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24年, 第32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1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构想
    元分析
    研究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构想
    焦虑青少年无意识恐惧的神经机制及干预
    雷怡, 梅颖, 王金霞, 袁子昕
    2024, 32 (8):  1221-1232.  doi: 10.3724/SP.J.1042.2024.01221
    摘要 ( 1800 )   HTML ( 90 )  
    PDF(1012KB) ( 2321 )   审稿意见

    焦虑症的患病率在青春期达到顶峰, 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灵造成严重影响。当前对青少年焦虑发生发展的了解主要依赖于意识层面恐惧加工的相关工作, 忽略了青少年前额叶功能和皮层自上而下的控制功能还不够成熟这一重要事实。因此, 将这种自上而下的干预机制应用于青少年焦虑的临床治疗或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捕捉青少年自动的恐惧加工或许有助于明晰青少年焦虑的病理机制。本研究以健康、焦虑易感以及焦虑障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探究1)青少年无意识恐惧加工发生发展规律的认知神经机制及慢性应激激素的影响作用; 2)无意识恐惧加工在青少年焦虑发展中的作用; 3)青少年无意识恐惧的无创干预手段。本研究将为青少年焦虑的预防、识别及干预提供科学支撑, 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穷则思变, 富则思安? 金钱稀缺与富足感知对个体风险决策的影响
    梁淑静, 杨光勇
    2024, 32 (8):  1233-1249.  doi: 10.3724/SP.J.1042.2024.01233
    摘要 ( 1445 )   HTML ( 100 )  
    PDF(568KB) ( 1939 )   审稿意见

    金钱作为可以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的重要资源, 与每个人密切相关。认为自己是“穷”还是“富”会对风险决策产生影响吗? 目前, 从相对层面探究金钱稀缺(富足)感知对风险决策影响的研究非常有限, 金钱稀缺(富足)感知影响风险决策的心理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解构金钱稀缺感知与金钱富足感知的生理和心理维度为基础, 开发金钱稀缺与金钱富足感知量表, 界定金钱稀缺情绪和金钱富足情绪; 通过实验室和现场实验、跨时追踪的实证研究和眼动行为实验, 揭示金钱稀缺(富足)感知对个体风险决策(风险感知、预期收益、风险选择)的影响; 从心理机制层面, 构建和阐明不同金钱感知情境下金钱稀缺与富足感知影响风险决策的认知机制(认知偏差、认知反思、执行控制的中介作用)与情绪机制(特定金钱稀缺情绪与金钱富足情绪的中介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刷碗少的人请买花: 夫妻贡献不均与家庭享乐性消费
    李世豪, 张文悦, 符国群
    2024, 32 (8):  1250-1264.  doi: 10.3724/SP.J.1042.2024.01250
    摘要 ( 1164 )   HTML ( 76 )  
    PDF(606KB) ( 1578 )   审稿意见

    面对着家庭中各式各样的联合任务, 夫妻贡献度不均的情况普遍存在。然而, 鲜有研究关注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由此, 本研究系统研究: 第一, 基于动态公平视角和夫−妻二元互依模型, 验证夫妻在家庭任务中的贡献不均对家庭享乐性消费的影响, 同时验证感知公平的中介作用, 以及内疚和自我奖赏的二重中介作用, 深入理解感知公平这一心理机制; 第二, 基于性别角色理念、伴侣情绪支持、性别平等文化的调节作用, 识别不同公平理论起作用的方式和条件。本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夫妻联合消费研究, 加深对公平相关理论的理解, 并为面向家庭用户的企业提供有效的营销决策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情境下明星员工的近端及远端涟漪效应探究:以社会影响理论为框架
    赵锴, 杨润书, 俞溪, 彭格格
    2024, 32 (8):  1265-1286.  doi: 10.3724/SP.J.1042.2024.01265
    摘要 ( 1868 )   HTML ( 105 )  
    PDF(1084KB) ( 2937 )   审稿意见

