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24年, 第5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知觉学习中非显著性刺激视觉加工的学习机制
    张琪, 王紫乐, 吴美君
    2024, 56 (6):  689-700.  doi: 10.3724/SP.J.1041.2024.00689
    摘要 ( 4045 )   HTML ( 554 )  
    PDF(659KB) ( 526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非显著性刺激的知觉学习研究发现成人大脑具有可塑性, 但是知觉学习如何影响不同的视觉加工阶段仍不清楚。通过将眼动指标划分为3个视觉加工阶段来探究知觉学习的机制:搜索潜伏期(早期), 是指从搜索屏呈现到第一次眼跳离开初始注视点位置的时间, 代表了在搜索屏中选择第一个搜索位置的时间; 注视点个数和平均注视时间(中期), 代表搜索过程中注视加工的位置个数和平均加工时间; 确定时间(后期), 代表判断当前刺激是否为目标并做出反应的时间。结果发现对训练刺激的搜索正确率提高, 反应时变快, 同时搜索潜伏期显著增加, 注视点个数和平均注视时间减少, 且行为和眼动指标的变化都没有迁移至未训练刺激。说明知觉学习会影响早期和中期视觉加工阶段, 可能通过增长搜索潜伏期, 同时减少眼跳的次数和降低注视时间来提高搜索表现。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文化表情识别中的群内优势效应:自发性和呈现方式对气愤和厌恶表情识别的影响
    方霞, 葛猷勋
    2024, 56 (6):  701-713.  doi: 10.3724/SP.J.1041.2024.00701
    摘要 ( 2551 )   HTML ( 279 )  
    PDF(711KB) ( 3152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以往研究发现, 识别与自身文化背景相同的个体的面部表情比跨文化背景个体更准确, 这被称为群内优势效应。然而, 以往研究主要关注静态表演表情, 对动态表情和自发表情识别中的群内优势效应知之甚少。为了探究群内优势效应是否受表情自发性(表演和自发)和呈现方式(静态和动态)的调节, 本研究招募了中国和加拿大/荷兰被试, 分别对中国和荷兰模特表演和自发的气愤和厌恶表情(实验1), 以及静态和动态表演的气愤和厌恶表情(实验2)进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 在多数情况下, 表演和自发表情的识别都呈现群内优势效应, 且表演表情的群内优势效应显著高于自发表情; 静态和动态表演表情的识别也出现群内优势效应, 但两者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 表情识别的群内优势效应会受到表情自发性的调节, 但可能不受表情呈现方式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对于拓展群内优势效应研究和深化跨文化表情识别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符号与非符号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的发展:言语能力、视空间能力和工作记忆的作用
    蒋家丽, 戚玥, 雷秀雅, 卢骊霏, 于晓
    2024, 56 (6):  714-730.  doi: 10.3724/SP.J.1041.2024.00714
    摘要 ( 1392 )   HTML ( 188 )  
    PDF(803KB) ( 158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为了揭示符号和非符号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spatial-numeric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 SNARC效应)各自的发展规律及二者关系, 实验1以36名6~7岁儿童、59名7~8岁儿童、69名8~9岁儿童和31名成人为被试, 测查符号和非符号奇偶判断任务, 发现符号SNARC效应在8~9岁儿童中才出现, 但非符号SNARC效应在6~7岁儿童中就已出现, 且跨年龄组(儿童和成人)的数据和针对儿童的追踪数据分析显示两种SNARC效应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可能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此外, 对于同时出现符号与非符号SNARC效应的8~9岁儿童和成人来说, 符号和非符号SNARC效应相关不显著。为进一步探讨两种SNARC效应是否有相似的认知机制, 实验2对137名8~9岁儿童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 测查其言语能力(语音意识、语音记忆和快速命名)、视空间能力(视知觉和心理旋转)、工作记忆(言语工作记忆和视空间工作记忆)及符号和非符号SNARC效应, 结果显示: 言语能力和言语工作记忆对符号SNARC效应预测作用显著, 视空间能力和视空间工作记忆对非符号SNARC效应预测显著。这表明两种SNARC效应具有不同的认知基础。研究结果支持了符号与非符号SNARC效应的分离假说, 并拓展了双编码理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具性喂养对9~12岁儿童挑食行为的影响:来自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证据
