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1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9-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快速节俭启发式——相关争议与简短评论
    刘永芳
    2009, 17 (5):  885-892. 
    摘要 ( 1437 )   PDF(752KB) ( 3742 )  
    在有限理性和生态理性假设基础上,Gigerenzer教授和在他指导下的“ABC研究组”发现并提出了再认启发式、采纳最佳启发式、优先启发式、道德启发式等一系列“快速节俭启发式”。大量研究表明这些简单决策规则是节省信息的合理而高效的认知策略,但也有一些研究者对它们表示怀疑。在本文中,作者对近期关于快速节俭启发式的一般争议及围绕采纳最佳启发式、优先启发式、道德启发式展开的具体争议进行了回顾与总结,给出了简短的评论。快速节俭启发式是一个富有前景、却又布满荆棘的研究领域。要想实现宏伟的研究目标,ABC研究组尚需做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象—认知吝啬原则:MHD问题另释
    李小平;葛明贵;李菲菲;宣宾
    2009, 17 (5):  893-900. 
    摘要 ( 1484 )   PDF(751KB) ( 1560 )  
    本文首先对MHD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对MHD问题中出现的“概率错判”和“选择固着”两种现象给出了一种基于表象—认知吝啬视角的解释。该视角认为,人们无论采用的是顺向表征还是逆向表征,都采用了动态表象表征问题,而依照认知吝啬原则,动态表象要模拟轿车在门1、门2之间以1:2的比率出现的状态很难,却极容易模拟成轿车在门1门2间随机出现的状态;这导致了人们形成“概率错判”;对于“选择固着”问题该视角则认为,它的出现是不变比改变更符合认知吝啬原则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发展及其争论
    陈庆飞;雷怡;欧阳含璐;李红
    2009, 17 (5):  901-908. 
    摘要 ( 1099 )   PDF(522KB) ( 1736 )  
    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指的是在归纳论断中,前提项目数量越多、越多样,将能构成归纳力度越强的推理。已有研究表明成人的归纳推理明显受到前提项目多样性的影响,而幼儿的相关研究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幼儿不能基于多样性进行推理,二是认为5岁左右的幼儿就能够基于多样性进行推理。出现此争论的原因可能与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有关,如实验范式与前提组间差异、实验材料类别与概念范畴、属性特征及呈现方式、推理形式;此外,儿童的知识经验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未来研究可以结合相关领域的研究范式;深入挖掘影响儿童表现出多样性效应的因素;将任务设计多样化;将实验任务的计分方式多样化;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言语产生的同音词表征:模型争论与再思
    方杰;李小健
    2009, 17 (5):  909-916. 
    摘要 ( 1307 )   PDF(787KB) ( 2302 )  
    言语产生和言语理解都涉及同音词在通达过程的表征。言语产生研究中,Levelt和Caramazza分别从通达的两阶段分离激活和独立网络模型推出了同音词的分享和独立表征模型,并用语言实验的频率效应和病人的语音治疗效应给予检验。本文评述了研究的新进展,探讨了同音词表征模型的分歧,认为同音词词汇表征与语言差异、加工范式、知觉通道等有关。从言语理解(言语知觉和词汇再认)的研究表明,这两种表征模型可能难以概括同音词尤其是汉语同音词的表征。本文根据言语理解研究的新近发现建议了一些可能的表征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盲文字加工的行为和脑机制
    曹晓华;李愧敏;陈昌明;翁旭初
    2009, 17 (5):  917-922. 
    摘要 ( 1264 )   PDF(770KB) ( 1666 )  
    文盲作为一个特殊的被试群体,对其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文盲研究最初集中在文盲的口语加工和语音意识等方面。其后比较关注文盲字词的语音和语义加工。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对文盲的文字加工脑认知机制进行了研究,探讨脑功能组织是如何受到早期学习的调制,左侧梭状回在字词识别中的作用及其文盲脑功能偏侧化问题。以后此类研究应关注文盲字词识别学习过程中的脑功能变化和文化认知对认知老化的影响等科学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忆研究的功能取向
    李荆广;郭秀艳
    2009, 17 (5):  922-930. 
