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1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1-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心理学作为国际化学科所面临的国际化挑战
    2009, 17 (1):  1-6. 
    摘要 ( 1877 )   PDF(684KB) ( 1510 )  
    心理学是什么样的学科?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还是众多本土化学科的联合体?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会使心理学面临许多学科国际化的挑战。从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的角度来看,围绕这些问题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一类看法涉及心理学家的培养是否具有共同的基础,需要何种水平的训练方可成为一名“心理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的跨国流动性如何;另一类看法涉及政府和公众对心理学的认识,即心理学是否是一门真正对社会福祉有所作为的学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意瞬脱的瓶颈理论
    张明;王凌云
    2009, 17 (1):  7-16. 
    摘要 ( 2302 )   PDF(726KB) ( 1967 )  
    综述了注意瞬脱的瓶颈理论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1)高级中枢加工瓶颈形成的两阶段模型、中枢干扰理论、TLC假设和注意的延迟投入假设;(2)目标选择的控制瓶颈形成的输入过滤器与目标模板假说;(3)同时类型系列标记模型。最后从瓶颈理论在整个注意瞬脱理论中的片面性和注意瞬脱的瓶颈理论本身的不完善性两方面剖析了瓶颈理论的局限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体识别的视角依赖与心理旋转
    李诗琪;周国梅
    2009, 17 (1):  17-21. 
    摘要 ( 1726 )   PDF(704KB) ( 1434 )  
    物体识别的绩效随物体的视角变化而变化,这一物体识别的视角依赖现象引发了研究者对物体识别的机制的广泛讨论。有研究者认为,心理旋转是导致物体识别视角依赖的原因,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物体识别中不包含心理旋转过程。两种观点都有来自于行为和神经机制两方面研究的证据。然而,现有的行为证据都是间接的证据,缺乏说服力。进一步的研究应注重直接操纵影响心理旋转与物体识别过程的因素,并把行为研究与能进行实时监测的眼动、脑成像等研究结合起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记忆同中心模型
    郑允佳;金志成
    2009, 17 (1):  22-28. 
    摘要 ( 1234 )   PDF(711KB) ( 1262 )  
    回顾了同中心模型研究方法和近期研究结果,从工作记忆注意焦点容量、存储与加工关系及工作记忆容量个体差异等三方面阐述该模型的理论意义,通过与嵌套加工模型、多成分模型及Unsworth和Engle的工作记忆观点比较,分析该模型优势及不足。文末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距知觉中的情绪效应
    马谐;陶云;胡文钦
    2009, 17 (1):  29-36. 
    摘要 ( 1447 )   PDF(715KB) ( 1926 )  
    情绪极易影响时距知觉,致使主观时距偏离客观时距。新近研究者们结合日趋成熟的标量计时模型及神经学相关依据,并通过采用标准化情绪诱发材料的实验研究,较为系统地解释了情绪的生理唤醒和注意唤醒两种成分各自对内部计时机制造成的干扰效应。研究发现,两种效应中前者会加长主观时距而后者会使其缩短,且分别有不同的发生特点。该文在介绍国内外关于时距知觉中的情绪效应的新近研究基础上,提出应从探索两种效应的分离方法、考虑记忆效应因素以及增加实验自变量的数目和取值水平三个方面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判断与决策中的锚定效应
    王晓庄;白学军
    2009, 17 (1):  37-43. 
    摘要 ( 2410 )   PDF(714KB) ( 3668 )  
    versky和Kahneman提出锚定与调整启发式以来,锚定效应在不同领域判断与决策研究中得到广泛验证,提出了不同类型的锚定效应、多种研究范式、心理机制的不同理论观点,以及锚定效应作为有关心理现象的内在作用机制。文章阐述了锚定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应深化对锚的种类和形态研究,以丰富的技术手段发展锚定效应神经心理机制研究,系统地进行锚定效应影响因素研究,深入探讨锚定现象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正负面影响以及锚定效应与其他有关心理现象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绪代理变量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李爱梅;谭清方
    2009, 17 (1):  44-50. 
    摘要 ( 2067 )   PDF(715KB) ( 2033 )  
    情绪代理变量是指影响投资者对市场判断的非经济变量,主要包括天气、人体生物钟、月运周期、信念、社会事件、资本形象等。与蝴蝶效应类似,其影响在现实中往往被忽略了,但研究表明它们却会使股票市场出现巨大的波动。文章总结了两类情绪代理变量(“错误归因”情绪变量和“启发式”情绪变量)对投资者决策产生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使投资者从认识自己的情绪中获益,也可为我国决策层和监管层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知闭合需要研究评述
    刘雪峰;张志学
    2009, 17 (1):  51-55. 