    崔一岑, 张易晓, 陈曦梅, 肖明岳, 刘永, 宋诗情, 高笑, 郭成, 陈红
    2024, 56 (6):  731-744.  doi: 10.3724/SP.J.1041.2024.00731
    摘要 ( 1524 )   HTML ( 157 )  
    PDF(910KB) ( 212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采用静息态磁共振数据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在87名9~12岁儿童中探究挑食行为的神经关联, 并检验其在工具性喂养和挑食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儿童挑食行为与右侧尾状核的局部一致性正相关。功能连接结果表明儿童挑食行为与右侧尾状核−左侧壳核功能连接正相关。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上述神经发现能够较好的预测儿童挑食行为, 验证了神经结果的稳定性。这表明涉及感觉信息编码和奖赏加工的尾状核和壳核可能在儿童挑食行为的个体差异中起着关键作用。中介模型进一步显示, 工具性喂养能够通过右侧尾状核−左侧壳核功能连接负向影响儿童挑食行为。研究提供了儿童挑食行为稳健的神经基础证据, 并且为从父母喂养方式入手干预改善儿童不良的挑食行为提供理论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少年手机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基于多元宇宙样分析和密集追踪方法
    黄顺森, 来枭雄, 张彩, 赵心媚, 代欣然, 祁梦迪, 王欢蕾, 王文荣, 王耘
    2024, 56 (6):  745-758.  doi: 10.3724/SP.J.1041.2024.00745
    摘要 ( 5100 )   HTML ( 463 )  
    PDF(1194KB) ( 712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为探究手机压力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研究1基于74182名青少年样本, 采用多元宇宙样分析检验了手机压力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稳健性关系; 研究2对507名青少年采取为期35天的密集追踪测查, 探究了手机压力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机制。研究1发现50%以上青少年报告对手机有过压力感受, 且手机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负向关联是稳健的, 这值得研究者和社会的关注。研究2发现反刍和消极情绪的强度/波动性在手机压力和心理健康间起到中介作用, 且二者对积极和消极心理健康维度的作用机制有一定差异。研究首次扩展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压力−认知/情绪”理论和“媒体使用−数字化压力−心理健康”模型的广度和深度, 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他人生育态度和行为的低估抑制了Z世代未生育个体的生育意愿
    陈思静, 沈家辉, 姜侨桀, 杨莎莎
    2024, 56 (6):  759-776.  doi: 10.3724/SP.J.1041.2024.00759
    摘要 ( 3416 )   HTML ( 202 )  
    PDF(568KB) ( 4207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个体的生育意愿不仅受到各种宏微观客观因素的影响, 同样也受到个体对他人生育态度/行为主观感知的影响。研究1 (N = 904)显示, 个体通常低估了他人的生育态度和行为, 而这一低估反过来抑制了自身的生育意愿。研究2a (N = 210)和2b (N = 210)通过操纵被试的主观感知验证了对他人生育态度/行为的低估与自身生育意愿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3 (N = 220)的结果显示, 生育效能和责任感知可较好地解释上述发现, 其中生育效能的作用更大。研究4的元分析(N = 1544)表明, 个体对他人生育态度/行为的低估以及这种低估对自身生育意愿的影响均具有小到中等的效应量。上述结果表明, 运用社会规范方法来纠正人们的错误认知从而提升生育意愿可为现有政策提供额外助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浪动物慈善救助中的“远狗近猫”效应及其机制探析
    柳武妹, 王璐
    2024, 56 (6):  777-798.  doi: 10.3724/SP.J.1041.2024.00777
    摘要 ( 3409 )   HTML ( 307 )  
