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性别偏格对青少年同伴评价的影响及动态演化
    温芳芳, 柯文琳, 方泽鸣, 王阳, 雷雅甜, 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8): 1331-1341.   DOI: 10.3724/SP.J.1042.2023.01331
    摘要2884)   HTML125)    PDF(pc) (874KB)(3422)    收藏

    性别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成分和社会分类的重要维度。性别偏格是指个体表现出与其出生性别的社会性别规范不相符或不一致的心理现象。近年来性别偏格现象在青少年中日益凸显, 以往研究表明性别偏格的青少年会面临同伴关系等社会适应问题的挑战, 但忽略了性别偏格影响青少年同伴评价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动态演变过程。针对这些不足, 本研究遵循“现象-解释-预测”的逻辑思路, 聚焦性别偏格对同伴评价的影响及演化心理机制这一科学问题。总体研究目标是以性别偏格的属性(不同程度/类型)为切入点, 探讨性别偏格对同伴评价影响及其路径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动态演化, 为改变对性别偏格者的消极同伴评价提供可能的干预途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时间贫困内涵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稀缺理论视角
    孙晓敏, 杨舒婷, 孔小杉, 刘臻臻, 马榕梓, 原悦, 张南, 蒋欣颖, 曹沛伶, 鲍瑞佶, 蔺义芹, 李宁, 李志航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 (1): 27-38.   DOI: 10.3724/SP.J.1042.2024.00027
    摘要2692)   HTML105)    PDF(pc) (716KB)(3215)    收藏

    时间贫困是日常生活中时间不够用的弥散性感受, 会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与幸福感。目前时间贫困的概念结构仍不清晰, 与幸福感的关系结论不一致且缺乏因果证据与机制认识。本项目拟厘清时间贫困内涵, 构建多维时间贫困理论模型, 据此编制多维测量量表并搭建国民时间贫困数据库; 以稀缺理论为基础, 探讨时间贫困对个人和人际幸福感的影响, 及过度生产率取向的可能中介作用; 并基于溢出−交叉模型, 探讨时间贫困对家庭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依恋相关情景模拟对成人依恋安全感的影响
    曹贤才, 王大华, 白学军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 (1): 14-26.   DOI: 10.3724/SP.J.1042.2024.00014
    摘要2057)   HTML87)    PDF(pc) (733KB)(2901)    收藏

    依恋的可塑性是成人依恋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 而探究依恋的可塑性首先需要了解依恋安全感是如何获得的。依恋控制系统模型指出, 个体可以通过内部表征的方式通达依恋安全感。现有研究中常常将安全基地脚本作为这种内部表征方式, 但忽视了另一种内部表征形式, 即依恋相关情景模拟。先前有几项研究提出并证实了依恋相关情景模拟这一新的依恋安全感通达路径, 但尚未回答:这一新的通达路径与已有路径相比有何特异性?其作用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基于此进行特质依恋安全干预?本课题将通过3项研究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考察:研究1考察依恋相关情景模拟对依恋安全感的影响及其特异性; 研究2从依恋相关情景模拟的内容和加工过程的角度考察其对依恋安全感的影响机制; 研究3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依恋相关情景模拟分类方法, 并将其用于特质依恋安全干预。本课题将补充依恋控制系统模型的内容, 能够解释依恋系统的情境灵活性, 并为理解依恋的可塑性及进行依恋安全的干预带来启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孤独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
    李婷, 孔祥博, 王风华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6): 1078-1093.   DOI: 10.3724/SP.J.1042.2023.01078
    摘要2218)   HTML241)    PDF(pc) (933KB)(2796)    收藏

    孤独感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近年来, 孤独感影响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为消费者行为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个体的孤独感会对补偿性消费行为、回避性消费行为、非理性消费行为及独特性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同时, 这些影响会受到消费者亲密关系状态、营销策略、产品属性及消费情境等因素的影响。社交替代理论、控制感理论、补偿性消费行为理论、自我调节理论和人格特质理论可用来解释孤独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未来研究应当关注孤独感对利他型消费行为的影响、孤独感类型和程度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孤独感影响消费行为的调节因素、孤独感影响消费行为的内在机制、消费行为对孤独感的反向影响等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污力滔滔还是雅俗共赏?营销中的性感效应
    谢志鹏, 秦环宇, 王梓叶, 王静远, 何逸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11): 2200-2218.   DOI: 10.3724/SP.J.1042.2023.02200
    摘要1920)   HTML38)    PDF(pc) (743KB)(2752)    收藏

