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苏勤, 彭闻捷, 余茵琪, 符仲芳. 丧亲人群网络化心理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与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2): 256-273. |
[2] |
金乐帆, 张宁. 提升癌症筛查率的行为助推干预策略[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2): 336-350. |
[3] |
秦环宇, 刘展呈, 谢志鹏, 吕林祥. 以“手”为攻, 匠心独具: 营销中的手工制作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2): 362-380. |
[4] |
杜夏雨, 赛力古·亚力坤, 袁洁莹, 任志洪.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网络化心理干预及起效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1): 123-135. |
[5] |
匡仪, 黄元娜, 马家涛, 尹述飞. 时空框架效应的理论与应用探索[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9): 1416-1429. |
[6] |
丁颖, 汪紫滢, 李卫东. 抑郁症疼痛加工的行为特点及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8): 1315-1327. |
[7] |
王汪帅, 易颜熙, 罗芷薇, 厉杰. 内卷还是躺平?竞争压力如何影响心理补偿[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7): 1057-1072. |
[8] |
刘海宁, 董现玲, 刘海虹, 刘艳丽, 李现文. 老年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执行功能的神经机制及数字干预[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6): 873-885. |
[9] |
文思雁, 于旭晨, 金磊, 宫俊如, 张晓函, 孙敬林, 张杉, 吕厚超. 儿童青少年家庭功能障碍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三水平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5): 771-789. |
[10] |
侯悍超, 倪士光, 林书亚, 王蒲生. 当AI学习共情:心理学视角下共情计算的主题、场景与优化[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5): 845-858. |
[11] |
沈曼琼, 廖建财, 王海忠. 消费者用药依从行为探析:基于两阶段理论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5): 859-872. |
[12] |
吕小康, 刘欣, 杨婷婷, 付春野. 健康谣言的干预策略: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4): 664-676. |
[13] |
侯佳雯, 刘凤军, 孟陆. 独处及其在营销领域的表现与心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4): 677-688. |
[14] |
雷贺雅, 黄文欣, 陈为聪, 洪金珠, 郑岩, 黄亮. 眼睛效应不稳定性的原因阐释: 基于主客观因素与心理机制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3): 486-498. |
[15] |
冀月欣, 刘畅, 赵越, 王笛新, 胡小勇. 成长心态效应的异质性及边界条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3): 514-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