    摘要 ( 1401 )   PDF(784KB) ( 2275 )  
    记忆功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记忆系统的“设计”(运作机制)则支持其功能。因此,通过探究人类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分析记忆功能,再推测并验证记忆解决方案,是研究记忆的一种可靠途径,此即为记忆研究的功能取向。本文以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相比控制加工条件,判断单词对求生情境的重要性可获得更好的记忆保持量)、多重记忆系统的分离与协同、记忆对未来的价值等问题为例,具体阐明了该取向是如何促进研究者理解记忆运作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轻度认知损伤的语义记忆研究述评
    王鹏云;李娟
    2009, 17 (5):  931-937. 
    摘要 ( 1253 )   PDF(768KB) ( 1615 )  
    轻度认知损伤(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表现为与年龄和教育程度不相称的认知功能减退。本文回顾了近期有关MCI语义记忆的研究,分析比较了各研究的实验任务及结果,得出MCI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语义记忆损伤,语义记忆测验对MCI的早期筛查和转归预测有重要作用。最后指出将来的研究需要将包括语义记忆成分在内的多种认知测验相结合,以便及早发现有可能发展为痴呆的危险个体并开展相应干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抑郁症的整合情绪记忆模型述评
    刘庆英;冯正直
    2009, 17 (5):  938-943. 
    摘要 ( 1439 )   PDF(744KB) ( 2998 )  
    多种早期情绪记忆模型尝试揭示抑郁症的认知致病原因和机制。但是,抑郁症的致病因素存在多样性,而各个模型只侧重于某个方面,难以全面、系统、准确对其进行的诠释。整合情绪记忆模型将记忆建构、自我图式、自传体记忆、内隐记忆等认知结构进行系统的整合,从编码和提取的角度对抑郁症的的发生、持续和治疗提供新的解释,为抑郁症的预防、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联觉的认知神经机制
    程大志;隋光远;陈春萍
    2009, 17 (5):  944-950. 
    摘要 ( 1509 )   PDF(812KB) ( 3686 )  
    联觉是指由一种感官刺激引起其他感官体验的心理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将行为实验和脑成像技术结合,发现了联觉的认知神经基础。本文总结了最受关注的字形-颜色联觉的研究成果,认为联觉发生在视知觉加工的早期阶段,与知觉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特征,其脑区涉及梭状回(V4)和顶叶。未来联觉的研究将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ylyshyn的索引理论:视觉表征方式的新解释
    蒋怀滨;公艳艳;林良章
    2009, 17 (5):  951-956. 
    摘要 ( 1220 )   PDF(745KB) ( 1660 )  
    视觉索引理论是解释人类表征外部世界的一种新理论。首先回顾了索引理论的产生背景,在此基础上阐述索引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及在不同范式下如多客体追踪、线条错觉运动、前概念选择和感数与计数分离研究所提供的证据。接着,简介其在特殊教育、人机交互和语言学领域的应用。最后,针对新近研究引发对索引理论基本假设的争论如前注意加工是否涉及注意资源、索引阶段对特征信息和时空信息加工的分离等,提出相关研究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观幸福感的脑机制
    顾媛媛;罗跃嘉
    2009, 17 (5):  957-963. 
    摘要 ( 1553 )   PDF(803KB) ( 3131 )  
    主观幸福感是社会认知领域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Kahneman等人提出的评价系统模型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主观幸福感形成过程中,评价系统的主要产物包括即时效用、回忆效用、抉择效用和预期效用,这些效用都有着各自特殊的神经机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它们也对应着各异的神经基础。未来主观幸福感领域的研究应遵循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相结合的整合研究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
    刘聪慧;王永梅;俞国良;王拥军
    2009, 17 (5):  964-972. 
    摘要 ( 1922 )   PDF(800KB) ( 7003 )  
    共情是发生在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恰当地共情不仅可以提高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几率,还可以有效抑制攻击行为。以往研究者大多从静态的角度对共情的定义、结构和机制等进行探讨,然而,共情作为一种心理过程,以动态的观点阐述其内部机制对于探讨共情的本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回顾了以往研究者的共情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共情进行了界定;之后在对共情相关的理论或模型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共情的动态模型,并结合以往的研究对动态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是总结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性别发展的生物学取向研究述评
    邹吉林;王美芳;曹仁艳;闫秀梅
    2009, 17 (5):  973-982. 
