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社会中“内卷”现象的个体心理内涵及其特征维度
    张雯, 潘超, 姚诗铭, 朱佳佳, 凌东, 杨涵淳, 徐静莎, 穆妍
    心理学报    2024, 56 (1): 107-123.   DOI: 10.3724/SP.J.1041.2024.00107
    摘要7115)   HTML742)    PDF(pc) (745KB)(10868)    收藏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内卷”引发了全民关注与讨论, 但研究者对内卷的心理内涵、特征维度及其测量工具仍在探索中。本研究首次以文化心理学作为研究视角, 提出中国社会的内卷极具新时代意义, 是与中国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的多维心理概念。研究1采用访谈法, 通过分析在校学生与在岗社会人员对内卷看法的一手资料, 结合扎根理论初步提出内卷的心理内涵及其特征维度, 即资源稀缺、社会规范、心理压力、竞争行为。研究2在访谈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内卷感知测量问卷,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包含18个条目的四维度问卷。研究3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效标效度检验, 在跨人群样本中验证了内卷的4个特征维度。研究4采用内卷情境任务发现, 在高校情境和组织情境中, 内卷感知更高的个体均更易表现出内卷行为倾向。综上, 本研究首次明晰中国社会中内卷的心理内涵及其特征维度, 并提供了测量个体感知内卷的有效工具, 有助于未来探究内卷对个体心理以及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机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情绪调节改善拖延行为的认知机制:任务厌恶中介作用
    童廷婷, 白幼玲, 冯廷勇
    心理学报    2024, 56 (4): 458-468.   DOI: 10.3724/SP.J.1041.2024.00458
    摘要5902)   HTML624)    PDF(pc) (554KB)(9754)    收藏

    先前研究表明, 使用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越多则拖延行为越少, 但情绪调节影响拖延行为的认知机制仍不清楚。拖延的时间决策模型认为拖延与否主要取决于任务厌恶与结果效用之间的权衡。因此, 情绪调节可能是通过降低任务厌恶或提升结果效用来改善拖延。为探明此问题, 本研究选取高拖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积极重评组(34人)和无效策略组(34人), 对两组被试进行了为期7天的经验采样法的纵向追踪(共14次)研究。结果发现:(1)后测中积极重评组执行意愿显著高于无效策略组,前测中两组无显著差异。(2)后测中积极重评组任务厌恶显著低于无效策略组,前测中两组无显著差异; 后测中积极重评组结果效用显著高于无效策略组,前测中两组无显著差异。(3)任务厌恶降低量中介了情绪调节对拖延改善程度的作用, 而结果效用提升量不能中介此作用。结果表明:情绪调节主要通过降低任务厌恶来提升执行意愿, 从而降低拖延行为, 这为从情绪调节角度干预拖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社会接纳调节社会排斥对情绪冲突适应的影响
    孟现鑫, 罗怡, 韩晨媛, 吴国伟, 常姣, 袁加锦, 千坤, 傅小兰
    心理学报    2024, 56 (5): 577-593.   DOI: 10.3724/SP.J.1041.2024.00577
    摘要5044)   HTML554)    PDF(pc) (533KB)(6740)    收藏

    情绪冲突适应是指人们调动认知控制资源解决当前情绪冲突会促进对随后情绪冲突任务的解决。基于社会排斥的自我情绪调节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社会排斥是否影响情绪冲突适应以及社会接纳是否调节社会排斥对情绪冲突适应的影响。在实验1中被试被随机分为接纳组和排斥组。结果发现, 排斥组被试在反应时上的情绪冲突适应效应小于接纳组。在实验2中被试被随机分成接纳−接纳组、接纳−排斥组、排斥−接纳组和排斥−排斥组。结果发现, 接纳−排斥组比排斥−排斥组被试在反应时上表现出更大的情绪冲突适应效应, 而接纳−接纳组和排斥−接纳组被试的情绪冲突适应效应没有显著差异。这两个实验提示, 社会排斥会降低个体的情绪冲突适应, 而社会接纳可以调节被排斥者的情绪冲突适应。上述发现不仅有助于理解社会排斥与情绪问题之间的关系, 而且为干预社会排斥带来的情绪问题风险提供可行性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虚拟人道德责任判断的影响
    闫霄, 莫田甜, 周欣悦
    心理学报    2024, 56 (2): 161-178.   DOI: 10.3724/SP.J.1041.2024.00161
    摘要4605)   HTML304)    PDF(pc) (2994KB)(6550)    收藏