    性感广告是常见的品牌营销手段, 科技发展使得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的性感营销越来越受青睐。既有研究往往片面地将性感等同于与性, 且文献零散分布在生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缺乏系统的逻辑脉络, 结论之间相互矛盾。完整的性感效应理论框架包括对性感广告的定义、分类和性感广告所产生的正负面效应; 其中的心理解释机制有消费者认知、生理动机、性自我图式和社会临场感; 同时, 性感广告会受到产品类型、广告情境和个体特质的调节。总之, 性感广告在营销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听古典音乐真的会变聪明吗?基于广义莫扎特效应的元分析
    陈丽君, 黄美林, 蒋销柳, 汪新建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12): 2232-2262.   DOI: 10.3724/SP.J.1042.2023.02232
    摘要2224)   HTML88)    PDF(pc) (1262KB)(2615)    收藏

    是否存在莫扎特效应?若有, 其产生的机制是什么?关于这些话题目前悬而未解且争论激烈。为明确古典音乐对认知表现的促进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探明莫扎特效应的产生机制, 本研究对检索后获得的91项研究(172个独立效果量, 7159名被试)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剔除异常值后, 古典音乐能显著改善认知表现, 整体效果量较小(Hedges’g = 0.36, p < 0.001), 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到年龄、文化背景、实验设计类型、任务对应大脑优势半球的调节, 且性别与年龄、文化背景、优势半球存在交互作用。此外, 直接启动说得到更有力的支持, 但莫扎特效应的产生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后续的研究应进一步明晰莫扎特效应的产生机制及其他潜在调节变量, 以此帮助人们更理性、全面看待莫扎特音乐的效果, 合理进行音乐教育。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人机互动视角下短视频沉迷的发生机制
    董王昊, 王伟军, 王兴超, 李文清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12): 2337-2349.   DOI: 10.3724/SP.J.1042.2023.02337
    摘要1760)   HTML71)    PDF(pc) (721KB)(2577)    收藏

    短视频沉迷是一种个体因强迫性观看短视频, 导致明显的行为失控或注意力障碍, 并进一步造成人际、学习和/或工作适应困难的问题行为。随着短视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与低龄化趋势, 短视频沉迷对用户身心健康的威胁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人机互动视角, 首先, 将短视频使用划分为“工具性”与“仪式性”两类。其次, 通过考量人机交互过程和用户易感特征, 构建了短视频沉迷的发生机制框架。最后, 从认知、情绪、动机和社会角度对短视频沉迷进行理论阐释。未来研究应重视短视频沉迷的发生机制, 关注引发沉迷的媒介特性与技术属性, 致力于促进短视频沉迷的预防与治理。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情绪对直觉与分析加工的影响机制
    叶舒琪, 尹俊婷, 李招贤, 罗俊龙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5): 736-746.   DOI: 10.3724/SP.J.1042.2023.00736
    摘要1987)   HTML89)    PDF(pc) (604KB)(2367)    收藏

    双加工指的是直觉加工和分析加工。随着对双加工转换和协作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情绪逐渐成为影响双加工的重要变量。但情绪如何影响两类加工仍存在争议, 且研究视角的不同也使情绪在双加工中的作用不够明晰。为此, 从情绪效价和情绪唤醒度视角来阐明情绪对双加工的影响机制很有必要。现有证据表明, 积极情绪和高唤醒情绪往往都会促进直觉加工, 而在消极情绪和低唤醒情绪下个体则倾向于采用分析加工。未来研究可以从情绪对特定双加工模型影响的验证、情绪唤醒与双加工的关系、情绪领域的新进理论成果和情绪负荷下优化双加工的策略方面继续探索。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感知社会支持与学生学业成就关系的元分析: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
    吴佳桧, 傅海伦, 张玉环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4): 552-569.   DOI: 10.3724/SP.J.1042.2023.00552
    摘要2137)   HTML172)    PDF(pc) (982KB)(2263)    收藏

