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孤独症:大脑极端男性化的表现形态?
    曹漱芹;曹颜颜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 (10): 1775-1788.   DOI: 10.3724/SP.J.1042.2015.01775
    摘要3845)      PDF(pc) (809KB)(111527)    收藏

    2002年, 英国剑桥大学Baron-Cohen等研究者正式提出了广受关注的孤独症“极端男性脑理论” (Extreme Male Brain Theory), 核心观点是认为孤独症是男性认知风格的极端变体, 其在以“共情”为特征的女性心理特质上存在缺陷, 而在以“系统化”为特征的男性心理特质上获得扩展。极端男性脑理论以“共情-系统化理论”为基础, 又拓展到之后的“高度系统化理论”, 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尽管也面临一些挑战, 但该理论业已得到心理学、神经科学乃至生物学等多学科大量研究的汇聚式支持, 尤其是有关孤独症早期宫内过高雄性激素的发现更为其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据。在这一框架下, 孤独症群体中的男性居多、指长比、利手、玩耍行为、父母职业以及孤岛能力等相关特质都能得到较合理解释, 这为我们认识孤独症现象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家庭养育环境与儿童发展:差别易感性假说
    马园园;周荃;邢淑芬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 (11): 1931-1941.   DOI: 10.3724/SP.J.1042.2015.01931
    摘要2206)      PDF(pc) (450KB)(68491)    收藏

    差别易感性假说认为儿童对养育环境的影响的敏感性不同, 一些儿童比其他儿童更易受消极养育环境的不利影响, 同时也更易受积极的、支持性养育环境的有利影响。首先本文阐述了差别易感性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建立差别易感性的统计标准; 其次, 重点梳理了近年来差别易感性模型的行为、生理和基因方面的实证研究证据, 即它们作为调节因素是如何调节养育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最后, 对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小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词空格在汉语文本阅读中的作用:基于眼动研究的元分析
    余香莲;任志洪;叶一舵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 (11): 1894-1909.   DOI: 10.3724/SP.J.1042.2015.01894
    摘要1068)      PDF(pc) (471KB)(64187)    收藏

    运用元分析方法考察词空格在汉语文本阅读中的作用, 通过文献检索, 搜集了21篇有效文献, 186对数据满足了元分析标准(n = 756)。结果表明:(1)词空格整体效果量:较之无空格, 有空格汉语文本阅读的平均注视时间、总注视次数、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局部注视时间和局部注视次数的效果量分别为0.65、–0.12、0.26、0.58、0.67和0.64。(2)亚组分析发现:外国学生组平均注视时间、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局部注视时间和局部注视次数的词空格效果量显著高于中国学生组; 空格方式组平均注视时间的效果量显著高于阴影方式组; 低汉语水平组凝视时间、局部注视时间和局部注视次数的效果量显著高于高汉语水平组; 真词组凝视时间、局部注视时间和局部注视次数的效果量显著高于假词组; 小学生组局部注视时间的效果量显著高于大学生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学生抑郁与焦虑的关系研究
    王极盛;邱炳武;赫尔实
    心理科学进展    1998, 6 (3): 63-656.  
    摘要2225)      收藏
    本研究运用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中学生抑郁和焦虑情绪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抑郁和焦虑并不是同一种负性情绪,各自有着自己的独立性。同时,抑郁和焦虑之间存在共同的成份,在同一个体身上二者往往相互伴随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5)
    5.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 (5): 731-745.   DOI: 10.3724/SP.J.1042.2014.00731
    摘要14918)      PDF(pc) (348KB)(42699)    收藏

    在心理学和其他社科研究领域, 大量实证文章建立中介效应模型, 以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过程和作用机制。检验中介效应最流行的方法是Baron和Kenny的逐步法, 但近年来不断受到批评和质疑, 有人甚至呼吁停止使用其中的依次检验, 改用目前普遍认为比较好的Bootstrap法直接检验系数乘积。本文对相关的议题做了辨析, 并讨论了中介分析中建立因果关系的方法。综合新近的研究成果, 总结出一个中介效应分析流程, 并分别给出显变量和潜变量Mplus程序。最后介绍了中介效应模型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玩运动视频游戏可以提高依靠视觉的运动控制
    李黎; Rongrong Chen; Jing Chen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 (Suppl.): 71-.  
    摘要1103)      收藏

