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04年, 第1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4-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前额叶皮质损伤患者的情绪异常
    王一牛,罗跃嘉
    2004, 12 (2):  161-167. 
    摘要 ( 2605 )   PDF(764KB) ( 8716 )  
    人类前额叶皮质与情绪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在相关的临床和神经成像研究结果基础上,分析了前额叶皮质损伤对情绪行为造成的影响,分别概述了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和焦虑患者的情绪变化、前额叶切除对情绪的影响以及左右前额叶皮质与情绪的关系,重点阐述了前额叶功能异常的神经生理学特点,认为情绪的改变会随着前额叶皮质不同部位的结构缺损或功能变化而有所不同,此有利于对前额叶皮质损伤患者情绪异常的评价与防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物体分类的ERP研究
    买晓琴,罗跃嘉
    2004, 12 (2):  168-175. 
    摘要 ( 1490 )   PDF(789KB) ( 1718 )  
    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功能。该文主要就近年来自然物体分类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情况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与自然物体分类有关的ERP早晚期成分;接着讨论了快速视觉分类的加工机制,认为前馈机制在这种复杂分类任务的视觉加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最后详细介绍了两个分离的视觉加工机制,认为自然物体的视觉分类在不同时程涉及不同机制:即首先是任务无关的早期知觉加工过程,其次是任务相关的、类别无关的加工机制,与被试的决策有关。也讨论了这两个分离的加工过程涉及的神经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习判断及其准确性
    陈功香,傅小兰
    2004, 12 (2):  176-184. 
    摘要 ( 2210 )   PDF(809KB) ( 2977 )  
    学习判断是元认知判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未来记忆成绩的预测。产生机制及其准确性是学习判断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理论,试图说明学习判断的机制与准确性。Koriat的线索模型总结了以往的研究发现,加深了人们对学习判断的理解,但该模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指出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关系评述
    郭秀艳
    2004, 12 (2):  185-192. 
    摘要 ( 2130 )   PDF(790KB) ( 3782 )  
    文章从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区别、联系以及相互作用三方面,对这两个概念集合间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最初,内隐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源于其与外显学习在现象学、实验操作、神经生理学以及学习机制等方面的诸多不同。近年来,虽然内隐学习的独立地位已被充分确立,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学习任务都是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结合物。最后,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相互权衡的动态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比推理的影响因素及脑生理基础研究
    唐慧琳,刘昌
    2004, 12 (2):  193-200. 
    摘要 ( 2397 )   PDF(818KB) ( 2665 )  
    类比推理是不同于演绎,也不同于归纳的一种独立的推理形式。作为人类认知发展的中心能力之一,类比推理已逐渐成为当代认知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研究表明类比推理不仅受顺序、因果结构、上下文连贯性等项目特征的影响,并且与加工速度、工作记忆等其它认知能力有密切关系。有关类比推理的神经影像研究则主要发现大脑左半球前部和后部区域的参与,似可进一步从脑生理水平表明类比推理与工作记忆存在密切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拟环境中临境感及其测量方法
    周荣刚,张侃
    2004, 12 (2):  201-208. 
    摘要 ( 1561 )   PDF(799KB) ( 2736 )  
    虚拟环境(VE)中的临境感是用户感知身处VE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是评价VE的重要指标。VE临境感产生的基础在于个体VE某一特征的集中注意,其程度强弱在一定范围内取决于个体分配于VE的注意资源量,受诸如计算机技术设备等系统因素、表现为个体差异的用户因素以及人机对话过程中交互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生理指标(生理测量法、心率变化和皮肤电阻变化)、行为指标(姿势变化和冲突条件下的刺激定位)、心理物理学(对比法和跨通道匹配法)、主观评价(WS-PQ、SUS-PQ、ITC-SOPI和直接主观评价法)和绩效衡量对VE临境感的测量方法进行总结和简单评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谈情绪智力与人工智能中的感情计算
    许远理,郭德俊
    2004, 12 (2):  209-214. 
