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心理科学进展 ›› 2023, Vol. 31 ›› Issue (suppl.): 29-29.

• 视觉知觉 • 上一篇    下一篇

光流解析并不优先于深度运动感知

谢明阳a,b, 李黎c,b   

  1. a华东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中国,200062;
    b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脑与认知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上海纽约大学),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中国,200062;
    c上海纽约大学文理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杨思西路567号,中国,200124
  • 出版日期:2023-08-26 发布日期:2023-09-08

  • Online:2023-08-26 Published:2023-09-08

摘要: 目的:深度运动(物体朝向观察者的运动)和光流解析(通过减去由自我运动引起的全局视网膜运动来识别场景中物体的运动)均是视觉处理的早期过程,但其先后顺序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确定光流解析是否在深度运动之前发生。
方法: 我们进行了四个实验,被试使用立体眼镜观看刺激并保持头部固定。刺激由多个红色不规则线框背景物体和一个黄色测试点组成。实验1中,背景红色物体保持静止,黄色测试点以不同角度朝向被试运动。被试需指出是否感知到测试点向其运动。我们通过改变刺激的呈现时间来测量测试点的不同运动角度对被试的深度运动感知的时间阈值的影响。实验2中,背景红色物体模拟了被试自身运动,刺激呈现时间不变。被试报告测试点是向其左还是右运动,以探讨光流解析如何影响对深度运动方向的感知。实验3中,实验刺激与实验2类似,但改变了刺激呈现的持续时间,被试需指出是否感知到测试点向其运动:如果光流解析先发生,在测试点的运动和自我运动轨迹一致时,由于深度运动的任务变得更加困难,时间阈值会增加;反之则会观察到时间阈值没有受到自我运动轨迹的影响。实验4中,实验设置与实验3类似,但刺激改变为一个半侧光流场刺激,以控制局部运动的影响,黄色测试点在背景红色物体对侧或朝被试运动,或保持静止。被试需指出是否感知到测试点的向其运动,以测量深度运动感知的时间阈值是否受到局部运动的影响。
结果:实验1表明,当测试点的运动轨迹为屏幕中心时,时间阈值最高,表明此时任务难度最大,当运动轨迹为屏幕两侧时时间阈值降低。实验2表明,被试感知到的测试点方向朝自身运动方向反方向偏移,说明深度运动感知受到了光流解析的影响。实验3表明,当测试点的运动和自我运动轨迹一致时,时间阈值最高,表明被试在进行深度感知前可能已经完成了光流解析。实验4表明,当移除局部信息后,实验3中观察到的时间阈值偏移消失,说明这些变化归因于局部信息而非光流解析。
结论:光流解析并不优先于深度运动感知。

关键词: 深度运动感知, 光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