    Can playing action video games improve visuomotor control? If so, can these games be used in training people to perform daily visuomotor-control tasks, such as driving? We found that action gamers have better lane-keeping and visuomotor-control skills than do non–action gamers. We then trained nongamers with action or nonaction video games. After they played a driving or ?rst-person-shooter video game for 5 or 10 hr, their visuomotor control improved signi?cantly. In contrast, nongamers showed no such improvement after they played a nonaction video game. Our model-drive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lthough different action video gam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sensorimotor system underlying visuomotor control, action gaming in general improves the responsiveness of the sensorimotor system to input error signals. The ?ndings support a causal link between action gaming (for as little as 5 hr) and enhancement in visuomotor control, and suggest that action video games can be bene?cial training tools for driving.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利用基于游戏的测评和网络大数据考察视觉空间能力的可塑性及其个体差异
    Shan Xu; Xiang-Zhen Kong; Yiying Song; Jia Liua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 (Suppl.): 14-.  
    摘要851)      收藏

    PURPOSE: Mental rotation of complex 3D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visuospatial ability. To examine the plasticity of this ability, traditional laboratory approaches rely on laborious data collection involving multiple training sessions, and thus are normally limited to small sample size and sometimes insuffcient training. Our study presented an innovative approach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game-based assessment and Internet-based data collection, and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of this approach in providing new insights on the plasticity of visuospatial ability.
    METHODS: In each session of a game-like assessment, participants were presented with a mental rotation problem in each trial, and the difficulty of each trial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number of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rials in a session was recorded as a score indexing the participants’ visuospatial ability. This game was distributed in a social-networking mobile application (i.e., WeChat), and a large sample (N = 119,662) of participants voluntarily played the game more than once. The changes in scores between sessions we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learning effeciency, or the plasticity, of the visuospatial ability. We asked how the plasticity of the visuospatial ability changed as a function of age.
    RESULTS: The performance in visuospatial ability peaked at the age of 26-30, wherea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was observed over repetitive participation in all ages, which peaked at the age of 15-20 and dramatically reduced over 50s. In short,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visuospatial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by training, and its plasticity varied across ages.
    CONCLUSIONS: The present study was a ?rst attempt of using game-based assessment and large-scale internet-based data collection in cognitive plasticity, and illustrated the potential of this approach in large-scale data collection, especially in research fields requiring large sample size and repetitive participation.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远离“城嚣”: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理论及其应用
    陈晓;王博;张豹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 (2): 270-281.   DOI: 10.3724/SP.J.1042.2016.00270
    摘要2085)      PDF(pc) (455KB)(34106)    收藏

    人类大部分进化时间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自然在人的身心健康、认知功能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3个主要的理论揭示了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亲生命性假设认为亲近自然是人类的天性, 并且会使人变得更健康和快乐; 注意恢复理论认为人处于自然中使用的无意注意能对有意注意疲劳起到恢复作用; 压力恢复理论认为接触自然能够激活人类的积极情绪, 从而对压力有缓解作用。目前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已经在园艺疗法和自然环境疗法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还可以从其他的心理学视角解释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 实证研究可以关注真实自然环境和虚拟自然环境的作用差别, 还可以考察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接触自然的作用, 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考察自然积极作用的神经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旧事为何重提? ——忆旧、叙事与自传记忆的功能研究及其整合
    李明;杜建政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 (10): 1732-1745.   DOI: 10.3724/SP.J.1042.2015.01732
    摘要1760)      PDF(pc) (451KB)(29877)    收藏

    自传记忆的功能研究主要来自临床、人格和认知三大领域, 它们在研究对象、术语、方法和结果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临床领域多以老年人为中心, 研究的是忆旧的功能, 主要从临床经验中进行理论归纳, 提出了回忆的许多具体功能, 一般通过RFS来测量, 其洞见为实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启示。人格领域关注叙事在人格的毕生成长中的作用, 尤其是在同一性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以叙事连贯性为重要指标, 发展了多种测评工具。认知领域侧重于自传记忆基本功能的分类和机制, 提出了具有统摄力的功能分类, 还提出了各种认知模型, 为更深入理解自传记忆功能发挥的机制提供了理论框架。尽管有上述区别, 但三个领域在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整合已是大势所趋。最后从实验范式、生态效度、毕生与跨文化视角、整合思路及测量方法上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情绪影响创造性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
    胡卫平;王博韬;段海军;程丽芳;周寰;李晶晶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 (11): 1869-1878.   DOI: 10.3724/SP.J.1042.2015.01869
    摘要1703)      PDF(pc) (512KB)(26667)    收藏