    学业成就是衡量学生学习认知能力和检测其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 受到感知社会支持和学习投入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先前的研究已经考察了这两个因素对学业成就的共同作用机制, 但感知社会支持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强度不明, 且尚不完全清楚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因此当前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检验效应量的可靠性、学习投入的中介效应以及一系列调节效应。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原始文献41篇, 含78个研究。结果发现:(1)感知社会支持及子类型与学业成就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但效应值偏小, 即二者之间存在的是弱相关。此外, 感知社会支持及子类型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 且对学习投入的效应量高于对学业成就的效应量。(2)学段仅对感知教师支持的调节效应显著, 学业成就指标调节了感知社会支持及子类型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而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的调节效应不显著。(3)学习投入在感知社会支持及子类型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且中介效应只存在于初中群体, 在高中群体中介效应不显著。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社会认同对抑郁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
    严磊, 原毅仁, 王娟, 张艳红, 杨林川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4): 657-668.   DOI: 10.3724/SP.J.1042.2023.00657
    摘要1897)   HTML141)    PDF(pc) (742KB)(2216)    收藏

    社会认同作为个体在群际和内群体层面的社会联结, 总体上对抑郁产生了积极影响, 表现为认同程度、认同重要性、认同群体数量以及认同变化的影响等4个方面。现有研究从需求、认知和行为层面探讨了社会认同影响抑郁的中介因素, 并检验了身份认同动机和消极群体评价两个调节因素。社会认同视角下的4种理论分别从社会医治、心理资源、认同变化以及认同层次等不同角度解释了社会认同影响抑郁的心理机制。未来应厘清社会认同对抑郁的深层影响机制, 重视社会认同影响抑郁的调节因素, 及建构社会认同影响抑郁的能动−共生模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自我控制减少拖延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
    张顺民, 李柯蒨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9): 1560-1568.   DOI: 10.3724/SP.J.1042.2023.01560
    摘要1591)   HTML89)    PDF(pc) (743KB)(2206)    收藏

    拖延行为常常阻碍个人、企业和政府按时完成既定任务, 妨害了人们的工作、学业以及疾病防治等方方面面。自我控制是自主减少拖延行为的主要能力, 但却是一种相对有限的认知资源。探明自我控制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更高效地减少拖延行为。然而, 由于缺乏合适的认知机制理论和脑成像实验范式, 国内外研究多从现象层面探索自我控制、拖延行为和神经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团队提出的“时间决策模型”通过揭示人们如何做出拖延决策, 为认知机制的研究和脑成像实验范式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基于时间决策模型中“现在做还是以后做”的决策机制, 本项目拟: (1)结合横向和纵向研究, 考察自我控制作用的认知机制及其稳定性; (2)开发拖延的脑成像实验范式, 结合多模态MRI技术, 揭示自我控制减少拖延决策的神经基础; (3)利用神经刺激技术, 考察“基于自我控制脑区的神经干预”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成果有望为拖延行为提供更加综合的理论框架和新的干预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以教促学:学习者自我生成教学对学习的影响
    成美霞, 匡子翌, 冷晓雪, 张洋, 王福兴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5): 769-782.   DOI: 10.3724/SP.J.1042.2023.00769
    摘要2223)   HTML87)    PDF(pc) (978KB)(2174)    收藏

    自我生成教学(Learning by non-interactive teaching)指学习者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转换角色, 将自己所学知识以知识传授者角色讲解给其他人听。提取练习假设、生成性学习假设和社会临场感假设分别从记忆巩固、生成性认知加工和社会临场感视角对学习者自我生成教学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解释。汇总相关研究发现, 自我生成教学的不同实施方式促进学习的效果不同, 其中, 以有教者形象的口头形式(如:视频)自我生成教学相比于重复学习、提取练习等简单学习任务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即时理解、即时迁移、延迟理解和延迟迁移成绩, 可能是更优的实施方式。而以无教者形象的口头形式(如:仅语音)或书面形式(如:文本)自我生成教学对学习成绩的积极影响较微弱。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可能补充解释不同实施方式促进效果的差异。自我生成教学的学习者还可以体验到更高的动机和愉悦感并愿意在教学时投入更多的心理努力。未来研究需要在检验并整合理论、确定边界条件、优化自我生成教学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正念冥想对走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邵红涛, 任桂琴, 丁晓茜, 史梦梦, 李蕊妍, 李阳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12): 2368-2379.   DOI: 10.3724/SP.J.1042.2023.02368
    摘要1261)   HTML40)    PDF(pc) (465KB)(2148)    收藏