    近年来, 社交网络上涌现出大量具有真人特征的虚拟人物, 他们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以获得影响力, 然而其背后的道德伦理问题也逐渐浮现。当社交媒体虚拟人犯错时,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其道德判断会有何不同?本文基于心智感知理论, 通过5个主要实验探索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虚拟人道德责任判断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表明, 在被告知虚拟人的不道德行为后, 比起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认为虚拟人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 但这种文化差异没有出现在对真人的道德责任判断上(实验1a~1c)。并且不论虚拟人是由真实人类还是人工智能驱动, 这种文化差异都会存在(实验1c)。这种文化差异通过感知心智能力来中介(实验2)。具体而言, 比起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认为虚拟人的心智能力(特别是感知力)更高, 因此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此外, 对虚拟人更大的道德责任判断会导致中国文化(相比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人们更倾向于对虚拟人施加道德惩罚(实验3)。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将道德责任判断和心智感知的对象拓展到虚拟人上, 并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后续影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高、低社会阶层的捐助行为差异
    孙庆洲, 黄靖茹, 虞晓芬, 高倾德
    心理学报    2023, 55 (10): 1677-1695.   DOI: 10.3724/SP.J.1041.2023.01677
    摘要4462)   HTML622)    PDF(pc) (2534KB)(6366)    收藏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以往研究给出了不同答案, 一个潜在原因是先前研究未能区分生存和发展两类捐助。本研究通过5项研究(N = 2512)对比了高、低社会阶层在生存类和发展类捐助上的偏好差异及其潜在机制, 发现在主观社会阶层上, 低阶层更偏好生存类捐助, 高阶层更偏好发展类捐助。导致该差异的原因是, 低阶层捐助时避免受助者更差, 高阶层捐助时希望受助者更好, 而非高、低阶层需求关注点的不同产生的需求迁移, 亦非高、低阶层长短视导向的不同产生的跨期偏好。在客观社会阶层上, 研究并未得到较为稳定的发现。这对于解析现有捐助理论的争议, 揭示不同阶层捐助的可变规律, 助推“共同富裕”实施中慈善事业的精准化管理有参考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学习投入的潜在类别转变
    杨靖渊, 于晓, 张婧漪, 卢骊霏, 杨智辉
    心理学报    2024, 56 (3): 295-310.   DOI: 10.3724/SP.J.1041.2024.00295
    摘要3667)   HTML350)    PDF(pc) (877KB)(6001)    收藏

    采用潜在转变分析考察“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学习投入的转变类别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347名小学生为被试, 对其“双减”实施前后的学习投入水平、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进行了纵向追踪。结果表明: (1)小学生学习投入存在“低学习投入组”、“中等学习投入组”、“高专注低活力组”和“高学习投入组”四种不同类别; (2)“双减”政策实施后, “中等学习投入组”和“高学习投入组”稳定性较强, “低学习投入组”更易向“中等学习投入组”转变, 在政策实施半年后, “高专注低活力组”学生更易向“中等学习投入组”转变, 政策实施一年后, 该组学生保持在“高专注低活力组”的概率较高; (3)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双减”政策前后小学生学习投入类别转变的预测作用存在差异。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因素, 还为“双减”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实证证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传统宠物主义:养宠人身份、宠物类型与宠物特质对宠物道德地位的影响
    徐科朋, 欧倩倩, 薛宏, 罗冬丽, 张姝玥, 许燕
    心理学报    2023, 55 (10): 1662-1676.   DOI: 10.3724/SP.J.1041.2023.01662
    摘要4344)   HTML438)    PDF(pc) (577KB)(5888)    收藏