    作为组织中重要的战略人才资本, 明星员工虽然占组织总人数的比重很低, 但却能做出极为突出的贡献。他们不仅凭借自身持续且不均衡的高绩效、高社会资本和高知名度为组织绩效的提升做出直接贡献, 还可通过影响其他同事间接助力组织的价值创造活动, 即明星员工的涟漪效应。在系统回顾文献的基础上, 本文以社会影响理论为框架, 分别阐述了组织情境下, 明星员工如何对团队内非明星员工及团队整体产生近端涟漪效应, 以及如何对团队外同事产生远端涟漪效应, 并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明星员工人际特征的角度探究了不同涟漪效应的边界条件。具体而言, 我们设计了3个研究模块, 涵盖4个理论模型。本文构建的理论框架不仅有助于学者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明星员工如何对组织的价值创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影响, 还将为中国各类组织的明星员工管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键事件触发的领导与下属交换关系的变化及作用机制
    潘静洲, 杨雯静
    2024, 32 (8):  1287-1301.  doi: 10.3724/SP.J.1042.2024.01287
    摘要 ( 493 )   HTML ( 16 )  
    PDF(597KB) ( 831 )   审稿意见

    在组织中, 领导与下属的交换关系(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会随着时间以及关键事件的触发而发生变化。然而以往研究缺乏探索LMX形成和发展的动态研究, 且对事件推动变化的认识不足。本研究从激发LMX质量发生变化的“关键事件”切入, 系统分析引起LMX关系动态变化的前因及潜在的影响机制。首先, 通过演绎理论构建和归纳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索LMX关系变化的基本趋势及触动其变动的关键事件。其次, 在对LMX变化基本规律和触发LMX变化的关键事件初步探索的基础上, 针对LMX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开展实证研究。针对LMX建立阶段, 着眼于员工与领导直接互动和间接互动的事件, 探索新员工的LMX建立与发展的过程。针对LMX常规化阶段, 基于事件研究的视角, 探索触发LMX再变化的组织内外部重要事件及LMX变化规律。研究以关键事件作为切入点, 发展了LMX动态变化的理论, 并为管理者和团队管理实践提供思路和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分析
    家庭教养方式与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关系:系列元分析
    唐甜, 王雨, 巩芳颍, 石可, 李喜, 刘伟, 陈宁
    2024, 32 (8):  1302-1314.  doi: 10.3724/SP.J.1042.2024.01302
    摘要 ( 1979 )   HTML ( 140 )  
    PDF(725KB) ( 2467 )   审稿意见

    以往元分析研究多考察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积极发展结构中单一变量的影响, 未见有研究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积极发展整体性构念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积极青少年发展观视角, 以中国青少年为样本, 纳入学业成就、自尊、复原力三个变量进行系列元分析(206篇文献、1822个独立效果量、被试总量达到109968)。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积极发展3个核心构念总体均呈显著相关, 积极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积极发展总体呈中等正相关, 消极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积极发展总体呈较低负相关, 且女性比、受教育阶段的调节效应显著。上述结果对全面、深刻认识中国文化背景下家庭教养方式的发展资源价值, 进而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抑郁症疼痛加工的行为特点及神经机制
    丁颖, 汪紫滢, 李卫东
    2024, 32 (8):  1315-1327.  doi: 10.3724/SP.J.1042.2024.01315
    摘要 ( 847 )   HTML ( 60 )  
    PDF(2054KB) ( 1353 )   审稿意见

    生理疼痛和心理疼痛是抑郁症常见的两种疼痛类型, 它们的共存给抑郁症的及时诊断、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提升带来了挑战。通过综述文献可发现相比健康被试, 在行为指标方面, 抑郁症在不同类型的生理疼痛上表现出不一致的疼痛敏感性, 在心理疼痛上表现出疼痛阈限更低、持续时间更长和痛苦感更强等特点; 在神经机制方面, 抑郁症患者生理疼痛与心理疼痛的特征模式与健康被试相似。未来研究可以注重探究两种类型疼痛−抑郁共病的特点, 厘清抑郁症疼痛加工的影响因素, 探讨抑郁症的生理疼痛加工和心理疼痛加工的共性和差异性, 阐明抑郁症伴随疼痛的功能性神经学变化, 为更精准的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冠疫情下的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基于家庭风险的视角
    周嘉雯, 王明怡
    2024, 32 (8):  1328-1341.  doi: 10.3724/SP.J.1042.2024.01328
    摘要 ( 530 )   HTML ( 21 )  
    PDF(631KB) ( 862 )   审稿意见

