加入一个与视觉刺激时间频率匹配或不匹配的调制听觉刺激,考察是否可能存在一种连续事件的跨模态时间结合机制来影响双眼竞争。
    方法:实验将竞争刺激强度分为高(3.75Hz、15Hz)和低(6.6Hz、7.5Hz)两组,按照听觉与视觉刺激的时间频率同步性划分为同频、不同频与无声音条件,共包括6种实验条件。实验刺激如图1所示,视觉刺激是一对以不同时间频率不断闪烁的红绿正交光栅,使用镜像立体镜将刺激物分别呈现给每只眼睛。听觉刺激是振幅调制的正弦波,50Hz的载波以视觉刺激的时间频率进行调制。每次实验持续240s,以8s的固定间隔呈现持续时间为2.5s的听觉刺激,被试对听觉刺激不反应,只需按下红色或绿色光栅所对应的按键来记录其视觉感知。在同频条件下,听觉刺激的包络频率与视觉的时间频率之一相匹配,并以随机的顺序传递。在不同频条件下,听觉刺激的包络频率以不同频率与视觉高低组别相对应。
    结果:计算每种条件下视听刺激的2.5s(AV)及其前后2.5s阶段(V1、V2)的竞争交替速率并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无论竞争刺激强度如何变化,视听刺激的频率同步性如何,视听刺激的竞争交替速率显著快于纯视觉期间。当视听信号频率同步时,V2阶段的竞争交替速率在高刺激强度下显著下降,在低刺激强度时显著上升。
    结论:本研究认为,双眼竞争中的知觉转换可以被一个一致的跨模态信号以频率选择性的方式同步。视听信号因频率同步所诱发的自动化整合加速了双眼竞争中的知觉交替,为存在跨模态的时间结合机制来影响双眼竞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图1 实验刺激示意图

    图2 跨模态刺激对双眼竞争竞争交替速率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视觉线索对外界物体与自身运动判断的影响
    杨颖华, 山周魁东, 李黎
    2023, 31 (suppl.):  21-21. 
    摘要 ( 107 )  
    目的:在自身运动过程中判断物体运动以及在物体运动时判断自身运动,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在当前研究中,我们测试了多种视觉线索对物体与自身运动判断的影响,目标是检验因果推论假说的适用性和普遍性,即在多大程度上当观察者无法推论物体是否运动,物体与自身运动方向感知的表现下降,而当观察者可以判断物体运动时,两个任务的表现提高。
    方法:用光流场模拟观察者向前行进,在自身前进方向(即focus of expansion,FoE,扩展焦点)附近8°或16°的位置出现由随机点组成的物体。物体呈现横向运动或横向+接近运动,横向速度为0 m/s - 0.8 m/s。观察者按键判断随机点物体向左或向右运动,并用鼠标标记感知的自身前进方向。实验1测试了两种自身前进速度(1 m/s 或0.5 m/s)与是否有双眼视差线索(2D或3D)的不同组合对两个任务判断的影响,实验2测试了物体点密度的影响。
    结果:实验1发现,降低自身前进速度与增加双眼视差线索,均可以提高物体运动判断的准度和精度,但并不提高自身运动判断的表现。增加物体横向速度与减小物体和自身运动方向的距离,都可以提高物体运动判断的准度和精度,但不一定提高自身运动判断表现。实验2发现物体密度增加会提高物体运动判断的准度和精度。在自身运动判断方面,对于横向运动,增加物体密度会引发更大的偏差;对于横向+接近运动,当物体横向速度较快时(0.4 m/s - 0.8 m/s),增加物体密度会减小偏差。纵览全部实验条件,我们发现观察者物体运动判断最不确定和自身运动判断偏差最大值所对应的横向速度只在横向+接近运动中存在显著相关。该结果支持了两个任务都受到因果推论制约的假设,也就是说当观察者无法正确推论物体是否运动,会干扰物体与自身运动方向感知。
    结论:该研究结果一方面揭示了不同视觉线索对物体和自身运动判断的影响不同,两个任务存在分离的加工机制。另一方面,在横向+接近物体运动条件中,物体与自身运动判断符合因果推论假说的解释;但同时该解释存在局限:在横向物体运动条件中,自身运动信息不可靠或者双眼视差缺失时,即使观察者可以正确判断物体运动,物体仍能引起自身运动判断偏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ntegration of Object Motion and Position is Constrained by Sensory Uncertainty
    Ke Yin, Jiyan Zou, Ce Mo
    2023, 31 (suppl.):  22-22. 
    摘要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系统的度量衡:空间频率通道
    张仕佳, 莫雷, 莫测
    2023, 31 (suppl.):  23-23. 
    摘要 ( 167 )  
    目的:对空间几何属性(spatial geometric properties)的加工是视觉系统的一项基本机能。有研究观点认为,视觉系统通过一个灵活可变的度量衡(visual metric)对视觉空间进行感知。与该理论一致,对高密度的纹理刺激进行适应改变了观察者对距离和形状的判断。然而,尚未有研究证据针对度量衡的神经基础进行探究。本研究提出,度量衡的神经基础可能是于视觉系统中不同的空间频率通道(spatial frequency channels)。这些频道输出的相对强度共同决定了视觉系统所采用的度量衡。为对这一假说进行检验,本研究通过系列心理物理学实验,系统性地考察空间频率通道的输出强度与对空间几何属性感知的关联。
    方法:在系列实验一中,我们首先检验观察者对两大基本空间几何属性(距离与形状)的感知是否受空间频率通道输出强度的影响。为此,我们要求观察者针对在中央视野与不同离心率(4°、8°、12°)的位置同时呈现的刺激进行形状比较和距离比较任务。在系列实验二中,我们进一步检验通过视觉适应对特定空间频率通道的输出强度进行调控是否会系统性地改变对距离与形状的感知。我们在观察者的双侧视野同时呈现两个特定空间频率的光栅作为适应刺激。其中,左视野适应光栅的空间频率恒定为0.25 cpd,而右视野适应光栅的空间频率则为0.25至1.5 cpd范围内的多个水平。在适应结束后,观察者对两个适应刺激所在位置同时呈现的刺激进行相同的距离与形状比较任务。
    结果:系列实验一的结果表明,观察者对外周视野刺激的距离和形状感知均出现了系统性的偏差。相对于中央视野的刺激,针对外周视野刺激的感知距离更小,纵横比更大,且该效应随离心率变大而增加。而在系列实验二中,我们发现对高空间频率光栅进行适应后,刺激感知距离更小,纵横比更大,且该效应随适应光栅的空间频率增加而增加。
    结论:上述结果共同表明,距离与形状的感知与空间频率通道的输出强度存在密切关联。对空间频率通道输出强度的改变,也将随之引起距离与形状感知的改变。据此我们认为,空间频率通道是视觉系统的空间度量衡的神经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局部生物运动方向的适应后效
    高芷晗, 王蕊, 蒋毅
    2023, 31 (suppl.):  24-24. 
    摘要 ( 79 )  
    目的:生物体的行走方向往往传达了个体的行为意图与倾向,对于物种的生存适应与社会交互有着重要作用。人类视觉系统对生物体行走方向尤为敏感。即使破坏了生物运动的整体构型,仅呈现局部运动信息(即将表征身体关键部位的运动光点的空间位置打乱),观察者仍然能够准确辨别生物体的行走方向。最近一项研究利用适应范式表明人类大脑中存在对生物运动不同行走方向具有选择性的神经元群,然而我们对局部生物运动方向信息编码机制的了解仍十分有限。
    方法与结果:本研究采用生物运动行走方向辨别任务并结合视觉适应范式,通过一系列实验考察:(1)是否存在表征局部生物运动不同行走方向的神经元?(2)如果存在,这种表征是否特异于所呈现的生物类别或动作?在实验一中,我们发现当被试适应朝某一方向(如面朝左30度或右30度)行走的空间位置打乱的光点步行者(适应刺激)后,被试会更倾向将朝前走的完整光点步行者(测试刺激)知觉为与适应刺激相反的方向,即产生排斥性知觉后效。然而这种知觉后效仅限于正立的适应刺激,若将局部生物运动以倒立方式呈现,则适应后效消失。实验二和实验三分别采用不同物种(例如,狗)和不同动作(例如,爬行)的局部生物运动作为适应刺激,将完整的光点步行者作为测试刺激,尽管适应刺激与测试刺激在低阶物理属性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样观察到显著的适应后效。
    结论: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人类视觉系统中存在表征局部生物运动不同行走方向的神经元群,且局部生物运动的方向选择性具有一定的跨物种、跨动作的不变性,进一步支持了“生命探测器理论”,即大脑中存在一个对生物体特有的运动线索敏感的视觉加工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ffect of Circadian Rhythm on Visual Functions
    Lei Jiang, Wei Mao, Dang Ding, Xianyuan Yang, Fangfang Yan, Chang-Bing Huang
    2023, 31 (suppl.):  25-25. 
    摘要 ( 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dentifying Critical Kinematic Features of Animate Motion and Contribution to Animacy Perception
    Yifei Han, Wenhao Han, Liang Li, Tao Zhang, Yizheng Wang
    2023, 31 (suppl.):  26-26. 
    摘要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epth Perception Arising from Monocular Texture Cue in Amblyopia
    Junli Yuan, Yijin Han, Jun Wang, Fang Hou
    2023, 31 (suppl.):  27-27. 
    摘要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isual Beauty and Pleasure Experience are not the Same
    Wu Yi-Fan, Dang Ding, Jinmei Xiao, Qingshang Ma, Yan Fang-Fang, Huang Chang-Bing
    2023, 31 (suppl.):  28-28. 
    摘要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流解析并不优先于深度运动感知
    谢明阳, 李黎
    2023, 31 (suppl.):  29-29. 
    摘要 ( 155 )  
    目的:深度运动(物体朝向观察者的运动)和光流解析(通过减去由自我运动引起的全局视网膜运动来识别场景中物体的运动)均是视觉处理的早期过程,但其先后顺序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确定光流解析是否在深度运动之前发生。
    方法: 我们进行了四个实验,被试使用立体眼镜观看刺激并保持头部固定。刺激由多个红色不规则线框背景物体和一个黄色测试点组成。实验1中,背景红色物体保持静止,黄色测试点以不同角度朝向被试运动。被试需指出是否感知到测试点向其运动。我们通过改变刺激的呈现时间来测量测试点的不同运动角度对被试的深度运动感知的时间阈值的影响。实验2中,背景红色物体模拟了被试自身运动,刺激呈现时间不变。被试报告测试点是向其左还是右运动,以探讨光流解析如何影响对深度运动方向的感知。实验3中,实验刺激与实验2类似,但改变了刺激呈现的持续时间,被试需指出是否感知到测试点向其运动:如果光流解析先发生,在测试点的运动和自我运动轨迹一致时,由于深度运动的任务变得更加困难,时间阈值会增加;反之则会观察到时间阈值没有受到自我运动轨迹的影响。实验4中,实验设置与实验3类似,但刺激改变为一个半侧光流场刺激,以控制局部运动的影响,黄色测试点在背景红色物体对侧或朝被试运动,或保持静止。被试需指出是否感知到测试点的向其运动,以测量深度运动感知的时间阈值是否受到局部运动的影响。
    结果:实验1表明,当测试点的运动轨迹为屏幕中心时,时间阈值最高,表明此时任务难度最大,当运动轨迹为屏幕两侧时时间阈值降低。实验2表明,被试感知到的测试点方向朝自身运动方向反方向偏移,说明深度运动感知受到了光流解析的影响。实验3表明,当测试点的运动和自我运动轨迹一致时,时间阈值最高,表明被试在进行深度感知前可能已经完成了光流解析。实验4表明,当移除局部信息后,实验3中观察到的时间阈值偏移消失,说明这些变化归因于局部信息而非光流解析。
    结论:光流解析并不优先于深度运动感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usic-induced Negative Emotion Shapes Human Visual Size Perception
    Bochun Yang, Lihong Chen
    2023, 31 (suppl.):  30-30. 
    摘要 ( 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hythmic TMS over Human Right Parietal Cortex Strenghtens Visual Size Illusions
    Xue Han, Lihong Chen
    2023, 31 (suppl.):  31-31. 
    摘要 ( 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意和无意想象促进视觉感知能力的提升
    段苏娜, 杨雨晨, 赵冰蕾
    2023, 31 (suppl.):  32-32. 
    摘要 ( 222 )  
    目的:本研究考察无意和有意想象如何影响视觉感知能力,且想象时间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1采用了3(想象类型:无意想象0.5s vs.有意想象0.5s vs.有意想象6s)×2(想象与感知一致性:一致vs.不一致)混合实验设计。招募被试66名,随机分配到不同想象类型组中,其中9名被试(无意想象0.5s组:2名;有意想象0.5s组:4名;有意想象6s组:3名)因实验任务正确率低于75%被排除。每组被试均会进行一项感知判断任务和一项前序想象下的感知判断任务。感知任务中,屏幕上会连续呈现两个光栅,第一个光栅为45度或135度,第二个光栅相较于第一个发生了微小角度的旋转。被试任务是判断第二个光栅相较于第一个的旋转方向(顺时针vs.逆时针)。有前序想象的任务中,被试首先会听到一个提示音(低音或高音,分别对应45°或135°光栅),被试需要根据提示音在脑海中构建相应视觉表征,再进行感知判断任务。在无意想象0.5s组中,通过控制提示音有效率诱导被试进行无意想象;在有意想象0.5s和6s组中,被试将被告知听觉提示音与光栅方向对应关系,指导被试进行有意想象并在脑海中分别维持0.5s和6s。为进一步探索视觉表征在有意vs.无意想象中的作用,实验2招募了一名有心盲症(无视觉想象能力)的被试,进行了以上感知(无前序想象)和三种想象-感知实验。
    结果:实验1结果显示在无意想象0.5s组和有意想象6s组中,想象和感知刺激一致和不一致条件下被试可以辨别的角度的差别阈限都显著低于被试本身的基线水平,但有意想象0.5s组中并未发现想象后角度差别阈限的降低。实验2结果显示心盲症患者想象后感知判断任务的正确率和角度差别阈限只和有意想象6s组有分离,正确率显著低于正常被试,角度差别阈限显著高于正常被试。与无意想象0.5s和有意想象0.5s组未发生分离。
    结论:无意和有意想象都可以促进视觉感知能力提升,且不存在想象内容特异性;在有意想象中,想象时间对视觉感知具有影响。有意想象对视觉感知的影响通过视觉表征,而无意想象存在其他形式的表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颅磁刺激对视觉感知效应的元分析
    张燕, 张俊俊
    2023, 31 (suppl.):  33-33. 
    摘要 ( 173 )  
    目的:单脉冲经颅磁刺激(single-pulse TMS, spTMS)作用于早期视觉皮层(Early Visual Cortex, EVC),会抑制对视觉目标的识别,类似于视觉掩蔽效应。然而,不同研究中的spTMS掩蔽效果并不一致,可能是因为不同研究采取了不同的实验条件。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索不同研究之间异质性的来源,研究spTMS实验因素对掩蔽效果的影响,并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方法:我们检索了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从1995年至2021年4月的相关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spTMS掩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评估结果的偏倚性和敏感性。并分别对视觉刺激的客观辨别能力(判断视觉刺激的特征,例如朝向)和主观可见性(判断视觉刺激可见的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最终Meta分析纳入了23项研究,统计显示spTMS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但是各项研究的抑制效应具有较大的异质性,体现了实验因素对抑制效果的显著影响。单因素分析表明,spTMS强度与客观辨别能力、主观可见性的抑制作用呈显著正相关;视角大小与抑制作用呈显著负相关。圆形线圈对客观辨别能力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八字形线圈。不同TMS设备类型对客观辨别能力的抑制作用也具有显著差异,其中Cadwell的抑制效果最强。客观辨别能力和主观可见性较为显著的抑制效应均集中在-50 ~ 0ms和50 ~ 150ms时间窗内。多因素分析(SOA、TMS强度、视角大小、样本量)结果显示,SOA和TMS强度是影响视觉感知最为稳健的因子,具有最强抑制作用的SOA为97ms(客观辨别能力)和85ms(主观可见性)。基于实验因素的多元回归对客观辨别能力和主观可见性的解释率(预测相关性)分别为54.1%(r = 0.7497)和53.4%(r = 0.7457),表明实验因素可以有效预测spTMS的抑制效果。

    结论:本研究通过荟萃分析,分析了SOA、TMS强度、视角大小、线圈类型和TMS设备类型等实验因素对作用于EVC的spTMS的视觉抑制效果有显著影响。为未来通过spTMS研究视知觉的实验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参数选择和结果解释的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面孔情绪变异性的自动化加工:来自视觉失匹配负波的证据
    陈子龙, 季琭妍
    2023, 31 (suppl.):  34-34. 
    摘要 ( 138 )  
    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对群体面孔进行加工,许多研究证明个体可以从包含多个面孔的集合中快速提取出平均情绪。然而,个体是否可以自动化加工面孔集合中情绪的变异性信息,这种对多面孔情绪变异性信息加工的能力是否受情绪类型的影响,目前尚有许多未知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利用脑电技术和反向oddball范式,操纵面孔集合的情绪变异性,探究多面孔情绪变异性自动化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方法:从清华大学情绪面孔材料库中选取男性和女性面孔各两张,所有面孔图片仅保留面部。并对同一身份从愤怒到高兴表情进行变形,得到1(非常愤怒)到99(非常高兴)的99张变形面孔,相邻变形面孔相差一个情绪单元。每个面孔集合由四张相同效价的面孔组成,分为高情绪变异性面孔集合(标准差为20.39)和低情绪变异性面孔集合(标准差为7),二者互为标准刺激(80%)和偏差刺激(20%)。实验有高兴和愤怒两种条件,每种条件下的面孔平均情绪唤醒度均为中等,平均情绪强度相同。在实验过程中,集合中的面孔位于外周视野,呈现300毫秒,接着是400到700毫秒的ISI,屏幕中央一直呈现注视点,被试需要判断中央注视点是否发生变化。
    结果:在知觉早期阶段(80ms-120ms),高情绪变异性面孔集合在颞叶和枕叶皮层诱发出vMMN,且一直延续到晚期阶段。低情绪变异性面孔集合在颞叶和枕叶皮层诱发的vMMN仅出现在中期(200ms-350ms)和晚期(400ms-600ms)的时间窗。愤怒和高兴条件下的vMMN振幅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提示个体自动化加工面孔低情绪变异性信息和高情绪变异性信息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
    结论:个体能自动化加工多面孔情绪的变异性信息,且不受情绪类型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oral Contextual Modulation on Perceived Walking Direction
    Chang Chen, W. Paul Boyce, Colin J. Palmer, Colin W.G. Clifford
    2023, 31 (suppl.):  35-35.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面实心图形的横竖错觉现象及其结构因素与加工机制
    林国俊, 万博温, 李海峰
    2023, 31 (suppl.):  36-36. 
    摘要 ( 188 )  
    目的:横竖错觉是一种经典的视错觉现象,表现为竖直方向的视长度要大于水平方向。横竖错觉现象最初在平面实心图形中发现,但以往对横竖错觉现象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平面线段图形(如“+”,“⊥”),而少有研究探究平面实心图形的横竖错觉现象。因此,本研究以圆形、正方形两种平面实心图形为主要实验材料,通过三个实验逐步考察平面实心图形的横竖错觉现象、结构因素与加工机制。
    方法:实验一采用图形产生任务,由被试自由绘制圆形与正方形,探究平面实心图形的横竖错觉现象;实验二采用图形调整任务,被试需将六种图形(椭圆、矩形、“+”、“⊥”、“∟”和“𠃎”)的竖直方向长度调整至与固定的水平长度一致,探究影响平面实心图形横竖错觉量的结构因素及这些因素对横竖错觉量的影响;实验三采用图形迫选任务并结合眼动技术,要求被试判断椭圆或矩形是否为圆形或正方形,解析平面实心图形的结构因素所对应的加工策略。
    结果:三个实验均表明,圆形与正方形的主观相等点均小于1,且圆形的横竖错觉量要小于正方形。实验二采用全子集回归发现,圆形的横竖错觉量被正方形和“+”解释时,模型拟合效果最优(Radj2 = 0.42);正方形的横竖错觉量被圆形、“𠃎”和“+”形解释时,模型拟合效果最优(Radj2 = 0.56)。表明实心因素和线段结构可能是导致横竖错觉的两种因素。实验三将依赖实心因素的加工定义为整体加工和依赖线段结构加工定义为部分加工。结果发现,被试的注视点在椭圆的迫选任务中更多地落在中心区域,而在矩形的迫选任务中更多地落在外周线段区域。此外,通过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得知,在观察正方形时越采用整体加工,则越倾向于将矩形判定为标准的正方形。
    结论:上述结果表明,圆形和正方形均存在横竖错觉现象。实心因素与线段结构是造成圆形和正方形横竖错觉量存在差异的结构因素。相比整体加工,部分加工可能是一种相对不精确的策略。正方形因相比圆形更多地采用部分加工策略而导致横竖错觉量大于圆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间间隔对感知人人社会交互的影响
    盛槿滺, 高在峰
    2023, 31 (suppl.):  37-37. 
    摘要 ( 161 )  
    目的:识别两个面对面的个体是否在进行互动,对人类理解社会活动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沟通动作中,当一方做出反应后,另一方在多久内做出反应,能被认为二者间存在有意义的交互。该问题对理解社会交互的内在过程,设计合理的社会机器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方法:实验在呈现交互动作视频后,要求参与者作为第三方,判断视频中的生物运动是否交互,并对交互的自然程度做十点评分(不交互被判定为不自然)。研究自变量为视频中左侧生物运动开始到右侧生物运动开始的时间间隔,因变量为被试判断的正确率和自然程度评分。实验一采用真人交互运动作为材料;实验二采用光点生物运动作为实验材料。
    结果:研究发现,被试的交互评分和正确率均随时间间隔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峰值位于时间间隔800-1200ms。
    结论:在人和人之间进行沟通动作时,当一方开始反应后,另一方在800-1200ms做出反应时,二者的行为被认为是有意义的互动,被试的预期在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lor Saturation Drives Oscillatory Responses in V4
    Hetian Cao, Ye Liu, Zheyuan Chen, Yingfan Liu, Xiaotao Wang, Xiaohong Li, Yiliang Lu, Ian Andolina, Niall McLoughlin, Stewart Shipp, Wei Wang
    2023, 31 (suppl.):  38-38. 