    宠物与人类的关系日益紧密, 宠物的道德地位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本文通过预研究将宠物分类成传统宠物和非传统宠物, 并通过研究1~3探讨养宠人身份、宠物类型与宠物特质对宠物道德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传统宠物道德地位高于非传统宠物, 该差异由能动性、感受性、危害性中介; (2)比起非传统养宠人, 传统养宠人感知到的传统宠物道德地位更高; 两者感知到的非传统宠物道德地位无显著差异; (3)动物同理心在传统养宠人宠物依恋与传统宠物道德地位之间起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宠物内部存在道德地位差别, 表现为传统宠物主义, 养宠人与宠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职场“佛系”:中国组织情境下的理论构建与实证检验
    晏渝, 冯明, 张勇
    心理学报    2024, 56 (5): 594-611.   DOI: 10.3724/SP.J.1041.2024.00594
    摘要3872)   HTML229)    PDF(pc) (660KB)(5764)    收藏

    “佛系”作为传统佛文化与现代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处世风格, 已较为广泛存在于工作情境中, 但管理学界尚未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立足于中国组织情境, 通过访谈、扎根理论研究以及问卷调查, 对工作情境中佛系心态的概念和结构维度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工作情境中的佛系心态包括不以为意、安于现状、友善无争、顺其自然四个维度, 并据此编制了测量量表。通过4个实证研究, 累计调查了1335名员工, 检验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预测效度研究表明工作情境中的佛系心态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对工作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与工作绩效无显著相关关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脑电的重测信度:在多项静息态和任务态实验中的对比
    覃慧怡, 丁丽洪, 段威, 雷旭
    心理学报    2023, 55 (10): 1587-1596.   DOI: 10.3724/SP.J.1041.2023.01587
    摘要3435)   HTML282)    PDF(pc) (3429KB)(5746)    收藏

    基于脑电探讨心理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 需要信号本身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本研究多角度对比了睁眼、闭眼两种静息态脑电以及精神运动警觉任务、Oddball两种任务态事件相关电位的重测信度。发现静息态的重测信度普遍优于任务态, 其中闭眼静息态又比睁眼静息态的重测信度更高, alpha频段的重测信度在所有频段中最高。对于两种任务态, 在时域上均表现为刺激出现后200 ms左右较高的重测信度。在空间上, 5种状态的结果都表明中央区域比外周区域的重测信度更高, 这可能与外周区域更容易出现伪迹有关。本研究涉及多个静息态和任务态脑电实验, 在频域、时域、空域三个维度的特征上, 较为全面地对比了重测信度并分析了可能的原因, 为后续研究脑电信号重测信度选择合适的实验范式和指标提出了建议, 对于基础和临床领域的脑电应用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留守儿童家庭处境不利累积风险与社会适应:压力的中介作用与心理社会资源的调节作用
    范兴华, 方晓义, 赵纤, 陈锋菊
    心理学报    2023, 55 (8): 1270-1284.   DOI: 10.3724/SP.J.1041.2023.01270
    摘要5793)   HTML616)    PDF(pc) (838KB)(8174)    收藏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累积风险观的观点, 考察了留守儿童家庭处境不利因素对社会适应的累积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651名农村儿童进行入户调查, 1年后实施追踪。以前后测中一直处于留守状态的285名儿童为分析对象, 其他样本作为对照组仅参加社会适应比较。结果显示:(1)与非留守儿童相比, 留守儿童的前测、后测社会适应得分均较低; 留守儿童家庭处境不利累积风险与即时/延时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式均为线性模式; (2)控制性别、年龄的作用后, 留守儿童家庭处境不利累积风险对社会适应的即时/延时预测作用均显著(β = −0.42/−0.23, ps < 0.001)。即时预测中, 压力起部分中介作用, 心理社会资源对后半条中介路径有调节效应, 随着资源水平提高, 压力的中介能力降低; 延时预测中, 后测压力起部分中介作用, 心理社会资源对中介模型中的主效应及前半条中介路径同时有调节作用, 随着资源水平提升, 延时主效应及后测压力的中介效应同时减弱, 至高分组时两类效应均不显著。可见, 家庭处境不利累积风险是留守儿童低社会适应的重要近端环境因素, 且部分通过诱发压力来实现; 心理社会资源对其社会适应有重要保护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情绪显著性对情绪诱发视盲的影响
    邱慧燕, 吕勇
    心理学报    2023, 55 (11): 1806-1814.   DOI: 10.3724/SP.J.1041.2023.01806
    摘要4013)   HTML355)    PDF(pc) (4215KB)(5622)    收藏