    走神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这种普遍存在会为人们带来许多的妨碍。正念冥想是减轻或避免走神的重要干预方式之一。为此, 在系统回顾以往研究基础上, 首先通过不同时长、不同形式、对照组的设置以及不同群体等多个方面, 梳理正念冥想对走神的改善作用; 其次, 结合神经机制及相关理论模型两方面内容阐述其作用机制; 最后, 围绕走神类型以及不同形式正念冥想直接对比等角度提出未来研究建议, 探讨正念冥想对走神的改善, 构建完善的理论模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中国情境下职业使命感的内涵结构、前因变量及激发机制
    谢宝国, 张晓文, 缪佳玲, 张欣柔, 徐嘉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12): 2219-2231.   DOI: 10.3724/SP.J.1042.2023.02219
    摘要1276)   HTML52)    PDF(pc) (752KB)(2061)    收藏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人们对深层次工作意义追寻愈发强烈的双重影响下, 准确把握员工职业使命感是提升组织绩效、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重要前提。现有职业使命感研究忽略了中国情境, 对职业使命感动态变化的因素以及激发机制的研究非常缺乏。本研究围绕上述关键科学问题, 从以下三个方面丰富和拓展职业使命感的理论研究: 第一, 基于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自我实现识别职业使命感的核心构成要素, 并开发出本土化员工职业使命感量表; 第二,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 采用纵向研究设计揭示职业使命感动态变化的消极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 第三, 从微观管理实践出发, 采用日志干预考察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干预对员工职业使命感的激发机制。理论上, 研究成果丰富了职业使命感概念内涵的理论视角, 推进了职业使命感发展机制的研究; 实践上, 为我国各类组织保护和提升员工职业使命感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有温度的阅读:共情在文本阅读中的加工机制
    仝宇光, 李颖, 陈杰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11): 2025-2039.   DOI: 10.3724/SP.J.1042.2023.02025
    摘要1705)   HTML58)    PDF(pc) (639KB)(2056)    收藏

    伴随着SPaCEN理论的提出, 阅读对社会认知能力的促进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共情作为重要的社会认知能力之一, 在文本阅读中的加工机制及影响因素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模型。共情在文本阅读中的加工机制可以从共情诱发通路的多样化, 共情体验的影响因素及其后效, 共情与文本阅读共享的脑区三方面进行剖析。未来亟需在基础加工层面和应用层面进行多维研究, 促进读者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敬畏的亲社会效应:小我与真我的作用
    赵越, 胡小勇, 马佳馨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11): 2171-2182.   DOI: 10.3724/SP.J.1042.2023.02171
    摘要1329)   HTML51)    PDF(pc) (494KB)(2006)    收藏

    敬畏是一种对浩瀚的刺激以及现有心理结构无法适应的刺激的情感反应。大量实证证据显示, 敬畏可以促进各种形式的亲社会行为。至于其中的心理机制, 小我假说认为, 诱发敬畏体验的浩瀚刺激会导致自我的渺小感, 推动个体的注意力从自我转移至他人, 进而促进了亲社会行为; 真我假说则认为, 敬畏有助于促进个体的注意力从日常的世俗关注向更大的精神存在转移, 激发了个体对其真实自我的追求, 进而促进了亲社会行为。小我与真我假说可以在“大二”框架下进行整合, 即敬畏在自我的能动维度(真我)和共生维度(小我)上通过两条平行的路径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未来研究需要更深入地探讨敬畏的亲社会效应的心理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促进捐赠等亲社会行为的干预措施, 以期为第三次分配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心理学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作用机制与理论框架
    李小保, 于旭晨, 吕厚超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 (1): 138-150.   DOI: 10.3724/SP.J.1042.2024.00138
    摘要1337)   HTML62)    PDF(pc) (588KB)(1895)    收藏