    摘要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差美”是否存在
    Yongyi Chen, Yu Zou, Xiaoyan Li, Ying Zhang, Guomei Zhou
    2023, 31 (suppl.):  39-39. 
    摘要 ( 488 )  
    目的:近年出现“反差感”这一热词。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反差感”对面孔吸引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赋予面孔一些与面孔表现出的人格类型匹配或不匹配的人格特质词,来考察是否存在“反差美”这一新的知觉现象,即赋予与面孔不匹配的人格特质信息会提高面孔吸引力。
    方法:预实验让20名被试每次看一张面孔,从MBTI人格特质词中选择最符合该面孔的人格特质的词,共64张面孔。最终获得与每张面孔不匹配的1个人格特质词、匹配的1个人格特质词。正式实验招募了20名有效被试,考察反差感(有,无,对照条件)和面孔是否具备被试偏好的人格特质对面孔吸引力评价的影响。首先让被试选择偏好的人格特质,给被试呈现一个与随后的面孔的人格类型匹配(无反差感)或不匹配(有反差感)的人格特质词,或不出现人格特质词(对照条件),告知被试随后呈现的面孔具有该人格特质,然后呈现面孔,让被试评价面孔的吸引力。这些人格特质词可能是被试偏好的,也可能是不偏好的。
    结果:反差感主效应显著,无反差感面孔的吸引力评分高于有反差感面孔,且二者均高于对照组。反差感与面孔是否具有被试偏好的人格特质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对于具有被试偏好特质的面孔,反差感面孔与对照面孔的吸引力无显著差异,且都显著小于无反差感面孔;对于不具有被试偏好特质的面孔,反差感面孔与无反差感面孔在吸引力上无显著差异,且都显著大于对照面孔。引入吸引力变量后,发现反差感与吸引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对于高吸引力面孔,反差感面孔与对照面孔的吸引力无显著差异,且都小于无反差感面孔;对于低吸引力面孔,反差感面孔与无反差感面孔的吸引力无显著差异,且都大于对照面孔。
    结论:反差感确实对面孔吸引力有影响,但并不符合具有“反差感”的面孔吸引力更高的预期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觉学习间的干扰效应及简单情境信息的抗干扰作用
    Hui Huang, Sheng Li
    2023, 31 (suppl.):  40-40. 
    摘要 ( 160 )  
    目的:探究新知觉学习对已巩固的旧知觉记忆的干扰以及如何利用简单情境信息对抗这类干扰。
    方法:本文采用朝向探测任务作为研究范式,分为两个研究。研究一探究了相同位置新知觉学习对已巩固旧知觉记忆的干扰,共包括5个实验。实验一是控制组,被试在第一天完成旧朝向前测和训练,在第三天完成旧朝向后测和新朝向的测试。实验二是干扰组,被试在第一天完成旧朝向前测和训练,在第二天完成新朝向前测和训练,在第三天完成两种朝向的后测。实验三是6小时间隔组,和实验二的区别在于被试在第二天完成新朝向的前测后需间隔6小时再完成新朝向的训练。实验四是全程注视点线索组,和实验二的区别在于在整个测试和训练中,均向被试提供与旧朝向和新朝向分别关联的不同颜色中央注视点。实验五是训练注视点线索组,和实验四的区别在于仅在训练阶段提供与旧朝向和新朝向分别关联的不同颜色中央注视点,测试阶段不提供。研究二探究了不同位置新知觉学习对已巩固旧知觉记忆的干扰,共包括6个实验。实验一是控制组。实验二是在不同位置进行不同朝向新学习的干扰组。实验三是在不同位置进行相同朝向新学习的干扰组。实验四在注视点提供颜色情境线索。实验五在刺激中央提供颜色情境线索。实验六提供与朝向关联的颜色背景。
    结果:在研究一中,实验二和实验三的旧朝向学习效应均显著低于实验一(控制组),实验四和实验五的旧朝向学习效应与实验一无显著差异。在研究二中,实验二和实验四的旧朝向学习效应均显著低于实验一(控制组),实验三、实验五和实验六的旧朝向学习效应与实验一无显著差异。
    结论: 无论新旧学习位置是否相同,新学习均对已巩固旧记忆产生倒摄干扰,这种干扰是由于背景作为主要情境信息和新旧学习朝向同时产生关联所引起的。当引入可将两个学习分离的新情境信息,并且此信息在注意范围内可以被有效加工时,其对倒摄干扰产生显著且可泛化的抵抗作用。这些发现促进了我们对知觉学习中长时记忆机制更深入的理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扩展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动态视频脑信息分类解码研究
    王玉婷, 黄伟, 唐颖, 任伟, 颜红梅
    2023, 31 (suppl.):  41-41. 
    摘要 ( 68 )  
    目的:利用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信号解码视知觉内容是脑机交互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关于静态图像的视知觉脑信息解码研究较多,但对动态视频的视知觉脑信息解码研究较少。动态感知和信息整合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形式,研究动态视觉信息的神经编解码机制更有意义。本文以动态视频为视觉刺激,拟基于扩展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对动态视频的脑信息进行分类解码研究,进一步探索大脑活动模式与动态视觉刺激的映射关系。
    方法:本研究首先设计了三个fMRI实验, 即视网膜拓扑实验、高级视觉脑区定位实验和动态视频脑信息解码实验,然后根据视觉信息整合机制,提出了一个基于扩展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Dilated Convolution Long and Short Term Memory, DC-LSTM)的动态视频脑信息分类解码模型,最后分析了不同扩展系数和不同时间尺度融合下的动态视频脑信息分类解码性能。
    结果:具有信息整合能力的扩展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可以提取与刺激类别更相关的脑信息,从而获得更优的解码性能。对于中短时间序列的脑信号,当时间整合尺度为4时解码性能最佳。另外,不同脑区解码性能比较表明,高级视觉皮层具有更强的动态信息整合能力。
    结论:扩展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具有良好的时间信息整合能力,能较好地对动态视频诱发的脑信息进行分类解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paration of Beauty and Pleasure Experience: A Study of Affective Priming Effect
    Wu Yi-Fan, Zhenyu Zhang, Jinmei Xiao, Qingshang Ma, Yan Fang-Fang, Huang Chang-Bing
    2023, 31 (suppl.):  42-42. 
    摘要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维图像里空中物体的三维空间知觉:来自倒置效应的证据
    汪越, 尚笑, 梁伟松, 韩超, 黄婉怡
    2023, 31 (suppl.):  43-43. 
    摘要 ( 127 )  
    目的:人类可以依赖多种线索感知真实场景中的空间信息,包括生理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近几十年人们大量接受由二维视觉刺激(如照片和视频)表征的三维场景,视觉系统利用二维图像重构三维空间时,生理线索、双眼线索、以及部分单眼线索均无法获得,已有研究表明‘地表连续信息’此时对于距离感知非常重要。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即使脱离地表信息,只给被试呈现空中的人物图像,被试仍能较好判断空中人物在地面的投影,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倒置图像来破坏环境线索的日常空间关系,进一步探索环境加工经验在这一任务中的重要性。
    方法:本研究制作了两名模特在户外草地4种不同距离(距离镜头2m,4m,6m,8m)以3种不同的姿势原地跳跃(直腿跳,前屈腿跳,后屈腿跳)的图像材料,以正立或倒置(旋转180°)两种方式在电脑屏幕上随机呈现给被试,被试控制光标在图片上标出自己感知到的人物在地面的投影。通过比较被试知觉投影和真实投影的距离,计算各种条件下的距离判断误差(|知觉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
    结果:对判断误差进行朝向×观测距离×姿势的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朝向的主效应(即倒置效应)显著,被试对正立图片中人物距离的判断要显著好于倒立图片。朝向×观测距离×姿势的三重交互作用显著,分析发现对于直腿跳姿势,朝向×观测距离的交互作用显著,在2m时没有倒置效应,而随着距离增长(4-8 m)倒置效应增大,而对于另外两种姿势则没有这种模式。
    结论:本研究发现在空间判断过程中存在倒置效应,被试在判断时很可能利用到与经验相关的空间关系线索,而不仅仅采用一种基于特定局部图片细节的判断策略。有趣的是,对于直腿这一最常见的姿势,倒置效应随着距离的增长而增大,提示被试在知觉近处空中人物时更多利用局部信息,而知觉远处空中人物时更多利用空间关系的整体信息。另外两种不常见的屈腿姿势未观察到同样效应,进一步印证了经验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认知
    Cognitiv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Strabismus
    Yan Yang, Dingping Yang, Xinping Yu
    2023, 31 (suppl.):  44-44. 
    摘要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ask Sets, but not Conflict Types, Determine the Domain-generality of Conflict Adaptation Effects
    Qian Qian, Jiawen Pan, Miao Song
    2023, 31 (suppl.):  45-45. 
    摘要 ( 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和儿童疼痛共情的种族偏向:基于疼痛面孔诱发的瞳孔扩张效应
    张婷, 蒋毅
    2023, 31 (suppl.):  46-46. 
    摘要 ( 169 )  
    目的:前人研究表明个体观看他人疼痛面孔时能够引起对他人的共情反应并存在种族偏向,而瞳孔变化在以往也被认为可以反映人们内在的认知加工过程。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个体观看他人疼痛面孔时是否会诱发瞳孔扩张效应,并进一步考察成人与儿童被试在该效应中是否表现出种族偏差。
    方法:实验一和实验二均采用情绪外显分类任务,分别记录成人与儿童被试在观看同种族以及异种族的疼痛和中性面孔时的瞳孔大小变化。此外,为排除疼痛面孔在低水平信息上的影响,实验三采用相同实验范式并以倒立面孔作为视觉刺激。
    结果:实验一和实验二发现成人和儿童观看他人疼痛面孔相较于中性面孔均能够诱发显著的瞳孔扩张效应,并且表现出对于同种族疼痛面孔更大的瞳孔扩张,即存在种族偏向。实验三中的采用倒立疼痛面孔则未发现瞳孔扩张效应及种族差异。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成人和儿童观看他人疼痛面孔能够诱发瞳孔扩张效应并存在种族偏差,为疼痛共情的内群体偏向提供了生理水平的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e Cheerleader Effect in Multiple Social Groups
    Ruoying Zheng, Guomei Zhou
    2023, 31 (suppl.):  47-47. 
    摘要 ( 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隧道出口驾驶过程中的视觉适应机制研究
    陈雅兰, 李天添, 周攀, 刘小燕, 王玲
    2023, 31 (suppl.):  49-49. 
    摘要 ( 85 )  
    目的:研究城市隧道出口驾驶过程中亮度适应的认知心理机理,为帮助驾驶员安全驶出隧道,更加科学合理地建设城市隧道设施,打造安全的隧道驾驶环境提供参考。
    方法:利用事先采集的城市隧道出口附近的驾驶视频,设计了实验室模拟驾驶实验,同步采集了眼动和脑电数据,分析了城市隧道出口前后一段时间内亮度的变化对被试(驾驶员)眼动及脑电信号的影响,通过瞳孔直径大小、注视特征、扫视特征、脑电各个频段能量及多个特征量、神经建模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眼动和脑电信号与城市隧道出口内外亮度变化的关系。
    结果:(1)环境亮度在隧道出口前第3秒开始增加,瞳孔直径随之开始收缩,但瞳孔直径在相对于环境亮度有1.5秒滞后,且在约4.5秒才能完成明适应过程;(2)在隧道出口附近,被试的注视点主要关注隧道路面的正前方、右侧路面和隧道外更远的路段;(3)距离隧道出口越近,被试的扫视幅度越大,而出隧道后基本保持不变;(4)被试脑电信号的各频段能量对亮度变化的响应起始时间不同,持续时间也存在差异,特别是与注意及搜索策略相关的脑电频段受到亮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脑电各频段与瞳孔直径的动态时滞模型进一步证明了这点。
    结论:隧道出口处的亮度变化会对眼动与脑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人类视觉适应脑机制的理解,同时可以为城市隧道出入口灯光设计、隧道出口缓冲带设计、驾驶员的视知觉认知训练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理知识对问题关键信息提取影响研究
    罗列, 傅世敏
    2023, 31 (suppl.):  50-50. 
    摘要 ( 108 )  
    目的:本研究通过行为实验与眼动实验,探究物理知识对问题关键信息提取的影响。
    方法:根据Ausube三维知识结构模型,编制《初中物理知识测验》,从知识深度、广度和关联度三个维度对100名初三学生进行调查,选晒出物理知识丰富组与贫乏组各20名被试。
    实验一采用“学习—再认”范式,采用2×2混合设计,组间变量为物理知识水平,包括丰富组与贫乏组,组内变量为干扰信息情况,包括存在与不存在。因变量为再认阶段对刺激再认反应时和正确率。实验通过e-prime2.0完成,包括问题解决阶段、干扰阶段和再认阶段三个阶段。在问题解决阶段, 被试完成10道物理题,其中5道存在干扰信息,5道不存在。在干扰阶段,被试完成10道谜语题。在再认阶段,被试再认 15个刺激,其中5个为干扰题目关键信息,5个为非干扰题目关键信息,5个为混淆信息。
    实验二采用“专家—新手”范式,利用眼动技术,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的作用。采用《初中物理知识测验》对120名初三学生进行调查,筛选出丰富组与贫乏组各15名。实验二采用2×2混合设计,组间变量与组内变量同实验一相同,因变量为阅读效率即正确率乘以阅读速度、关键信息区域注视时间与注视点数目。在实验过程中,被试报告12道字数相同物理题结题思路,有无干扰信息各6道,根据被试报告思路判断对错,确定准确率,眼动仪记录相关数据。
    结果:(1)知识水平与干扰信息在行为实验准确率上交互作用显著,丰富组正确率显著高于贫乏组,两者正确率差异在干扰信息存在条件下更大;(2)知识水平在行为实验反应时上主效应显著,丰富组反应时显著低于贫乏组;(3)丰富组在关键信息区域注视点与注视时间、问题表征效率等方面均显著高于贫乏组;(4)在无干扰信息情况下,被试注视关键信息的时间与阅读效率表现出更高水平。
    结论:物理知识对问题关键信息提取产生显著性作用,影响初中生问题表征,且干扰信息也是影响问题关键信息提取的重要变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与位置相关的价值统计学习对注意的影响
    周攀, 刘小燕, 李天添, 王玲
    2023, 31 (suppl.):  51-51. 
    摘要 ( 93 )  
    目的:探索与位置相关的价值统计学习对注意的影响,研究与位置有关的价值规律的统计学习过程及注意行为的变化。
    方法:设计了一种包含概率价值(奖励与损失)的视觉搜索实验范式,被试需要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学习到价值规律(某些位置会高概率给奖励,离高概率奖励位置最远的位置会高概率给损失),记录被试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等行为学数据,分析被试在基线阶段(没有与奖励或损失关联的反馈)、训练阶段(有奖励或损失关联的反馈)、测试阶段(同基线阶段)的注意行为的变化。
    结果:(1)被试的反应时在训练过程中不管在哪个位置上都在逐渐降低,价值规律的学习对注意有影响,高概率奖励位置反应时的降低程度大于另外两个位置(尚未达到显著),说明被试通过训练基本学到了与位置相关的价值规律(即产生了统计学习);(2)统计结果表明位置因素对注意有显著影响:基线阶段目标出现在左上位置和左下位置时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目标出现在右下位置的反应时;基线和测试阶段均有目标出现在左上位置反应时最长,目标出现在右下的反应时最短;(3)不同组被试(接受不同的价值位置放置规律)在训练阶段对于不同价值的反应时变化趋势不同,而且与位置高度相关。
    结论:在与位置相关的价值统计学习过程中,被试的注意同时受到位置效应和价值驱动的影响,其中位置效应产生的影响更大。我们认为位置效应很可能与被试的搜索策略有重要关联,下一步将结合同步采集的眼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rial Repulsion of Biological Motion Emotion Perception
    Haoyuan Tan, Qianyu Zhang, Yijie Kuai
    2023, 31 (suppl.):  52-52. 
    摘要 ( 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睛注视线索介导的社会性恐惧学习
    葛乙平, 袁甜, 黄欣怡, 王莉, 蒋毅
    2023, 31 (suppl.):  53-53. 
    摘要 ( 118 )  
    目的:通过观察和解读他人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号,个体可以间接习得社会环境中潜在的威胁信息,以便适应性地调节防御行为和情感反应。然而目前尚缺乏研究具体讨论眼睛注视线索在社会性恐惧学习中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恐惧信息是否可以通过眼睛注视线索传递到原本中性的物体上。
    方法:实验一采用中央线索范式的变式作为学习部分,并以情感启动任务作为前后测衡量个体对原本中性的卡通面孔图片情感态度的变化。在学习阶段,注视线索(恐惧和高兴)短暂呈现后,被试需要探测目标物体即卡通面孔图片出现的位置(左或右)。其中一张卡通面孔图片被固定地与恐惧注视联结,另一张则固定地与高兴注视联结。实验二和实验三与实验一类似,只是在学习部分分别倒置中央注视线索和卡通面孔图片以破坏其蕴含的社会性信息。实验四采用持续闪烁抑制范式将注视线索掩蔽到主观意识下。
    结果:实验一的结果显示,与恐惧注视联结的卡通面孔在后测相较于前测的情感启动任务中作为启动刺激诱发了负性情感启动效应,表明个体习得了对于恐惧注视联结的卡通面孔的负性态度;然而,个体对于与积极注视相联结的卡通面孔的情感态度在前后测中未发生显著变化。与此同时,当中央注视线索(实验二)或卡通面孔图片(实验三)倒置时,均没有发现情感启动效应。这一结果表明眼睛注视线索介导的恐惧学习并非由注视线索中的低水平信息诱发,并且受到目标物体蕴含的社会性信息的调节。在实验四中,当与意识下恐惧注视联结的卡通面孔作为启动刺激时,后测相较于前测同样存在负性情感启动效应,说明个体可以通过不可见的眼睛注视线索习得负性态度。
    结论:恐惧信息可以通过眼睛注视线索传递到原本中性的卡通面孔图片上,并影响观察者对其的情感态度,并且这种眼睛注视线索介导的恐惧学习可以在意识下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SOA下外源性线索引发的主动抑制机制
    吴美君, 张琪
    2023, 31 (suppl.):  54-54. 
    摘要 ( 88 )  
    目的:我们需要从丰富的视觉刺激中选取目标,同时避免显著的无关刺激的干扰。已有研究发现,使用内源性线索(中心线索提示)提前提示干扰物位置,被试可以自上而下主动抑制干扰物。目前较少有研究对外源性线索(外周线索提示)能否引起对干扰物自上而下的主动抑制进行探究。所以本研究采用额外单例范式,探究外源性线索是否能引起对干扰物自上而下的主动抑制。
    方法:采用2(线索和刺激间隔时间:150ms、550ms)ⅹ3(提示有效性:有效提示(70%)、无提示(10%)、无效提示(20%))的被试内设计。被试要做搜索任务,刺激屏中会包含一个显著干扰物。在有线索条件下,刺激屏呈现前会先呈现线索屏,显著干扰物有70%的概率会出现在线索提示位置。线索消失一段时间后呈现刺激屏,被试需要忽略显著干扰物并对目标形状中点的位置做按键反应,同时记录被试的脑电数据。
    结果:实验结果发现,在线索屏呈现后,提示线索引发了显著的N2pc,随后出现显著的PD,说明线索会首先捕获注意,并随后产生抑制。刺激屏呈现后,在150ms条件下,三种条件都引发了显著的PD,且有效提示条件PD大于无提示条件和无效提示条件,同时持续时间更长;在550ms条件下,三种条件都引发了显著的PD,但有效提示条件PD小于无提示条件和无效提示条件。
    结论:综上,外源线索引发了自上而下的主动抑制。在线索与刺激间隔时间较短的条件下,有效的外源线索引发了更强且持续时间更长的主动抑制。线索与刺激间隔时间较长的条件下,有效外源线索引发的主动抑制相比于其他条件更小。这一结果与内源性线索类似,可预测的干扰物会减少对干扰物的特定加工过程。这一结果为对空间位置提示的显著干扰物抑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与运动
    不同运动水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眼动特征差异:来自朝向眼跳任务的证据
    周钧毅, 许文鑫
    2023, 31 (suppl.):  55-55. 
    摘要 ( 223 )  
    目的:以往研究表明,个体的认知加工和眼动特征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然而关于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眼动特征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当前研究使用朝向眼跳任务考察高水平和一般水平足球运动员的眼动特征,旨在进一步揭示高水平和一般水平足球运动员在与眼跳相关的认知加工过程中的差异。
    方法:被试为福建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根据《中国足球协会足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将运动员划分为高水平(健将级、一级运动员)和一般水平(二级、三级运动员),最终选取56名足球运动员(14~18周岁,平均年龄16.5周岁),其中,高水平足球运动员24名,一般水平足球运动员32名。使用朝向眼跳任务(Prosaccade saccade task)考察所有被试的眼动特征,在执行该任务的过程中,被试首先要注视屏幕中央的注视十字(1°×1°),十字呈现1000ms之后消失,随后在左侧或者右侧的副中央凹视野(±10°)呈现一个目标圆点(1.2°×1.2°),要求被试在目标词即出现之后尽量快速、准确地注视目标圆点,圆点呈现1500ms之后消失。在被试执行朝向眼跳任务过程中,使用眼动仪记录被试的眼动数据。
    结果: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和一般水平足球运动员在眼跳潜伏期(saccade latency)、眼跳潜伏期变异性(variability of saccade latency)、眼跳空间准确性(spatial accuracy of saccade)、眼跳幅度(saccade amplitude)、眼跳峰值速度(peak velocity)和平均眼跳速度(average velocity)进行差异检验。发现:(1) 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眼跳潜伏期显著短于一般水平足球运动员;(2)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眼跳潜伏期变异性要显著小于一般水平足球运动员;(3)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眼跳空间准确性要高于一般水平足球运动员。两组运动员在眼跳幅度、眼跳峰值速度和平均眼跳速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具有更良好的注意功能,因此在执行任务时表现出更小的注意波动性。同时,更高的眼跳空间准确性表明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与眼跳空间位置相关脑结构(小脑蚓)具有更高的功能水平。当前研究表明,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与视觉认知加工功能存在密切联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europsychological Evidence for Action-based Effects on Visual Size Perception
    Jian Xu, Lihong Chen
    2023, 31 (suppl.):  56-56. 
    摘要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孔运动影响面孔整体加工
    连玉净, 汪海玲
    2023, 31 (suppl.):  57-57. 