    摘要 ( 1947 )   PDF(767KB) ( 2217 )  
    当前解释性别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三种取向:生物学取向、社会化取向、认知取向。近年来,生物学取向日益受到关注并得到认可和接受。解释性别发展的生物学取向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视角,即进化心理学和进化发展心理学、跨物种比较等远端进化解释,以及行为遗传学研究、染色体异常研究、荷尔蒙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研究等近端解释。本文总结阐述了这些生物学因素对性别发展的具体影响,并指出了进化心理学研究、行为遗传学研究、荷尔蒙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的脑成像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展望未来研究的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心理时间之旅的发展
    白文;王美芳;闫秀梅
    2009, 17 (5):  983-989. 
    摘要 ( 1581 )   PDF(790KB) ( 2167 )  
    人类在心理上把自我投射到过去以重新经历过去事件以及把自我投射到未来以预先经历未来事件的能力被称为心理时间之旅。心理时间之旅是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目前有关个体心理时间之旅的发展研究表明,心理时间之旅大约出现在儿童3~5岁时。未来有关个体心理时间之旅的发展性研究应从研究范式、研究技术、认知机制、文化差异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罗静;王薇;高文斌
    2009, 17 (5):  990-995. 
    摘要 ( 3035 )   PDF(742KB) ( 9911 )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通过对留守儿童产生背景,概念界定,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与社会支持、社会行为、人格、学业与校园关系,家庭与生活等方面研究的系统总结,概括了已有研究中在多个学术领域宏观呈现与微观分析的“22N”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目前干预措施实施不利的情况下,以保护性因素作为突破的新进展。最后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干预方面提出:留守儿童并不一定是问题儿童,留守儿童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自身具有发展与成长的心理资源,而且留守儿童研究的纵深趋势与切实可行的干预模式必须是以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为背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繁殖感的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何金莲;郭少聃;张利燕
    2009, 17 (5):  996-1001. 
    摘要 ( 1792 )   PDF(783KB) ( 2360 )  
    繁殖感是成年中期心理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表现在生产能力、养育后代、人际和社会关怀以及领导能力等方面,包含关注、承诺、行动等维度,并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近来研究表明,繁殖感强调个体积极的存在和发展模式,对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也具有促进作用。繁殖感的个体差异可表现在状态水平、年龄、性别角色等方面,主要受社会文化、个体内在期望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将从测量方法的整合,繁殖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等方面展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治疗结果的临床显著性分析方法
    周婧;郑涌
    2009, 17 (5):  1002-1009. 
    摘要 ( 1152 )   PDF(779KB) ( 2629 )  
    心理治疗结果研究中,如何对结果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研究者发现,不能简单使用统计显著性来考察心理治疗的结果,因而引入了临床显著性的概念以便更准确地从临床角度考察治疗的情况。在验证临床显著性改变中,西方学者提出了JT法、GLN法、EN法和HA法等统计分析方法,这些方法都试图更准确地分析临床显著性,但在心理治疗结果研究中,这些方法仍然存在概念明确性、标准和数据收集完善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关注方法的创新或修订,还是关注数据解释是目前西方关于临床显著性分析方法的两大争论。国内也应在心理治疗结果的研究中引入临床显著性分析方法,同时还应考虑效果评价指标的设立和有效测量工具编制的问题,为正确评价心理治疗结果服务,并最终为提高心理治疗效果服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宽恕干预研究述评——宽恕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宗培;白晋荣
    2009, 17 (5):  1010-1015. 
    摘要 ( 1371 )   PDF(740KB) ( 2753 )  
    宽恕能帮助受害者消除愤怒、减轻痛苦,修复心理创伤。在西方,宽恕已被当作干预目标应用于临床和教育领域。结果表明,宽恕干预能明显减少来访者的愤怒、抑郁、焦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如希望和自尊。宽恕过程模型以及REACH宽恕模型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宽恕干预理论模型。这两个理论模型均由若干环节构成。在这些环节中,定义宽恕、回忆伤害事件、建立共情、知觉到对他人的伤害、承诺宽恕以及克服阻碍宽恕的因素是促进个体宽恕的重要环节,是在宽恕干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决策过程中的建议采纳
    徐惊蛰;谢晓非
    2009, 17 (5):  1016-1025. 
