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预出版

    预出版:以下论文还在清样阶段,期号和页码都是临时的,大约2月之内可以正式出版。引用可写“印刷中”或“in press”。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俭以养德?节俭对亲社会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陈斯允, 徐惠琪, 李诗颖, 牛小曼, 许丽颖
    心理科学进展    DOI: 10.3724/SP.J.1042.2024.00002
    预出版日期: 2024-06-24

    摘要9)      PDF(pc) (609KB)(5)    收藏
    随着社会物质经济的发展,节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节俭素来享誉“美名”。然而,节俭所导致的结果是否总合乎道德?本文试图系统地回答这一问题,分别从积极面和消极面等揭示了节俭对亲社会行为的双刃剑效应。上述效应的发生可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自我控制理论、生命史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和有限注意理论等视角进行解释。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厘清和开发节俭的道德内涵,开展节俭相关后效的跨文化研究,识别不同类型亲社会行为中节俭的共同作用,探寻统一双刃剑效应的理论框架和边界情境,以及验证道德情绪作为心理机制的解释作用,进而推动节俭心理学和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融合与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数媒时代焦虑抑郁与社会比较的关系
    赵立, 白莎
    心理科学进展    DOI: 10.3724/SP.J.1042.2024.00013
    预出版日期: 2024-06-24

    摘要9)      PDF(pc) (2763KB)(5)    收藏
    社会焦虑和抑郁现象日益严重。为理解与探索数媒时代焦虑抑郁的引致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构建框架,梳理了社会比较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以及网络媒体环境的权变作用。具体而言,传统的(上行)社会比较会引发焦虑抑郁,社交网络平台对此负面影响具有催化作用;而情绪的社会比较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网络健康社区促进了此积极作用的发挥。本研究还为后续焦虑抑郁和社会比较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可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员工绿色创造力的诱发机制:个体、情境及其共同作用模式
    余光钰 聂琦 彭坚
    心理科学进展   
    预出版日期: 2024-06-19

    摘要6)      PDF(pc) (815KB)(3)    收藏
    “双碳”背景下,企业亟需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进程。员工绿色创造力是企业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途径,指员工针对绿色产品、服务、流程以及实践提出具有原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新想法。然而,目前学界对绿色创造力诱发因素与作用机制的议题尚缺乏系统认识。本文从个体(动机、认知、情感、态度、能力、行为)与情境(领导、愿景战略、管理实践、综合实力)方面探究员工绿色创造力的诱发因素。在此基础上,将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模式归纳为两类:(1)“情境→个体”驱动路径模式,自我决定、社会认知、情感事件、态度改变理论是上述模式的解释视角;(2)个体与情境交互关系模式,素质激活模型与动机性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是上述模式的解释视角。未来研究可以从概念界定、文化影响、团队建设、动态属性、持续性以及代价等视角出发,丰富绿色创造力理论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夙敌之争影响决策者创新识别的双刃剑效应及其认知深度和广度机制
    白新文 齐舒婷 王琢钧 任思羽 孙文
    心理科学进展   
    预出版日期: 2024-04-23

    摘要29)      PDF(pc) (742KB)(29)    收藏
    面对激烈竞争,决策者能否准确识别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创新方案,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发展。决策者的创新识别已成为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研究的重点议题。然而,创新识别的已有研究忽略了决策者之间竞争因素的重要影响,无法全面揭示决策者的认知偏差及导致偏差的内在机制。企业创新过程中,决策者常常与领域接近、实力相当的对手长时间较量,普通竞争演变为夙敌之争。鉴于此,本项目基于夙敌之争的理论视角,探讨决策者间的竞争如何影响双方创新识别的准确性。拟综合采用实验室和现场实验、档案分析等研究手段,设计4个研究探讨夙敌之争对决策者创新识别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揭示认知加工深度和广度路径的中介作用,并在决策者-决策者二元结对水平探寻其边界条件。本研究从夙敌间竞争角度切入,有望更准确地诊断决策者创新识别的偏差以及导致偏差的内在机制,以帮助决策者更好认识和防范偏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孤独症谱系障碍多模态磁共振脑影像模式识别(孤独症神经心理专栏)
    单晓龙 陈华富 段旭君
    心理科学进展   
    预出版日期: 2024-04-12