    摘要 ( 87 )  
    目的:先前静态面孔研究表明, 面孔识别更依赖于整体加工。然而整体加工在动态面孔中的作用尚未达成一致结论。本研究采用完全复合面孔范式(complete composite face paradigm), 系统探讨刚性(rigid)面孔运动和非刚性(non-rigid)面孔运动对整体加工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采用延迟匹配任务, 实验1和实验2均为2(学习面孔:面孔运动, 多重静态) × 2(复合面孔对齐性:对齐, 错位) × 2(复合面孔一致性:一致, 不一致)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实验1操纵学习面孔呈现形式为刚性运动或者多重静态, 测试面孔为多重静态复合面孔(实验1a)或者刚性运动复合面孔(实验1b);实验2操纵学习面孔呈现形式为非刚性运动或者多重静态, 测试面孔为多重静态复合面孔(实验2a)或者非刚性运动复合面孔(实验2b)。被试任务均为判断复合面孔上半部分和学习面孔是否为同一个体。完全复合面孔范式中, 当对齐面孔一致性效应大于错位面孔时, 则存在复合面孔效应(composite face effect, CFE), 该效应为面孔整体加工指标。
    结果:(1)实验1发现, 当测试面孔静态呈现时,刚性运动和多重静态学习面孔条件均存在CFE, 同时刚性运动条件下CFE显著大于多重静态;当测试面孔动态呈现时,刚性运动和多重静态学习面孔条件也都存在CFE, 但是二者无显著差异。(2)实验2发现, 当测试面孔静态呈现时,非刚性运动和多重静态学习面孔条件均存在CFE, 且二者无显著差异;当测试面孔动态呈现时,仅非刚性运动学习面孔条件存在CFE。
    结论:(1)刚性面孔运动促进静态测试面孔的整体加工, 但对动态测试面孔整体加工水平无影响。(2)非刚性面孔运动对静态测试面孔整体加工无影响, 但是促进动态测试面孔整体加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包含事件偏移的拍子同步范式比较视觉运动刺激与听觉刺激对动作的诱导作用
    卞瑞晨, 郑晨豪, 周梁
    2023, 31 (suppl.):  58-58. 
    摘要 ( 85 )  
    目的:当涉及节拍时间预期与动作同步时,听觉-运动系统的耦合强度似乎高于视觉-运动系统的耦合强度。以Repp(2002)的研究为例:即使要求被试始终专注于视觉闪烁序列,同步动作并没有受到视觉偏移事件的影响,而是受到与之呈相反方向听觉偏移事件的诱导,揭示了听觉事件对动作的强诱导作用。最近研究发现,相比于惯用的视觉闪烁刺激,运动刺激能够显著提高拍子同步表现,这提示视觉运动处理子系统可能擅于保持时间精度,促进视觉-运动耦合。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视觉运动刺激可否产生与听觉刺激相匹敌的对于同步动作的强诱导作用。
    方法:采用包含事件偏移的拍子同步范式,通过测量相位校正反应(PCR)随偏移幅度变化的回归斜率来评估刺激对动作的诱导效果:PCR斜率越正,诱导作用越强。实验包括单模态和双模态两种刺激类型。单模态仅呈现一种带有偏移事件的刺激序列;双模态同时呈现两种刺激序列,其中干扰序列在目标序列出现偏移事件的位置处也出现偏移事件,但偏移方向相反。实验一比较了视觉闪烁和听觉纯音对动作的诱导效果,实验二比较了视觉运动和听觉纯音对动作的诱导效果。为避免轨迹和速度变化等混淆因素,采用随机动点刺激构建视觉运动序列。
    结果:实验一结果显示,闪烁单模态PCR斜率低于纯音单模态;在“闪烁目标-纯音干扰”的双模态中,PCR斜率逆转为负值;在“纯音目标-闪烁干扰”的双模态中,PCR斜率仍为正。实验二结果显示,运动刺激单模态与纯音单模态的PCR斜率无显著差异;“运动刺激目标-纯音干扰”双模态与“纯音目标-运动刺激干扰”双模态的PCR斜率也无显著差异(经贝叶斯因子分析)。
    结论:视觉闪烁刺激对拍子同步动作的诱导作用差,而视觉运动刺激具有与听觉刺激相匹敌的强诱导作用,提示视觉运动刺激对于视觉系统与运动系统的耦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DCNN研究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工具的工具性和狭长形状的表征
    王仪瑾, 邓芷晴, 朱福英, 李自娜, 陈娟
    2023, 31 (suppl.):  59-59. 
    摘要 ( 85 )  
    目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被认为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观看工具时,腹背侧视觉通路都能得到激活,这使得工具相较其他物体更加特殊。大部分工具呈狭长形状,因此区分工具性和形状的加工一直是工具研究的焦点。本文旨在从卷积神经网络(DCNN)的角度在工具性和形状性的加工上为人脑内部的加工机制研究提供一些灵感,同时评估不同DCNN识别工具的表现。
    方法:本文使用了80张图片为实验刺激,其中狭长和短粗的工具和非工具物体各20张,从行为和神经表征层面考察工具的形状和工具性表征。行为方面,首先建立80个物体的形状不相似性矩阵,及依据人类被试对物体工具性评分的不相似性矩阵。然后用13个DCNN抽取图片在每个DCNN多个层的特征图,构建基于DCNN层的80×80的不相似性矩阵,最后将这些不相似性矩阵分别与80个物体的形状及工具性不相似性矩阵做相关,从而考察在行为上哪种DCNN的哪些层能表征形状和工具。我们选出了行为结果中表现相对较好的模型,然后在神经表征方面,用这些DCNN与有意识和由后掩蔽或者连续闪烁抑制产生的无意识下的人类大脑EEG信号做表征相似性分析(RSA)。最后,为了进一步区分工具和形状的表征,我们还使用了四种由于使用不同类型图片训练而表现出不同程度轮廓偏好的ResNet-50做同样的分析。
    结果:GoogleNet、CoRnet-S、ResNet-50和VGG-16和行为结果的相关较好。有意识情况下的RSA显示,四个模型在较高级层均表现出与人脑活动显著的类似性。四种ResNet网络的结果显示,使用风格化图片训练的ResNet-SIN与形状模型的相关最高,使用原始和风格化图片训练的ResNet-SININ与人类工具性评分的相似性最高。无意识下的RSA显示,ResNet-SIN与后掩蔽范式中收集到的人脑信号相似性最高,训练材料与ResNet-SININ相同、只是学习率较低的ResNet-SINININ与连续闪烁抑制范式中收集到的人脑信号相似性最高。
    结论:GoogleNet等四个模型在识别工具图片上均与人类的脑活动有高相似性。对轮廓有最强偏好的ResNet-SIN展现出了最强的形状偏好,而对轮廓有中等偏好的ResNet-SININ和ResNet-SINININ则在工具性上与人类更相似。这进一步支持了形状与工具性加工相的分离的观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关联在双人协同运动中的作用:周期和速度变异性的变化趋势
    李丹, 姜霏霏, 邓栩瀛, 潘静
    2023, 31 (suppl.):  60-60. 
    摘要 ( 151 )  
    目的:节律性运动是按照一定的节奏,重复持续地运动,在人类节律性运动中普遍存在变异性。运动变异性(variability)指的是当重复一个动作时每次执行之间在各个运动参数上可能出现的差异。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在双人协同动作中变异性越高说明个体的运动能力越差,变异性被当作运动数据中的“噪音”处理。我们认为变异性不是无意义的,变异性的变化可以体现出动作协同的程度,在两个人的动作从不同步到同步的过程中,每个人动作的变异性都会变小。为检验上述假设,我们采用镜像游戏(mirror game)任务,通过监测动作变异性的变化,预测双人节律性动作的协同程度。
    方法:38名被试两人一组在30秒内持续左右移动面前的滑块,分别完成独自运动(两人没有视觉关联)、耦合运动(两人面对面睁眼移动,双向视觉关联)和跟随运动(一人闭眼移动,另一人睁眼跟随其移动,单向视觉关联)。我们使用动捕设备实时测量被试手部运动数据,包括各时刻的空间坐标、移动速度和加速度等,计算两个变异性指标(dV,平均相对速度差和dT,周期差异),观察它们在三个条件下随动作的持续进行而发生的变化。
    结果:与独自运动条件相比,耦合运动条件下的周期差异显著更小(p < .001),即耦合运动时被试在周期上的变异性减小。相比于独自运动条件,耦合运动条件下的平均相对速度差更大(p < .001),即耦合运动时被试在速度上的变异性增大。而且我们发现在独自运动条件下,周期差异存在个体间差异大、个体内差异小的特征。在跟随条件下,跟随者的速度曲线波动更频繁,说明其根据领导者的速度对自己的运动进行实时调整。
    结论:双人同步运动中的变异性信息存在一定规律,相较无视觉关联的独自运动,周期变异性在有视觉关联的同步运动中表现出下降趋势,说明同步运动使节律性动作更加稳定。在有视觉关联的同步运动中,速度变异性增大,这可能是因为被试调整动作以满足实验对同步性的要求。未来我们将探究观察者能否通过察觉周期和速度变异性知觉节律性运动的同步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觉精细动作的可能性:视觉信息和动作经验的影响
    潘静, 徐宏格
    2023, 31 (suppl.):  61-61. 
    摘要 ( 65 )  
    目的:移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而不溢出,是一项熟悉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于液体的非线性力学特征,动作者与容器及液体的交互是复杂和难以预测的。前序研究发现,液面到容器边缘的距离(h)和容器直径(d)影响了移动速度、加速度变化率等。那么,能否在动作执行前通过观察这两种信息,预判动作的可能性?在积累了一定的动作经验后,对动作执行效果的判断能否更准确?
    方法:实验1中,参与者两两比较了15个注入不同高度液体的容器的图片(5个水平的液面到边缘距离和3个水平的直径),并判断哪一个容器被快速移动时更不容易溢出。我们将每个容器被选的次数转换成Z分数,并算出Z分数和真实运动指标的相关,以衡量判断正确性;通过分析hd对Z分数的影响,检验影响知觉动作可能性的因素。实验2中,参与者观察装满液体的容器(5各水平的液面到边缘距离,范围从0cm到0.4cm),假想自己移动该容器10次,对自己成功移动不溢出的次数做出估计。随后,参与者实际移动每个容器各10次,再进行一次估计。我们将估计的次数转换为成功率(次数/10),比较了两次估计和实际移动的成功率。
    结果:实验1中,可供性判断Z分数和实际移动的多个运动指标高度相关,判断结果受hd影响,随着h增加,小直径容器被判断为更容易移动。实验2中,由于h很小,任务难度大,在没有动作经验时参与者显著低估了自己完成动作的可能性,在积累动作经验后判断更准。
    结论:即使不实际移动容器,参与者也能够知觉移动的动作可能性。当任务难度加大时,执行动作的经验可以提高知觉准确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究听力障碍者视觉运动拍子同步能力的表现和发展
    姜一馨, 耿晓丽, 王悦, 周梁
    2023, 31 (suppl.):  62-62. 
    摘要 ( 111 )  
    目的:听力障碍者主要依赖视觉系统(特别是视觉运动加工系统)交流信息,例如,读唇语或手语。与健听者相比,先天性听力障碍者对视觉刺激的反应更快和对视觉运动的方向探测更敏锐。有观点认为这种视觉能力的增强可能与背侧视觉通路“运动加工路径”的选择性变化有关,也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涉及初级视觉皮层神经响应的改变以及听觉皮层的功能重组,并不特异于视觉运动加工通路。目前少有研究者在感觉运动计时领域探讨听力障碍者视觉能力增强问题。本研究首先在成年范围内比较了听力障碍者和健听者在不同刺激下拍子同步的表现,探究听力障碍者视觉通道内感觉运动计时能力是否增强,如果增强,是否特异于视觉运动刺激。研究还考察了听力障碍者的视觉通道拍子同步的发展曲线,预计他们的视觉运动拍子同步能力会在比健听者在更早的年龄段达到成人水平。
    方法:实验一在成年范围内测量重度听障者跟随视觉闪烁、视觉运动刺激作拍子同步的表现,测量健听者跟随视觉闪烁、视觉运动刺激以及听觉纯音作拍子同步的表现。实验二测试7-8岁、9-10岁、11-12岁、13-16岁各年龄段重度听障者在视觉运动刺激条件下拍子同步的表现。
    结果:(1)成年人中,视觉闪烁条件下同步稳定性无论在健听组还是听障组内都较其他刺激条件更差,两组间没有差异。听障组在视觉运动刺激下的同步稳定性不仅高于健听组在相同刺激条件下的表现,还高于健听组在听觉纯音刺激下的表现。(2)听障组视觉运动刺激下同步稳定性在9-10岁到达成人水平,早于前人在健听者群体中所报告的12-15岁。
    结论:(1)在涉及视觉运动计时的拍子同步中,重度听障者表现出对视觉运动刺激的选择性增强。(2)重度听障者视觉运动拍子同步能力发展的成熟点早于正常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运动变异性信息识别人类和非人类运动
    何煜潇, 潘静
    2023, 31 (suppl.):  63-63. 
    摘要 ( 78 )  
    目的:人类的运动模式由其身体和所处环境的动力学特征决定,每个人的运动都有独特的动力学印记,因此运动模式可以被用来识别动作和动作执行者,例如通过光点呈现,观察者可以识别走、跑等不同动作以及动作执行者的性别等。然而运动模式不是唯一信息,在重复运动过程中,人的每一次动作不尽相同,各个运动参数(如运动周期时长)在运动周期之间存在波动,这种波动被称作运动变异性。在早期的研究中,运动变异性被视为应当控制的随机噪音。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运动变异性具有自组织结构,体现了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是人类运动的重要特征(Stergiou & Decker, 2011)。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首先测量手部重复运动中周期的变异,然后探究观察者是否可以通过变异性信息识别不同动作。
    方法:实验1中,被试在平板电脑上重复绘制6种线条,每个线条重复绘制了30个周期。我们通过改变线条的复杂度,操纵了动作控制的难度;通过改变线条端点的范围,操纵了动作的准确性要求。我们记录了每个运动周期的轨迹与持续时长,分析了动作准确性要求和动作控制难度对运动周期变异时序结构的影响。在实验2中,被试观察了三种运动轨迹:实验1记录的参与者连续动态绘制过程(即30个周期)、实验1参与者的1个绘制周期重复播放30次、程序生成的均变速绘制过程。每个试次中被试需要判断当前以光点呈现的运动轨迹的执行者是人类/程序。我们分析了三种运动轨迹被判断为由人类完成的概率。
    结果:实验1结果显示,运动周期变异性呈现出负自相关时序结构,并受到动作准确性要求和动作控制难度的影响,在高动作准确性要求且低动作控制难度的条件下,自相关程度最高。实验2中,运动轨迹的主效应显著,参与者连续动态绘制过程被判断为由人类完成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种运动轨迹。
    结论:在手部重复绘制运动中,周期变异性是真实存在且不是随机噪音。观察者可以通过察觉周期变异性知觉不同的运动事件,存在周期变异性的运动更有可能被知觉为人类运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伪装原理研究无意识视觉运动加工的方法
    赵佳旭, 鲍敏
    2023, 31 (suppl.):  64-64. 
    摘要 ( 83 )  
    目的:连续闪烁抑制(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CFS)是研究无意识视觉加工过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本研究拟探讨当目标刺激为多个运动点的动态刺激时,CFS是否能有效地抑制目标刺激的意识上加工。受自然界中变色龙伪装的启发,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CFS范式(我们称之为“变色龙”范式),利用透明度混合原理将目标刺激的颜色与相应位置的掩蔽刺激时刻保持一致,并检验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CFS范式是否能更持久地将运动信息维持在无意识水平。
    方法:本研究随机招募了8名被试,向其优势眼呈现经典的Mondrian图像序列,非优势眼呈现固定速率竖直运动的10个不重叠的小正方形。通过操纵目标和掩蔽间的颜色一致性程度,本研究共包括四种实验条件:“变色龙”条件和三种对照条件。被试被要求通过相应按键报告目标刺激的运动方向。
    结果:与目标和CFS掩蔽的颜色一致性程度较低的三种对照条件相比,在目标和CFS掩蔽的颜色完全一致的“变色龙”条件下,突破率显著较低。且三种对照条件下的突破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其次,在“变色龙”条件下,只有约25%的试次中,运动的目标刺激可以在10秒内突破掩蔽并进入意识。在三种对照条件下,这一概率增加到80%以上。这表明“变色龙”范式比传统的CFS范式对多个运动点的目标刺激能起到更好的抑制作用。
    结论:相比以往修改CFS掩蔽刺激的思路,该范式为研究无意识视觉运动加工提供了新方法,且适用性更广。同时,“变色龙”范式可以保证被试所觉察到的运动信息完全来自目标刺激,且这种类型的动态目标刺激很难在10 s内突破CFS的掩蔽。因此,本研究为CFS范式在研究无意识视觉运动信息加工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初步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孔运动影响情绪面孔的整体加工
    方海情, 汪海玲
    2023, 31 (suppl.):  65-65. 
    摘要 ( 231 )  
    目的:先前研究表明,情绪面孔存在整体加工。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静态情绪面孔的加工,而对动态情绪面孔的加工及其机制则知之甚少。本研究采用复合情绪面孔,探究面孔非刚性运动对情绪面孔整体加工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实验,都采用2 (情绪类型:高兴 vs. 愤怒) × 2 (情绪呈现方式:动态 vs.. 静态)× 2 (一致性:一致 vs.. 不一致) 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判断面孔情绪类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情绪静态呈现是指呈现100%情绪强度的面孔,情绪动态呈现是指呈现中性情绪到100%情绪强度的面孔序列。一致指的是上下部分面孔传达的情绪相同,不一致指的是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面孔传达的情绪不同。一致与不一致的差值称之为一致性效应,是反映面孔整体加工的指标。实验1采用复合情绪正立面孔作为实验材料,将实验1中正立面孔图片旋转180度生成倒置面孔刺激作为实验2的材料。
    结果:实验1和2在正确率上都发现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静态呈现时,愤怒和快乐情绪的一致性效应没有差异;动态呈现时,快乐比愤怒情绪的一致性效应更大。此外,实验1在正确率和反应时上发现情绪类型×情绪呈现方式显著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动态呈现时表现出愤怒情绪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而静态呈现时愤怒和高兴情绪的识别没有差异。实验2仅在反应时上得到动态愤怒情绪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对比实验1和2的分析,并未发现面孔呈现方向对动静态情绪面孔整体加工的影响。
    结论:情绪面孔的整体加工受面孔运动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相比于愤怒情绪面孔,面孔运动促进快乐情绪面孔的整体加工。同时,面孔运动促进愤怒情绪面孔的识别。但是,以上结果不受面孔呈现方向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ffects of Optical Input and Dynamical Constraints on Gait Parameters in Natural Walking
    Huiyuan Zhang, Feifei Jiang, Yijing Mao, Xian Yang, Jing Samantha Pan
    2023, 31 (suppl.):  66-66. 
    摘要 ( 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erceiving the Availability of Visual Feedback During Action Performance from PLD Videos
    Feifei Jiang, Yijing Mao, Xian Yang, Huiyuan Zhang, Jing Samantha Pan
    2023, 31 (suppl.):  67-67. 
    摘要 ( 1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觉引导的精细动作控制:探索抓取并移动盛有液体容器时使用的视觉信息
    徐宏格, 潘静
    2023, 31 (suppl.):  68-68. 
    摘要 ( 58 )  
    目的:移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而不溢出,是一项熟悉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于液体的非线性力学特征,动作者与容器及液体的交互是复杂和难以预测的,需要更精准的控制。为了实现这一点,动作者首先需要知觉是否可以在不溢出的情况下移动容器。当我们移动容器且尽可能保证内容物不溢出的时候,容器的哪些特征可以预测动作表现呢?
    方法:我们假设两个容器特征可能影响移动不溢出:液面到容器边缘的距离(h)和容器的直径(d)。参与者在实验中尽可能快而不溢出地移动了15个容器(5种距离和3种直径)。我们收集了伸手抓握阶段的2个运动指标:最终抓握孔径和伸手到达时间;以及移动阶段4个运动指标:移动时间、移动速度峰值、初始加速度峰值和加速度变化频率。
    结果:运动学分析表明,伸手到达时间和最终抓握孔径随h的减小而增加,这可能是因为参与者为了避免碰撞而放慢动作,并为抓握预留空间,增加容错度。移动速度峰值和初始加速度峰值随h的减小而减小。最终抓握孔径还受到d的独立影响。移动时间和加速度变化频率受hd的分层影响:首先,h减小导致更长的移动时间和更多次的加速度调整;其次,当容器很满时(h ≦ 0.6cm),更粗的容器移动更慢,加速度变化更大;当容器不太满时(h > 0.6cm),容器直径不影响上述运动指标。
    结论:在移动装有液体的容器时,液面到容器边缘距离和容器直径独立地影响伸手到达时间、最终抓握孔径、移动速度峰值和厨师加速峰值;另一方面,这两个视觉信息变量以分层的方式约束容器的移动的时间和加速度变化频率。以上结果说明,虽然移动装满液体的容器涉及到复杂非刚性动力系统制约,但通过知觉简单的物体属性,可以解释动作过程及运动学规律。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操作柔性材料(形变后不破裂的弹性材料)的动力学和运动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基于持续运动追踪快速评估人眼色觉的新方法
    梁晨曦, 陈中廷, 陈静
    2023, 31 (suppl.):  69-69. 