    摘要 ( 1489 )   PDF(765KB) ( 2422 )  
    建议采纳是指决策者参考他人建议并形成最终决策的过程。在过去的20年中,建议采纳研究集中探讨了三方面问题:(1)评判者多大程度上采纳了他人建议;(2)他人建议对决策质量的提升作用;(3)建议者和评判者在决策中的信心。本文首先介绍了建议采纳研究的实验范式,并从测量方法和研究成果两方面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回顾。未来的研究应注意丰富“建议”的外延、关注“建议者”角色、拓展决策任务、并探讨情绪在建议采纳过程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决策者-建议者系统模型的回顾与前瞻
    李跃然;李纾
    2009, 17 (5):  1026-1032. 
    摘要 ( 1441 )   PDF(776KB) ( 1546 )  
    自从决策者-建议者系统于1995年被提出以来,在决策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总结决策者-建议者系统的研究范式和过程模型,比较了其与群体决策和团队决策的异同。目前在该系统模型中的主要研究变量涉及信任、建议者信心、专门知识、报酬、任务难度和相似性,已有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心理契约理论、态度改变理论、信念修正理论和沉没成本理论。未来的研究应当从变量关系、信任机制、建议提出和任务类型的角度进行专题探讨,并应当开展跨文化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品牌人格研究述评
    王保利;江思恩;孙巍
    2009, 17 (5):  1033-1040. 
    摘要 ( 1430 )   PDF(751KB) ( 3379 )  
    品牌人格是指消费者所感知的品牌所体现出来的一套人格特征。根据国外文献中存在的品牌人格相关研究这条线索,介绍了品牌形象论及品牌形象维度论两个派系关于品牌人格的定义,基于人格类型论和人格特质论两个理论源泉回顾了品牌人格的维度构成,并分别从消费者视角及企业视角归纳分析了品牌人格的影响作用,最后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理论借鉴三个方面探讨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品牌人格的研究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领导-部属交换对领导和部属工作结果的双向影响机制
    仲理峰;周霓裳;董翔;宋广文
    2009, 17 (5):  1041-1050. 
    摘要 ( 1141 )   PDF(772KB) ( 1713 )  
    首先回顾了领导-部属交换的定义及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然后,从双向、社会交换、跨文化和交换网络视角,论述了中国企业的领导-部属交换对领导和部属工作结果的双向影响机制研究:(1)从领导和部属双向视角,研究领导-部属交换对领导和部属工作结果的影响作用;(2)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探索领导-部属交换分别对领导和部属产生影响作用的内在过程和机制;(3)从跨文化和交换网络视角,考察中国企业的领导-部属交换对领导和部属产生影响作用的个体和组织条件。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研究假设。最后,指出了领导-部属交换对领导和部属工作结果的双向影响机制研究的未来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中的不当督导及相关研究
    李楠楠;陈伟娜;凌文辁
    2009, 17 (5):  1051-1058. 
    摘要 ( 1590 )   PDF(764KB) ( 2565 )  
    不当督导是指员工对于主管持续地表现出语言性或非语言性敌意行为的程度的知觉。相关的实证研究表明主管的不当督导行为对员工心理及行为反应、员工工作态度以及绩效等诸多变量均存在一定的影响;而主管的心理契约违背及不公正知觉、下属的某些特征以及行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则对不当督导具有一定的预测力。今后的研究还有必要加强对不当督导的预防和干预等六方面问题的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反生产行为:概念与结构解析
    张建卫;刘玉新
    2009, 17 (5):  1059-1066. 
    摘要 ( 1462 )   PDF(773KB) ( 2430 )  
    反生产行为是工作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无疑丰富和拓展了周边绩效的范畴。论文首先回顾了反生产行为概念提出的背景,然后从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性质和行为结果四个方面对反生产行为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随后从研究历史演进的视角探析了反生产行为的结构。最后指出,未来的反生产行为概念和结构研究应增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紧密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组织情境,并且与时俱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群体过程与互动分析系统
    何铨;Hora W Tjitra
    2009, 17 (5):  1067-1074. 