    情绪诱发视盲是指一个与任务无关的情绪性刺激的呈现吸引了个体注意, 以至于对快速呈现的靶刺激“视而不见”。研究采用RSVP范式, 考察不相似背景条件和相似背景条件下情绪干扰物的物理显著性和情绪显著性对情绪诱发视盲的影响。在不相似背景条件下, 关键干扰物与填充刺激存在显著差异; 在相似背景条件下, 关键干扰物与填充刺激无显著差异。实验1比较两组背景条件下情绪诱发视盲的差异。结果显示不相似背景条件下情绪诱发视盲效应出现; 相似背景条件下情绪诱发视盲效应消失。实验2在关键干扰物图片上新增红色矩形边框后比较两组背景条件下情绪诱发视盲的差异。结果显示个体注意到干扰物的情绪显著性对情绪诱发视盲有显著影响, 在相似背景条件下, 一旦对负性干扰物进行提示就出现情绪诱发视盲效应。结果表明, 情绪诱发视盲的产生不仅与干扰刺激吸引的注意资源的多少有关, 还与个体初始投入的注意资源的多少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群体信息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
    王伟晗, 曹斐臻, 余林伟, 曾珂, 杨鑫超, 徐强
    心理学报    2024, 56 (3): 268-280.   DOI: 10.3724/SP.J.1041.2024.00268
    摘要3918)   HTML374)    PDF(pc) (727KB)(5596)    收藏

    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探讨群体信息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1)周围面孔的情绪状态影响个体对目标面孔情绪的识别, 两者情绪一致时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不一致时的反应时, 且面部表情识别准确性更高。(2)群体信息会调节周围面孔情绪对目标面孔的影响, 进而影响面部表情识别。具体而言, 群体条件下, 个体对目标面部表情的识别受到周围面孔情绪状态的影响, 相比周围面孔情绪与目标面孔情绪不一致, 两者情绪一致时, 即符合个体基于知觉线索建立的群体成员情绪具有一致性的预期, 面部表情识别的准确性更高、速度更快; 而非群体条件下, 个体则不受周围面孔情绪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个体能够基于互动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识别面孔情绪, 群体存在时, 会建立群体成员情绪具有一致性的预期, 进而影响面部表情识别。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新颖词语义韵的发生机制:“双枣树”效应的证据
    吴诗玉, 李赞
    心理学报    2024, 56 (5): 531-541.   DOI: 10.3724/SP.J.1041.2024.00531
    摘要4306)   HTML518)    PDF(pc) (747KB)(5511)    收藏