    摘要 ( 2776 )   PDF(777KB) ( 3952 )  
    基于情绪智力是加工、处理情绪及情绪信息的能力,而人工智能中的感情计算是要赋予计算机与人互动过程中情感信息的加工能力,人脑处理情绪信息的能力与电脑处理情绪信息的能力可以进行类比。近几年来,人工智能专家已经认识到情绪智力在感情计算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把人类识别和表达情感的能力赋予计算机,开发了具有部分感情能力的计算机。新一代感情计算机的研发和应用依赖于人工智能专家与心理学家之间的密切合作,两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相互借鉴和互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依恋表征与婚恋依恋
    周春燕,黄希庭
    2004, 12 (2):  215-222. 
    摘要 ( 2300 )   PDF(790KB) ( 4605 )  
    近年来依恋研究已拓展到成人的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依恋表征是成人对其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重构,婚恋依恋是成人与情侣间构成的依恋情感联结。该文介绍了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研究的理论背景、测量方法及主要成果——依恋的代际传递性、依恋的临床应用、婚恋依恋对成人婚恋关系质量和工作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成人依恋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如依恋表征与婚恋依恋的关系问题、依恋的稳定性与变化问题以及依恋是个体差异还是关系变量等,并分析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
    侯珂,邹泓,张秋凌
    2004, 12 (2):  223-230. 
    摘要 ( 2512 )   PDF(814KB) ( 3693 )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是一种评估个体对两个概念的自动化联系强度的间接测量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有很多证据显示,较之于外显测验,IAT能为研究提供更多新的信息,但其信度、效度指标都有待改善,而且不同学者对其测验原理仍有不同解释。因此,研究者对IAT的应用及对其结果的解释需持谨慎态度。另外,文章还简单介绍了IAT数据处理的新方法和一些IAT的变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量等价性的概念及其判定条件
    白新文,陈毅文
    2004, 12 (2):  231-239. 
    摘要 ( 2509 )   PDF(815KB) ( 2978 )  
    测量等价性指的是,应用量表进行测量时,当观测变量和潜在特质之间的关系在相比较的各个组之间等同时,就称该量表具备测量等价性。特别地,来自不同群体但在潜在特质上得分相等的个体,他们观测变量的得分也应该相等。测量工具满足测量等价性的要求是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的前提条件。该文首先明确了测量等价性的概念及其研究历史,然后阐述了测量等价性的重要性以及对测量等价性分析的必要性,进而讨论了在结构方程模型中测量等价性所要满足的5个条件,最后列举了模型优劣判定的拟合度指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中的自我认识
    孙炯雯,郑全全
    2004, 12 (2):  240-245. 
    摘要 ( 1501 )   PDF(772KB) ( 3400 )  
    人们不仅会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还会通过与过去自我的比较来评价自我。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在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中自我提高(self-enhancement)动机起了决定性作用。在社会比较中人们会贬低他人,在时间比较中人们会贬低过去的自我,从而来达到提高自我,最终使现在的自我感觉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学习整合理论模型
    于海波,方俐洛,凌文辁
    2004, 12 (2):  246-255. 
    摘要 ( 2522 )   PDF(827KB) ( 3729 )  
    如何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这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定义的根本假设、组织学习层次、组织学习过程、内部推动因素四个方面对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学习的界定以及整合的组织学习模型,它包括:个体、团队、组织层、组织间四个学习层次,获得和产生、解释、整合、制度化四个心理和社会互动过程,反馈学习(feedback)和前馈学习(feed forward)两个信息或知识流动过程。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费心理学中的风险认知
    张硕阳,陈毅文,王二平
    2004, 12 (2):  256-263. 
    摘要 ( 2465 )   PDF(788KB) ( 5291 )  
    文章回顾了消费心理学研究中有关风险认知的文献,对于双因素模型、多维度模型、复杂模型和整合模型等风险认知的概念模型进行了综合介绍,并分析了影响消费者风险认知的因素、产品风险与服务风险的差异以及降低风险认知的策略。文章最后展望了消费者风险认知的研究趋势,尤其是电子商务中的风险认知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程序公正及其心理机制
    林晓婉,车宏生,张鹏,王蕾
    2004, 12 (2):  264-272. 
