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0年, 第42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10-05-3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语篇阅读中抑制外部干扰的眼动研究
    李寿欣,徐增杰,陈慧媛
    2010, 42 (05):  539-546. 
    摘要 ( 1429 )   PDF(256KB) ( 2761 )  
    English Version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探讨了当干扰材料的意义性不同和干扰材料位置可预测性不同时, 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语篇阅读中抑制外来无关干扰的特点, 结果表明: 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语篇阅读中抑制外部干扰的能力存在差异, 场独立者好于场依存者, 而且这种差异发生在抑制加工的后作用过程, 本研究支持Dywan等人提出的理论观点。不管是场依存者还是场独立者在语篇阅读中, 相对于无意义干扰材料, 有意义的外部干扰更能吸引阅读者的注意力, 对语篇阅读的干扰作用更明显; 相对于可预测位置的干扰,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难避开不可预测位置的干扰材料, 其产生的干扰作用更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文阅读中副中央凹与中央凹相互影响的眼动实验
    崔,磊,王穗苹,闫国利,白学军
    2010, 42 (05):  547-558. 
    摘要 ( 1479 )   PDF(401KB) ( 2019 )  
    English Version
    采用眼动轨迹记录法结合边界呈现的实验范式, 当注视点越过特定位置时, 预视字则变为另一目标字, 从而保证预视字只呈现在副中央凹区域。实验1自变量为预视字频率, 预视字与目标字均与当前句子具有语义连贯性。实验发现, 当预视字是低频时, 中央凹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更短。实验2在预视字与当前句子语义不连贯的情况下进一步探讨预视字的字频对中央凹加工的效应。实验发现, 预视字是高频时, 中央凹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更短。然而在以区域作为数据分析的单位时, 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仅在首次注视时间上呈现显著。上述结果表明, 副中央凹的词汇属性会对中央凹的加工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比较微弱, 该结果为阅读加工理论中的并行加工理论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机交互中认知负荷变化预测模型的构建
    李金波,许百华,田学红
    2010, 42 (05):  559-568. 
    摘要 ( 1519 )   PDF(636KB) ( 3033 )  
    English Version
    设计模拟的人机交互实验, 分析持续作业过程中认知负荷在评估指标上的变化; 采用Elman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二种建模方法, 探索人机交互过程中认知负荷变化预测建模的构建方法。结果显示:持续作业中认知负荷在主任务反应时、主任务正确率、注视时间、注视次数4个评估指标上变化显著; 在心理努力、任务主观难度2个评估指标上变化不显著; Elman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两种预测模型可以对不同作业时间段认知负荷在评估指标上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 再结合认知负荷的综合评估模型, 可实现对不同作业时间段个体认知负荷水平等级进行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数字估计中的心理长度
    莫,雷,周广东,温红博
    2010, 42 (05):  569-580. 
    摘要 ( 1365 )   PDF(468KB) ( 2030 )  
    English Version
    从儿童对数字属性的认识角度探讨一年级儿童在不同数字范围中采用不同表征形式的根本原因。两个实验均采用数字线估计任务, 实验一测量一年级儿童在15cm数字线长度下0~100与0~1000两种范围上的数字估计; 实验二测量一年级儿童对0~1000范围10cm和20cm数字线长度的估计。结果显示, 无论在不同的数字范围还是在不同的数字线长度下, 儿童对低端数字的估计均存在心理长度, 即儿童倾向于将低端数字与固定的线段长度对应起来, 且这种对应关系不随数字范围与数字线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心理长度的存在是儿童在不同数字范围和不同数字线长度中采用不同数字表征形式的根本原因, 也是儿童对数概念的认识发展到等距水平时出现的一种独特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2岁时的不顺从对4~11岁间社会适应的预测
    曹睿昕,夏美萍,陈会昌,陈欣银,张琳琳,蔡晓露,高艳苹,杨,柳
    2010, 42 (05):  581-586. 
    摘要 ( 1632 )   PDF(294KB) ( 2826 )  
    English Version
    采用实验室观察、母亲报告和教师报告, 对138名随机抽取的北京市2岁儿童进行追踪, 考察2岁时的不顺从行为对4岁、7岁和11岁时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1) 2岁时的消极不顺从行为可正向预测7岁时母亲报告的外显问题行为、教师报告的攻击性-学习问题和11岁时母亲报告的学习问题。(2) 2岁时的拒绝/协商行为可正向预测4岁时母亲报告的多动。(3) 2岁时的反抗行为可正向预测11岁时教师报告的内隐问题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告代言人参与度研究: 深层代言还是浅层代言
    张红霞,刘雪楠
    2010, 42 (05):  587-598. 