    摘要 ( 1192 )   PDF(754KB) ( 2451 )  
    群体过程由各种行动和行为反应组成,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以往研究根据群体均衡理论、功能观点或时间理论等分别开发了各种基于研究者视角的群体互动过程观察分析系统。但很多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主要原因在于各个分析系统的关注点不同。本研究从信效度、理论基础、分析对象以及编码难易等角度总结了各个系统的优点和不足,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可能的方向:构建适当的群体决策动态实验任务、明确群体过程作用机制、以及开发运用于实践的群体互动过程分析系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认知中归纳推论-演绎推论的不对称性现象
    杜卫;闫春平;孙晓敏
    2009, 17 (5):  1075-1080. 
    摘要 ( 1267 )   PDF(732KB) ( 1644 )  
    在社会知觉中,人们会较多的根据个体的行为表现推论其所具有的人格特质(归纳推论),较少根据人格特质来推论个体的行为表现(演绎推论),Maass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归纳推论-演绎推论的不对称性,并在西方文化下验证了这一现象。刻板印象在这一不对称性现象中起着调节作用,行为信息与刻板印象是否一致影响了归纳推论,对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更易做出归纳推论,而对演绎推论没有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归纳推论-演绎推论的不对称性表现存在差异,东方文化下的个体对两种推论过程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本文介绍了这一现象的表现,并总结了产生这一社会现象的内在原因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通则及其有关研究
    马溧莉;张建新
    2009, 17 (5):  1081-1087. 
    摘要 ( 1263 )   PDF(760KB) ( 2026 )  
    长期以来,心理学对文化差异的研究以价值观为主导。2002年Leung等人提出了社会通则概念(Social Axiom),使得对文化差异的研究有了新载体。社会通则区别于价值观、社会态度、人格特质等概念,它是个体对于他人、社会、物质和精神世界的一般化信念,特指个体对两个概念或者两个实体关系的一般性认识。研究者编制的社会通则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问卷在40多个国家的应用表明,社会通则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具有共同的5个维度,即愤世嫉俗、社会多样性、付出有回报、宗教性和命运控制。社会通则的研究从新视角探讨了文化差异以及心理机制和行为表现的关系,为社会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态度结构一致性及其对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周洁;冯江平;王二平
    2009, 17 (5):  1088-1093. 
    摘要 ( 1343 )   PDF(745KB) ( 2869 )  
    态度结构一致性指态度的情感或认知成分与总体态度的一致程度以及态度的情感与认知成分两者间的一致程度。本文介绍了结构一致性的界定和操作方法,回顾了结构一致性对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包括其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态度可获得性和态度-行为关系的影响。同时指出未来研究应关注各种结构一致性的交互,将结构一致性研究推广到群体水平,并进一步应用于社会预警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索性因素分析、目标旋转与因素结构的一致性
    李育辉;黄飞;张建新
    2009, 17 (5):  1094-1101. 
    摘要 ( 1329 )   PDF(760KB) ( 1996 )  
    在因素结构水平上评估跨群体的一致性是在心理学研究中常常遇见的一个问题,对此问题的解答,可以选择探索性因素分析→目标旋转→一致性评估这一途径。本文首先介绍正交目标旋转的简单原理,然后介绍其在心理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相关软件和程序。目标旋转之后,结构一致性的量化可以采用一致性系数等指标,这些指标可采用一定的实证分布、近似处理或经验标准进行统计检验。之后采用一项实证数据,演示探索性因素分析、目标旋转以及结构一致性的评估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ookmark法设置划界分数的研究述评
    陈梦竹;张敏强
    2009, 17 (5):  1102-1108. 
    摘要 ( 1202 )   PDF(759KB) ( 1972 )  
    基于经典测量理论标准参照测验的传统划界分数设置方法是等级评分或指定划界分数,划界分数设置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拓展。Bookmark法是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划界分数设置方法,学科专家以测验材料的能力参数值为基础,依据掌握百分比分数与被试能力水平的定量关系,设置多重划界分数,相对于传统方法更高效、精确。作者评述了Bookmark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施方法,分析了Bookmark法的应用前景,并对Bookmark法设置划界分数的信效度和标准误估计的研究作了评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