    先前有关情绪与创造力的研究多以行为实验为主, 且存在研究结果不一致、缺乏可比性等问题。本项目拟借助认知神经科学技术, 以认知加工的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为线索, 采用新颖性判断、远距离联想、顿悟字谜任务等改进的实验范式, 通过时空二维脑机制参数, 重点测查创造力相关脑区激活的时间进程与空间模式, 揭示情绪影响创造性认知活动的大脑动态加工过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7)
    11. 人类的笑:进化论与社会互动论的视角
    刘超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 (11): 2020-2028.   DOI: 10.3724/SP.J.1042.2015.02020
    摘要1558)      PDF(pc) (483KB)(26238)    收藏

    笑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沟通信号。对笑的研究视角主要有进化论与社会互动论。从进化的视角看, 笑提高婴儿的生存几率, 增强成人性吸引力, 且有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从社会互动的视角看, 笑帮助人们控制攻击行为, 增进合作行为, 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未来研究需要有效区分笑与幽默, 加强笑的脑机制研究, 探讨笑的跨文化一致性与差异性, 开展笑的应用研究与科际合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场景主旨加工的上级水平优势:来自注意瞬脱范式的证据
    李梦琪, 陈志敏, 郑元杰, 任衍具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 (suppl.): 5-5.  
    摘要777)      收藏
     目的:考察场景主旨层级加工的优先性及其对注意资源的需求。 方法:利用注意瞬脱范式, 在相同的T1任务(识别面孔)条件下, 记录被试在四种时间延迟条件下完成T2任务(识别不同层级的场景)的正确率。 结果:与基本水平相比, 上级水平的场景主旨识别正确率更高、瞬脱量更小、瞬脱期更长; 识别不同层级的场景主旨对识别面孔的正确率具有调节作用。 结论:与基本水平相比, 上级水平的场景主旨识别对注意资源的需求量较小, 支持场景主旨加工的上级水平优势观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中国创伤后应激反应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
    吕遥迪;吴恺君;张雨青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 (8): 1324-1330.   DOI: 10.3724/SP.J.1042.2015.01324
    摘要1302)      PDF(pc) (389KB)(24041)    收藏
    采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编制的“中国自然灾难幸存者创伤后应激反应量表(CPI)”, 对芦山地震灾区某大学1057名学生进行测试, 考察CPI在地震后大学生人群的应用, 并探讨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 性别、主观害怕体验和D型人格等因素能够预测PTSD症状的发生。CPI在地震受灾的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可用于PTSD症状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张莹瑞,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 (3): 475-480.  
    摘要6195)      PDF(pc) (760KB)(21249)    收藏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等人提出的,它对群体行为做出了新的解释,并成为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对群体间行为解释,它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新近的研究也为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社会认同理论是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对社会心理学具有重要的贡献,同时它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37)
    15. 心理学常用效应量的选用与分析
    郑昊敏;温忠麟;吴艳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 (12): 1868-1878.  
    摘要6925)      PDF(pc) (325KB)(19499)    收藏
    效应量在量化方面弥补了零假设检验的不足。除了报告检验结果外, 许多期刊还要求在研究报告中包括效应量。效应量可以分为三大类别:差异类、相关类和组重叠类, 它们在不同的研究设计(如单因素和多因素被试间、被试内和混合实验设计)或在不同的数据条件下(如小样本、方差异质等)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用法, 但许多效应量可以相互转换。我们梳理出一个表格有助应用工作者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类型选用合适的效应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1)
    16.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
    王丽,傅金芝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3): 298-304.  
    摘要4698)      PDF(pc) (547KB)(18900)    收藏