    PDF(5219KB) ( 521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已有的亲社会研究都在关注对人的慈善捐赠, 关于流浪动物的慈善救助并未有人探讨。由于日常生活中流浪动物救助信息通常会同时呈现动物类型和空间距离, 因此本文基于动物类型和空间距离之间的联结来探讨二者对流浪动物救助意愿的影响, 以及其中的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1个内隐联想测验、1个田野实验和7个不同情景的线上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本文发现:猫与近空间距离更匹配; 狗与远空间距离更匹配(实验1a、1b)。因此, 在近空间距离的情况下, 呈现流浪猫(vs.流浪狗)引发人们对流浪动物的更高救助意愿; 在远空间距离的情况下, 呈现流浪狗(vs.流浪猫)引发人们对流浪动物的更高救助意愿(实验2、3、3S、4、4S、5); 加工流畅性是内在中介(实验4、4S、5)。此外, 思维模式会调节上述“远狗近猫”效应, 也即该效应在基于情感的思维模式下存在但在基于理性的思维模式下消失(实验6)。理论层面, 本文关注了流浪动物这一新颖的慈善捐赠对象, 验证了动物类型和空间距离的内在联系。本文还识别出了流浪动物救助中的“远狗近猫”效应。实践层面, “远狗近猫”效应可以指导慈善组织和机构根据动物类型和空间距离的匹配来合理呈现救助信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金投资决策中老手与新手的信息加工差异及干预
    辛自强, 王鲁晓, 李越
    2024, 56 (6):  799-813.  doi: 10.3724/SP.J.1041.2024.00799
    摘要 ( 1102 )   HTML ( 130 )  
    PDF(1069KB) ( 137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以往的基金研究多从专业的角度构建复杂的决策模型, 难以直接被普通基金投资者所理解和应用。为了引导众多的基金投资新手正确理财, 我们引入“老手−新手”比较范式探寻二者投资决策时的信息加工过程差异, 并探讨如何对新手予以干预以提升其决策质量。研究1通过Mouselab技术收集信息加工过程数据, 发现在基金信息搜索和加工过程中, 老手比新手更倾向于基于属性的信息搜索模式, 信息加工的补偿性更低; 基于属性的信息搜索模式有利于决策质量, 但这一结果仅在新手中存在, 这可能在于老手的信息搜索模式较为稳定, 其变异性难以为决策质量提供解释。由于现有的理财客户端的页面呈现方式使得投资新手难以使用基于属性的信息搜索模式, 研究2向被试提供表格纸来帮助他们进行结构化加工, 以降低基于属性进行搜索的难度, 结果发现结构化加工组被试的决策质量高于控制组。上述结果反映了老手和新手基金投资决策的信息加工特征, 为改进新手理财决策提供了干预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官工作时间贫困感的前因及其司法决策后果的质性探究
    张南, 曹沛伶, 李宁, 孙晓敏, 乔志宏, 赵精武
    2024, 56 (6):  814-830.  doi: 10.3724/SP.J.1041.2024.00814
    摘要 ( 1313 )   HTML ( 125 )  
    PDF(1167KB) ( 186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诉讼爆炸”时代背景下, “案多”与“人少”的现实矛盾愈演愈烈, 法官工作时间贫困现象尤为突出。文章从“以人为中心”的视角出发, 探索诱发法官工作时间贫困感的现实因素, 及其影响司法决策质效的深层机制。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 根据目的性抽样原则, 以华北、华中、东南地区的审判与执行法官为对象(51人), 形成访谈逐字稿一百余万字。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出工作时间贫困感的前因及其司法决策后果的双路径模型。研究表明:1)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的结构性失衡, 即一方面是庞杂的工作内容与繁重的考核指标所造成的工作要求激增, 而另一方面是人员配备和支持不足所造成的工作资源匮乏, 共同催生了法官普遍体验到的时间贫困感。2)源于工作要求−资源失衡的时间贫困感, 迫使法官个体采用“工作提速策略”与“工时延长策略”的应对方式, 进而促使法官采用“结案导向”工作模式, 同时加剧了法官内在身心资源的损耗, 最终造成对司法决策质效的潜在威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放式情境判断测验的自动化评分
    徐静, 骆方, 马彦珍, 胡路明, 田雪涛
    2024, 56 (6):  831-844.  doi: 10.3724/SP.J.1041.2024.00831
    摘要 ( 1191 )   HTML ( 86 )  
    PDF(3073KB) ( 1394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受限于评分成本, 开放式情境判断测验难以广泛使用。本研究以教师胜任力测评为例, 探索了自动化评分的应用。针对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场景开发了开放式情境判断测验, 收集中小学教师作答文本, 采用有监督学习策略分别从文档层面和句子层面应用深度神经网络识别作答类别,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效果理想, 各题评分准确率为70%~88%, 与人类评分一致性高, 人机评分的相关系数r为0.95, 二次加权Kappa系数(Quadratic Weighted Kappa, QWK)为0.82。结果表明, 机器评分可以获得稳定的效果, 自动化评分研究能够助力于开放式情境判断测验的广泛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