    摘要 ( 2239 )   PDF(705KB) ( 2486 )  
    认知闭合需要是个体稳定的认知特征,描述了个体在面对模糊情境时是否愿意系统处理信息的动机。已有研究表明,认知闭合需要对个体的信息处理过程和决策结果有显著的预测能力。总体上说,高认知闭合需要的个体更容易利用启发式进行思考,因此此类个体更容易受到过度归因、首因效应等的影响。虽然大多数的研究表明认知闭合需要是个体稳定的认知特质,但也有研究者发现环境因素如噪音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在短时期内改变个体的认知闭合需要的水平。因此,在相关研究中,认知闭合需要既可以通过量表测量,也可以通过在实验中改变环境噪音和时间压力等方法来操纵。已有的关于认知闭合需要的研究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如何引导高认知闭合者克服匆忙做出决策的动机并采用分析式的方式处理信息和进行决策,目前的相关研究还很少;其次,已有的关于认知闭合的研究大都为实验室研究,因此这些研究的外部效度较低;第三,认知闭合需要在冲突研究领域的应用被忽略了。未来有必要针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语跨语言的句法启动
    贾月芳;陈宝国
    2009, 17 (1):  56-63. 
    摘要 ( 1823 )   PDF(718KB) ( 1606 )  
    本文介绍了跨语言句法启动的图片描述法、补句法和句子回忆法三种研究方法;总结了跨语言句法启动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词序的一致性对跨语言句法启动的影响、词汇因素在跨语言句法启动中的作用、语言内和语言间句法启动的比较以及跨语言句法启动产生的机制等。同时也指出,在双语词序一致性,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双语语言学特性的差异性是否或者如何影响跨语言的句法启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医生的知识结构及诊断推理方式
    王雁;姚梅林
    2009, 17 (1):  64-70. 
    摘要 ( 1718 )   PDF(728KB) ( 913 )  
    医学专长研究中“中间者效应”的发现,引发了研究者对专家医生知识结构的探讨。在“知识打包”的基础上,医生的临床知识以“疾病脚本”的方式组织起来。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加,专家医生积累了丰富的疾病脚本。在临床诊断中,他们无需对病人所有的体征和症状进行仔细地和系统地分析,而是通过非分析性的推理方式——“模式识别”或“样例识别”便可自动激活与之匹配的疾病脚本,据此对病人做出迅速而准确的诊断。医学专长的本质就在于专家医生以“疾病脚本”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知识结构。“适应性专长”代表了未来医学专长研究的新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词汇学习中“快速映射”现象的机制
    陈永香;朱莉琪;Twila Tardif;孟祥芝;Rachel Pulverman
    2009, 17 (1):  71-77. 
    摘要 ( 2189 )   PDF(716KB) ( 2344 )  
    词汇学习对于语言获得及有关认知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考察儿童词汇的快速增长,研究者提出词汇学习涉及一个“快速映射”(fast mapping)过程。最近20多年,大量研究者考察了快速映射机制。一类研究者认为儿童依靠一些认知偏向来猜测新单词的意义;另一类研究者认为词汇频率、言语最末位置等语言环境因素影响该过程。最新研究趋向(如生成联合模型和词汇学习的贝叶斯推理模式)认为这两类因素都很重要,但对它们的作用时间和比重等仍有争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婴儿的数认知核心系统
    刘锋;陈旭
    2009, 17 (1):  78-85. 
    摘要 ( 1150 )   PDF(754KB) ( 1090 )  
    在简要回顾双系统假设产生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双系统理论的要点、工作机理、实验依据,具体包括小数量精确表征系统和大数量近似表征系统的实验依据。最后讨论了婴儿数量认知的行为和脑生理机制研究中的问题和争论点以及数量认知研究中的矛盾结果和方法局限,并探讨了婴儿数认知是独立的系统还是需要多系统联合参与等七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知老化与脑:HAROLD模型之争
    付艳;王大华
    2009, 17 (1):  86-91. 
