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最新录用

    最新录用:下列文章已被录用,待排版后转入“预出版”。引用可写“印刷中”或“in press”,大约2~3月内可以正式出版。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和多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类型
    温忠粦, 王一帆, 马鹏, 孟进
    心理学报
    录用日期: 2024-06-13

    摘要0)      收藏
    探讨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学和其他社科领域实证研究的主要工作。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文章多数涉及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但这个概念未有明确界定,经常被人理解为相关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带来问题,尤其在中介效应研究中更为突出。本文将影响关系定义为有方向性的相关关系,从外延和内涵上揭示了相关、影响和因果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多种途径为影响关系建模找到理据;讨论了一个结果变量的多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类型。本文将为问卷研究中的变量之间关系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父母情感温暖、自我控制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多基因的调节作用及父母差异(亲社会行为专刊)
    聂衍刚, 陈沛, 王林欣, 喻承甫, 利振华
    心理学报
    录用日期: 2024-06-11

    摘要0)      收藏
    本研究构建 “环境×多基因—内表型—行为”理论框架,对880名中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研究,考察了自我控制在父母情感温暖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地,采用多基因累加分数的研究范式,探讨多巴胺系统、血清素系统和催产素系统基因 (COMT 基因rs6269 、HTR2A基因 rs6313、OXTR 基因rs53576、OXTR 基因rs2254295 和OXTR 基因rs2254298)如何调节该中介机制,并检验其中的父母差异。结果显示:(1) 控制亲社会行为基线水平后,父母情感温暖不仅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还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2) 多基因累加分数与父母情感温暖的交互作用不能直接预测亲社会行为,而是通过自我控制影响亲社会行为,且该机制不存在父母差异。在多基因累加分数较高的青少年群体中,父母情感温暖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控制,进而影响亲社会行为;而在多基因累加分数较低的青少年群体中,该中介作用路径不显著。研究结果阐明父母情感温暖对青少年自我控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如何因多基因累加分数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有助于深化对亲社会行为发生机制的认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领导者如何通过认知调整减少由下属宣泄引起的辱虐管理行为?
    刘德鹏, 庞旭宏, 宋杰, 李珏兴, 杨椅伊, 张生军
    心理学报
    录用日期: 2024-06-03

    摘要0)      收藏
    职场宣泄行为是指员工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负面感受或负面情绪的行为。现有文献主要从“宣泄者”视角出发,讨论宣泄如何影响了宣泄者的态度和行为,从“接受者”视角探索宣泄对接受者的影响则相对匮乏。仅有的文章关注下属对领导者宣泄如何影响了领导的情绪反应,进而促使领导者对下属进行负面行为。同时,现有文献主要强调组织应选择具有合适的个人特质的领导者来应对下属宣泄带来的挑战。基于压力交互理论,本文提出在个体内层次,自我耗竭这一认知机制在领导者接受到下属宣泄和实施辱虐管理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领导者自己能够通过认知调整策略来缓解下属宣泄导致领导者自我耗竭的效应,从而减少其辱虐管理行为。本文在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和一家金融服务企业实施了连续10个工作日、每天3次调研的经验取样法收集数据,最终来自188位中层领导者的1532个观测点的匹配数据支持了上述研究假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可达阵的多级评分最简完备Q矩阵的设计
    唐小娟, 彭志霞, 秦珊珊, 丁树良, 毛萌萌, 李瑜
    心理学报
    录用日期: 2024-06-03

    摘要0)      收藏
    多级评分含有比0-1评分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却鲜见多级评分Q矩阵设计研究。用最少的题量获得最高判准率是测验设计者追求的目标,借鉴0-1评分完备Q矩阵的设计方法,本文给出从可达阵中提取多级评分结构化/非结构化最简完备Q矩阵(SSCQM/USCQM)的方法和算法。模拟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在测验Q矩阵中容纳最简完备Q矩阵越多,判准率越高;(2)当列数相同时,多个SSCQM的判准率最高,而可达阵和多个USCQM的判准率均与SSCQM非常接近;(3)对于线型和无结构型,纵使多个SSCQM的列数少于可达阵列数,其判准率仍不低于于可达阵。USCQM比SSCQM的类型更多且判准率高,在实际测验设计中是更好的备选方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产品包装的医药符号线索对产品偏好的影响:感知有效性和规避情绪的中介作用
    张瑾, 许销冰, 庄晓涵
    心理学报
    录用日期: 2024-04-30

    摘要0)      收藏
    当前市场上,一些普通产品在包装上加入与医药有关的符号线索,引发消费者的医药联想。本文从“基于图式的信息加工”理论视角,通过六个实验研究,提出并发现产品包装的医药符号线索具有“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它提升了产品的感知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会引发消费者规避情绪。在两条路径同时作用下,医药符号线索并不一定导致更积极的产品态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购买动机可以调节两条路径的强度,进而影响产品偏好。当购买动机是实用型,感知有效性路径的作用更强,使得相比普通包装的产品,消费者更偏好包装中含有医药符号线索的产品;当购买动机是享乐型,规避情绪路径的作用更强,使消费者对包装中含有医药符号线索产品的偏好反转。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居住流动性对消费者易得型产品偏好的影响
    王丽丽 苏笑 梁可茵
    心理学报
    摘要0)      收藏
    当今居住流动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现有研究并没有深入探讨居住流动性对消费者产品选择和决策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激活居住流动性会导致消费者偏好那些可得性属性相对高而理想性属性相对低的产品(我们称之为“易得型”产品)。同时,我们提出自愿简约动机是这一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一发现高居住流动性与个体的易得型产品偏好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研究二操控居住流动性,验证了感知居住流动性与易得型产品偏好间的因果关系。研究三证明了居住流动性提高了易得型产品偏好而非降低了理想型产品偏好。研究四在真实的产品选择情境中进一步证明了主效应的稳健性。研究五证明了自愿简约动机的中介效应,并排除了解释水平、焦虑感等可能的替代解释。研究六通过证明极简主义价值观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证明了自愿简约动机的中介作用。研究七证明了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