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08年, 第1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8-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行为决策中出现的分离效应
    汪祚军;李纾
    2008, 16 (4):  513-517. 
    摘要 ( 2573 )   PDF(715KB) ( 2912 )  
    分离效应(the disjunction effect)是指:当决策者知道事件E会发生,他会采取行动A;当知道事件E不会发生,他仍会采取行动A;而当不知道事件E是否会发生的情况下,他会拒绝行动A。这一现象违背了理性决策理论的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对分离效应的解释主要有基于理由的假设、思维惰性假设和齐当别模型。分离效应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应该采用何种实验设计来进行研究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umann对事件分离情境和事件非分离情境的区分,为进一步研究分离效应指明了新的方向。理解分离效应及其成因有利于人们做出“理性”的决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焦虑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古若雷;罗跃嘉
    2008, 16 (4):  518-523. 
    摘要 ( 2414 )   PDF(717KB) ( 5386 )  
    焦虑情绪会对人类的决策行为及其结果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焦虑水平的提高会使决策者倾向于回避风险,做出保守的选择。近年来,国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纳出了几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认知资源因素、信息加工因素、概率偏向因素与情绪取向因素等。这些因素的提出,促进了对焦虑影响决策的机制的认识。它们间虽有密切联系,但有待于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手谬误和赌徒谬误心理机制研究述评
    杜秀敏; 张庆林;向虹;张海微
    2008, 16 (4):  524-531. 
    摘要 ( 2650 )   PDF(723KB) ( 2188 )  
    在知觉随机序列时,人们倾向于把序列中实际上各自独立的相邻结果看作是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的,而出现热手谬误或赌徒谬误,又称为随机序列中的正负近因效应。有关这两谬误最早的心理机制的探索中,Kahneman 和Tversky采用局部代表性启发法对此进行了解释。但是这种解释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近期的一些模型(因果模型、Urn模型、记忆模型、适应模型和两阶段格式塔模型)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两种谬误提出了新的解释。最后文章指出研究方法、神经机制、个体差异以及生活中的应用是该领域研究的几个未来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句子理解的关键——对句法和语义关系的再探讨
    徐晓东;刘昌
    2008, 16 (4):  532-540. 
    摘要 ( 2339 )   PDF(765KB) ( 2373 )  

    对于句子理解中句法和语义的关系,传统的模块化观点认为,句法信息优先于语义信息,句法加工支配着句子的理解过程。近期,这种强调句法优先的理论受到了一系列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s)研究结果的挑战,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语义信息对句法加工及句子整合加工的重要作用。基于这些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句子理解过程中句法和语义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一些情况下可能是句法支配语义加工,而另一些情况下则可能是语义引导句法加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年老化与文本理解
    晏赛君;何先友;吴建红
    2008, 16 (4):  541-547. 
    摘要 ( 2591 )   PDF(724KB) ( 1327 )  
    年老化与文本理解的研究表明,老年人在表层形式和文本基础两个低水平表征上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下降,而在情境模型的建构和提取、更新等加工过程中都没有发现由于年老化引起的能力下降。在介绍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从情境模型与另两个低水平加工的不同特点和老年人自身的特殊性两个方面分析了老年人在不同层次表征水平加工能力差异的原因。对情境模型水平加工能力保持的潜在机制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弥补在低水平加工中认知能力因年龄而产生的下降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传记忆提取的神经机制及其研究方法
    卢英俊;秦金亮
    2008, 16 (4):  548-554. 
    摘要 ( 1572 )   PDF(726KB) ( 2177 )  
    自传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AM)是个人生活事件的记忆,它在人类认知中建构起自我、情绪、个人意义及其交互作用的主通道。对自传记忆的研究在广度上极大丰富了记忆的研究内容,并成为记忆研究乃至整个认知心理学新的方法论的增长点。利用PET,fMRI和皮层慢电位等手段对自传记忆进行研究,可以加深对自传记忆神经机制的认识。就Conway等提出的SMS模型中,自传记忆提取的神经解剖分布,自传记忆提取偏侧化问题和海马在自传记忆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和评述,并分析比较了自传记忆脑机制的研究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错觉产生的神经机制
    李小健;刘东台
    2008, 16 (4):  555-561. 
    摘要 ( 2107 )   PDF(883KB) ( 2725 )  
    传统认知心理学对视觉错觉的解释存在局限性。认知神经科学在移动错觉、轮廓错觉、颜色错觉研究中的一批新发现,可以综合并概括为一种视错觉发生的神经关联重叠机制。该重叠性表现为错觉与相应的真实知觉具有本质上相同的神经活动,即错觉与真实知觉享有共同的神经关联,没有只对错觉反应而不对真实知觉反应的特定神经关联物,而错觉神经活动的特别之处是在真实知觉发生的相同脑区有更强烈的激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习得无助、习得乐观到积极心理学——
    Seligman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曹新美;刘翔平
    2008, 16 (4):  562-566. 
    摘要 ( 3406 )   PDF(708KB) ( 6083 )  
    Seligman先生开创了习得无助和习得乐观的研究领域。20世纪末他树立起积极心理学的大旗,将心理学引向探索和促进人类性格力量发展和美德完善的轨道,反转了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过分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弱点的研究取向,界定了积极心理学三个明确的研究领域:积极的情感、积极的特征和积极的社会制度。他提出幸福的三要素原则,并运用幸福理论治愈抑郁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近年来他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美德和优势,并提出运用美德和优势治疗心理疾病的积极心理治疗理论(PPT)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现状及展望
    胡姝婧;江光荣
    2008, 16 (4):  567-575. 
    摘要 ( 3079 )   PDF(721KB) ( 2935 )  
    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考察咨询过程变量对咨询效果的影响。以人为中心流派、认知流派、行为流派、精神分析流派等都为该研究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有咨询师的反应方式、会谈中的当事人行为、工作同盟、会谈中的重要内容等过程变量与效果的关系。该领域积累的成果还不多,这可能与过程-效果关系本身的复杂性有关,同时研究方法尚有许多欠缺,如考察复杂关系时使用的研究设计过于简单、测量工具不统一导致结果难以比较,有些测量工具不成熟信效度不高。未来的研究除了努力克服这些问题外,还应多考虑理论构建、内隐变量的调节和中介作用、当事人变量,在研究方法上应更为综合和多样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图式治疗理论与实践
    蔺雯雯;崔丽霞
    2008, 16 (4):  576-581. 
    摘要 ( 1219 )   PDF(716KB) ( 2728 )  
    由于传统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人格障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Young在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创建了图式治疗。图式治疗关注患者的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和适应不良的应对方式,并通过一系列治疗策略,帮助患者改变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形成更健康的行为方式。图式治疗是在传统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上,结合依恋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格式塔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整合治疗模型,其整合的优势为今后的发展带来很大空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疾病污名形成理论述评

