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心理科学进展 ›› 2023, Vol. 31 ›› Issue (suppl.): 33-33.

• 视觉知觉 • 上一篇    下一篇

经颅磁刺激对视觉感知效应的元分析

张燕a, 张俊俊a   

  1. a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四号,中国,610054
  • 出版日期:2023-08-26 发布日期:2023-09-08

  • Online:2023-08-26 Published:2023-09-08

摘要: 目的:单脉冲经颅磁刺激(single-pulse TMS, spTMS)作用于早期视觉皮层(Early Visual Cortex, EVC),会抑制对视觉目标的识别,类似于视觉掩蔽效应。然而,不同研究中的spTMS掩蔽效果并不一致,可能是因为不同研究采取了不同的实验条件。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索不同研究之间异质性的来源,研究spTMS实验因素对掩蔽效果的影响,并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方法:我们检索了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从1995年至2021年4月的相关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spTMS掩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评估结果的偏倚性和敏感性。并分别对视觉刺激的客观辨别能力(判断视觉刺激的特征,例如朝向)和主观可见性(判断视觉刺激可见的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最终Meta分析纳入了23项研究,统计显示spTMS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但是各项研究的抑制效应具有较大的异质性,体现了实验因素对抑制效果的显著影响。单因素分析表明,spTMS强度与客观辨别能力、主观可见性的抑制作用呈显著正相关;视角大小与抑制作用呈显著负相关。圆形线圈对客观辨别能力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八字形线圈。不同TMS设备类型对客观辨别能力的抑制作用也具有显著差异,其中Cadwell的抑制效果最强。客观辨别能力和主观可见性较为显著的抑制效应均集中在-50 ~ 0ms和50 ~ 150ms时间窗内。多因素分析(SOA、TMS强度、视角大小、样本量)结果显示,SOA和TMS强度是影响视觉感知最为稳健的因子,具有最强抑制作用的SOA为97ms(客观辨别能力)和85ms(主观可见性)。基于实验因素的多元回归对客观辨别能力和主观可见性的解释率(预测相关性)分别为54.1%(r = 0.7497)和53.4%(r = 0.7457),表明实验因素可以有效预测spTMS的抑制效果。

结论:本研究通过荟萃分析,分析了SOA、TMS强度、视角大小、线圈类型和TMS设备类型等实验因素对作用于EVC的spTMS的视觉抑制效果有显著影响。为未来通过spTMS研究视知觉的实验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参数选择和结果解释的指导。

关键词: 视觉感知, 单脉冲经颅磁刺激, 视觉掩蔽, 早期视觉皮层, 荟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