    摘要55)      PDF(pc) (569KB)(33)    收藏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组高度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ASD患病率日趋升高、异质性强、会造成终生影响,但其神经病理机制仍不清楚。磁共振多模态脑影像为揭示ASD的影像学脑机制提供了新的手段。基于单模态磁共振脑影像的研究已经发现了ASD在大脑结构、功能及脑网络层面都表现出了广泛的异常,其异常区域包括了杏仁核、梭状回、眶额皮层、内侧前额叶、前扣带、颞顶联合区以及脑岛等,这些脑区大多都涉及到了“社会脑”网络。虽然图像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的多模态脑影像分析框架在揭示被试神经机制过程中提供了多维度、多层级的信息,但是基于多模态磁共振脑影像融合的ASD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磁共振脑影像的ASD辅助诊断及亚型划分有望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未来的研究可以构建一个融合多模态脑影像的分析框架,结合大脑功能、结构以及网络等多维度信息,全面刻画ASD发生发展规律,揭示其非典型神经发育机制。除此之外,未来的研究需要深入挖掘ASD “社会脑”网络异常机制,探索ASD社交障碍环路,寻找潜在精准神经调控靶点,助力临床实现ASD精准诊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孤独症中不同大脑活动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孤独症的神经心理专栏稿件)
    翁玉悦 翁旭初 耿红岩
    心理科学进展   
    预出版日期: 2024-04-10

    摘要27)      PDF(pc) (507KB)(15)    收藏
    大脑活动受到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可以反映大脑活动状态的改变。随着脑成像基因组学的发展,结合跨皮质区域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转录组分析,现在已经可以检测到与大脑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基因组变化。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经逐步应用在神经精神疾病,包括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中,探究基因表达与大脑活动的关系,为AS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分子调控方面的生理证据。本文对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强调几个重要的与大脑活动相关基因在AS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ASD脑活动变化分析、发病机制探究和临床治疗对策开发提供生理功能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炎症性肠病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关系(孤独症的神经心理专栏稿件)
    范桂容 翁旭初 耿红岩
    心理科学进展   
    预出版日期: 2023-12-04

    摘要72)      PDF(pc) (465KB)(50)    收藏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一类神经发育障碍疾病,除了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核心症状外,几乎一半的ASD患者出现了胃肠道症状,表现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IBD是一种与免疫失调、肠道微生物组改变、微量营养吸收不良和贫血相关的慢性疾病,这些特征可能是ASD相关的围产期因素。患有ASD的儿童经常被诊断出患有包括IBD在内的共生疾病。通过治疗IBD来缓解或干预儿童ASD的治疗方式已经初见成效,未来可以开展更多临床实验来证实IB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IBD与ASD、父母IBD和儿童ASD之间关系的探究可以为儿童ASD的病因研究、早期筛查及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以全新视角看待孤独症的社交沟通:双重共情问题(孤独症的神经心理专栏稿件)
    曹守静 王馨
    心理科学进展   
    预出版日期: 2023-09-19

    摘要164)      PDF(pc) (448KB)(141)    收藏
    在传统医学模型的引领下,多数将孤独症社交沟通问题归咎于其自身的不足,而双重共情问题(double empathy problem)是以社会沟通本质的双向性为基点,认为孤独症难以融入社会环境不仅由于其自身无法理解典型发展人群,典型发展人群亦难以理解孤独症,由于双方之间感知和理解的不匹配,信息的双向脱节,从而导致双方的互动困难。综合论述新近有关双重共情问题开展的相关研究,从行为表达方式和污名化阐释内部机制,并提出共同阅读模式和同伴支持的新型干预思路。未来研究需关注更多年龄层面的ASD间社交沟通情况,研究评估需考虑ASD特殊的共情表达,深入研究双方互动过程,并鼓励扩展更多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