    摘要 ( 77 )  
    目的:现有的色觉评估工具受到很多因素限制,高效的不精确,精确的不高效。但有研究者(Bonnen et al., 2015, 2017; Mooney et al., 2018)发现持续的运动追踪这一方法可以既精确又高效地评估正常人的视觉敏感度。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持续运动追踪的方法,试图提出一种可以既精确又高效评估色觉的新工具。
    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验证新方法筛选色觉异常个体的有效性:采用持续的运动追踪任务测试色觉异常群体(n = 14)和色觉正常群体(n = 15)的追踪表现,任务的目标刺激包含了红–绿、黄–蓝两种颜色,分别取自DKL颜色空间的L-M和S-(L+M)轴。两种颜色所取的对比度分别包含7个水平(红–绿:2%,4%,8%,15%,28%,53%,100%;黄–蓝:6%,10%,16%,25%,40%,63%,100%);第二个部分对新方法标准化:同样采用持续的运动追踪任务测试色觉异常群体(n = 18)和色觉正常群体(n = 99)的追踪表现,刺激颜色与第一部分相同,对比度分别选取了四个水平(红–绿:8%,15%,28%,53%;黄–蓝:16%,25%,40%,63%)。
    结果:第一部分持续的运动追踪任务发现色觉异常和色觉正常群体在红绿8%–53%对比度时追踪表现有显著差异,甚至在15%–28%对比度时,持续的运动追踪任务可以完全地将色觉异常个体筛选出来(AUC = 1)。第二部分标准化的结果为刺激颜色选择DKL颜色空间L-M轴,对比度选择正常被试红绿阈值的7.6倍,在x轴和y轴上分别以两个高斯白噪声序列随机移动(SD = 0.0255°)20秒,被测个体追踪表现≥ -2.7个标准差时,色觉正常;被测个体追踪表现< -2.7个标准差时,色觉异常。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持续的运动追踪方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快速筛查色觉缺陷和研究色觉基础的工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辐辏眼动距离线索在眼动准备阶段对物体大小表征的影响
    吴小钱, 张溢翀, 邓芷晴, 高洁, 朱福英, 陈娟
    2023, 31 (suppl.):  70-70. 
    摘要 ( 121 )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行为和神经机制两个水平探究辐辏眼球运动(Vergence)距离线索在运动潜伏期内对物体大小信息表征的影响。
    方法:(1)行为实验:采用2(眼动距离线索类型:注视、辐辏)×4(刺激大小:2、4、6、8cm)两因素被试内设计。在注视条件下,被试始终盯着位于屏幕前方27cm处的注视点;在辐辏条件下,被试先盯着屏幕前方27cm处的注视点,当刺激呈现在远处屏幕中央时,需要将注视位置转移到远处的屏幕上。为排除眼球肌肉运动对结果的影响,本研究中刺激的呈现时间仅有100 ms,完全处于眼球运动潜伏期内,即眼球运动准备阶段。被试的任务为在不同的眼动距离线索条件下对远处(54cm)屏幕中央呈现的白色实心圆进行直径估计。(2)脑电实验:使用NeuroScan Acquire 64通道的电极帽采集全脑脑电数据,其中四个电极被用来记录和监测辐辏眼球运动信号。实验装置与行为实验类似,但是为了排除LED灯产生电磁辐射和高频信号对脑电信号的影响,注视点改为光纤灯。为简化实验条件,采用2(眼动距离线索类型:注视、辐辏)×2(刺激大小:4、8cm)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被试不再需要进行直径估计任务。
    结果:(1)行为实验:相比注视条件,辐辏眼球运动准备会导致被试将圆知觉得更大,但是对不同大小的圆的辨别能力降低,说明辐辏眼球运动影响了被试对物体大小的知觉。(2)脑电实验:辐辏眼球运动准备影响了早期视觉成分C1,说明辐辏眼球运动对物体大小表征的影响发生在视觉加工的早期阶段;对差异波的分析显示,在辐辏眼球运动准备条件下,不同大小的刺激诱发的脑电幅值差异比无眼球运动时小,该结果和行为结果一致,都说明被试的大小辨别力减弱。
    结论:本研究首次采用行为和脑电技术系统地探讨辐辏眼动距离线索对物体大小知觉和表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影响主要存在于视觉加工的早期阶段,从而为我们深入理解真实世界中视觉认知加工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imple action alters context-dependent visual size perception
    Haoyang Yu, Lihong Chen
    2023, 31 (suppl.):  71-71.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注意与记忆
    空间位置信息对视觉工作记忆重复优势效应的影响
    魏宁, 宋锦涛, 周天罡
    2023, 31 (suppl.):  72-72. 
    摘要 ( 187 )  
    目的:空间位置在视觉感知和工作记忆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作为关联不同特征的纽带,在基于物体和基于布尔图理论中都被强调其在工作记忆中的基础作用。然而,在视觉工作记忆的更新和巩固过程中,我们对空间位置如何影响记忆表征的理解还十分有限。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空间位置在工作记忆更新和巩固过程中对记忆物体表征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重复优势效应范式,探索任务无关的空间位置信息对工作记忆更新和巩固过程中记忆物体表征的影响。在实验一中,记忆项出现的位置完全随机,考察当第二帧记忆项与第一帧记忆项空间位置完全不同时,是否会影响重复优势效应,引发工作记忆更新。在实验二中,为了削弱空间位置信息在记忆物体表征中的作用,我们固定了记忆项出现的空间位置,确保受试更加关注记忆物体的颜色特征而非空间位置。通过第二帧记忆项位置互换,考察位置信息对重复优势效应的影响。实验三则排除了整体空间构型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结果:在实验一中记忆项的空间位置在试次内与试次间均完全随机,结果发现当第二帧记忆项的位置与第一帧记忆项位置不同时,颜色重复优势效应消失。说明空间位置在记忆表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作为无关特征发生变化也会触发记忆项更新。但在实验二中削弱空间位置的表征,使其始终固定,结果发现即使记忆项位置互换重复优势效应依然存在。实验三发现即便记忆色块的空间构型保持不变,当其位置互换后重复优势效应依然消失,与实验一结果一致。
    结论:结果发现不同模式下的空间位置信息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当物体需要依赖于空间位置信息绑定时,空间位置的变化会影响记忆物体的表征并触发更新。当空间位置信息不过多参与物体绑定时,记忆表征信息依然有效巩固原有表征。本研究首次验证了空间位置信息在工作记忆更新表征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parate Stores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Depth in VWM
    Kaiyue Wang, Jiehui Qian
    2023, 31 (suppl.):  73-73. 
    摘要 ( 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robing Spatiotemporal Neural Dynamics of Working Memory Reactivation
    Jiaqi Li, Ling Liu, Huan Luo
    2023, 31 (suppl.):  74-74. 
    摘要 ( 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与工作记忆保持项目语义相关的干扰对搜索固定与变化目标的影响
    裴英名, 任衍具
    2023, 31 (suppl.):  75-75. 
    摘要 ( 59 )  
    目的:探讨在记忆搜索实验范式中,当搜索任务中的干扰项与记忆任务的记忆项目语义相关时是否会发生注意捕获,以及这种注意捕获是否受到搜索任务的搜索目标是固定不变还是在试次间变化这一条件的调节。
    方法:参与者首先观看并记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然后判断搜索目标是否出现在一个包含两个物体的搜索阵列中。两个实验分别在搜索目标固定条件(实验一)和搜索目标在试次间变化条件(实验二)下,考察参与者在三种条件下搜索任务的反应时:搜索任务的干扰项与记忆项目完全相同(相同干扰);搜索任务的干扰项与记忆项目语义相关(语义相关干扰);搜索任务的干扰项与记忆项目无关(无关干扰)。
    结果:实验一发现,搜索目标存在时相同干扰和语义相关干扰都显著减慢了搜索反应,此时语义相关干扰捕获了注意;实验二发现,搜索目标存在时仅相同干扰显著减慢了搜索反应,此时语义相关干扰没有捕获注意。
    结论:本研究为理解注意的引导与捕获机制、揭示与工作记忆中保持的项目语义相关的干扰捕获注意的底层机制提供了行为数据支持,同时为后续研究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的交互提供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社会注意线索转移工作记忆中的注意焦点
    邱余波, 潘嘉蔚, 吴静岚, 高在峰
    2023, 31 (suppl.):  76-76. 
    摘要 ( 128 )  
    目的:位于工作记忆注意焦点(Focus of Attention, FOA)中的表征具有最高的激活强度。外部知觉任务能否转移工作记忆的注意焦点成为近年来工作记忆领域的热点问题。前人研究发现,人眼注视、生物运动朝向等社会线索可诱发反射性的注意转移,且将该类注意称为社会注意。本研究首次探讨了工作记忆中的注意焦点能否被社会注意线索所转移。
    方法:实验在工作记忆的保持阶段使用后线索引导相应记忆项进入FOA,接着呈现有朝向性的社会线索刺激,最后利用变化察觉范式检验记忆任务绩效。本研究共包括四组实验,均采用2(后线索:有效,无效)*3(社会信息朝向:与探测项方位一致,不一致,中性)的完全被试内设计。实验一和二均采用非社会性的不规则图形为记忆材料,分别以人眼注视转移和朝向性生物运动作为转移FOA的社会线索;实验三和四分别采用富含社会线索的面孔和生物运动作为记忆材料,分别以朝向性生物运动和人眼注视作为转移FOA的社会信息。
    结果:实验一、二、三、四四个实验一致发现,尽管后线索与社会线索均可有效转移注意,且存在叠加效应,但当后线索与社会线索的注意朝向存在冲突时,社会注意线索无法转移后线索所形成的工作记忆FOA。
    结论:我们发现社会注意线索不能自动转移工作记忆中的FOA,提示工作记忆中的FOA具有稳健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刺激的不同呈现模式下显著干扰物的注意抑制机制
    祝松楠, 张琪
    2023, 31 (suppl.):  77-77. 
    摘要 ( 108 )  
    目的: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显著的物理刺激可以被抑制,当显著干扰物出现时,被试的反应更快。尽管显著干扰物的确可以被抑制,但这种抑制在刺激不同呈现模式下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额外单例范式探究了刺激不同呈现模式下对于显著刺激的抑制,同时记录脑电来反映对于显著干扰物的抑制程度。
    方法:本研究采用2(显著干扰物:有、无)×3(刺激呈现模式:随机、交替、分组)被试内设计。实验分为训练阶段和测试阶段,被试需要完成视觉搜索任务,寻找绿色菱形中的黑点位置并做按键反应。训练阶段有无显著干扰物的试次随机出现,而测试阶段控制有无显著干扰物出现的模式(随机、交替、分组),并将刺激出现模式明确告知被试。
    结果: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记录了刺激不同呈现模式下的脑电指标N2pc和PD成分,N2pc成分反映了对于目标的注意分配,而PD成分反映了对于干扰物的注意抑制。如果三种模式下被试的反应时以及显著干扰物引发的PD成分无显著差异,则表明被试不能据外显知识调节对于显著干扰物的注意抑制。测试阶段的行为结果显示,三种刺激呈现模式下,相较于显著干扰物不出现时,被试在显著干扰物出现时的反应时更快,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但刺激呈现模式的主效应不显著,不同模式下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测试阶段的脑电结果显示,在三种刺激呈现模式下,都发现了显著的N2pc和PD成分。在三种刺激呈现模式下,由目标引发的N2pc成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由显著干扰物引发的PD成分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上述结果表明,无论显著刺激以何种模式出现,显著的干扰物都可以被抑。同时,这种注意抑制在不同模式下是相似的,被试不能根据外显知识调节对于显著干扰物的注意抑制。本研究发现当显著的物理刺激被自上而下抑制时将不会自动捕获注意,支持了信号抑制假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作记忆容量对不同显著性干扰子的抑制功能的调控作用
    谢燕, 曲折
    2023, 31 (suppl.):  78-78. 
    摘要 ( 140 )  
    目的:在视觉搜索任务中,注意捕获和注意抑制现象非常常见。如何避免任务无关的显著刺激捕获注意从而提高搜索效率,是注意研究领域尚未探究清楚的焦点问题之一。除了刺激本身的物理特征,个体的视觉工作记忆容量也会影响刺激的加工过程。然而,目前仍不清楚工作记忆容量是否对不同显著性干扰子的抑制功能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因此,开展本研究以探讨干扰刺激的不同显著性对个体注意抑制功能的效应,并揭示视觉工作记忆容量在其中的影响机制。
    方法:本研究采用探针捕获范式检测被试对搜索序列的注意分配情况,采用变化检测任务测量被试的工作记忆容量。本研究为2*3的混合设计,自变量为奇异子干扰子的颜色显著性(分为高显著性和低显著性两个条件)和被试的工作记忆容量(分为高容量、中等容量和低容量三种条件),前者为被试内变量,后者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为搜索任务的反应时和探针任务的回忆正确率。
    结果:结果发现,不同显著性的奇异子干扰子对搜索任务的反应时、探针任务的回忆率和探针抑制效应都没有影响,但是工作记忆容量调节了干扰子显著性对注意抑制的效应,具体表现为:对于高容量个体,低显著的奇异子干扰子引起的探针抑制效应比高显著干扰子引起的抑制效应更小;而对于低容量和中等容量个体,不同显著性的奇异子干扰子引发的探针抑制效应没有差异。并进一步发现了工作记忆容量与抑制灵活性(高显著性与低显著性干扰子的抑制效应之差)的相关:相对于低显著性干扰子,对高显著性干扰子的抑制能力随着工作记忆容量的增加而增强。
    结论:工作记忆容量调节了奇异子干扰子显著性对注意抑制的效应:高工作记忆容量的个体对低显著干扰子的抑制能力比对高显著干扰子的抑制能力更弱,低容量和中等容量个体对不同显著性干扰子的抑制能力没有差异。本研究首次发现工作记忆容量的个体差异调节了不同显著性的奇异子干扰子引发的注意抑制效应,有利于更进一步地探索工作记忆容量的注意控制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意是无意识恐惧表达的必要条件:一项视觉ERP研究
    吴禧芊, 张西磊, 蒋毅, 王亮
    2023, 31 (suppl.):  79-79. 
    摘要 ( 195 )  
    目的:注意的重要功能是筛选信息,已有的研究侧重于意识上信息的选择,相对忽略了注意对无意识过程的调节作用。然而,大脑接收的信息只有少数能够进入意识,大部分被无意识加工,揭示注意调节无意识过程的法则是充分理解意识产生机制的前提。此外,过度而不受控制的无意识过程(如无意识恐惧)可能导致焦虑症、恐怖症等精神障碍,研究注意对这些无意识过程的调节作用也有可能为开发新型干预手段提供启发。本研究针对无意识恐惧这一典型的无意识过程开展研究,试图明确注意是否是无意识恐惧表达的必要条件。
    方法:使用恐惧联结学习范式,使特定朝向的红绿光栅与负性电击刺激建立联结,将其作为习得性恐惧刺激(CS+),与之垂直朝向的光栅不绑定电击,作为非条件化刺激(CS-)。使用闪光融合技术,以75HZ的频率交替呈现反相位的红绿光栅使朝向信息不可见。通过朝向迫选任务进行意识检测。每个试次中,先在外周视野的左右两侧呈现一对相同朝向的光栅,之后呈现朝向垂直的另一对,每对的持续时间从800、1000或1200ms中随机选择。注视点的颜色随机改变0、1或2次。设置不同的任务操纵不可见光栅的注意水平。不注意条件下,要求被试计注视点颜色改变次数;注意条件下,要求被试选择呈现时间更长的光栅。同步采集脑电信号,分析CS+和CS-在不同注意条件下视觉活动的差异。
    结果:意识水平和注意的指向得到有效的操纵:意识检测的平均准确率与随机水平没有显著差异(0.48,P = 0.604);颜色计数和时长判断任务准确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0.93;0.73,P < 0.05)。在两种任务中,早期视觉成分(200-300ms)主要分布在枕顶叶两侧;选取视觉响应最强的枕顶区电极进行ERP分析,发现在注意条件下,CS+和CS-的ERP存在显著差异的时间段依次为188-428ms(基于聚类的置换检验,P < 0.05)和536-1100ms(基于聚类的置换检验,P < 0.05)。在不注意条件,没有观察到CS+和CS-的显著差异。
    结论:注意是无意识恐惧表达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注意条件下,先前习得的无意识恐惧才得以表达,继而影响视觉加工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目标追踪过程中刺激眼间切换的注意成本
    郑贵萍, 江镕, 孟明
    2023, 31 (suppl.):  80-80. 
    摘要 ( 121 )  
    目的:探究在多目标追踪过程中刺激眼间切换是否会产生注意成本以及该成本是否会受到双眼初始注意分配比例的影响。
    方法:结合使用双眼分视和多目标追踪范式,分别给被试一只眼呈现0-4个追踪目标和干扰物,另一只眼呈现剩余目标(双眼共4个)和干扰物,在追踪过程中进行一次目标呈现的眼间切换,探究眼间切换以及目标初始呈现在双眼的分配比例对被试追踪正确率的影响。
    结果:目标眼间切换条件下被试的追踪正确率显著低于不切换条件;追踪目标的初始呈现在双眼均有分配条件下的注意成本(不切换条件下追踪正确率减去切换条件下追踪正确率)显著大于所有目标初始呈现于同一只眼。
    结论:多目标追踪过程中眼间刺激切换会产生注意成本,且初始目标呈现于双眼间分配越均衡产生的注意成本越大,揭示基于单眼通道的持续性注意追踪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事件信息与客体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独立存储
    黄一丰, 沈毅, 赵苑秀
    2023, 31 (suppl.):  81-81. 
    摘要 ( 110 )  
    目的:人类认知系统对动态场景的信息流进行实时分割,形成事件(event)来加工、理解外部世界。已有研究表明,事件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与加工机制有别于静态的视觉信息。然而,因何种原因导致这些事件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独立于一般视觉信息存储尚不明确,存在三种可能解释:(1)事件信息有着动态性,动态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中有着独立于静态视觉信息的存储空间;(2)事件信息与静态视觉信息的来源不同,不同来源的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中有着相互独立的存储空间;(3)事件与客体视觉信息相互独立,在视觉工作记忆中拥有独立的存储空间。
    方法:本研究以生物运动为典型的事件代表,使用了生物运动、矩形运动、透明运动、静态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作为刺激材料,通过5个实验就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实验要求被试在工作记忆中同时保持一定数量的两种刺激材料,通过调整两种类型材料的记忆负荷,来考察在其中一类材料的记忆负荷固定时,其记忆绩效是否会受另一类记忆材料负荷的调节。如果两种材料在工作记忆中共享存储缓冲区,则固定负荷组的记忆绩效会被另一种记忆材料的负荷所调节。
    结果:实验1以生物运动和矩形运动为记忆刺激材料,发现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生物运动和矩形运动共享同一个存储空间。实验2以生物运动和透明运动为记忆刺激材料,发现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生物运动和透明运动的存储相互独立,揭示生物运动与矩形运动的动态性不起关键作用。实验3和实验4考察存储信息不同来源的假设,在实验3中用静态人物姿势替代实验1中的矩形运动,而在实验4中用静态面部表情来替代,使得生物运动与静态材料都来自人的身体,发现生物运动与人物姿势或面部表情的存储均相互独立,说明静态刺激与事件的来源不存在影响作用。最后,实验5将实验2中的生物运动换成了静态人物姿势材料,发现透明运动与静态人物姿势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共享同一存储空间,提示它们都属于客体缓存。
    结论: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在视觉工作记忆中,事件信息有着独立于视觉客体信息的存储空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交互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表征方式:工作记忆中的“同事件优势”
    罗钰萱, 张奇凯, 吴静岚, 高在峰
    2023, 31 (suppl.):  82-82. 
    摘要 ( 124 )  
    目的:从第三方视角理解多个实体互动中所包含的社会信息,对我们感知和适应外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将这些信息储存在工作记忆中,允许人们建立准确的认知模型来推断他人的意图和情感,并以适当的方式作出反应,是我们进行正常社交活动的核心前提。本研究以双人交互运动为实验材料,旨在探讨交互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表征形式。在工作记忆中,双人交互动作可能被表征为一个整体单元,或被表征为两个独立的动作。为了检验这两个假设,我们借助了知觉研究中发现的“同事件优势”效应:当使用线索提示某一动作时,注意资源也会被分配到与之交互的另一个动作上,导致该位置上的搜索速度更快。这就证明交互动作能够以事件的形式作为注意分布的基本单元。如果工作记忆中也出现类似现象,则支持交互动作整体表征的假设;反之则支持独立表征假设。
    方法与结果:实验一要求被试记忆上下两对交互的光点小人,并在记忆保持阶段通过后置箭头线索引导其注意。记忆检测项可能出现在箭头指示的位置(有效条件),也可能在指向位置水平相邻(无效-同事件条件)或竖直相邻(无效-异事件条件)的位置。三种条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60%、20%和20%。结果发现,有效条件的记忆绩效优于其他两种条件,即存在后置线索效应。同时,无效-同事件条件的记忆绩效优于无效-异事件,即存在“同事件优势”,支持了整体性表征的假设。为了进一步说明整体表征的形成来源于交互动作包含的社会交互信息,而非其中的面对面构型、相似性等物理因素,我们在实验二中将记忆材料倒置,旨在破坏被试对其社会信息的加工。结果发现,后置线索效应仍存在,但是同事件优势消失。
    结论:我们的结果支持工作记忆中存在“同事件优势”,证明社会交互信息以事件的形式在工作记忆中进行整体表征。而且,“同事件优势”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社会交互信息,而非其他物理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绪面孔识别的注意瞬脱效应
    卢和和, 林子涵, 朱莎莎, 蒋柯
    2023, 31 (suppl.):  83-83. 
    摘要 ( 360 )  
    目的:注意瞬脱(attentional blink, AB)指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先后呈现两个刺激(T1, T2),主体对T1的加工会显著损害T2的正确识别。本研究通过注意瞬脱的简单双任务范式(STT)来验证人对面孔的知觉特征识别与情绪特征识别的加工通道是否可分离。
    方法: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在时间维度上探究三种情绪效价的面孔识别的认知加工特征。三个实验采用2(任务数量:双任务/单任务)×4(SOA:0/235/706/1176ms)的被试内实验设计。任务数量变量要求被试对T1与T2均做出反应或仅需对T2做出反应。SOA(stimulus onset asynchronies)变量指T1开始呈现到T2开始呈现的时间间隔。实验记录反应时与正确率。实验1考察中性面孔识别的AB效应;实验2通过6种情绪面孔的组合(正负/负正/正中/中正/负中/中负),考察了面孔识别的AB效应;实验3以6种情绪面孔组合考察了情绪识别的AB效应。
    结果:(1)实验1出现AB效应,实验2和实验3中仅当T1、T2均为情绪面孔时出现了AB效应;(2)正性面孔识别正确率高于负性面孔;(3)负性面孔识别对正性面孔的干扰效应在面孔识别和情绪识别两种任务中有差异。
    结论:根据注意瞬脱效应实验性分离逻辑,本研究提出,在情绪面孔识别任务中,对面孔的情绪特征识别和面孔的知觉特征识别之间存在可分离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绪诱发视盲不受自上而下目标的调节
    徐嘉欣, 任衍具
    2023, 31 (suppl.):  84-84. 