    以中文母语者为被试开展词汇学习实验, 既操控新颖词出现的语境情感(积极、消极、中性), 又操控语境的变异性(重复、变化), 检验语境情感是否可通过阅读接触, 从语境迁移到新颖词以及这种迁移是否影响新颖词习得的效果, 从而探索新颖词语义韵的发生机制。196名被试参加了实验, 他们在不同的语境情感和语境的变异性条件下一共阅读了45个篇章, 然后对9个新颖词进行情感效价评分并参加了三种不同的词汇知识测试。结果显示, 只有在重复阅读相同材料的条件下, 语境的情感才顺利地迁移到新颖词, 表现出明显的“双枣树”效应, 而与此相反的是, 只有在变化语境下, 语境情感才对新颖词词形及词义的学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在越积极的情感语境里, 词形和词义的习得效果也越好。“双枣树”效应有效地解释了新颖词语义韵的发生机制, 也为新词学习提供了重要启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亲子关系和父母教育卷入对青少年抑郁、自伤和自杀意念的影响:挫败感和人生意义感的作用
    胡义秋, 曾子豪, 彭丽仪, 王宏才, 刘双金, 杨琴, 方晓义
    心理学报    2023, 55 (1): 129-141.   DOI: 10.3724/SP.J.1041.2023.00129
    摘要11505)   HTML1224)    PDF(pc) (844KB)(16683)    收藏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动机−意志整合模型, 采用问卷法以930名青少年(年龄 = 15.24 ± 1.66岁)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 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从家长与孩子双视角分析孩子体验到的亲子关系和父母教育卷入对青少年抑郁、自伤和自杀意念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1)相比低亲子关系−低教育卷入一致的个体, 高亲子关系−高教育卷入的青少年有着更低水平的挫败感, 且相比于低亲子关系−高教育卷入的青少年, 有着高亲子关系−低教育卷入的个体表现出更低水平的挫败感; (2)挫败感在亲子关系−教育卷入与青少年抑郁、自伤和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3)人生意义感调节该中介模型后半段, 即挫败感对青少年抑郁、自伤和自杀意念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随着人生意义感的增加, 挫败感对抑郁、自伤和自杀意念的影响逐渐减小。研究从家庭关系中家长与孩子双视角, 揭示了挫败感和人生意义感的中介与调节作用, 为青少年抑郁、自伤和自杀意念的发生机制提供更多解释路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疫情后期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变迁趋势及其潜在因果:一项追踪研究
    杨之旭, 彭海云, 辛素飞
    心理学报    2024, 56 (4): 482-496.   DOI: 10.3724/SP.J.1041.2024.00482
    摘要3533)   HTML301)    PDF(pc) (601KB)(5487)    收藏

    在新冠疫情初期, 青少年抑郁、焦虑问题急剧恶化, 而疫情后期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发展状况尚不清晰。结合我国疫情发展趋势, 本研究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亲社会倾向量表收集了疫情后期我国1170名中学生三次数据(T1 = 2021年5月; T2 = 2021年11月; T3 = 2022年5月), 并借助潜在增长曲线模型对疫情后期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变化轨迹、性别差异及其潜在因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疫情后期青少年的抑郁、焦虑水平逐渐下降, 且男生和女生的变化轨迹无显著差异; 心理韧性对抑郁、焦虑的初始水平及其变化轨迹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即T1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 T1的抑郁与焦虑水平越低, 此后抑郁和焦虑的下降速度也越快。此外, 青少年抑郁的初始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均能够负向预测T3的亲社会倾向, 即T1抑郁水平越高, T3亲社会倾向越低; 抑郁下降速度越快, T3亲社会倾向越高。总之, 在疫情后期,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变化呈向好趋势, 这一发现可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经验证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奖赏对工作记忆提取准确性的促进及其机制
    牛惠, 胡艳梅, 郑旭涛, 姜英杰, 刘佳
    心理学报    2024, 56 (4): 435-446.   DOI: 10.3724/SP.J.1041.2024.00435
    摘要3269)   HTML424)    PDF(pc) (1127KB)(5238)    收藏

    根据任务需要准确提取工作记忆表征对提高认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工作记忆提取准确性的调节因素及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因素为切入点, 在工作记忆提取阶段呈现奖赏线索, 分别采用单次提取(实验1)与连续提取任务(实验2)考察工作记忆提取过程的奖赏调节机制。考察工作记忆提取过程的奖赏调节机制。实验1和2分别采用单次提取和连续提取任务。本研究发现:(1)奖赏可以直接促进工作记忆提取准确性; (2)奖赏促进作用的机制是对工作记忆资源的再分配; (3)奖赏促进作用受提取顺序和个体工作记忆能力差异的影响。这些发现揭示了工作记忆提取阶段的奖赏调节机制, 为促进认知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灰姑娘能变成白雪公主吗?感知到的信任对他人面孔表征的影响
    李庆功, 方溦, 胡超, 石德君, 胡晓晴, 傅根跃, 王乾东
    心理学报    2023, 55 (9): 1518-1528.   DOI: 10.3724/SP.J.1041.2023.01518
    摘要4439)   HTML694)    PDF(pc) (5622KB)(5473)    收藏

