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02年, 第1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2-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面孔识别的认知模型与电生理学证据
    彭小虎;罗跃嘉;魏景汉;王国锋
    2002, 10 (3):  241-247. 
    摘要 ( 1088 )   PDF(505KB) ( 2370 )  
    近年来面孔识别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发展迅速,该文围绕Bruce-Young的面孔识别模型,探讨模型中各认知单元的内涵、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面孔识别的认知过程和神经机制。另外,通过ERP研究结果,指出了Bruce-Young的面孔识别模型中的不足之处,由此提出了修正的面孔识别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语言产生研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余林;舒华
    2002, 10 (3):  248-256. 
    摘要 ( 879 )   PDF(489KB) ( 1636 )  
    文章对西方语言产生这一领域的研究传统与近年来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个小结,整个小结分4个部分:(1)语言产生的研究传统;(2)现代西方心理语言学研究的范式;(3)语言产生的加工阶段;(4)目前的主要理论模型及其争论。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总结西方语言产生研究的进程、方法与理论争论,为汉语语言产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熟悉感来源:相异-归因假设述评
    陈新葵;莫雷
    2002, 10 (3):  257-263. 
    摘要 ( 943 )   PDF(483KB) ( 1179 )  
    有关熟悉感的研究,近几年已经取得了进展。继Jacoby等在再认记忆研究中对熟悉感的产生得出的流畅启动假设后,Whittlesea等人通过大量的实验,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熟悉感的产生进行了解释,提出了相异-归因假设。该文旨在对这一假设的主要观点、对元认知领域的重要意义及其存在的不足进行述评,以便进一步的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问题表征方式与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胥兴春;刘电芝
    2002, 10 (3):  264-269. 
    摘要 ( 1059 )   PDF(481KB) ( 2377 )  
    阐述了问题表征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重点探讨了抽象表征、原理表征、图式表征等不同表征方式与数学问题解决的关系;最后提出通过选择与转换两种策略来寻求适宜的问题表征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构方程模式的发展与应用
    方平;熊端琴;曹雪梅
    2002, 10 (3):  270-279. 
    摘要 ( 937 )   PDF(497KB) ( 2580 )  
    结构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在教育、心理研究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目前还有一些理论和技术上的问题有待于澄清。尤其在国内,许多研究者对这种统计方法不十分了解,因此导致了对该程序的误用以及对结果的错误解释。为此,文章首先对SEM的设计和估计方面的一些问题加以讨论;其次指出SEM在近期的一些发展以及在某些方面的最新应用;最后文章还对SEM的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的信度比较研究及思考
    李德忠;刘凤华
    2002, 10 (3):  280-284. 
    摘要 ( 1143 )   PDF(475KB) ( 1195 )  
    任务分离的实验范式以功能分离和随机独立性等证据说明不同记忆任务的底层系统或加工机制。近期研究发现,两种记忆测量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分半信度差异显著,内隐测验的信度更低一些,因而对变量效果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两种测验信度差异对任务分离提出了区别于系统说或加工观点的另外解释。以后在研究外显和内隐记忆分离的时候应该慎重考虑测验信度的检验问题,还应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内隐记忆测验的信度,使两种记忆测验的信度具有可比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信息加工领域中的情境模型理论
    王沛;胡林成
    2002, 10 (3):  285-289. 
    摘要 ( 998 )   PDF(474KB) ( 1739 )  
    自Wyer和Srull把情境模型理论引入社会信息加工领域以来,情境模型理论成了社会信息加工研究的热点,其自身结构和加工机制也得到研究者的不断完善。该文简要介绍了情境模型理论的内容、结构及其基本假设。即情境模型代表人们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具体事件和情节的知识,并且通常在社会信息的理解过程中自动建立。这种模式一旦建立,就为理解新信息及作出相应的判断提供基础。情境模型包括三种基本信息:时空框架、实体集合及实体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认为人们在理解信息的过程中至少需要建构5个维度,即:(1)空间,(2)时间,(3)实体,(4)因果,(5)目的。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情境模型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常模和目标调节模型:两种幸福感文化观
    邱林;郑雪;严标宾
    2002, 10 (3):  290-294. 
    摘要 ( 1010 )   PDF(481KB) ( 1616 )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资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生活质量这一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后期,主观幸福感(SWB)的研究逐步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热潮。近年来,幸福感属性中的文化差异引起了跨文化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文章通过比较SWB跨文化研究中新近出现的两个理论模型——文化常模模型和目标调节模型,探讨了文化在SWB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情绪性幸福感和生活意义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相互作用的认知子系统理论述评
    付翠
    2002, 10 (3):  295-301. 