    摘要 ( 2167 )   PDF(717KB) ( 1294 )  
    HAROLD模型(Hemispheric Asymmetry Reduction in Older Adults)是指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完成某些认知任务时大脑激活呈现出非对称性减弱的现象。该模型自提出以来就引发了很多质疑和研究,近几年来又有一系列的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提供了支持该模型的证据,它们包括记忆研究领域、抑制研究领域、语言认知研究领域、感觉动作研究领域和脑神经研究领域。同时也存在明显不支持该模型的研究证据,主要体现为对补偿说的批驳。通过对支持该模型和不支持该模型两方面脑成像研究成果的文献分析,发现HAROLD模型可能是一个任务特异性模型;除补偿说之外,还有其他可能的观点能够解释功能性脑成像的年龄差异;对脑激活定义的进一步明确化有助于澄清相关的争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徐先彩;龚少英
    2009, 17 (1):  92-97. 
    摘要 ( 3022 )   PDF(705KB) ( 5245 )  
    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个体的自我认知、成就目标、认知能力等个体因素以及班级、家庭、课堂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学业情绪,且自我认知是环境因素影响其学业情绪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另外,学业情绪具有领域特异性。未来研究的方向主要在于学业情绪的界定和具体结构的深入探讨、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对特殊群体学生学业情绪的关注以及积极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等方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间贴现的性质与脑机制
    何嘉梅;黄希庭
    2009, 17 (1):  98-105. 
    摘要 ( 2061 )   PDF(749KB) ( 1775 )  
    时间贴现是指个人对事件的价值量估计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的心理现象,它是行为选择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重介绍了时间贴现的数学模型(指数模型、双曲线模型族、非双曲线模型)、时间贴现现象和概率贴现现象的联系、延迟兑现与提前兑现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及其理论解释,还讨论了时间贴现现象的神经机制研究。提出了时间贴现未来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
    刘春雷;王敏;张庆林
    2009, 17 (1):  106-111. 
    摘要 ( 2204 )   PDF(724KB) ( 3134 )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近年来,脑电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创造性思维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主要包括顿悟的脑机制、发散性思维的脑机制、远距离联想的脑机制、言语创造性和图画创造性的对比的脑机制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创造性思维需要多个脑区的参与,因不同的认知任务其关键脑区而有所不同。对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对这些研究可能存在创造性思维究竟应该定义为“领域一般的”还是“领域特殊的”的解释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基线任务设置问题和未来研究中需要在研究手段、研究设计、研究领域等方面加以改进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幽默加工的脑机制

    伍海燕;傅根跃;臧燕红
    2009, 17 (1):  112-117. 
    摘要 ( 1996 )   PDF(1059KB) ( 2668 )  
    幽默是人类一种独特又普遍的现象,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已有的研究对正常人和特殊个体幽默的神经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涉及幽默加工的双阶段理论模型和神经机制、幽默加工中的认知和情感因素研究、幽默加工脑机制的个体差异以及幽默加工的大脑不对称性。未来的研究需在更宽的视野中对幽默的加工阶段模型以及幽默与其它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研究回顾及展望
    胡晓晴;傅根跃;施臻彦
    2009, 17 (1):  118-125. 
    摘要 ( 2759 )   PDF(716KB) ( 2991 )  
    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发现使得研究者从一个较为统一的神经机制层面了解人类多个层次的社会认知活动。在猕猴大脑F5区发现的镜像神经元可以在抽象的层面上帮助猕猴理解他人行为的意图。利用脑成像技术,研究发现人类的镜像神经元系统能够匹配外界的知觉表征和内在的动作表征从而通过“居身模仿”这一过程来进行模仿、语言理解、理解他人的意图及情绪这些重要的社会认知活动。另外,镜像神经元系统在社会交往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最后,就镜像神经元系统在心理理论中的作用、了解自我-他人问题和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关系、动机、经验等因素对镜像神经元系统活动的调控等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阻碍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的原因分析
    安献丽;王文忠;郑希耕
    2009, 17 (1):  126-131. 
    摘要 ( 1277 )   PDF(762KB) ( 1519 )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个体经历严重应激后形成的一种焦虑障碍,对其治疗的关键是消退由创伤应激导致的条件性恐惧记忆,但目前最有效的暴露疗法并不能真正有效地抑制患者恐惧记忆的表达。对条件性恐惧的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情绪性增强效应、恐惧记忆二级条件化与再巩固、内侧前额叶皮层功能不足等均能够阻碍条件性恐惧记忆的消退。针对这几个方面可以探索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应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抑郁认知易感性的新解释——双重加工模型
    高华;彭新波
    2009, 17 (1):  132-137. 