    本研究考察对他人可信程度的感知是否会影响对该人物面孔长相的表征及其潜在的机制。实验1让被试形成目标人物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随后利用反相关图像分类技术将被试对目标人物面孔的心理表征可视化。结果发现无论目标人物是男性还是女性, 高可信度的目标人物与更具吸引力和积极特质的面孔表征相关。实验2从一批新的被试中可视化了可信和不可信群体的面孔表征的特征, 并与实验1中获得的目标人物的面孔表征的特征做相似性分析, 发现被描述为可信(或不可信)的目标人物的面孔表征特征与可信(或不可信)群体的面孔表征特征有更多的相似性, 说明当人们得知他人是可信(或不可信)时, 会把脑海中的对应图式特征叠加到该人物的面孔物理特征上, 从而重塑面孔表征。本研究说明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在面孔表征形成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认知和情感共情与负性情绪: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
    郭晓栋, 郑泓, 阮盾, 胡丁鼎, 王毅, 王艳郁, 陈楚侨
    心理学报    2023, 55 (6): 892-904.   DOI: 10.3724/SP.J.1041.2023.00892
    摘要9814)   HTML876)    PDF(pc) (1267KB)(12097)    收藏

    情绪调节在社会情境中对认知和情感共情的影响尚待厘清, 这一问题的阐明将有助于理解社会交互中负性情绪的产生和影响机制, 为未来的社会认知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了共情、情绪调节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 并采用中文版共情准确性任务探讨认知重评策略使用对共情情绪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 情感共情与日常生活中更多的焦虑和压力有关, 而认知共情与更少的抑郁情绪相关, 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均在共情与负性情绪之间起保护性调节作用; 共情准确性任务中, 使用认知重评策略能提高个体对他人消极情绪的共情准确性、降低自身的负性情绪体验; 在积极情境下还可以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结果表明情绪调节, 特别是认知重评, 在认知和情感共情与负性情绪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青少年手机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基于多元宇宙样分析和密集追踪方法
    黄顺森, 来枭雄, 张彩, 赵心媚, 代欣然, 祁梦迪, 王欢蕾, 王文荣, 王耘
    心理学报    2024, 56 (6): 745-758.   DOI: 10.3724/SP.J.1041.2024.00745
    摘要3740)   HTML262)    PDF(pc) (1194KB)(5109)    收藏

    为探究手机压力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研究1基于74182名青少年样本, 采用多元宇宙样分析检验了手机压力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稳健性关系; 研究2对507名青少年采取为期35天的密集追踪测查, 探究了手机压力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机制。研究1发现50%以上青少年报告对手机有过压力感受, 且手机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负向关联是稳健的, 这值得研究者和社会的关注。研究2发现反刍和消极情绪的强度/波动性在手机压力和心理健康间起到中介作用, 且二者对积极和消极心理健康维度的作用机制有一定差异。研究首次扩展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压力−认知/情绪”理论和“媒体使用−数字化压力−心理健康”模型的广度和深度, 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迷“网”的少年:网瘾风险青少年的症状演化*
    陈诗韵, 屈笛扬, 卜禾, 梁凯欣, 张沛超, 迟新丽
    心理学报    2023, 55 (9): 1465-1476.   DOI: 10.3724/SP.J.1041.2023.01465
    摘要3833)   HTML425)    PDF(pc) (1037KB)(5272)    收藏

    本研究对深圳市1279名初一学生进行连续3年追踪测量, 采用增长混合模型和网络分析方法, 识别网瘾风险青少年及其网瘾症状的演化规律。增长混合模型结果显示, 根据青少年网瘾的发展趋势可以将青少年区分为正常组和风险组。网络分析结果表明, 风险组青少年的网瘾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核心症状:在初一时, “强迫性网络使用”、“满足感缺失”、“情绪失控”和“戒断反应”的中心性均较高; 在初二时, “满足感缺失”成为了该时间点中心性最高的核心症状; 在初三时, “戒断反应”成为了中心性最高的核心症状。本研究拓宽了对青少年网瘾动态变化性的认识, 扩充了识别网瘾风险青少年的方法, 为未来设计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实证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