    摘要 ( 961 )   PDF(479KB) ( 1063 )  
    该文介绍和分析了“相互作用的认知子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即信息的意义分为具体的、低层次的意义和一般的、高层次的意义;编码形式的转换遵循着特定的规则;不同信息的存储具有各自独立的记忆存储系统;高层次的意义对情绪产生具有直接作用。同时阐述了该理论对抑郁性情绪障碍的研究,并指出了该研究对治疗情绪障碍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与巴克利的行为反应抑制模型
    刘翔平;丁玎
    2002, 10 (3):  302-308. 
    摘要 ( 1325 )   PDF(479KB) ( 2404 )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ADHD(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主要表现在于注意力过程的缺损,将焦点放在多动和注意过程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此症有了新发现。巴克利等人认为注意力后面的自控能力的低下和自我管理的缺陷才是本症的实质所在。该文从这一新的视角分析并阐明了该障碍的实质:行为执行机制的缺陷,并据此对该障碍的矫正提出了新看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心理学研究的新工具
    赵向阳;朱滢
    2002, 10 (3):  309-314. 
    摘要 ( 1070 )   PDF(474KB) ( 2242 )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工具,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文章介绍了基于互联网的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分析了这种新研究工具的优点,如更高的效度,多样化的被试,操作更方便更高效,费用更低廉等。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新研究工具的局限性,如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控制不够严格等。但是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工具,互联网应该得到心理学工作者更多的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拟环境和WWW设计中的心理学研究
    沈昉;张智君
    2002, 10 (3):  315-321. 
    摘要 ( 915 )   PDF(479KB) ( 1174 )  
    虚拟环境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若干人因素问题。其中,虚拟环境中的“沉浸度”、“迷路”以及相关导航方式的设计等尤为突出。众多研究表明,在虚拟环境和WWW(World Wide Web)中,合理地呈现信息、恰当地布置浏览环境以及科学地设计导航方式,使人-计算机界面符合用户的认知加工特点和能力,减少认知负荷和心理压力,这对于最大程度地提高虚拟环境的沉浸度、减少迷路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际信任研究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林丽;张建新
    2002, 10 (3):  322-329. 
    摘要 ( 1192 )   PDF(482KB) ( 2725 )  
    组织中的人际信任,可以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增强组织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组织运行和管理成本。因此,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从各自的角度对组织中信任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组织人际信任的研究。首先探讨了几种基本的信任定义;然后重点介绍了在组织中建立人际信任以及导致信任破坏的个人因素、人际互动因素以及组织环境、社会文化等宏观因素;最后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展望了信任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雇员主动离职心理动因模型评述
    张勉;李树茁
    2002, 10 (3):  330-341. 
    摘要 ( 1394 )   PDF(514KB) ( 3952 )  
    在介绍雇员离职研究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对1980年后雇员主动离职研究中4个有代表性的心理动因模型──Steers 和Mowday(1981)模型、Sheridan(1983)模型、Lee和Mitchell(1994)模型以及Price(2000)模型进行了细致的评述,并对主动离职心理动因模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名人广告效果的制约因素研究述评
    王怀明;马谋超
    2002, 10 (3):  342-349. 
    摘要 ( 1185 )   PDF(487KB) ( 3109 )  
    系统回顾了影响名人广告效果的因素,指出名人广告的效果受名人可信度的影响,名人可信度包括吸引力、专业性与可靠性3个要素,专业性与可靠性对名人广告的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吸引力对广告效果的影响受名人与商品的一致性以及消费者的精细加工水平的制约,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与意义迁移模型进一步说明了名人广告对消费者产生影响的具体过程,在名人广告中名人形象与商品形象的一致性是影响广告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品牌资产——一种认知的观点
    黄合水;彭聃龄
    2002, 10 (3):  350-359. 
    摘要 ( 1215 )   PDF(504KB) ( 2531 )  
    品牌资产是当今营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文章以大量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为佐证,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对品牌资产的本质、品牌资产的形成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论述。文章指出,品牌资产就是消费者关于品牌的知识,包括品牌名字与产品类别、产品评价和关联物(有关产品的信息或线索)的记忆联想;品牌资产是在品牌名字的基础上经过营销活动和消费者产品购买、使用经验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品牌资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产品销售的促进和品牌延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