    摘要 ( 1722 )   PDF(797KB) ( 2614 )  
    程序公正是组织公正的重要成分。自从Thibaut和Walker(1975)提出程序公正的概念以后,程序公正被引入了很多领域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程序公正的内容需要整合统一。发言权效应和尊重效应讨论了影响程序公正判断的因素,个人利益模型和团体价值模型则分析了其内在的心理机制。程序公正影响了大量与工作有关的态度和行为,并与分配结果产生了交互作用,其内在机制也在文章中得到了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拟团队中的信任研究
    马颜,李晓轩
    2004, 12 (2):  273-281. 
    摘要 ( 1865 )   PDF(784KB) ( 3933 )  
    信任是从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虚拟团队的一个重要课题。与传统组织中的信任相比,虚拟团队中的信任主要是认知或行为定向的;它在最初几次互动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起来,并通过随后的沟通行为维持下去,所以沟通行为和沟通内容的特征对虚拟团队中信任的建立和维持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由于目前研究方法所限,无法确定虚拟团队中信任与绩效的因果关系,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绩效反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王永丽,时勘
    2004, 12 (2):  282-289. 
    摘要 ( 2227 )   PDF(783KB) ( 2356 )  
    绩效反馈是组织中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激发员工潜能的很重要的管理手段。该概要回顾了有关反馈的研究,分析了反馈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不同反馈来源中上级反馈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表扬还是批评的信息对员工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反馈接受者本人的特点对反馈效果的影响研究应更加深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细胞介素-1在病态行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杨宏宇,林文娟
    2004, 12 (2):  290-295. 
    摘要 ( 885 )   PDF(799KB) ( 3007 )  
    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是介导神经-免疫活动的关键分子,在应激状态时出现IL-1活性增强,注射IL-1可以引发病态行为。外周释放的IL-1通过快通路和慢通路作用于大脑进而引发病态行为,快通路是指局部的初级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入大脑,慢通路是指IL-1从环脑室器官和脉络从扩散进入大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自我实现研究现状
    郑剑虹,黄希庭
    2004, 12 (2):  296-303. 
    摘要 ( 2164 )   PDF(777KB) ( 4318 )  
    马斯洛逝世后的30余年,自我实现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表现为测量工具的编制、自我实现的结构、影响因素、性别差异等方面的实证研究。研究者在自我实现的结构和特征上的认识存在差异;在自我实现的性别差异研究上亦缺乏一致意见;但在把自我实现视为一种过程,而非一种终结状态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父母教养类型、学业成就、学校教育策略、自我概念是影响个体自我实现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化发展及其问题
    石国兴
    2004, 12 (2):  304-311. 
    摘要 ( 2507 )   PDF(786KB) ( 2776 )  
    由于英国咨询与治疗协会及其前身英国咨询协会的不懈努力,英国心理咨询业的专业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表现在:在培训方面,统一课程要求;注重受训者的业务发展;培训对象、时间及费用上有灵活性。在督导方面,实施终身督导;尊重各种流派;坚持授权式和发展式督导,保证督导人员独立行使职责。在资格鉴定或注册方面,严格控制条件和标准。在伦理和投诉方面,出台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关于咨询和治疗的伦理规范框架。英国心理咨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学校心理咨询的不景气;咨询专业化要求与咨询实际不相吻合;在经济上面临挑战;资格鉴定注册及投诉上存有争议。了解他山之石,对于促进我国心理咨询专业化的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反实在论”还是“实在论”?
    杨莉萍
    2004, 12 (2):  312-319. 
    摘要 ( 2325 )   PDF(776KB) ( 3038 )  
    “反实在论”与“实在论”之争是当前有关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争论的核心。批判者指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是“反实在论”,社会建构主义者则竭力澄清自己的“实在论”立场。该文认为:社会建构主义是一个芜杂的思想体系,任何一种简单的结论都难免失之武断,妨碍对它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把握社会建构主义关键在于对“现实”的理解,社会建构主义的“现实”是统一了主客体的生活的现实,它对主客关系的超越对现代心理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实在论者,了解实在论特有的问题和局限性,有助于更加理性地认识和参与这场争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