    摘要 ( 185 )  
    目的:先前关于情绪诱发视盲(emotion-induced blindness)的研究认为,情绪干扰项捕获注意是由于情绪图片自身的物理显著性和情绪显著性,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注意捕获。最近的研究发现,情绪刺激也可以引发伴随捕获(contingent capture)。目前仍不清楚情绪诱发视盲是否会受到自上而下目标的调节,产生伴随捕获。本研究通过操纵任务与情绪的相关性,探究情绪诱发视盲是否会受到自上而下目标的调节。
    方法:研究采用2(组别:方向判断 vs. 情绪判断)×3(干扰类型:消极 vs. 中性 vs.基线)×2(Lag:2 vs. 8)的混合实验设计,组别为被试间变量,干扰类型和Lag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判断目标的准确率。使用RSVP范式,快速呈现17张图片,其中一张为干扰图片,在干扰图片后第2或8张为目标图片,目标图片为向左或向右旋转的动物图片,包括威胁和中性两种情绪效价,每张图片呈现100 ms。方向判断组的任务是判断旋转图片的旋转方向,情绪判断组的任务是判断旋转图片的情绪效价,两组除任务不同之外完全相同。
    结果:在方向判断组与情绪判断组中都发现了Lag与干扰类型的交互作用:在Lag 2条件下,消极干扰后的准确率显著低于中性与基线条件,在Lag 8条件下,三种干扰类型后的准确率没有显著差异,两组都产生了情绪诱发视盲,但是两组视盲的程度没有显著差异。除此之外发现了干扰与目标之间的情绪一致性与组别和Lag的交互作用:在情绪判断组Lag 8条件下,干扰与目标情绪一致时的准确率显著高于不一致时。
    结论:情绪诱发视盲不受自上而下目标的调节,没有产生伴随捕获。除此之外,干扰与目标之间存在情绪启动效应,具体表现为当干扰与目标情绪一致时判断的准确率更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iological Motion Cues Modulate Visual Working Memory
    Suqi Huang, Yiping Ge, Li Wang, Yi Jiang
    2023, 31 (suppl.):  85-85. 
    摘要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标探测促进知觉加工?视觉工作记忆中的注意促进效应
    肖芬妮, 孟迎芳
    2023, 31 (suppl.):  86-86. 
    摘要 ( 158 )  
    目的:研究表明,在记忆编码的同时进行目标探测任务(对目标刺激进行反应,忽略分心刺激),伴随目标刺激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成绩好于伴随分心刺激的,这一现象被称为注意促进效应。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目标探测促进了与目标刺激同时呈现的背景信息的知觉加工因而促进了其记忆。也有研究认为注意促进效应的出现并非是由于知觉加工增强。但是提出质疑的研究的记忆任务为词汇记忆,同时受知觉加工和概念加工的影响,且对概念加工的需求更大,因此可能并不能体现知觉增强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视觉工作记忆,设置颜色再认和颜色回忆任务,颜色再认记忆主要受熟悉性影响,而熟悉性同时受到知觉和概念加工的影响;颜色回忆精确度则主要受知觉加工的影响。在两个任务中综合探讨目标探测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目标探测能否促进知觉加工。
    方法:实验一采用变化觉察范式,被试先记忆同时呈现的三个色块的颜色,在记忆的同时完成一个目标探测任务,短暂延迟后,判断再次出现的三个方块的颜色与之前记忆的颜色是否一致,记录再认正确率。实验二采用颜色报告范式,与实验一不同之处在于,短暂延迟之后,在学习阶段相同位置出现三个方框(其中一个的边框线条较粗)和一个彩色的渐变圆环,被试需要回忆边框加粗的方块的颜色并用鼠标在圆环上进行点击选择,记录真实颜色和被选择颜色的角度差,所得数据拟合Swap模型,得到记忆精度、混淆率(错误报告成其它两个方块颜色的概率)和猜测率(没有记住颜色而进行猜测的概率)。
    结果:实验一存在注意促进效应,即伴随目标刺激的色块的再认正确率高于伴随分心刺激的。但是在实验二的记忆精度上没有发现注意促进效应,即伴随目标刺激的色块的记忆精度与伴随分心刺激的没有差异,且实验二不同条件下的混淆率和猜测率也没有差异。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目标探测会促进视觉工作记忆的再认记忆,但是并不会促进视觉工作记忆的回忆精确度。因此注意促进效应的主要诱因可能并不是知觉增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连续报告任务检验感觉记忆和工作记忆中的唤起-偏向竞争
    潘嘉蔚, 邱余波, 叶欣, 郭杨, 梁佳文, 高在峰
    2023, 31 (suppl.):  87-87. 
    摘要 ( 125 )  
    目的:情绪在人类感知、记忆和决策等认知加工过程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唤起-偏向竞争理论(Arousal-Biased Competition, ABC)提出,情绪唤起会加强高视觉凸显性表征、削弱低视觉凸显性表征的认知加工。然而,以往研究大多采用自由回忆任务范式且记忆保持阶段时间各异,这导致情绪唤起对感觉记忆与工作记忆影响的差异尚无定论。本研究采用连续特征报告任务,系统考察情绪唤起对存在视觉竞争场景下的知觉与工作记忆影响。
    方法:实验采用负性效价图片唤起被试情绪,使用连续特征报告任务来检验感觉记忆和工作记忆中不同凸显性记忆项的存储概率和存储精度。实验采用2(情绪唤起:负面,中性)*2(凸显性:高凸显,低凸显)的完全被试内设计。实验一为感觉记忆任务,被试首先观看图片并对情绪唤起度评分,随后需要记住4个不同倾斜角度的棒状刺激,2个高亮(高视觉凸显性),2个低亮(低视觉凸显性)。记忆刺激消失后,原记忆项某个位置上会立即出现探测项,被试需调整其角度以尽可能与相应的记忆刺激相同。实验二为工作记忆任务,仅在实验一的基础上额外插入了记忆刺激消失后1000ms的空屏。
    结果:利用Memtoolbox拟合结果数据并计算存储概率和存储精度。实验一发现,情绪唤起降低了感觉记忆中低凸显性表征的存储概率,未增加高凸显性表征的存储概率。实验二发现,情绪唤起降低了低凸显性表征的存储概率,增加了高凸显性表征的存储概率,且增加了低凸显性表征的存储精度。
    结论:情绪唤起对感觉记忆与工作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情绪唤起对感觉记忆的影响与ABC理论预期不符,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在存储概率上与ABC理论预期相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规律的注意偏向及其时间进程
    李硕, 蒋毅, 王莹
    2023, 31 (suppl.):  89-89. 
    摘要 ( 159 )  
    目的:人类善于提取并利用外界环境中潜在的规律。以往研究表明,人们对包含统计规律的结构化序列具有注意偏向。这些研究主要关注无意义视觉符号序列包含的时序规律,而现实世界中,视觉信息丰富的内部组织形式决定了规律的多样性——视觉刺激可基于知觉或语义层面的关联形成不同的规律结构。这些不同类型的规律能否引发注意偏向以及这种偏向产生和变化的时程是本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
    方法:采用边数递增并周期变化的多边形图案序列作为包含知觉水平规律的结构化序列,采用按成语字序呈现的汉字序列作为包含语义水平规律的结构化序列,分别探究两种水平规律对注意的引导效应。规律的结构化序列及其相应的时序打乱的随机序列分别出现在注视点左右,在不中断刺激呈现的情况下,多个探测目标可能在任意时刻随机出现在两个序列位置上。比较各时间点上规律序列和随机序列位置上目标探测任务的反应时,检测注意分配在试次内变化的时间进程。依据当前试次规律序列所在位置较上一试次是否发生反转,将试次分为规律位置反转和非反转两类,在两类试次上分别探究注意效应在试次间的迁移性及其时程。
    结果:合并所有时间点数据分析发现,存在对知觉水平规律的注意偏向,即结构化序列位置上的目标探测反应相比随机序列位置上更快,而语义水平规律未产生类似效应。时程分析表明,基于知觉水平规律的注意偏向主要出现在试次的晚期,提示该效应的产生需要一定时间的累积,依赖于对规律的内隐学习。此外,在知觉水平规律条件下,仅规律位置反转试次在初始阶段表现出反转的注意效应(即随机序列位置上反应时更短),表明上一个试次的注意效应可迁移到下一个试次,但这种反转在试次晚期阶段得到一定的修正。在语义水平规律条件下,未发现类似的结果。
    结论:对规律的注意偏向取决于视觉信息加工层级,知觉而非语义水平的规律结构可以引导注意。时程上,规律引导注意的效应需要通过内隐统计学习逐渐建立,但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抑制性线索引导对工作记忆内相应表征的抑制
    徐宇寒, 张琪
    2023, 31 (suppl.):  90-90. 
    摘要 ( 143 )  
    目的:在生活中依据一定目的抑制工作记忆中的一些表征去引导行为是十分有效的策略,回溯线索范式常用来研究内部注意对工作记忆内的表征的影响。前人研究发现,在工作记忆任务后,呈现提示性线索,可以增强任务表现,在线索出现后,眼动轨迹会更偏向被线索指向的项目位置。但目前抑制性线索引导对工作记忆内相应表征的机制仍不明确,本实验采用眼动技术同时探究提示性和抑制性回溯线索对工作记忆内表征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工作记忆中的抑制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实验采用2(回溯线索类型:提示线索、抑制线索)× 2(线索与测试是否一致:一致、不一致)两因素被试内设计。每个试次开始后呈现四个不同颜色的记忆色块,经过一段延迟后出现提示性线索或抑制性线索,提示性线索指向的刺激有90%的概率为被测试的项目,抑制性线索指向的刺激有90%的概率为不被测试的项目。在测试屏会同时呈现色轮和被测试的项目位置,任务是用鼠标在色轮上选择测试位置上记忆色块的颜色,记录被试选择颜色与正确颜色之间的角度差,以及移动鼠标前的决定时间和总反应时。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的眼动轨迹,同时分析在回溯性线索后分析不同条件下对相应项目的眼动偏移值。在回溯性线索后分析不同条件下对相应项目的眼动偏移值。
    结果:实验结果发现不论是提示性线索还是抑制性线索都能在工作记忆中成功引导注意至相应项目,但是两种条件的反应时和误差度没有显著差异。眼动数据表明,在提示线索呈现后,被试会关注被提示线索指向的方向,抑制性线索呈现后,被试会关注提示指向的相反方向。两种线索下的眼动数据有显著差异,相较于抑制性线索条件,在提示性线索条件下的眼动数据更偏向相应的项目,说明提示性线索更能引导注意至相应表征上。
    结论:提示性线索和抑制性线索都能够成功地引导工作记忆内的选择性注意,同时相较于提示性线索,抑制性线索可以引导注意力至相应未提示的表征,但是强度较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e Influence of Dynamic Attention in Working Memory on Feature Binding
    Yongyue Wang, Zhe Qu
    2023, 31 (suppl.):  91-91. 
    摘要 ( 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意基于双眼间交互作用的瞬脱效应
    姜雯, 孟明
    2023, 31 (suppl.):  93-93. 
    摘要 ( 95 )  
    目的:探究双眼间交互作用是否影响注意瞬脱效应。
    方法:结合使用双眼分视呈现和注意瞬脱范式,于条件一中将目标与干扰物呈现给同一只眼;于条件二中将目标和干扰物分别呈现给不同的单眼,比较这两种条件下的注意瞬脱效应。
    结果:在复现了经典注意瞬脱效应的基础上,不同眼的呈现方式对于注意瞬脱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来说,相比于条件一,条件二中T2反应正确率显著上升,即注意瞬脱效应显著减轻。
    结论:这一结果揭示注意瞬脱中基于双眼间交互作用的工作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计学习引导空间位置的注意抑制
    张可心, 任衍具
    2023, 31 (suppl.):  94-94. 
    摘要 ( 84 )  
    目的:已有研究发现,观察者可以习得空间中的某种位置规律。干扰物出现在高频位置相比低频位置,观察者搜索目标的反应时更快。但前人研究仅限于搜索画面中出现一个高频位置的情形。若搜索画面中存在多个高频位置时,观察者能否基于对多个高频位置的学习,同时对多个高频位置进行抑制呢,这是本研究将要回答的问题。
    方法:研究采用2(有无奇异项)×4(高频,低频,高频位置的中间位置,高频位置的两侧)被试内实验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反应的正确率以及搜索目标的反应时。本研究使用奇异项探测范式,干扰项为颜色奇异项,目标为形状奇异项。搜索画面包含8个项目,存在两个高频位置,高低频率位置出现干扰项的比例为7:1。被试的任务是忽视颜色奇异项,找到形状奇异的目标并对其中圆点的位置做反应。
    结果:有无奇异项的搜索反应时差异显著。奇异项出现在高频和中间位置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奇异项出现在高频、低频位置及高频边侧位置的反应时差异显著;出现在高频中间位置和低频位置反应时差异显著;出现在高频中间位置和高频边侧位置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
    结论:当搜索画面中存在两个高频位置时,观察者仍然能够习得这种统计规律并对两个高频位置同时进行抑制。表明观察者可以灵活地基于空间位置统计规律形成注意优先图,并对不连续的区域同时进行抑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物体的注意可扩散到物体边界之外
    刘耀鸿, 范艳, 李芷莹, 南威治
    2023, 31 (suppl.):  95-95. 
    摘要 ( 84 )  
    目的:基于物体的注意(Object based attention, OBA)认为物体可影响注意分配,表现为物体内的注意转移快于物体间的注意转移。以往研究多在物体(如矩形、格式塔物体等)边界内设置线索和目标来探索OBA效应。而在物体边界外的空间上,OBA效应是否存在尚未可知。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试图探究OBA效应是否受物体边界的影响及其可否扩散到物体边界之外。
    方法:(1)实验一改进了双矩形范式(Egly et al., 1994),将矩形改成十字箭头,删除物体边界,以探索OBA效应是否受物体边界的影响;(2)实验二将实验一的目标方位判断任务改为探测任务,即将物体变为任务无关,重复验证删除边界后OBA效应的稳定性;(3)实验三将提示和目标移到物体的虚拟边界(长宽范围)之外,并改变物体表征强度(实验3a:黑色十字箭头;实验3b:红绿十字箭头;实验3c:红绿小人),探索OBA效应可否扩散到物体边界之外。
    结果:(1)实验一和实验二均观察到OBA效应,即在反应时指标上观察到物体内的注意转移快于物体间的注意转移。(2)实验三中,实验3a没有观察到OBA效应,但随着表征强度的提升,实验3b观察到了边缘显著的OBA效应,实验3c观察到了显著的OBA效应。
    结论:(1)OBA效应不受物体边界的影响;(2)OBA效应可扩展到物体边界之外的空间,但受到物体表征强度的影响。本研究预示相比于具体的物体,没有边界的更为抽象的空间参照系也会影响注意分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任务难度与刺激显著性引导注意变化
    卢舍那, 陈悦
    2023, 31 (suppl.):  96-96. 
    摘要 ( 129 )  
    目的:系统性地调节任务难度和附加单一子的显著性强度,探究不同任务难度和刺激显著性对注意的引导。
    方法:采用Gaspline(2015)的附加单一子范式。实验线性调节目标(垂直线段)与干扰子(倾斜线段)之间的夹角线段角度,目标和干扰子夹角越小任务越难。在保持任务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同时操纵刺激显著性。刺激显著性会随着其与相邻刺激之间的差异而增加(Lu & Han, 2009)。因此,刺激显著性随单一子与非单一子的差异而增加,差异越大,单一子亮度越高,刺激显著性越强。
    结果:用图像显著性工具(Hou et al., 2012)对评估120张与实验刺激相同的颜色单一子显著性,发现高显著性单一子显著程度大于低显著性单一子显著程度t(119) = 17.46, P < 0.001。三个实验均剔除错误反应、反应时小于200ms,大于2000ms且在± 2.5std之外的数据。数据剔除率分别为3.3%,4.6%,5.2%。双因素混合效应方差分析:任务难度主效应显著F(2,69) = 55.31, P < 0.001,刺激显著性和任务难度交互作用显著F(4,138) = 5.10, P = 0.001,刺激显著性主效应不显著(P = 0.47)。将每种单一子存在条件-单一子不存在条件得到注意效应。三种任务难度下,高显著性单一子注意效应和低显著性单一子注意效应差异均不显著(P = 0.26, P = 0.51, P = 0.85)。采用非参数单样本中位数检验发现,30°条件下高显著性单一子注意效应和低显著性单一子注意效应显著大于零(P = 0.021, P < 0.001);15°条件下两种显著性单一子注意效应均不显著;10°条件下高显著性单一子注意效应边缘显著,低显著性单一子注意效应显著大于零(P = 0.067, P = 0.049)。
    结论:任务难度和刺激显著性交互作用显著说明两者共同引导了注意变化。但是不同任务难度下,高显著性单一子和低显著性单一子之间注意效应差异不显著。根据Stilwell 和 Gaspelin(2021)方法,GSI定义为评估单一子显著性的指标,计算方法为将颜色单一子的平均显著得分减去所有非单一子位置的平均显著得分,然后将差异得分除以所有刺激序列的显著得分之和。高显著单一子GSI = 0.86,低显著性单一子GSI = 0.84,均高于Stilwell 和 Gaspelin(2021)显著性单一子的GSI。因此,两种显著性条件下注意效应差异不显著可能是因为两种条件下的单一子显著性都偏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referential Attentional Orienting to Animals Links with Autistic Traits
    Yang Geqing, Jiang Yi, Wang Ying
    2023, 31 (suppl.):  97-97.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Unconscious, but not Conscious, Gaze-triggered Social Attention Reflects the Autistic Traits in Adults and Children
    Fang Yang, Jinyu Tian, Peijun Yuan, Chunyan Liu, Xinyuan Zhang, Li Yang, Yi Jiang
    2023, 31 (suppl.):  98-98. 
    摘要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e Occurrence of Attentional White Bear Is Not Influenced by the Probe Task
    Shirong Wu, Zhe Qu
    2023, 31 (suppl.):  99-99. 
    摘要 ( 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性线索的视觉表象诱发自动化注意定向效应
    张姝佳, 王莉, 蒋毅
    2023, 31 (suppl.):  100-100. 
    摘要 ( 131 )  
    目的:以往研究表明,社会性线索(例如,眼睛注视和生物运动行走方向)可以诱发反射性的注意定向效应。本研究进一步探究非真实呈现的、通过视觉表象生成的社会性线索表征能否诱发类似的注意定向效应。
    方法:实验1采用视觉表象任务结合目标探测任务,其中,视觉表象线索对目标的出现位置没有预测性。被试首先想象一个看向左侧或右侧的眼睛注视线索,然后对呈现在外周视野的目标进行按键反应。实验2采用反预测性设计,使得目标有更大概率出现在眼睛注视相反的视野,从而探究实验1所观察到的效应是否具有反射性。实验3和4沿用实验1的设计。其中,实验3采用生物运动行走方向线索探究注意定向效应能否泛化到其他社会性线索上。实验4则采用简单运动线索,排除低水平运动线索和语义信息的混淆作用。实验5采用被试内设计,比较社会性的眼睛注视线索与非社会性的箭头线索所诱发注意效应的差异。
    结果:本研究发现视觉表象眼睛注视线索诱发了注意定向效应。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该效应具有反射性的特点,且并非由低水平运动线索或语义线索诱发。重要的是,这种视觉表象引导的注意定向效应可以推广至其他种类的社会性线索(即,生物运动行走方向),但不能由非社会性的箭头线索诱发。
    结论:本研究表明,通过视觉表象生成的社会性线索表征可以诱发反射性注意定向效应。该效应特异于社会性线索,不能由非社会性线索诱发,支持了社会性注意的独特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e Neural Basis of Visual Working Memory of Real-World Object
    Wanru Li, Jia Yang, Pinglei Bao
    2023, 31 (suppl.):  102-102. 
    摘要 ( 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rtical-layer Interplay Affects Working Memory-Perception Interaction: Evidence from Working Memory Load Impairing Visual Detection
    Yuanxiu Zhao, Yang Guo, Wenmin Li, Yuxuan Luo, Qikai Zhang, Mowei Shen
    2023, 31 (suppl.):  103-103.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作记忆组织社会交互信息的双重路径
    吴静岚, 郭杨, 陈芝韵, 高在峰
    2023, 31 (suppl.):  104-104. 
    摘要 ( 117 )  
    目的:人类具有从互动实体中提取其社会关系的复杂能力。其中一个典型的现象是社会组织效应,即认知系统会根据感知到的互动行为将两个个体的动作组织为一个统一的事件。社会组织效应背后的机制仍然不清楚,目前大多数研究采用静态图像作为刺激材料,并通过操纵人像面对面与背对背的构型来探究社会组织的问题。然而,真实世界中的社会交互是高度动态的,互动双方动作的连续性对于我们感知和处理社会交互信息尤为重要。
    方法:我们使用动态的光点生物运动作为刺激材料,分离了基于物理连续性(PA)和社会连续性(SA)的两类交互动作,并预期两类动作分别依赖物理规律线索和语义知识线索进行组织。我们借助工作记忆中的组织效应来检验该假设:工作记忆中两个交互的动作会被自动地组织为一个整体,从而导致记忆交互动作对相比于记忆非交互动作对的绩效更好,即使记忆内容中包含的交互信息与任务本身无关。
    结果:我们发现,两种类型的交互动作都出现了工作记忆中的组织效应(实验1、3和5)。倒置的操作会消除SA的组织效应,但不会影响PA的组织效应(实验2和4)。此外,是否面对面呈现是SA进行组织的先决条件,但并不会影响PA的组织(实验3和5)。
    结论:这些结果揭示了社会组织效应发生的双重路径,PA会基于物理线索发生领域一般性的组织,SA会发生语义线索进行领域特异性的组织,即社会组织。此外,该结果表明动态社会互动的组织机制与静态图像不同,突出了使用动态刺激探索社会交互加工机制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ippocampal Deterioration and Frontal Compensation of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Visual Short-term Memory
    Ye Xie, Tinghao Zhao, Wei Zhang, Yunxia Li, Yixuan Ku
    2023, 31 (suppl.):  105-105. 
    摘要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异刺激自动进入工作记忆而产生注意引导效应
    张婉婷, 库逸轩
    2023, 31 (suppl.):  106-106. 