    新冠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激增, 但随着生活逐渐恢复, 其影响仍在持续。新冠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屏幕使用时间过长、身体活动骤减、久坐时间增加、饮食单一、饮食不规律、晚睡更晚起等方面, 本文构建疫情背景下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家庭风险框架以解释健康危险行为变化的内在机制, 这一框架结合生命史理论可为儿童青少年后疫情时代健康危险行为的持续提供解释。未来研究需长期追踪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展轨迹, 并加强家庭风险、生命史理论与儿童青少年健康风险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为类似重大突发性事件、自然灾害等提供处理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的普遍解决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父母应对社会化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适应:基于长时与实时时间轴的视角
    何婷, 胡惠南, 乔璐, 杨靓靓, 李明英, 蔺秀云
    2024, 32 (8):  1342-1353.  doi: 10.3724/SP.J.1042.2024.01342
    摘要 ( 780 )   HTML ( 53 )  
    PDF(527KB) ( 1423 )   审稿意见

    父母应对社会化是指父母向儿童青少年提供认知、情感和行为策略以应对压力的过程。实证研究从长时程发展时间轴、具体情境下的实时时间轴及不同时间轴的结合等角度探讨父母应对社会化的作用, 揭示了父母应对社会化对于儿童青少年适应的独特效应。对于其中的心理机制, 应对社会化过程理论模型探讨了儿童青少年应对过程在父母应对社会化与儿童青少年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 教养×压力放大和差异效应模型考察了应对社会化作用过程的边界条件。本研究将此两种模型进行整合, 并基于动态系统视角提出应对社会化动态过程理论模型, 从长时程发展时间轴和具体情境下的实时时间轴两个层面、儿童个体和亲子二元两个水平完善父母应对社会化对儿童青少年适应的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考察父母应对社会化作用效果的普遍性, 深化探索父母应对社会化影响儿童青少年适应的机制, 为父母应对社会化在家庭教育与临床干预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恋研究的路线与整合: 动力、调控与人格特征
    康廷虎, 赵静
    2024, 32 (8):  1354-1365.  doi: 10.3724/SP.J.1042.2024.01354
    摘要 ( 1053 )   HTML ( 67 )  
    PDF(548KB) ( 2033 )   审稿意见

    自恋是一个“既令人熟悉又令人费解”的概念。它既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人格特征, 也被定义为个体维护自我积极形象的能力。临床心理学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内对自恋内涵、结构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提出了夸大自恋和脆弱自恋两大主题, 发展了以特权与对抗为中心特征, 夸大与外向、脆弱与神经质为表型特征的三叉结构。但是正常自恋与病理自恋的关系是怎样的? 脆弱自恋的本质是什么? 自恋的核心是什么? 自恋的三叉结构模型并不能明确回应上述问题。回顾自恋概念的缘起, 并以整合的视角梳理临床心理学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内的研究路线, 提出包含自恋动力、自恋调控和自恋人格特征的三系统整合模型, 可以为未来研究深入探讨三个系统之间的关系, 以及自恋调控的情境因素、自恋特征的纵向发展等提供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钱还能上好班吗?财务压力职场溢出效应的表现、机制与条件
    陈欢, 王震, 姜福斌
    2024, 32 (8):  1366-1378.  doi: 10.3724/SP.J.1042.2024.01366
    摘要 ( 950 )   HTML ( 65 )  
    PDF(757KB) ( 1596 )   审稿意见

    近年来, 财务压力已成为个体的头号压力来源, 它不仅负面冲击个体生活, 还影响员工职场表现。然而截至目前, 学术界对于它究竟如何影响员工的职场表现, 为何产生影响以及在何种情况下造成影响还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为回答上述问题并启发学术研究和助力管理实践, 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 总结了财务压力的职场溢出效应框架, 全面呈现了财务压力职场溢出效应的具体表现、发生机制和边界条件。总体上, (1)个人或家庭财务压力不仅显著影响个体工作表现(如态度、行为和绩效)、职业结果和工作家庭关系, 还影响同事、团队和组织产出; 其主要产生负面影响, 但也能激发一些积极行为。(2)财务压力主要通过资源、认知和动机机制影响个体自身, 通过不确定管理、补偿控制和情绪传染机制影响他人。(3)财务压力溢出效应强弱存在边界条件, 如员工、工作和宏观情境特征。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厘清不同类型财务压力溢出效应的差异、丰富其研究主体和研究方法、挖掘化“压力”为“动力”的边界条件, 以及开展针对中国社会文化情境的研究, 以推动对该领域的深入探讨并指导管理实践。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