    摘要 ( 2120 )   PDF(474KB) ( 5457 )  
    English Version
    有关广告代言人效果、消费者卷入的研究都曾引起学界的重视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 代言人在品牌代言时实际参与(卷入)的程度是否影响消费者对其代言效果的认识, 当代言不同类别的产品时这种代言效果是否依然存在, 此外, 消费者的个性特点是否也会影响这种代言效果等仍需要理论上的深入探讨。本文通过2(代言人高参与度/代言人低参与度)×2(高认知需求/低认知需求)×2(享乐型产品/功能型产品)的实验设计, 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代言人参与的深浅程度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和品牌文化感知的影响, 以及消费者认知需求对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无论是代言享乐型还是功能型产品, 代言人参与程度都会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和品牌文化感知有显著的影响, 而且消费者对于明星代言享乐型产品的品牌态度显著高于功能型产品。特别地, 这种作用还受到消费者认知需求水平的影响。即当消费者认知需求水平高时, 名人参与代言的程度会对其品牌态度造成积极的正向的影响; 而当消费者认知需求水平低时, 名人参与代言程度则不会对其品牌态度造成显著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激情犯和累惯犯暴力态度的比较
    关慕桢,刘旭峰,苗丹民,吕,静,洪,霞,杨,海
    2010, 42 (05):  599-606. 
    摘要 ( 2842 )   PDF(354KB) ( 4426 )  
    English Version
    实验采用《FMMU变态人格危险性评估问卷》和内隐联想测验分别测量激情犯和累惯犯的外显和内隐暴力态度, 探讨激情犯和累惯犯外显和内隐暴力态度特点及预测特征。研究发现, 激情犯和累惯犯的外显态度有显著差异, 但是内隐态度未见显著差异。由于部分罪犯在内隐态度中出现反转效应, 将激情犯和累惯犯分为激情犯未反转组和反转组, 累惯犯未反转组和反转组, 这四个组都产生了显著的IAT效应, 并且每个组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都发生了分离。从结果可见即使是同一犯罪类型, 犯罪时都实施了暴力行为, 但暴力态度却有差异。在测量外显暴力态度的基础上, 结合内隐暴力态度的测量, 将细化犯罪人分类, 为不同特点的犯罪人实施不同的改造和处遇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 行为和ERPs证据
    王,沛,杨亚平,赵,仑
    2010, 42 (05):  607-617. 
    摘要 ( 1831 )   PDF(434KB) ( 3609 )  
    English Version
    以刻板印象表征中的核心内容—— 刻板特质词作为研究材料, 采用分类-确认范式对刻板印象激活效应的时间进程及其认知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性别范畴词“男”/“女”作为启动刺激, 以性别刻板特质词作为靶子, 特质词与范畴词构成一致和冲突两种情境, 记录了34名被试(男女各半)对特质词与范畴词进行一致性判断时的行为反应和ERPs。结果发现: (1) 刻板印象冲突情境下, 因刻板印象激活效应的作用, 被试的反应时要比刻板印象一致情境下更长; 不同性别的被试均表现出性别内群体范畴词激活优势效应, 即内群体范畴词启动条件下反应时更短。(2) 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早期ERP成分(P1、N170、N100、P2)没有影响, 在刻板印象冲突情境下诱发了额-中区更显著的N400, 该成分标志着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 不同性别的被试均在内群体范畴词启动下诱发了波幅更大的P600。(3) 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以及内群体范畴词激活优势效应均发生在知觉后阶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求偶动机对男性冒险行为倾向的影响
    李宏利,张,雷
    2010, 42 (05):  618-624. 
    摘要 ( 2017 )   PDF(322KB) ( 4023 )  
    English Version
    基于风险行为的性选择理论, 通过内隐启动的方法探讨了求偶线索与奖赏线索对两性风险行为报告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男性接触求偶线索, 与接触奖赏线索相比, 更有可能进行娱乐领域、健康领域与社会领域的风险行为活动; 而女性接触奖赏线索后, 与求偶线索相比, 更有可能会从事社会领域的风险行为活动; 两性接触求偶线索与奖赏线索后都较少可能从事经济领域的风险行为活动。这些结果符合性选择理论, 说明与求偶有关的信息线索能够诱导男性进行高风险活动, 因为在进化过程中冒险行为可以作为好基因的标志增加男性获得配偶的机会。这些结果还揭示了, 求偶动机对男性冒险行为的诱发作用远胜于外部动机(如金钱奖赏), 因为求偶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需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互进化计算对焦虑测量的适用性探析
    黄辛隐,张,琰,陈延伟,河林弥志,徐爱兵
    2010, 42 (05):  625-632. 
    摘要 ( 1471 )   PDF(407KB) ( 2065 )  
    English Version
    大量的研究用stroop色词命名任务和点探测任务等经典的情绪研究方法证明了社交焦虑个体情绪识别的特殊性。该研究采用IEC(交互进化计算)的方法, 研究了焦虑组和对照组(低焦虑组)在情绪感知动态范围上的差异性。实验要求第一组被试利用给出的IEC情绪识别光影系统设计出符合实验维度(高兴、恐惧)的图片, 并让第二组被试对图片进行评估, 得出每幅图片的心理数值范围。实验结果说明IEC可以适用于常规优化系统之外的一个新领域—— 心理健康的测量,同时也表明社交焦虑个体的情绪感知动态范围窄于正常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