    摘要 ( 193 )  
    目的:Cowan认为工作记忆(WM)是激活的长时记忆(LTM),但反对者认为激活的LTM只在有用的时候才会被招募到WM中。而与LTM不同,新异刺激会自动招募加工资源,可能与WM形成竞争。为了研究何种LTM何时能与WM竞争并引导注意,我们研究了熟悉的LTM(如绿色的星巴克图标)和与LTM图案匹配但颜色不同的新异刺激(如橙色的星巴克图标)如何干扰WM的注意引导效应。
    方法:被试先记住一个颜色并在一段延迟后回忆颜色并在色环上点选。在这段延迟中先让被试观察一张熟悉/新异干扰图片。为了检查干扰图片对WM注意引导效应的影响以及干扰图片是否被WM招募,在干扰图片消失后被试完成一项目标在试次间固定的视觉搜索任务。搜索阵列包含一个带颜色的分心物,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分心物对搜索时间的延长以及眼睛注视点停留在分心物上的时间来检验分心物的注意引导效应。分心物包含五种可能,分别是匹配WM颜色、匹配干扰图片颜色、匹配WM和干扰图片的平均颜色、无关颜色和无带颜色分心物。研究1a和1b类似,区别在于研究1a的视觉搜索任务没有无关颜色条件。研究2和研究1b类似,区别是在研究1中被试仅需观察干扰图片,在研究2中被试要在视觉搜索前短暂地保存干扰图片。
    结果:当被试不需要保存干扰物的时候,WM在熟悉干扰下维持了自上而下的注意引导效应,而新异干扰会减弱WM的注意引导效应并使WM表征向新异颜色方向偏倚。另外,相比熟悉颜色和WM的平均颜色,新异颜色和WM的平均颜色捕获了更多注意并降低了搜索效率。若被试需要短暂保存干扰物,熟悉干扰和新异干扰都会降低WM的注意引导效应。
    结论:结果表明无论信息来源是什么,只要被用到就会被存到WM中导致竞争。当LTM不被使用时可以被WM屏蔽,支持了在LTM和WM间的信息流存在灵活的门控机制的假说。而即使新异刺激是无用的,它也会自动进入WM,引发WM资源的竞争。新异刺激和WM在神经表征上的重叠还会使它们的平均表征变得活跃,产生注意引导。本研究推进了对WM、LTM和注意的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工作记忆的脑机制:来自fMRI的证据
    潘晗希, 陈泽锋, 许楠, 高在峰
    2023, 31 (suppl.):  107-107. 
    摘要 ( 266 )  
    目的:个体在社会交互的过程中需要实时加工、保持社会性息,这种关键能力被称为社会工作记忆。它区别于传统工作记忆,强调对社会性信息的暂时存储和加工。根据社会信息的性质,社会工作记忆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前者关注个体特质、心理状态等内在社会信息,后者关注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外在可视的社会信息。目前,社会工作记忆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诸多核心问题尚未探明。尤其在神经机制方面,其与传统工作记忆的异同存在争议,且尚未有研究对两类社会工作记忆进行直接比较。本研究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探究社会工作记忆是否存在独特的脑机制,以期填补现有领域的空白。
    方法:本研究呈现相同的视觉实验材料,要求被试记忆材料中相应内容并在记忆保持阶段对目标维度信息(非社会信息/内在社会信息/外在社会信息)进行排序,对比三类信息激活脑区的差异,并通过多体素分析两种社会工作记忆在默认神经网络激活模式上的差异。
    结果:社会工作记忆不仅会激活传统工作记忆所依赖的额顶控制网络,还会激活默认神经网络,尤其是内侧前额叶区域。两类社会工作记忆在内侧前额叶区域中表现出不同的激活模式。同时,两类社会工作记忆在信息特异性脑区存在激活水平差异。外向型社会工作记忆更多激活梭状回面孔区,内向型社会工作记忆更多激活后扣带回。
    结论:该结果说明社会工作记忆存在特异于传统工作记忆的神经机制,额外依赖默认神经网络尤其是内侧前额叶区域。不同类型社会工作记忆特异激活对应的信息加工脑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学习与可塑性
    Dynamic Changes of V1 Plasticity after Associative Learning
    Yueguang Si, Wenxin Su, Zeyu Li, Biao Yan, Jiayi Zhang
    2023, 31 (suppl.):  110-110. 
    摘要 ( 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etaplasticity in Short-Term Monocular Deprivation
    Yang YANG, Zhengbo CHEN, Yongchun CAI
    2023, 31 (suppl.):  111-111. 
    摘要 ( 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e Impact of Training on the Inner-outer Asymmetry in Crowding
    Yan-Ru Chen, Yu-Wei Zhang, Jun-Yun Zhang
    2023, 31 (suppl.):  112-112. 
    摘要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rial Dependence in the Ensemble Perception of Facial Attractiveness and Facial Expression
    Da Wang, Zhihao Yang, Gaoxing Mei
    2023, 31 (suppl.):  114-114. 
    摘要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n Circadian Rhythm and Visual Perceptual Learning
    Lei Jiang, Dang Ding, Wei Mao, Xianyuan Yang, Fangfang Yan, Chang-Bing Huang
    2023, 31 (suppl.):  115-115.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cular Dominance Plasticity does not Exhibit Perceptual Deterioration
    Liying Zou, Chenyan Zhou, Jiawei Zhou, Seung Hyun Min
    2023, 31 (suppl.):  116-116.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动作训练的视网膜位置特异性与迁移性
    叶健彤, 高洁, 邓芷晴, 陈娟
    2023, 31 (suppl.):  117-117. 
    摘要 ( 193 )  
    目的:以往视觉知觉学习主要聚焦于阈上刺激的学习和迁移,因此阈上刺激的特征、位置、任务的特异性和迁移性已得到广泛研究。然而,阈下刺激的学习特异性和迁移性研究较少,且鲜少在视觉动作训练中研究。因此,在前人已经验证视觉动作训练对阈下刺激有效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究视觉动作训练的阈下刺激的视网膜位置的迁移特性。
    方法:为了使刺激在无意识状态下,实验采用连续闪烁抑制范式,刺激是一个对比度为0.15的横向或竖向的长方形框,刺激的位置呈现在中央注视点的左侧或右侧,被试间平衡。视觉动作训练需要执行插卡任务,向屏幕上的刺激执行横向或者竖向的插卡视觉动作,随后口头报告知觉意识程度,采用4等级评分(Perceptual Awareness Scale, PAS)。先进行预实验,探究刺激在左右视野是否有差异。随后开展连续10天的学习实验。第1天、第5天和第8天分别是前测、中测和后测,每名被试接受对比度阈限测试和没有反馈的视觉动作测试,其余天数进行提供听觉反馈的视觉动作训练。
    结果:预实验结果表明,刺激在注视点左侧和右侧的对比度辨别阈值和朝向敏感性都没有显著差异。学习实验中分析对比度阈限、朝向敏感性、正确率、知觉意识评分与学习指数,结果表明,被试在经过7天的视觉动作训练后,训练位置的对比度辨别阈值显著下降,朝向敏感性显著提升,判别标准没有显著差异,正确率有显著提升,知觉意识评分显著提升,学习指数显著大于0。未训练位置的对比度辨别阈值显著下降,朝向敏感性有提升,判别标准没有显著差异,正确率有提升,知觉意识评分显著提升,学习指数大于0。
    结论:本研究中训练位置的视觉动作训练学习效应显著,未训练视网膜位置也存在一定的学习效应,这说明了视觉引导动作训练的学习效应是可以在视网膜位置间部分迁移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拮抗神经元的适应调节注意引起的眼优势可塑性
    宋方兴, 吕利利, 鲍敏
    2023, 31 (suppl.):  118-118. 
    摘要 ( 78 )  
    目的:以往大量研究已经表明选择性注意能够实时地影响外界输入的信息加工。不仅如此,最近有研究采用“离眼倒放视频”适应范式发现对单眼通路长时间的选择性注意能够使眼优势向非注意眼进行转移。并且,他们推测可以用双眼竞争的眼拮抗神经元模型可以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这是因为偏好注意眼的“注意眼-非注意眼”拮抗神经元被认为在适应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得到激活,相比偏好非注意眼的“非注意眼-注意眼”拮抗神经元发生了更大程度的适应,进而使得后测中非注意眼受到的抑制相比注意眼受到的抑制更小,造成非注意眼双眼竞争后测中相对于在前测中更占主导。然而,这一解释目前仍缺乏直接的神经证据。
    方法:为了直接评定眼拮抗神经元的反应,我们使用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技术,依靠互调频率下的SSVEP反应来追踪眼拮抗神经元的活动。同时,为了选择性地测量对某一特定眼睛存在偏好的眼拮抗神经元的反应,我们对双眼竞争任务中测试光栅的对比度进行操纵,共形成三种实验条件。在“注意眼-非注意眼”条件中,注意眼内呈现高对比度光栅,而非注意眼内则呈现低对比度光栅;而在“非注意眼-注意眼”条件中则与此相反;在等对比度条件中,两眼内都呈现高对比度光栅,此条件仅用作适应前后眼优势的测量。
    结果:结果显示一小时的适应能够使知觉和神经眼优势向非注意眼进行转移。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在适应之后互调频率下的SSVEP反应降低,并且在“注意眼-非注意眼”条件中的降低幅度要显著大于“非注意眼-注意眼”条件,表明“注意眼-非注意眼”拮抗神经元发生了更大程度的适应。
    结论:这些结果为拮抗神经元的适应可能参与了基于眼的注意诱发眼优势转移这一假设提供了神经证据。因此,本研究支持一个新的观点,即至少部分短时程眼优势可塑性可以用双眼竞争的眼拮抗神经元模型来解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ttention Modulates Plasticity in Short-Term Monocular Deprivation
    Zhengbo Chen, Yongchun Cai
    2023, 31 (suppl.):  119-119. 
    摘要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isual Statistical Learning of Naturalistic Textures
    Siyuan Cheng, Hailin Ai, Yiran Ge, Yuanyi Luo, Nihong Chen
    2023, 31 (suppl.):  120-120. 
    摘要 ( 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cular Dominance Plasticity in Second-Order Binocular Combination
    Wenjing Wang, Liying Zou, Yang Zheng, Jiawei Zhou, Seung Hyun Min
    2023, 31 (suppl.):  121-121.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二阶特征的注意抑制机制及迁移
    孙昀, 张琪
    2023, 31 (suppl.):  122-122. 
    摘要 ( 122 )  
    目的:已有研究发现当已知显著干扰物颜色时,能够对其进行主动抑制,从而提高搜索效率。与一阶特征信息(如特定的颜色、朝向等)相比,二阶或全局显著性的特征信息是无法预测的。近期研究发现,人们可以在提前不知道干扰物颜色的情况下主动抑制它。目前二阶抑制或全局显著性模型的抑制机制及其迁移性仍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眼动追踪的方式为二阶或全局显著性的抑制机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并且支持了信号抑制假说。
    方法:实验一采用多数搜索任务对被试进行训练,要求被试判断数量较多的形状,显著干扰物存在和不存在的试次随机呈现,显著干扰物的颜色在试次间随机变化,同时在训练前后采用点探测任务来衡量迁移的效果。实验二中为了排除实验一的结果是由于训练不足或者测试任务过于简单导致,所以训练阶段增加为三天,并且通过增加搜索集合的大小,加大了测试任务的难度。
    结果:实验一结果发现当显著干扰物存在时,反应时显著快于不存在的条件,说明被试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抑制,显著干扰物存在时的眼跳潜伏期会显著快于不存在时,而当显著干扰物存在时,第一注视点落在其他刺激上的比例显著高于落在显著干扰物上的比例,支持信号抑制假说,这一结果为二阶或全局显著性的抑制机制提供了证据。但是实验一中没有发现迁移效应。同样实验二增加了训练量,训练效果不再提升后,仍然没有发现显著的迁移。
    结论:综上,基于二阶特征或全局显著性抑制模型,在训练阶段任务中被试采用主动抑制的方式去抑制显著干扰物。另外,与一阶结果不同,在二阶特征或全局显著性模型中,在训练阶段中所习得的抑制效应不能迁移到新的任务环境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ff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eedback on Visual Perceptual Learning
    Lei Jiang, Xianyuan Yang, Wei Mao, Jia Yang, Fangfang Yan, Chang-Bing Huang
    2023, 31 (suppl.):  124-124.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刺激持续时间调节序列依赖效应
    傅昱涵, 梅高兴
    2023, 31 (suppl.):  125-125. 
    摘要 ( 90 )  
    目的:人类对事物的视知觉不仅取决于当前的视觉输入,而且会受到先前感知历史的影响。例如,当模糊的光栅被短暂呈现,个体对当前光栅朝向的反应会偏向于先前感知到的光栅朝向,这种现象被称为序列依赖效应。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研究表明刺激持续时间对序列依赖效应的调节作用。
    方法:实验1(n = 13)采用调整法让被试用白色反应条复制每次看到的光栅朝向。光栅持续时间有5个水平(23ms到471ms),每次光栅呈现后都有471ms的噪音掩蔽和471ms的延迟。实验2(n = 12)采用与实验1相同的实验范式,保留了23ms和471ms的光栅持续时间,把最长的光栅持续时间延长到了4000ms来拓展实验1的结果。实验3(n = 6)把光栅持续时间固定在471ms,每个试次的注视点和光栅的位置都会发生变化。实验4(n = 6)在实验3的基础上把光栅持续时间延长到4000ms。实验5(n = 12)和实验3一样,也是把光栅持续时间固定在471ms,但每个试次的注视点位置固定不变而光栅位置随机变动。实验6(n = 12)的光栅持续时间延长到4000ms,其余流程和实验5一样。
    结果:实验1的结果发现,无论是1-back还是4到45-back,序列依赖效应随着光栅持续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实验2在4到45-back上重复了实验1的结果,但在1-back上与实验1的结果有所不同。实验3在垂直方向上没有观察到光栅在相同和不同视网膜位置产生的序列依赖效应有差异。实验4和实验3的结果一致。实验5发现序列依赖效应的大小与两个光栅离注视点距离的差异大小有关,在垂直方向上重复了实验3的结果,但水平方向上观察到了差异。实验6没有观察到实验5中序列依赖效应与两个光栅离注视点距离的差异的关系,在垂直方向上重复了实验4的结果,水平方向上和实验5的结果不一致。
    结论:我们发现,刺激持续时间增加引起的刺激不确定性的减少会导致序列依赖效应的减弱,也会让连续场内的序列依赖效应变得更加稳定。另一方面,视觉适应效应的增加也会导致序列依赖效应的减弱,特别是在短持续时间的刺激和行为反应的短期影响上。在水平方向上,视觉适应效应对序列依赖效应的影响范围是视网膜定位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融景知觉学习及其特征特异性
    石宏桥, 丁悦, 宋炳辉, 李雅
    2023, 31 (suppl.):  126-126. 
    摘要 ( 103 )  
    目的:知觉学习是指人类的知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相对持久的提升。特异性和迁移性是知觉学习的重要特性,对它们的研究可以为学习发生在低级还是高级皮层提供行为学证据,但目前还存在争议。以往知觉学习研究多是基于简单视觉刺激和视觉信息的空间整合。然而,人类视觉系统还需要对相继呈现的局部视觉信息进行跨时间的整合,从而形成整体知觉,即“融景知觉”(Anorthoscopic Perception)。融景知觉主要由非视网膜拓扑的高级皮层介导,其学习特性可以为知觉学习发生机制提供行为学证据。本研究旨在考察融景知觉学习及其在不同特征维度上的特异性和迁移性。
    方法:实验采用经典知觉学习范式,考察融景知觉能力是否能通过训练得到提升,以及提升效果在刺激类型和朝向维度上是否具有特征特异性。融景知觉能力通过狭缝观察范式考察,即测量被试对狭缝后移动呈现的轮廓刺激的探测能力。实验分为4个阶段:前测、训练、后测一和后测二,两次后测至少间隔4星期。在训练阶段,我们训练被试在狭缝观察条件下探测某一朝向正交轮廓的能力。在测试阶段,测量被试对三种轮廓类型(共线、正交、锐角)和两种轮廓朝向(训练、未训练)的探测能力。其中,轮廓类型由组成轮廓线的离散元素相对于整体路径的偏转角度定义:无偏转为共线轮廓,偏转90°为正交轮廓,偏转30°为锐角轮廓。
    结果:结果发现:(1)训练刺激的融景知觉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且两次后测无显著差异,表明融景知觉学习具有持久性;(2)非训练轮廓类型及非训练朝向均无显著提升,表明融景知觉学习的效果特异于刺激特征。
    结论: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提示:第一,短期知觉训练特异地增强融景知觉这种跨时间的知觉整合能力,并且具有持久性;第二,知觉学习的特异性可能不仅仅源于低级感觉皮层的可塑性变化,还存在其他不同的神经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知觉学习以及大脑可塑性的认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匹配刺激精准调控成年期动物视觉功能
    韩郑祺, 李鸿戬, 俞洪波
    2023, 31 (suppl.):  127-127. 
    摘要 ( 75 )  
    目的:神经可塑性一直是脑科学的研究热点,成年期可塑性的改变更是其中的难题,以往有研究表明微电流刺激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神经元的特性,但这种改变是无序且短暂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电刺激与视觉刺激匹配的方式,实现对神经元反应特性的精准调控、长期改变成年期动物的神经可塑性。此外,本课题研发了能在自由活动的中大型动物脑内稳定记录单神经元的新型神经电极,以微创的手段进行干预,为临床中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本课题使用小鼠和猫作为实验动物,在实验中,给予动物特定的视觉刺激,与此同时,运用微电流刺激器进行视觉匹配电刺激,通过双光子成像和单细胞电生理技术检测神经元方位选择性、最优空间频率等特性的变化。在慢性实验中,我们运用新型碳纳米管纤维电极进行在体长期稳定性检测,并通过植入纤维电极,长期稳定地给予匹配刺激并记录神经元特性的改变。
    结果:1.在诱导单细胞特性改变实验中,通过视觉匹配微电流刺激,实现了特异性抑制猫外膝体神经元在匹配方向的方位选择性强度与空间频率选择性强度,运用双光子成像技术在小鼠视觉皮层中验证了相同的特异性抑制效果。2.通过改变匹配刺激的频率与电流大小,可以调控抑制效应的维持时间在10分钟至一个月范围。3.在诱导成年期动物神经可塑性长期改变的实验中,运用电生理记录技术记录成年猫的视觉诱发电位,通过连续给予优势眼视觉匹配微电流刺激一周后,猫的优势眼发生逆转,并维持此状态一个月。4.碳纳米管纤维电极能够在体长期稳定记录同一神经元达十个月。
    结论:1.通过控制视觉匹配刺激参数的设置实现对成年期可塑性的精准调控。2.实现成年期动物优势眼可塑性的长期改变。3.碳纳米管纤维电极进行微创深脑长期稳定单神经元记录,实现从传统实验到临床应用的突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ross-Category Serial Dependence in Social Attention
    Zhihao Yang, Gaoxing Mei
    2023, 31 (suppl.):  128-128. 
    摘要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isual Training Enhances Visual Cortex Plasticity to Restore Vision from Amblyopia in Adult Mice
    Yiru Huang, Zitian Liu, Zidong Chen, Yanyan Wu, Minbin Yu
    2023, 31 (suppl.):  130-130.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与转化视觉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情绪图片唤醒研究
    夏行之, 夏海森, 杜向东
    2023, 31 (suppl.):  131-131. 
    摘要 ( 172 )  
    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情绪知觉障碍,本研究旨在了解分裂症患者对实物、文字、几何图形、颜色等情绪图片的唤醒情况,为更深入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事物的情绪标识或表达的规律做前期调查。
    方法:采用问卷星软件自制情绪图片唤醒调查表,情绪图片由家具、食物、动物、自然景色等形象图片和文字、几何图形、色彩等抽象图片组成;被试选择正性或负性情绪答案均视为情绪唤醒,中性视为未唤醒;正性或负性情绪唤醒度评分范围1-10分,1分表示轻度唤醒,10分表示深度唤醒。由精神科主治以上医师6人组成调查小组,并对小组问卷调查进行一致性培训,集中时间对被试进行调查。研究组来自安徽海豚健康医疗集团辖属6家精神专科医院2021年6月1日至7月31日住院期间诊断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对照来自自愿参加的正常人群,两组年龄均为18-50岁,均排除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及严重躯体疾病;数据采用SPSS 26统计分析。
    结果:精神分裂症组计96例(男性57例、女性39例,年龄36.3 ± 8.5岁,病程12.62 ± 7.17),正常人群101例(男性35例,女性65例,年龄28.9 ± 8.8岁),研究组文化程度较对照组低、研究组男性比例较对照组高(p < 0.01)。正常人群组内,男性和女性对实物形象图片和文字、几何图形、颜色抽象情绪图片的唤醒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白颜色图片除外,男性有着较高情绪唤醒率(p < 0.05),正常人群组内文化程度高与低对形象和抽象情绪图片唤醒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圆形图片除外,正常人群中高中以下文化有着较高唤醒率(p < 0.05)。分裂症组内男性较女性对啤酒杯图片情绪唤醒率高(p < 0.05),女性对蛇、石榴图片情绪唤醒率较男性高(p < 0.05),分裂症组内文化程度高低对形象图片和抽象图片情绪唤醒没有统计学差异。精神分裂症组对于包含酒杯、床、刀、狮子、蝙蝠、老虎、西瓜、火龙果部分形象图片情绪唤醒率高于正常组(p < 0.01),分裂症组对几乎所有文字、几何图形、颜色抽象图片的情绪唤醒率也高于正常组(p < 0.01)。比较25个形象图片和21个抽象图片唤醒率发现,分裂症组及正常组对形象图片唤醒率均高于抽象图片(p < 0.01),分裂症组对形象图片及抽象图片的唤醒率均高于正常组(p < 0.01)。正常组与分裂症组唤醒度比较:在火龙果、蛇、西瓜、三角形、圆形、白色的图片被唤醒的样本中,正常组与分裂症组对各个图片的唤醒度没有差异(p > 0.05)。正常组与分裂症组对于同一物体来说,对其形象图片唤醒率与对其抽象文字的唤醒率存在差异(p < 0.05)。如桌子、床、蛇、西瓜、刀这些物体的图片和代表对应图片的文字。形象图片中,对比由狮子、老虎、刀等组成的伤害性图片与由水果、家用物品等组成的有益性图片唤醒率发现,正常组对伤害性图片及有益性图片之间的唤醒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分裂症组也是如此(p > 0.05)。伤害性图片的唤醒率在正常组与分裂症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而对于有益性图片分裂症组较正常组有着更高的唤醒率(p < 0.01)。
    结论:本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认知中对形象图片以及抽象图片的情绪唤醒率总体上较正常人群均高;无论分裂症患者还是正常人,对形象图片的唤醒率均高于对抽象图片的唤醒率。正常人与分裂症患者对于形象图片和抽象图片的唤醒度的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但对于同一物体,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对形象图片及其代表图片的文字的唤醒率均存在分离现象,对于有益性图片分裂患者较常人有着更高的唤醒率(p < 0.01)。由于本研究为预调查,研究组与对照组样本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进一步观察性别、年龄、文化等因素对结果造成的影响,也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验证本次研究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storing Antagonistic Center-surround Receptive Field in Blind Mice by a Silicon Photodiode-based Visual Prosthesis
    Tianyun Zhang, Ruyi Yang, Peng Zhao, Lizhu Li, Chen Peng, Gengfeng Zheng, Aihua Chen, Xing Sheng, Biao Yan
    2023, 31 (suppl.):  132-132.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功能障碍与康复
    Effects of altered-reality training on interocular disinhibition in amblyopia
    Xinxin Du, Lijuan Liu, Xue Dong, Min Bao
    2023, 31 (suppl.):  133-133. 