    时间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 TP)是个体分类、组织、管理人生和社会经验的必要心理时间框架。在当今快节奏和高竞争性的社会中, 寻求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洞察力之间的平衡被认为是优化个体社会适应、提升幸福和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然而, 由于概念取向模糊、测量方法局限等, 现有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较为繁杂, 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且缺乏宏观角度上的理论框架。通过对现存研究的梳理, 从平衡时间洞察力的不同概念取向入手, 整合形成平衡时间洞察力的双通道理论模型, 包含时间转换取向与总体健康取向平衡时间洞察力对心理健康的直接与间接作用路径, 以及潜在的边界条件。未来研究应区分平衡时间洞察力的不同概念取向, 并分别进行拓展研究, 着重发展时间转换取向平衡时间洞察力的测量手段, 深化中国文化背景下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探索。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追踪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来源与应对
    方俊燕, 温忠麟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4): 507-518.   DOI: 10.3724/SP.J.1042.2023.00507
    摘要1440)   HTML52)    PDF(pc) (844KB)(1879)    收藏

    相对于横断研究, 追踪研究中更有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内生性问题来源。双变量追踪研究在心理学因果分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其中的内生性问题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 这可能会影响推论的准确性。追踪研究中内生性问题的来源视乎模型而定, 主要包括遗漏变量、变量选择和样本选择、解释变量的测量误差、动态面板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以代表性追踪模型CLPM为例, 展示了内生性问题的影响, 讨论了在原模型中运用工具变量来建模以应对内生性问题的可行性, 目的是使心理学研究者能够关注追踪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 更好地运用追踪模型进行因果分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不同感觉功能对抑郁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刘文彬, 漆正堂, 刘微娜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4): 641-656.   DOI: 10.3724/SP.J.1042.2023.00641
    摘要1467)   HTML53)    PDF(pc) (1317KB)(1856)    收藏

    大脑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通道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不同感觉功能受损涉及抑郁发生的中枢机制, 而基于不同感官通道进行适当刺激以及多感官联合干预也可能发挥显著的抑郁治疗作用。笔者以症状−脑区−机制−治疗为逻辑主线, 首次系统梳理了五种主要感觉障碍人群的抑郁临床症状、抑郁神经机制以及基于感觉刺激的抗抑郁治疗。结果表明, 不同感觉功能障碍对抑郁相关神经机制的影响可能表征了不同的抑郁病理, 涉及神经元电活动(某些神经元放电和神经环路激活等)和神经生化改变(神经可塑性和神经发生、炎症免疫和HPA轴、神经激素和神经递质等), 且主要发生在边缘系统及其附近脑区, 涉及岛叶、颞叶、额叶等。因此, 未来研究可聚焦于机体对不同感觉信息的提取, 这将为人类抑郁的病因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领导纳谏内涵及其对工作行为的影响:基于调节焦点理论的视角
    肖素芳, 徐正丽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 (5): 697-708.   DOI: 10.3724/SP.J.1042.2023.00697
    摘要1593)   HTML50)    PDF(pc) (705KB)(1837)    收藏

    领导纳谏自古有之, 它对组织的发展与成功至关重要。通过对领导纳谏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的详细综述发现, 现有研究缺乏对领导纳谏内涵的关注, 且聚焦于对领导纳谏影响因素的探讨, 这不利于我们深入理解领导纳谏的概念内涵及其作用机制。领导纳谏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认知过程, 但同时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它也是一种受动机驱动的目的性行为。本文从领导纳谏的动机视角出发, 基于调节焦点理论系统地探讨领导纳谏的内涵及其效应机制。具体而言, 根据领导纳谏的动机和调节焦点理论, 领导纳谏可以被划分为促进型纳谏和防御型纳谏两个子维度, 同时将从个体和团队两个方面来探讨促进型纳谏和防御型纳谏对员工建言行为和团队创新的不同影响机制, 为领导纳谏研究提供全新视角。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