    摘要 ( 2065 )   PDF(708KB) ( 1440 )  
    双重加工模型认为人类拥有两种信息加工模式,联想模式是快速、不需努力的加工,以良好学习联想(well-learned associations)为基础;反思模式是慢速的、需要付出努力的加工,建立在基于规则的符号推理基础上。联想模式的发生是自动化的,当预期被违反时,执行反思模式,并需要足够的认知资源。当反思加工没有校正消极的有偏向的联想加工时,就会表现出抑郁的认知易感性。双重加工模型对抑郁认知易感性的评估、病原学和治疗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训迁移的干预策略及其效果
    魏钧;魏妍妍
    2009, 17 (1):  138-146. 
    摘要 ( 1957 )   PDF(735KB) ( 1304 )  
    在回顾了培训迁移的组织干预策略研究后,重点围绕培训前干预、培训中干预和培训后干预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归纳出不同类型干预要素及其对培训迁移的影响效果,指出目前理论的局限性以及组织与个体相互作用等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革型领导的中介变量:一个整合的视角
    宋继文;孙志强;孟慧
    2009, 17 (1):  147-157. 
    摘要 ( 1410 )   PDF(756KB) ( 2271 )  
    目前文献中对于变革型领导作用机制的研究较为丰富,但缺乏对中介变量的系统归纳和梳理。变革型领导的影响路径可以从(1)心理认知的重新定位;(2)对社会关系的重新评价;(3)对工作环境的重新诠释三个方面来归纳。未来关于变革型领导作用机制的研究应从多层级研究、跨文化研究等方面展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揭开黑箱”——变革型领导中介变量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于博;刘新梅
    2009, 17 (1):  158-164. 
    摘要 ( 1973 )   PDF(715KB) ( 1911 )  
    变革型领导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大家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心理授权在变革型领导行为与领导有效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其中,心理授权中工作意义和自我效能两个维度起主要作用。学者们还发现信任和组织公平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能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另外,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工作特征等作为变革型领导行为过程中的中介变量也得到验证。在未来,基于目标设置的变革型领导作用机制的构思将为今后研究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个人主动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蒋琳锋;袁登华
    2009, 17 (1):  165-171. 
    摘要 ( 1987 )   PDF(730KB) ( 2220 )  
    人主动性是指个体自发地采取积极的方式,通过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去完成工作任务并实现目标的行为特征,它包括自发、率先行动和克服困难三个方面,可从质和量两个角度去测量,主要包括行为访谈测量和自我报告式测量两种形式。影响个人主动性的核心因素可分为最接近的和最深远的因素。以往研究认为最接近的因素应该比最深远的因素更能预测个人主动性,而最深远的因素将通过最接近的因素对个人主动性产生影响。本文提出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是:领导变量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机制;组织变量对个人主动性的影响机制;考察个人主动性量表的结构效度,开发科学可行的测量工具;探讨个人主动性与重要绩效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变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作场所精神性的研究概况
    王明辉;郭玲玲;方俐洛
    2009, 17 (1):  172-179. 
    摘要 ( 1314 )   PDF(714KB) ( 1171 )  
    作场所精神性是指个体在工作背景下的一种超越性体验,它是通过工作过程提升工作的意义与目的、培养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感来丰富个体的内心生活体验,从而提升个体的心灵层次,实现个体的成长与进步。从工作场所精神性的概念形成、研究方法和研究热点等三个方面,对工作场所精神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工作场所精神性在未来研究中主要包括:提出明确统一的定义和结构,运用新的研究范式注重对精神性作用机制的探讨等,并指出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开展工作场所精神性研究可能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智力研究评述与展望
    高中华 李超平
    2009, 17 (1):  180-188. 
    摘要 ( 1785 )   PDF(717KB) ( 3181 )  
    文化智力是指人们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其他人打交道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新文化的能力。文化智力的结构与测量,与其他相关构念的关系,以及不同的开发方法成了现有研究的重点;另外,也有实证研究表明,文化智力对一些结果变量有显著影响,例如认知结果、情感结果以及行为结果。本文对文化智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与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扩散效应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曹文;陈红;高笑;叶琳
    2009, 17 (1):  189-196. 