    摘要 ( 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duced Monocular Luminance Promotes Fusion but not Mixed Perception in Amblyopia
    Shiqi Zhou, Chenyan Zhou, Liuqing Weng, Jiawei Zhou, Seung Hyun Min
    2023, 31 (suppl.):  134-134. 
    摘要 ( 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e Suppressive Basis of Ocular Dominance Changes Induced by Short-term Monocular Deprivation in Normal and Amblyopic Adults
    Ling Gong, Alexandre Reynaud, Robert F. Hess, Jiawei Zhou
    2023, 31 (suppl.):  137-137. 
    摘要 ( 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nisomyopia Exhibits a Greater Binocular Imbalance as a Function of Spatial Frequency
    Nan Jiang, Yang Zheng, Mengting Chen, Jiawei Zhou, Seung Hyun Min
    2023, 31 (suppl.):  138-138. 
    摘要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rtificial Photoreceptors Based on Au@TiO2-x Nanowire Arrays Restore Visual Function in Blind Mice and Monkeys
    Ruyi Yang, Peng Zhao, Liyang Wang, Chenli Feng, Chen Peng, Xingdong Chen, Gengfeng Zheng, Chunhui Jiang, Yuanzhi Yuan, Biao Yan, Jiayi Zhang
    2023, 31 (suppl.):  139-139. 
    摘要 ( 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与眼动
    基于深度学习的动态瞳孔检测斜视算法
    李泽堃, 陈汝印, 周佳玮
    2023, 31 (suppl.):  140-140. 
    摘要 ( 184 )  
    目的:研究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动态瞳孔检测斜视算法,将算法运用于临床斜视检查的场景中,评估该算法在自动识别斜视种类的临床检验效能。
    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动态瞳孔检测斜视算法由瞳孔自动识别程序和遮盖控制器组成。识别算法基于U-Net架构变体模型,将视频作为输入,逐帧产生以下三种输出:(1)每个像素属于瞳孔的概率图;(2)图像中含有瞳孔的概率;(3)图像中出现眨眼的概率。自动识别程序根据输出得到瞳孔位置并计算出眼动数据。模型训练数据集包含11897张人类(4285张)和老鼠(7612张)眼睛的灰度图像。利用遮盖控制器对受试者进行交替遮挡,根据所测得眼动数据判断受试者是否为斜视和斜视的种类。
    结果:采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斜视患者2名,分别为外斜视、内斜视,正常人1名。基于深度学习的动态瞳孔检测斜视算法对3名受试者的检测和3名眼科医生诊断结果一致。
    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动态瞳孔检测斜视算法可以辅助临床医生对患者执行交替遮盖法,并为远程医疗诊断提供了可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nvestigating Brain Structural Correlates of Ocular Tracking in Preadolescent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Wenjun Huang, Bao Hong, Jiahe Wu, Jing Chen, Li Li
    2023, 31 (suppl.):  141-141. 
    摘要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dentification of Depression in Old Age Based on Ey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Genying Huang, Yafang Li
    2023, 31 (suppl.):  142-142. 
    摘要 ( 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ntrolling Eye Movements and REM Sleep by Distinct Cholinergic Neurons in Oculomotor Nucleus
    Chengyong Jiang, Xinrong Tan, Qingshuo Meng, Er Chen, Liyuan Cui, Yanyu Xiong, Zixuan Yan, Biao Yan, Jiayi Zhang
    2023, 31 (suppl.):  143-143. 
    摘要 ( 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cular tracking abilities in preadolescent children
    Bao Hong, Wenjun Huang, E'jane Li, Jing Chen, Li Li
    2023, 31 (suppl.):  144-144. 
    摘要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与VR/AR/MR/XR
    一种简单高效的针对VR显示器的伽玛校正方法
    胡晓斐, 高奥, 宋晓蕾, 久方瑠美, 金子宽彦
    2023, 31 (suppl.):  145-145. 
    摘要 ( 287 )  
    目的:近年来,虚拟现实(VR)技术在心理学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许多研究者而言,廉价而便携的设备所创造的沉浸式体验对于增强他们研究的生态效度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对于视觉科学领域的研究者而言,在运用VR技术之前存在一个重大的技术挑战:VR显示器的伽玛校正,尤其是对于不同的红(R)、绿(G)和蓝(B)通道。研究者往往使用亮度计对平板显示器(如CRT或LCD)进行伽马校正,但是我们很难使用亮度计测量VR显示器。
    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VR显示器中R、G和B通道分别进行伽玛校正的新方法。我们以HTC Vive Pro Eye为测试设备。我们的方法由三个不同组成部分组成:一个带有光敏电阻的电路,由Arduino Uno控制;一个用于呈现视觉刺激的Unity项目;以及一系列MATLAB函数,用于创建查找表纹理图片,以便应用在Unity项目中对呈现刺激进行校正。
    结果: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我们建议:1)分别测量光敏电阻对红,绿和蓝色刺激的响应特性。但如果研究者计划在实验中仅呈现非彩色刺激,那么只需测量光敏电阻对非彩色刺激的响应特性。2)在实验中尽量设置较低的RGB值。否则,研究者需要在测量VR显示器时从Arduino IDE记录最大和最小值,并计算对应的有效值。3)仅需对VR显示器的左或右眼进行伽马校正。对于有良好品控的VR设备来说,左眼和右眼的设备应该没有明显差异。4)将Unity中的颜色空间模式保留为默认的“Gamma”模式,即使“Linear”模式不太影响校正结果。5)分别对红、绿和蓝色刺激进行伽马校正。但如果研究者计划在实验中仅呈现非彩色刺激,那么只需对非彩色刺激进行伽马校正。注意,这将导致呈现蓝色刺激的严重畸变。
    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方法不包括任何非透明的处理,因此研究者可以放心地呈现他们想要呈现的内容,而不用担心Unity自身所带有的处理算法。我们提供了所有需要的文件,并对每一部分进行详尽的说明。我们认为研究者,即使是对Arduino Uno和Unity不熟悉的新手,也可以轻松地对自己的VR显示器进行伽马校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心理物理
    Integration and Suppression Interact in Binocular Vision
    Rong Jiang, Ming Meng
    2023, 31 (suppl.):  147-147. 
    摘要 ( 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场景统计信息对正常色觉者和红绿异常色觉者颜色恒常性的影响
    马瑞青, 钱谦, 篠森敬三
    2023, 31 (suppl.):  148-148. 
    摘要 ( 128 )  
    目的:颜色恒常现象是指尽管光源的强度和光谱构成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仍然能感知到物体表面本身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被照射场景中色度值和亮度值的平均值可被正常色觉者颜色视觉系统用来评估光源从而达到颜色恒常性。本文主要研究场景中L-M或S-(L+M)和L+M信号之间相关性对正常色觉者和红绿异常色觉者颜色恒常性表现的影响。
    方法:本文采用非对称颜色匹配方法。刺激物场景由48个Munsell色卡所组成,色卡的色度值几乎均匀分布在Munsell色环上。标准光源为D65光源,参考光源的色度值沿着普朗克轨迹从色温为4000K变化到色温为25000K。观察者包括正常色觉者、红绿色盲和红绿色弱。
    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正常色觉者的颜色恒常性表现与场景中L-M和L+M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关系,L-M和L+M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越强,颜色恒常性表现越好;S-(L+M)和L+M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对正常色觉者的颜色恒常性表现影响较小。彩色对立通道信号与亮度通道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对红绿异常色觉者颜色恒常性的影响机制更加复杂。
    结论:已有研究发现被照射场景中色度值和亮度值的平均值可被正常色觉者颜色视觉系统用来评估光源从而达到颜色恒常性。本文的研究表明除了平均值,场景中彩色对立通道信号与亮度通道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也对颜色恒常性有重要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eing in Crowds: Averaging first, then Signed-Max
    Xincheng Lu, Ruijie Jiang, Meng Song, Yiting Wu, Nihong Chen
    2023, 31 (suppl.):  149-149. 
    摘要 ( 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神经科学
    Linking Transcriptomes with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Phenotypes in Mammalian Retinal Ganglion Cells
    Qiang Xu, Wanjing Huang, Jing Su, Sheng Liu
    2023, 31 (suppl.):  150-150. 
    摘要 ( 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opulation Receptive Field and Top-dow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in Sub-bundles of the Human Optic Radiation
    Yanming Wang, Huan Wang, Benedictor Alexander Nguchu, Du Zhang, Xiaoxiao Wang, Bensheng Qiu
    2023, 31 (suppl.):  151-151.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after Axial Alignment in Older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Strabismus
    Yiru Huang, Zitian Liu, Zidong Chen, Yanyan Wu, Daming Deng, Fang-Fang Yan, Chang-Bing Huang, Minbin Yu
    2023, 31 (suppl.):  152-152. 
    摘要 ( 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认知神经科学
    Object Space as the Foundation for Object Recognition in the Human Ventral Temporal Cortex
    Baoqi GONG, Wei JIN, Pinglei BAO
    2023, 31 (suppl.):  153-153. 
    摘要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 Study on Information Encoding Strategies in V1 and V4 Cortex of Cat During Visual Contrast Detection
    Zheng Ye, Shunshun Chen, Hongyan Lu, Jian Ding, Qingyan Sun, Tianmiao Hua
    2023, 31 (suppl.):  154-154. 
    摘要 ( 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节律性生物运动信息视听整合的层级式皮层编码机制
    申莉, 李硕, 王莹, 蒋毅
    2023, 31 (suppl.):  155-155. 
    摘要 ( 115 )  
    目的:生物运动具有独特的节律性运动模式并伴随着相应的声音线索。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视听节律一致性能促进生物运动的视觉搜索 (Shen et al., 2023, Psychon Bull Rev);此外,大脑通过神经振荡同步化的方式追踪编码了视觉生物运动的多层级节律结构——如行走运动中的初级脚步周期结构与高阶步态周期结构,进而参与了视觉生物运信息的时空整合 (Shen et al., 2023, NeuroImage)。然而,大脑如何编码视听节律一致的生物运动信号及该过程在生物运动视听整合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方法:本研究通过两个脑电实验探究上述问题。实验1中,被试分别在视觉(V)、听觉(A)和视听(AV)条件下观看特定频率的行走光点生物运动刺激或/和听相应的脚步声,单通道和双通道条件下神经同步化效应的差异可用于考察对视听生物运动信号的皮层编码及整合过程。实验2以视听频率一致及不一致条件下神经活动的差异为视听整合的指标,同时纳入倒立的视觉刺激作为非生物运动对照条件,进一步考察特异于生物运动信息视听整合的神经编码机制。
    结果:实验1发现视听条件下被试的神经振荡活动同时追踪了高阶步态周期结构(1 Hz)和初级脚步周期结构(2 Hz)。更重要的是:在1 Hz 上,视听双通道的神经响应大于单通道之和(AV > A+V),而2 Hz 上则表现出相反模式(AV < A+V),表明不同层级的神经同步化过程均参与了生物运动信号的非线性整合,但在其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实验2进一步发现频率一致的视听刺激比不一致刺激引发了更强的神经振荡同步化响应,且正立条件的视听一致性效应显著大于倒立条件,反映了特异于生物运动信息的视听整合效应。而且,这种特异性的神经响应仅出现在1 Hz上,并可溯源至与生物运动加工密切相关的右侧颞上沟后部和运动皮层,表明对高阶运动结构的神经追踪选择性地支持了生物运动信息的视听整合。
    结论:这些发现揭示了生物运动视听整合的神经振荡编码机制,并强调了层级式神经同步化过程在复杂节律性刺激多感觉整合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实场景视觉加工的功能核磁共振大型公开数据集
    龚政鑫, 周明, 戴宇萱, 文雨珊, 甄宗雷
    2023, 31 (suppl.):  156-156. 
    摘要 ( 65 )  
    目的:理解真实场景下视觉加工的神经基础需要依赖大量的神经数据观测。受现实因素影响,数据集构建面临广度(采集大量个体)与深度(采集丰富刺激)之间的权衡,不同数据集一般保障一个维度,本研究尝试构建平衡个体变异采样和刺激变异采样的数据集,使其不仅可以用于检验神经反应模式在个体间的泛化,也可以用于考察不同图像刺激间的泛化。
    方法:本研究招募了30名被试完成一次ImageNet扫描任务,分别观看了1000张不同的自然图像,以此获得丰富的个体变异采样。其中9名被试还完成额外三次ImageNet扫描任务尽可能多地丰富刺激变异采样;此后他们分别进行了一次COCO扫描任务,对120张自然图像重复观看了10次,获取了单张图像的稳定激活模式;并在最后完成了经典的功能定位范式以完善功能结构信息。综上,本研究得到30名被试共观看57120张自然图像的fMRI数据。为了验证数据的有效性,本研究进一步使用影像数据基础质检分析、有/无生命物体激活对比分析、被试间相关分析和深度神经逐层网络编码模型分析检验数据检验刺激泛化与个体泛化的效用。
    结果:本研究在基础质检分析中发现所有被试的数据质量在信噪比等指标上均得到较好控制。激活对比分析揭示出稳定模式:以梭状沟为界限,内侧皮层对无生命物体激活更高,外侧皮层对有生命物体激活更高,说明本数据可以考察同类别不同刺激间的相同反应模式。在探究个体间的反应模式上,被试间相关分析的结果发现生命性的空间激活模式在个体间显著相关。逐层编码模型分析的结果发现编码对较初级视觉皮层(V1, V2, V3, V4)的激活预测呈逐层降低趋势,对较高级视觉皮层(V8, VMV, PIT, LO, FFC, VVC)的激活预测呈逐层上升趋势,该趋势在个体间均稳定存在。以上结果说明本数据能够很好地揭示视觉皮层加工的组织与功能特性,具有进一步发掘视觉加工神经基础的潜力。本数据已公开,可开放下载:https://openneuro.org/datasets/ds004496。
    结论:本数据实现了个体采样与刺激采样的平衡,搜集了大量自然图像刺激响应,将有助于更细致地探索广泛的视觉特征及语义信息的神经表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量信息在初级视觉皮层上的加工:来自SSVEP的证据
    安格尔, 陈中廷
    2023, 31 (suppl.):  157-157. 
    摘要 ( 86 )  
    目的:数量表征作为一种领域特殊的认知加工过程,大量研究已证明其与视觉皮层间紧密关联。但这一过程是否独立于对刺激视觉属性的加工?尽管这一问题对理解数量表征的加工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的研究结果尚无法对这一问题给出明确的结论。虽然不少研究用不同方法探究尝试分离数量信息和视觉信息的相关神经加工机制,这样的分离是否可行,以及是否存在独立的、与数量表征有关的神经机制——在这些关键问题上依然存在不少争议。本研究尝试通过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技术结合互调响应现象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探索视觉皮层对于数量信息加工的独立性。
    方法:我们使用SSVEP技术来客观地量化早期视觉皮层对阿拉伯数字的加工。实验的每个试次中,两个阿拉伯数字以不同频率(3Hz,4Hz)呈现,在枕脑区诱发频率标记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在视觉属性相同的条件下,我们通过对数量信息和奇偶性的不同心理操作,设计了数字对比和数字判断两类任务。前者要求对比两个数字的大小或奇偶属性,而后者则要求对两个数字的大小或奇偶性分别做出判断。我们认为,相对于数字判断任务,数字对比任务将进一步诱发两个数字表征的整合,从而促进互调响应效应,从而促进7Hz频率下神经振荡的强度。任务过程中为确保被试者对刺激的专注性,我们采用了Odd-ball检测任务,即被试需在异常刺激出现时(20%的概率)做出反应。
    结果:我们发现,初级视觉皮层对符号数字的数量信息和奇偶性的整合加工具有敏感性,即在对比数字任务中产生的互调响应比在数字判断任务中的更为突出,并且这种互调反应的差异具有偏右侧性,主要反映在Oz与PO8电极上。相对而言,两种任务在刺激视觉属性相关的频率(3Hz, 4Hz)上并未诱发神经振荡的差异,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两者在视觉加工上的相似性,进一步暗示互调响应反应了视觉皮层对于数量表征的独立加工。
    结论:这些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在人类视觉通路中存在一种快速直接提取符号数字数量信息和奇偶信息的神经机制。并且,本研究中的范式可以避免由视觉属性所引起的感知变化,有效分离了神经系统对于视觉特征和数量特征的加工,为解决数量表征这一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SSVEP的知觉眼优势的客观测量
    尚笑, 汪越, 梁伟松, 黄婉怡, 韩超
    2023, 31 (suppl.):  158-158. 
    摘要 ( 100 )  
    目的:视觉系统对双眼信号加工的不平衡会导致知觉眼优势(Sensory Eye Dominance, SED),严重时会影响双眼立体视觉,甚至被临床诊断为弱视。临床和实验室测量知觉眼优势需要被试主动报告自己的知觉状态,对被试的认知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为了简化测量过程,并且拓展测试范围至婴幼儿、老人、认知功能障碍人群等无法准确报告自己知觉的被试群体,需要建立一种客观、快速、能够定量的生理测量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使用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来测量SED的新方法,以期满足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中的新需求。
    方法:研究一利用心理物理实验中稳定的双眼不平衡现象来模拟眼优势,在两眼呈现不同闪烁频率的刺激,检验不同频率的SSVEP信号能否反映高对比度刺激和单眼边界轮廓刺激引起的眼优势神经活动。研究二利用双眼竞争和双眼同视两种范式测量被试在SSVEP信号上表现出的脑电眼优势,与被试在行为上由心理物理法测出的知觉眼优势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研究一发现SSVEP信号可以有效反映出心理物理实验发现的双眼不平衡现象,高对比度刺激引起的频率反应显著强于低对比度刺激的,单眼边界轮廓刺激引起的频率反应显著强于纯背景刺激的(即使单眼边界轮廓刺激面积较小)。研究二发现,利用SSVEP技术在双眼竞争和双眼同视范式中测量出的脑电眼优势与之前研究中用心理物理法测得的知觉眼优势高度相关。
    结论:SSVEP技术可以客观测量被试的知觉眼优势,为科研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当两眼视觉刺激完全一样时,心理物理法无法通过被试报告区分两眼对知觉的贡献,从而无法测量此时被试是否表现出眼优势。我们的研究发现SSVEP测出的眼优势不仅表现在双眼竞争条件下,双眼同视时也表现出类似强度的眼优势,提示双眼竞争和双眼同视在视觉通路早期具有类似的加工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V1对短波敏感视锥细胞驱动信号的加工:来自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s)的证据
    乔嵩琳, Karl Gegenfurtner, 陈静
    2023, 31 (suppl.):  159-159. 
    摘要 ( 118 )  
    目的:初级视觉皮层(V1)在构建人类视觉感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同类型的视锥细胞位于视网膜,其中包括对红、绿、蓝光敏感的细胞。这些视网膜颜色敏感细胞通过传递信息到V1,使我们能够感知和区分不同的颜色。最近电生理的相关研究已经揭示人类V1存在两种加工红绿颜色信息的神经元:单拮抗神经元和双拮抗神经元。然而,这两种神经元是否也参与黄蓝颜色信息的编码还不明确。研究者们尤其对人类V1是否存在由对短波敏感的视锥细胞驱动的单拮抗神经元还存有争议。因此本研究采用高信噪比的SSVEP技术检测人类V1是否存在由对短波长敏感的视锥细胞驱动的单拮抗神经元和双拮抗神经元。
    方法:本研究共包含2个实验,均采用颜色取自DKL颜色空间的S-(L+M)轴的黄–蓝棋盘格刺激。实验1记录了16名被试的脑电信号。实验1中,刺激以3Hz或15Hz的时间频率闪烁,并包含6种空间频率(0.2c/deg,1.0c/deg,2.0c/deg,3.0c/deg,4.0c/deg和8.0c/deg)。为进一步探索3Hz和15Hz之间的空间调谐,实验2测量了10名被试在持续观看分别以3Hz、6Hz、10Hz或15Hz闪烁的黄–蓝棋盘格时诱发的反应,此时刺激的空间频率为0.2c/deg,1.0c/deg,2.0c/deg,4.0c/deg和8.0c/deg。
    结果:实验1结果显示,黄–蓝棋盘格以3Hz闪烁时空间频率调谐为带通,而以15Hz闪烁时空间调谐为低通。实验2结果进一步显示,黄–蓝颜色在较低时间频率(3Hz、6Hz、10Hz)条件下的空间调谐为带通,而在较高时间频率(15Hz)条件下为低通。这两种反应模式分别类似于猕猴V1的双拮抗神经元和单拮抗神经元的信号模式。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人类V1存在由对短波长敏感的视锥细胞驱动的单拮抗神经元和双拮抗神经元。这一发现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人类颜色感知形成的理解,并对揭示V1不同神经元的功能特性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ntext-dependent Attentional Spotlight in Pulvinar-V1 Interaction
    Nihong Chen, Hailin Ai, Xincheng Lu
    2023, 31 (suppl.):  160-160.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earning Improves Peripheral Vision via Enhanced Cortico-cortical Communications
    Yuwei Cui, MiYoung Kwon, Nihong Chen
    2023, 31 (suppl.):  161-161. 
    摘要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刺激波形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研究
    李军, Matteo Valsecchi, 陈静
    2023, 31 (suppl.):  162-162. 