    李强; 高文珺;许 丹

    2008, 16 (4):  582-589. 
    摘要 ( 2187 )   PDF(725KB) ( 4784 )  
    心理疾病污名是加诸于患者身上的耻辱标记,妨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心理疾病污名的成因理论包括功能主义和生物文化两个派别,污名的发展模型解释了污名的形成过程,身份威胁模型对污名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通过抗议、教育和接触可以有效地减少污名。在中国开展相关研究应注重分析传统文化、心理疾病类型与污名的关系,探讨各种减少污名策略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社会化研究的整合:交互作用视角
    姚琦;乐国安
    2008, 16 (4):  590-597. 
    摘要 ( 2342 )   PDF(724KB) ( 2138 )  
    组织社会化是个体由组织的外部成员转化为具有参与性和效益性内部人员的适应过程。当前组织社会化研究零碎、分裂,缺少统一理论做指导,亟须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论述整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符号互动与组织社会化的关系,并建立组织社会化的交互作用模型,最后指出了模型的验证、细化及重视中介和调节变量等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中的政治技能及相关研究

    高记;马红宇

    2008, 16 (4):  598-605. 
    摘要 ( 2744 )   PDF(745KB) ( 2430 )  
    政治技能是个体在工作中影响他人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对个体的工作绩效和某些工作态度、缓解工作中压力带来的紧张感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个体的洞察力、控制、亲和力、主动影响及发展经验被视为政治技能的影响因素,通过实践练习、替代学习等方法可实现政治技能的培训和开发。在未来的研究中,对政治技能概念的理解、测量多源性等方面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品牌依恋的概念架构及其理论发展
    姜岩;董大海
    2008, 16 (4):  606-617. 
    摘要 ( 2848 )   PDF(767KB) ( 3164 )  
    品牌依恋(brand attachment)是联结品牌与消费者自我的认知和情感纽带的强度,是品牌情感和品牌关系领域的前沿课题。品牌依恋不仅可以更好地预知较高层次的消费者行为反应,而且是强势品牌资产的重要来源。通过对心理学和营销学领域大量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提出品牌依恋建立于依恋理论、品牌关系理论和自我一致性理论基础之上;评析品牌依恋单维度、多维度概念的相关研究,辨析其与品牌态度、品牌至爱、品牌承诺、品牌涉入等概念的异同;结合已有研究分析品牌依恋的形成机理与行为结果;指明品牌依恋理论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作狂的研究述评
    刘杰;石伟
    2008, 16 (4):  618-622. 
    摘要 ( 1788 )   PDF(713KB) ( 2532 )  
    工作狂是指那些在强烈的内部动机的驱动下,长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到工作上的个体,其形成和发展可以用成瘾模型、强化理论、特质理论和家庭系统理论来解释。工作狂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工作成瘾风险测验、工作狂问卷和工作狂行为量表。该领域的研究者对于人格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和组织因素等工作狂前因变量及健康、人际关系等工作狂的结果变量的探讨比较深入,但在概念界定、理论整合、测量工具、取样和变量探索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刻板化及其影响因素与效果
    李锐;凌文辁
    2008, 16 (4):  623-630. 
    摘要 ( 2016 )   PDF(727KB) ( 2784 )  
    自我刻板化是指个体自认为某群体的成员时,把伴随此种身份的刻板印象加诸于自己身上的过程。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自我刻板化的理论基础——自我归类理论,然后从自我刻板化的行为效应、态度效应以及影响自我刻板化的因素等方面对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还有必要加强对自我刻板化的应用研究等五方面问题的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个体印象管理到组织印象管理