    摘要 ( 1424 )   PDF(719KB) ( 1262 )  
    由失调导致的态度改变一直受到社会心理学的关注,选择扩散效应是态度改变的结果之一。多个理论模型对此做出各种解释,近年来对失调的脑机制研究为行为模型提供了新的证据。文化心理学也涉足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多以自我模型为基础,发现东西方人在对失调的体验及随后的态度变化上存在文化差异。总结了选择扩散效应的研究意义后,文章从该效应的研究范式、心理机制和脑机制、文化影响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范式的区分、模型的整合、脑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减缓失调的积极作用是未来的研究趋势,并指出跨文化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主-受控动机效应及应用
    胡小勇;郭永玉
    2009, 17 (1):  197-203. 
    摘要 ( 1537 )   PDF(714KB) ( 2667 )  
    自我决定论是一种新的动机认知理论,它将动机区分为自主动机和受控动机。由受控动机到自主动机是一个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上依据自主程度的高低分布着5种不同类型的动机。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动机之间存在不同的效应。而在实际应用中,要实现由受控动机向自主动机的转化,自主支持的环境是被证实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未来研究除了在研究方法上加以改进之外,在促进动机内化的具体应用研究方面还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而国内本土化研究则刚刚起步,有待于加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存在焦虑的研究述评
    陈坚;王东宇
    2009, 17 (1):  204-209. 
    摘要 ( 2455 )   PDF(705KB) ( 2018 )  
    存在焦虑是焦虑本体论的一种定义,是哲学、文学和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心理学领域,存在焦虑理论主要包括罗洛·梅的焦虑本体论,布根塔尔的存在焦虑理论及存在焦虑与心理健康关系理论等等。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量表测量法,但尚不成熟。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存在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与同一性地位的关系,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等等。今后研究的重点应包括概念研究的丰富、研究对象的拓宽及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完善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low研究概述
    任俊;施静;马甜语
    2009, 17 (1):  210-217. 
    摘要 ( 2164 )   PDF(739KB) ( 2293 )  
    Flow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它是指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Flow体验具有九个特征,即所感知到的活动挑战性与技能水平相平衡、行动与意识相融合、明确的活动目的、清晰的即刻反馈、对当前活动的高度投入、控制感、丧失自我意识、活动的内在奖励以及时间体验失真。心理学界的Flow研究已主要在Flow自身属性和应用两个领域展开,而对Flow的测量主要有面谈、问卷调查和ESM等三种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迷信心理研究述评
    陈永艳;张进辅;李建
    2009, 17 (1):  218-226. 
    摘要 ( 2573 )   PDF(716KB) ( 3052 )  
    迷信在西方心理学界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而国内心理研究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文章从迷信的定义、理论以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迷信心理研究做了阐述,并总结了目前迷信心理研究的不足:首先,到目前为止迷信的定义还没有得到统一。其次,迷信心理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再次,对迷信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争论,迷信心理测量工具的信效度以及文化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迷信心理研究今后应在迷信内涵、测量工具以及实证研究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极地环境中的心理学研究
    闫巩固;叶芊
    2009, 17 (1):  227-232. 
    摘要 ( 1782 )   PDF(707KB) ( 1719 )  
    极端特殊的孤立与封闭环境向深入南极大陆的科考人员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室。对于南极科考人员而言,多数人越冬期间会在不同程度上经历和承受“越冬综合症”和“四分之三现象”,他们的积极心理经历和体验已经开始受到关注。文章重点介绍了有关南极科考人员可能出现的症状、适应特征、科考人员的人格特征以及站区文化对行为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未来研究将会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化合作、聚焦环境、人格和行为三者的关系以及积极心理学在特殊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等主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均匀设计在心理实验中的应用探讨
    范会勇;杨新国;张进辅
    2009, 17 (1):  233-239. 
    摘要 ( 1857 )   PDF(737KB) ( 1096 )  
    均匀设计是一种由中国数学家王元、方开泰在1979年提出的一种新实验设计方法,保留并提高了正交设计的均匀分散性。实验次数等于处理水平数。均匀设计包括选择均匀设计表和安排实验等步骤。适合于探索性实验,特别适合于侦测多个因素(2~18个)的交互作用。不但能处理连续变量,还能处理离散变量。可以在心理实验中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编辑部感谢审稿专家
    2009, 17 (1):  240-240. 
    摘要 ( 955 )   PDF(500KB) ( 8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