    摘要 ( 127 )  
    目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s)在基础神经科学研究和脑机接口中被广泛使用。稳态视觉诱发电位是由恒定频率的外界周期性视觉刺激诱发起的相对稳定的脑电反应。选择合适的刺激属性构造最优的刺激模式,可以增强SSVEP反应、提高对SSVEP的解码率。然而,不同刺激波形的占空比和工作周期如何影响SSVEP反应仍未有系统性研究报告。
    方法:本研究记录被试(N = 16)注视屏幕中央闪烁圆盘(视角半径=1.8º)时的SSVEP反应。该圆盘在黑色背景上由白色(亮度=105cd/m2)到黑色(亮度=0.3cd/m2)之间变化。第一个实验是比较在3Hz的基频下三种不同的刺激波形及各自波形对应的占空比或工作周期的SSVEP反应,分别为5种占空比的方波(50%、40%、30%、20%、10%)、5种正弦波(sin1、sin5、sin10、sin15、sin30)和5种三角波(100%、80%、60%、40%、20%)。第二个实验探究了不同占空比的方波在不同闪烁频率下(3/6/10/15Hz)的SSVEP反应。实验中每个试次持续9秒,每个刺激条件重复8-12次,每个实验约30分钟。通过对平均脑电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相关的频谱图并计算了SSVEP的信噪比(SNRs)。
    结果:实验一结果显示,不论是哪一种波形类型,较短占空比的刺激(例如,10%占空比的方波、sin15正弦波、20%工作周期的三角波)的SNRs均高于较长占空比的刺激(例如,50%占空比的方波、sin1正弦波、100%工作周期的三角波)。实验一中,我们发现10%占空比的方波引发的SNRs显著高于30%、40%和50%占空比的方波(P < .05);指数为15的正弦波引发的SNRs显著高于指数为1的正弦波(P < .001);20%工作周期的三角波引发的SNRs显著高于100%或80%工作周期的三角波(P < .01)。实验二结果与实验一类似,在4种频率下,较低占空比的方波引发的SNRs也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占空比较低的刺激平均亮度较弱,但却引发了最强的SSVEP反应。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较短占空比的方波或较短工作周期的正弦波和三角波,即"短脉冲刺激",能够引发更强的SSVEP反应。这为SSVEP研究和应用中刺激的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opulation Coding for Figure-ground Texture Segregation in Macaque V1 and V4
    Xing-Nan Zhao, Xing-Si Dong, Si Wu, Shi-Ming Tang, Cong Yu
    2023, 31 (suppl.):  163-163. 
    摘要 ( 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e Neuronal Mechanism of Biological Mo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the Fundus of Superior Temporal Area
    Tingting Feng, Wenhao Han, Tao Zhang
    2023, 31 (suppl.):  164-164.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场景下人类动作识别的大规模功能核磁共振数据集
    周明, 龚政鑫, 戴宇萱, 文雨珊, 刘友谊, 甄宗雷
    2023, 31 (suppl.):  165-165. 
    摘要 ( 99 )  
    目的:动作识别对于人类生存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探索了参与人类动作识别的脑区,但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简单背景,且所考察的动作类别数量有限。而神经活动通常受到刺激场景调控,严格控制的实验刺激无法反映大脑在真实世界下对动作识别的加工规律。同时,有限的动作类别也无法完全揭示人脑的动作类别表征空间。因此,我们亟需一个规模庞大且包含丰富人类动作刺激的神经影像数据集,来揭示人脑对动作类别的表征空间。
    方法:本研究从HACS(Human Action Clips and Segments)数据集中挑选出180类人类日常动作,每类包含120个自然生活场景下的短视频(时长2s);共招募30个被试进行功能核磁共振(fMRI)实验,每个被试在一次扫描中观看720个独特的视频刺激,因此本研究共收集了人脑对21600个人类动作视频的fMRI数据。
    结果:我们首先开展了基础数据质量验证,发现被试头动在可控范围内,同时视觉区域的体素展现了较高的信噪比。其次,我们还考察了动作类别表征在被试内和被试间的一致性,发现动作类别表征在被试内和被试间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外侧和背侧视觉通路相比大脑其他区域的一致性更高,说明这些区域更能稳定加工动作语义信息。最后,我们基于表征相似性分析探索了不同视觉通路对于人类动作的表征结构,发现不同视觉通路呈现特定的表征结构。其中,初级视觉通路由于编码低级视觉信息,表征结构与其他通路相似性较低。而外侧、腹侧、背侧视觉通路均呈现不同的表征结构,暗示不同的高级视觉区域间对于动作表征的特异性。
    结论:本数据集包含了大脑对自然场景下大批量人类动作类别的响应,对于揭示大脑在真实世界下动作识别的加工过程和探索人类动作类别的表征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已公开,可自由下载:https://openneuro.org/datasets/ds00448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自然视频刺激的多维度动作表征空间研究
    杨以诺, 刘星宇, 甄宗雷
    2023, 31 (suppl.):  166-166. 
    摘要 ( 135 )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行为标注的方法探究动作语义表征空间中的重要维度,以此构建体素级的编码模型,并研究其神经基础。与现有研究相比,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索与动作理解有关的维度,并使用自然视频刺激和新的标注方法来改善研究的内外效度。
    方法:行为实验:使用Likert问卷标注的方法和新开发的拖拽标注方法对每类动作的社会性、及物性、危险性、威胁性、剧烈程度、熟悉度、涉及的身体部位、满足的需求层次、情绪效价、情绪唤醒进行了行为标注,并使用主成分分析获得前6个正交的维度,解释91.77%的方差。fMRI实验:采用快速事件相关设计(rapid event-related design)。每名被试需要从其中观看720个不同的视频,其中包含180类动作,每一类动作随机选择4个不同视频。共采集了30名被试的数据。
    结果:通过体素级别的被试间相关分析(inter-subject correlation, ISC)进行筛选,选择对动作语义表征比较稳定的体素作为感兴趣区,进一步训练了体素编码模型(voxel-wise encoding-model),基于6个PCA维度数据构构建了多元GLM模型,将得到的预测数据与真实的大脑激活数据做皮尔逊相关作为预测的准确性指标。结果表明该编码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与表征动作的体素激活:racc-mean = 0.465,racc-max = 0.877,racc-median = 0.486 (图1)。

    图1

    进一步探表征6个主成分的神经基础,PC1对应社会属性、客观属性,它们共同解释了近50%的方差。PC2对应及物性,其对应的回归系数在视觉联合皮层和颞下回较高,证明了及物性由DOTC表征。PC3主要对应社会属性,其对应的回归系数在视觉联合皮层和中央后回较高。此外,PC4对应涉及的身体部位,PC5对应情绪效价,PC6对应情绪唤醒(图2)。

    图2

    结论:(1)使用包含180类动作的自然视频刺激,提高了该领域研究的生态效度;(2)共纳入了10个维度,构建基于标注数据的多维度动作表征空间,结合fMRI实验证明了本研究构建的编码模型的有效性;(3)进一步刻画了动作表征空间不同语义维度的神经基础,拓展了对人脑进行动作理解的神经基础的认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拉普拉斯参考是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s)最优的参考方法
    张苑, Matteo Valsecchi, Karl Gegenfurtner, 陈静
    2023, 31 (suppl.):  167-167. 
    摘要 ( 86 )  
    目的:SSVEPs是由固定频率闪烁的视觉刺激诱发的大脑振荡反应,主要集中在初级视觉皮层,常用于神经科学研究和脑机接口(BCI)应用中。脑电信号的重参考是消除噪声的重要方法,我们梳理过去10年的SSVEPs研究发现,常用的参考方法有全脑平均参考(common average reference,CAR)、单电极参考(monopolar reference)和平均乳突参考(averaged-mastoids reference)。拉普拉斯参考(Laplacian reference)是一种局部参考,对位于电极点附近的浅层脑电信号源十分敏感,也许是更适合SSVEPs的参考方法。但是,目前SSVEPs研究中仅有少数使用拉普拉斯参考,并且,它与常用参考方法对脑电信号质量的影响未有系统的评估。
    方法:本研究使用7个公开的SSVEPs实验数据集,评估CAR、单电极参考、平均乳突参考以及拉普拉斯参考对脑电信号质量的影响。数据集分别来自Chen等人(2017, JNP)、Chen等人(2017, Neuropsychologia)的实验一、Chen, McManus等人(2019, JOV)的实验一和二、Lygo等人(2021, NeuroImage)、Vilidaite等人(2018,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Baker等人(2021,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7个数据集的SSVEPs反应均集中于Oz。CAR将Oz的信号减去全部通道脑电信号的平均,通道数量分别是29(dataset #1-3)、32(dataset #4)、64(dataset #5-7);单电极参考将Oz的信号减去Fz(dataset #1-3)、Cz(dataset #4-7)的脑电信号;平均乳突参考将Oz的信号减去TP9\TP10(dataset #1-4)、M1\M2(dataset #5-7)脑电信号的平均;拉普拉斯参考将Oz信号减去顶枕区最靠近Oz的7-9个电极点的平均,分别是O1\O2\P3\P4\P7\P8\Pz(dataset #1-4)、O1\O2\PO3\PO4\PO5\PO6\PO7\PO8\POz(dataset #5-7)。选取SNR和信度作为SSVEPs信号质量的指标。
    结果:拉普拉斯参考后SSVEPs信号的SNR最高,其次是CAR、平均乳突参考、单电极参考;拉普拉斯参考的SNR显著高于其他三种方法的SNR(Ps <. 05)。另外,拉普拉斯参考后SSVEPs信号的信度是四种参考方法中最高的。
    结论:相较于常用的重参考方法,拉普拉斯参考可以得到SNR和信度最高的SSVEPs信号,并且,使用拉普拉斯参考可以减少SSVEPs的实验时长和准备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e Developing Brain Maintains Dynamic Trade-off Patterns in Visual Networks
    Zhirui Yang, Jingwen Yang, Zelin Chen, Chufen Huang, Shuo Lu
    2023, 31 (suppl.):  168-168.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eural Correlates of the Detection of Real Optic Flow in the Human Brain
    Xue-Chun Shen, Zhou-Kui-Dong Shan, Shu-Guang Kuai, Li Li
    2023, 31 (suppl.):  169-169. 
    摘要 ( 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脑在自身运动时识别独立物体运动的神经机制
    山周魁东, 沈雪纯, 蒯曙光, 李黎
    2023, 31 (suppl.):  170-170. 
    摘要 ( 139 )  
    目的:以往的研究广泛探讨了视觉系统在自身运动时如何识别独立物体的运动,本研究旨在确定与该过程相关的神经机制。
    方法:在3T核磁共振成像仪中,被试用棱镜融合左右视野观察由63个随机散布的红色物体组成的三维场景(视角:水平9.5°x垂直19°;深度:0.55-1.05米)。屏幕中央有一个黄色目标,位于场景深度的1/4(近)或3/4(远)。每个试次时长2秒,在20%的试次中,30%的物体的亮度会减半,被试注视目标,并在观察到亮度变化时按键。实验1(N=20)旨在寻找自身运动时识别独立物体运动的脑区,共八种条件:自身运动/静止×目标独立运动/静止×目标距离近/远。自身运动条件的场景模拟观察者保持面朝场景中心做横向平移运动(0.032米/秒);目标运动条件中,近处目标使用静止的远处目标的屏幕速度在场景中做横向运动,反之亦然。运动与静止目标的视网膜速度、双眼视差和注视情况完全相同。自身静止条件下,场景在屏幕上静止,由扫描前进行的双区间迫选任务(2IFC)测定主观相等点,将运动条件目标的速度与自身运动条件下同深度目标的速度在感知上匹配。我们使用标准定位刺激划定视觉早期(V1、V2)、腹侧(V3v、V4、LO)、背侧(V3d、V3a、V7、V3B/KO)、运动(MT、MST、MT+)和其他光流相关(VIP、V6、CSV、Pc)的兴趣区;每个脑区取相对注视点激活最强的300个体素做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或其差值的多体素模式分析(MVPA),用来对比不同实验条件的激活。为用更高的信噪比验证实验1的发现,实验2(N=20)仅保留自身运动的条件、并增加了每个条件的重复次数。
    结果:我们均发现在有自身运动时,V7、MT、MST和MT+可显著区分目标运动与静止;为了确保这些脑区区分目标运动与静止的方式是在有自身运动时特有的,我们将这些脑区对目标运动与静止时的激活差使用MVPA分析在有或无自身运动条件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上述脑区对目标运动与静止的区分在有或无自身运动时是显著不同的。
    结论:V7、MT、MST和MT+参与了自身运动时的对独立物体运动的识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意识在人脑新皮层中的注意整合机制
    张西磊, 郭志浩, 吴禧芊, 张弨, 蒋毅, 张凯, 王亮
    2023, 31 (suppl.):  171-171. 
    摘要 ( 202 )  
    目的:注意与意识的关系存在长久争论,回答注意如何参与意识体验是解决意识难题的前提。本研究旨在检验注意整合对意识体验的必要性(Exp.1),并利用颅内脑电技术(SEEG,21名癫痫患者,Exp.2)在人脑新皮层中揭示注意整合发生的神经振荡机制。
    方法:在中央注视点呈现10hz切换的数字流,在外周视野呈现掩蔽刺激与目标图片(使图片可见或不可见),将注意指向图片分类任务(注意条件)或数字计数任务(不注意条件)。在Exp.1的计数任务中,通过可见vs不可见图片对计数成绩的干扰量化意识的注意捕获能力。
    结果:意识捕获的注意越多,主观意识随时间消退得越慢,说明注意整合直接参与意识体验;当注意资源不足时,不能发生注意整合。尽管如此,不注意时的可见vs不可见图片依然产生显著的神经活动差异。其中,不可见图片仅在早期视觉皮层诱发瞬时反应,而可见图片的神经活动则在后脑分布广泛(枕叶、颞叶和顶叶),并激活额-顶网络的特定区域(主要是下额叶和下顶叶)。后脑活动可同时解码意识出现和意识内容,并稳定地保持约450ms。这提示无注意整合的表征是一种潜意识表征——它超越了无意识,但还没有产生意识体验。此时,前脑与后脑虽然都能在100ms内对意识信号做出反射性反应,但前后脑之间无法耦合。当发生注意整合时,前后脑的意识响应都显著加强,但前脑的反应时间晚于后脑并延迟约100ms,随后出现额-顶间持久的同步活动和双侧半球额叶间持久的偏侧化alpha活动,用来将注意焦点稳定地指向外周意识信号;另一方面,后脑通过双侧半球间无偏的、先抑制后兴奋的两阶段alpha活动提取意识内容,并通过高频Gamma和Theta活动在后脑持续地保持意识内容;与此相反,前脑的内容表征仅来自高频Gamma活动,出现的时间比较晚(400ms以后),且不影响后脑的内容表征。这些结果反对前脑向后脑广泛传播意识内容的观点。实际上,前后脑之间持续交流的是粗粒度的二值化符号表征意识出现,而非细粒度的意识内容。
    结论:为解释上述发现,我们提出基于前后脑交互的注意整合模型,表示为S=C*A。其中,S表示主观意识,C后脑内容,A前脑注意,*表示前后脑的交互。无交互的神经表征处于潜意识状态;成功的交互通过theta振荡在前后脑间传递二值化的意识索引,引导前脑将注意持续地整合进后脑内容表征,并在交互中产生对内容的意识体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计算模型与计算机视觉应用
    Eyes are the Windows of Lies
    Xunbing Shen, Xiaoqing Mei, Min Gao, Zhencai Chen, Yafang Li, Mingliang Gong
    2023, 31 (suppl.):  172-172. 
    摘要 ( 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孔序列加工中的统计性质
    应浩江, 俞珺洺
    2023, 31 (suppl.):  173-173. 
    摘要 ( 80 )  
    目的:人类视觉系统虽然受到认知资源的限制,但依旧能通过内在机制加工和表征复杂的物理环境。前人认为,这种对于信息的压缩是通过视觉系统复杂但高效的统计加工机制实现。本研究通过面孔这种高级视觉刺激的序列加工作为切入点,探索视觉系统对于输入信息的统计加工,从而更好地理解视觉系统的计算机制。
    方法:在实验中,被试对群体面孔的平均的吸引力或平均的平均性进行打分。从而探索群体面孔作为变量如何影响序列加工的统计性质。我们对数据结果使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包括高斯一阶导数拟合,重复测量相关分析,马尔可夫链和隐马尔可夫链分析等方法。
    结果:多种数据结果均表示,平均社会特征的评分存在序列效应:上一个试次的结果会正向影响当前试次。隐马尔可夫链的结果进一步表明,群体刺激本身的统计概要表征会作为隐变量影响序列加工,产生非线性的序列影响。
    结论:在人类的序列认知过程中,序列认知过程会收到之前试次正向影响,也会收到当下认知过程中的空间内统计加工影响。这两层影响可以被隐马尔可夫模型很好的建模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ongjie Hua, Jie Lianga, Yiwen Dingb, Shuang Jianb, Xiuwen Wua, Yanming Wanga, Zhen Liangb, Bensheng Qiua, Xiaoxiao Wanga
    Rongjie Hu, Jie Liang, Yiwen Ding, Shuang Jian, Xiuwen Wu, Yanming Wang, Zhen Liang, Bensheng Qiu, Xiaoxiao Wang
    2023, 31 (suppl.):  174-174. 
    摘要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引导注意的计算模型及应用
    杨开富, 李永杰
    2023, 31 (suppl.):  175-175. 
    摘要 ( 195 )  
    目的:本文首先综述我们前期基于眼动的引导注意计算模型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通过结合眼动实验和视觉计算方法,建立场景信息引导的视觉注意计算模型,验证场景结构在引导视觉注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应用于交通场景。此外,进一步探索基于目标的视觉注意模型评价指标。
    方法:首先,基于眼动实验考察被试观看轮廓图像和夜间交通场景时的注视点分布规律。其次,基于生物视觉皮层中长程连接机制的启发,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分别建立了轮廓信息引导的区域和场景结构特征学习模块,并建立场景信息引导的视觉注意计算模型以提高视觉注意预测的性能。此外,以夜间交通场景为应用场景,建立了针对交通场景的视觉场景结构表达方法,并实现交通场景结构信息引导的视觉注意预测模型。最后,针对基于稀疏注视点评价模型性能存在的问题,本文探索并建立一种基于目标区域的视觉注意模型评价指标。
    结果:针对眼动实验研究,发现在自由观看任务中受试者更关注轮廓图像中的封闭区域,这些区域通常与场景中的主要目标及场景结构相关。基于此,本文建立的模拟皮层长程连接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提取大范围场景结构信息,并提高视觉注意预测模型性能。同时,针对交通场景的应用研究表明,场景结构引导的计算模型能有效提高各种显著性检测方法的性能,并在小规模的数据集或视觉场景迁移应用中具有更高的鲁棒性。
    结论:通过计算模型验证了以轮廓分布构建的场景结构表达在引导视觉注意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本文建立了针对夜间交通场景的视觉引导注意计算方法,并建立了基于目标的注意模型评价新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知觉组织规则启发的一种计算模型与眼底血管分割应用
    赵世轩, 杨开富, 李永杰
    2023, 31 (suppl.):  176-176. 
    摘要 ( 76 )  
    目的:知觉组织是人类视觉系统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其将视觉信号整合和重组,以便能够将理解和感知到的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目标或物体。格式塔知觉组织理论建立了一系列基础规则,旨在总结归纳人类视觉编组的规律。基本的知觉组织规则包括接近率、连续率、相似率、闭合率、协变率等。理解并有效利用知觉组织规则,可以使计算模型在复杂场景中实现更加快速、准确的处理。本文受知觉组织规则启发,对相似率、接近率、连续率和协变率规则进行建模并改进深度学习模型,提升模型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血管分割任务中的表现。
    方法:在知觉组织规则中,相似率、接近率、连续率分别表示相似的、靠近的、方向角差异较小的元素更容易被视为一个整体。本文使用自注意的计算模式衡量了元素的相似率,使用欧氏距离结合高斯函数计算了元素的接近率,使用Gabor卷积函数构建朝向感知模块来度量元素的连续率。进一步将建模的知觉组织规则融入深度学习的编码器与解码器中来增强了模型对曲线结构的连贯性特征表达。此外,知觉组织规则中的协变率是指在一个场景中同时移动或改变的元素更容易被视为一个整体。本文受此启发本文提出了基于协变率的半监督学习方法来应对医学图像标注数据不足的问题。本文设计的背景漂移方法可以模拟生成多样化的人造样本,让少样本在低维流形上变得更加稠密,使模型在没有大量标注数据训练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收敛。
    结果:本文在公开的OCTA血管分割数据集上进行了单样本学习任务的测试。结果表明,在OCTA图像血管分割的任务上,结合知觉组织规则的模型拥有更好的分割性能,与其他先进的血管分割算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分割准确性和更好的泛化性能。
    结论:本文通过模拟人类视觉系统中相似率、接近率和连续率规则的计算,增强了深度学习模型对曲线结构的连贯性表达,在OCTA血管分割数据集获取了更加准确的分割结果。另一方面,本文基于协变率规则假设,利用未标注样本提升学习算法的性能,使得模型在极少标注数据训练的情况下也能良好地收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ear Expression Outperforms Happiness as a Lie Detection Indicator
    Xin Zhou, Xunbing Shen, Yuxi Zhou, Zhenzhen Tao
    2023, 31 (suppl.):  177-177. 
    摘要 ( 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mergency and Development of Word Recognition Abilities in the Object Space Model
    Jia Yang, Yipeng Li, Jingqiu Luo, Pinglei Bao
    2023, 31 (suppl.):  178-178. 
    摘要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motion Elicitation Promote the Disclosure of Facial Deception Cues
    Yuxi Zhou, Xunbing Shen
    2023, 31 (suppl.):  179-179. 
    摘要 ( 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raffic Fixated Object Detection based on Driver’s Selective Attention Mechanism
    Yi Shi, Shixuan Zhao, Jiang Wu, Hongmei Yan
    2023, 31 (suppl.):  180-180. 
    摘要 ( 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 Diffusion Model for the Congruency Sequence Effect
    Chunming Luo, Robert W. Proctor
    2023, 31 (suppl.):  181-181. 
    摘要 ( 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相关的跨通道融合
    Audiovisual Illusion Training Improves Multisensory Temporal Integration
    Haocheng Zhu, Aijun Wang
    2023, 31 (suppl.):  182-182. 
    摘要 ( 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ffect of inhibition of return on audiovisual cross-modal correspondence
    Zu Guangyao, Li Shuqi, Zhang Tianyang, Wang Aijun, Zhang Ming
    2023, 31 (suppl.):  183-183. 
    摘要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