    近年来,我国心理与教育研究者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为儿童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并获得了中国文化背景下与西方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特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22)
    17. 价值观的神经机制:另一种研究视角
    李林;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 (8): 1400-1407.   DOI: 10.3724/SP.J.1042.2013.01400
    摘要990)      PDF(pc) (213KB)(18567)    收藏
    神经机制分析是价值观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内稳态机制和情绪反应的固有模式可能体现出价值观的神经生物原型。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试图从子价值观、价值取向、价值观结构等方面寻找价值观的神经实体证据, 也对价值评价、价值决策等相关过程进行了神经活动分析。初步发现了个体价值观与部分脑区活动的相关关系, 涉及前额叶–顶叶–颞叶神经网络带的众多大脑结构。未来研究可沿循静态的价值观结构和动态的价值观加工过程两条线路, 整合和完善现有分散的神经生理研究, 将有助于更系统地理解价值观的神经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周浩,龙立荣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 (6): 942-942~950.  
    摘要8451)      PDF(pc) (723KB)(17960)    收藏
    共同方法偏差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越来越被关注的课题,但国内心理学界对其的介绍、研究还比较少,导致研究中对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还有所欠缺。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方法分为程序控制和统计控制,该文介绍了共同方法偏差的多种统计控制法,如因素分析法、偏相关法、潜在的误差变量控制法、结构方程模型法等,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如何选择采用这些方法的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70)
    19.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大细胞通路功能探究:一项ERPs研究
    孟泽龙, 赵婧, 毕鸿燕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 (suppl.): 2-2.  
    摘要971)      收藏
     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比较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与同年龄对照组儿童在视觉大细胞通路功能上的差异, 以及探究汉语儿童的视觉大细胞通路功能与汉语阅读能力间的关系。
    方法:共13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7男, 平均年龄11.32±0.86岁)和13名同年龄对照组儿童(9男, 平均年龄11.04±0.92岁)参与实验。给被试呈现水平或竖直的光栅, 要求被试看到水平光栅时按键反应, 看到竖直光栅时不反应。分别有高时间频率条件(5周期/度, 30Hz)、低空间频率条件(0.5周期/度, 2.5Hz)和小细胞通路条件(5周期/度, 30Hz)三种条件的光栅。只记录呈现竖直光栅时的ERP成分。预处理后选择双侧枕颞叶的电极(PO3/4、PO5/6、PO7/8、O1/2)计算P1成分(110~160ms)和N1成分(160~210ms)的峰值波幅和峰值潜伏期。之后, 两组被试完成包括汉字阅读流畅性、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能力在内的阅读能力测验。
    结果:P1成分上, 阅读障碍儿童的激活强度显著小于同年龄对照组儿童, 且所有儿童在低空间频率条件下的峰值波幅高于高时间频率条件和小细胞通路条件, 峰值潜伏期也显著短于后面两者, 后面二者的峰值波幅与潜伏期无显著差异; N1成分上, 阅读障碍儿童的峰值潜伏期显著长于同年龄对照组儿童。相关分析表明, 高时间频率条件下的N1成分峰值波幅与汉字阅读流畅性成绩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低空间频率条件下的P1成分峰值波幅与语音意识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 小细胞通路与各汉语阅读能力测验得分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时间频率敏感性和空间频率敏感性均存在缺陷, 且视觉大细胞通路的时间频率敏感性与阅读流畅性关系密切, 而空间频率敏感性则与汉语的语音意识关系密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面部表情的类别知觉及其个体差异
    邱方晖;罗跃嘉;贾世伟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 (6): 946-958.   DOI: 10.3724/SP.J.1042.2015.00946
    摘要1716)      PDF(pc) (325KB)(16331)    收藏

    面部表情类别知觉效应是指连续变化的表情在人脑中按照类别表征, 且不同类别的表情之间存在明显的类别界线。介绍了面部表情类别知觉效应的行为和脑电研究范式及基础研究, 综述了攻击性、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社交焦虑等对面部表情类别知觉的影响, 以及面部表情类别知觉的发展研究。综述表明, 类别知觉研究能够揭示不同人群表情知觉类别界线及其偏移情况, 有助于解释相应的社会行为。未来研究应注重对面部表情类别知觉效应的个体差异和神经生理机制的探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