    张爱卿;李文霞;钱振波
    2008, 16 (4):  631-636. 
    摘要 ( 2125 )   PDF(718KB) ( 2272 )  
    组织印象管理(OIM)关注组织如何通过行为和信息的调控来影响受众的知觉问题,成为当前印象管理研究的新领域。组织印象管理与个体印象管理具有互动关系;个体印象管理研究为组织印象管理研究奠定了基础。未来组织印象管理研究的重点领域包括:研发组织印象管理的评价工具,了解组织印象管理的策略,认识组织印象管理策略使用的后效,并突出组织印象管理的在我国的实际应用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质主义及其相关研究
    李静;郭永玉
    2008, 16 (4):  637-643. 
    摘要 ( 2971 )   PDF(722KB) ( 3918 )  
    物质主义一般被看作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重要性的个人价值观,它已成为很多不同学科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文章从物质主义的基本概念、结构及测量开始,重点论述了其成因、影响尤其是对幸福感的影响,并简介了跨文化研究的成果,最后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是对物质主义采用量表测量时应考虑社会称许性反应偏见或者开发内隐测量方法,二是关于物质主义与幸福感的研究方法需要改进,三是物质主义在中国的研究有待于加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支配倾向研究述评
    李琼;郭永玉
    2008, 16 (4):  644-650. 
    摘要 ( 2153 )   PDF(718KB) ( 2353 )  
    社会支配倾向是社会支配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反映了个体期望内群体优于和支配外群体的程度。高社会支配倾向者偏好加大不同群体间的阶层差异,并期望优势群体更多地支配劣势群体;低社会支配倾向者偏好缩小不同群体间的阶层差异以增加社会平等,并期望优势群体更少地支配劣势群体。因此,社会支配倾向会影响社会不平等的程度,并可以被用来解释偏见的形成。性别和群体地位等情境因素会对社会支配倾向产生影响,而且社会支配倾向与个体间的支配也是有关系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说谎行为及其识别的心理学研究
    张亭玉;张雨青
    2008, 16 (4):  651-660. 
    摘要 ( 4473 )   PDF(742KB) ( 5732 )  
    国外关于说谎行为及其识别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对说谎时行为表现的研究、对说谎识别准确率的研究及测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说谎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研究显示人们对说谎行为的识别准确率并不显著高于随机判断的概率。说谎者通常所表现出来的与说真话时不同的特点被称为“线索”,人们对说谎线索的看法与说谎者的实际行为表现并不一致。动机、互动特点、个体差异、沟通情境等因素对说谎和识别行为都会产生影响。网络沟通方式下的说谎行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关于测试效应的研究概述
    张锦坤;白学军;杨丽娴
    2008, 16 (4):  661-670. 
    摘要 ( 2559 )   PDF(739KB) ( 2834 )  
    测试效应的研究表明,“学习”并非只发生在编码阶段,测试或提取练习除了可评估知识掌握程度之外,在某些情况下它比再次学习能更好地促进长时记忆保持。文章从如下方面概述了国外关于测试效应的研究:(1)在自由回忆、配对联想学习、再认和模拟教育情境等不同性质的实验任务下测试对学习的积极作用;(2)测试可能导致的消极作用,介绍有关提取导致遗忘,测试的消极暗示效应,测试与错误记忆等方面的研究;(3)介绍信息额外呈现理论,过度学习理论,提取努力理论,必要难度理论,迁移适当加工理论等测试效应的有关理论及其发展沿革。最后,结合研究中的争议及教学应用做了思考,并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瞻远瞩 革新建构
    ——《潘菽全集》评析
    车文博
    2008, 16 (4):  671-672. 
    摘要 ( 1102 )   PDF(561KB) ( 12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