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21年, 第2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1-12-1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构想
    研究前沿
    研究方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构想
    公平规范执行中内群体偏爱的心理发展机制
    张振, 李海文, 熊建萍, 赵辉, 刘瑞雪, 齐春辉
    2021, 29 (12):  2091-2104.  doi: 10.3724/SP.J.1042.2021.02091
    摘要 ( 2091 )   HTML ( 279 )  
    PDF(1101KB) ( 3162 )  

    如何揭示群体规范和公平价值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提升儿童-青少年在群际互动当中的公平感知与规范执行, 是教育心理领域的关键问题。公平规范执行中内群体偏爱现象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然而先前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大多采用问卷法, 易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存在言行不一致的情况; 2)大多采用情景实验, 聚焦社会互动的最终行为输出端, 无法实时有效地把握社会决策的动态进程; 3)脑成像研究仍以fMRI技术为主, 侧重于评估认知加工潜在的脑区激活模式及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 缺乏对群际公平规范执行中大脑激活动态模式的精确把握。针对这些不足, 本项目从资产分配情景出发, 以儿童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联合运用认知、行为、眼动和电生理等多层次测评手段, 对公平规范执行中内群体偏爱的发生过程进行认知解析, 探讨认知控制和心智化在其间的关键作用机制及其心理发展轨迹。研究结果将服务于中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 引导与培养学生的公正感与行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形成机制
    张靓婷, 王斌, 付景涛
    2021, 29 (12):  2105-2118.  doi: 10.3724/SP.J.1042.2021.02105
    摘要 ( 1104 )   HTML ( 96 )  
    PDF(667KB) ( 1646 )  

    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对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在这一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因它能有效提高组织在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组织的绩效水平。虽然已有大量研究关注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但研究者多采用相对静态的研究范式, 而忽视了组织公民行为的长期动态变化趋势。基于组织社会化视角, 本研究重点关注新员工和工作变更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长期动态变化趋势、探索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动态变化趋势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 以期为培养和激发员工持续性高水平的组织公民行为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亲顾客偏离行为的顾客响应:基于道德情绪的理论模型
    胡家镜, 张梦, 马秀丽, 刘燕
    2021, 29 (12):  2119-2130.  doi: 10.3724/SP.J.1042.2021.02119
    摘要 ( 1256 )   HTML ( 118 )  
    PDF(775KB) ( 1603 )  

    边界员工为帮助顾客或维护顾客利益而有意识偏离企业正式规章制度的“亲顾客偏离” (Pro-Customer Deviance)行为在服务型企业广泛存在。本文以刺激-有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框架为逻辑主线, 以亲顾客偏离行为的双重道德属性为研究视角, 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和情绪功能分化理论, 构建亲顾客偏离行为的顾客响应模型。主要内容包括:(1)确立顾客对亲顾客偏离行为的道德认知评价体系, 明晰顾客对亲顾客偏离行为的道德情绪反应; (2)探究顾客道德情绪在亲顾客偏离行为与顾客再惠顾之间的中介机制; (3)关注顾客责任归因和服务情境对道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调节作用。文章提出亲顾客偏离行为引发的顾客道德情绪和再惠顾意愿的相关命题, 并阐述了命题检验方法, 力图厘清现有研究关于亲顾客偏离行为结果的争议话题, 对道德属性视角下的亲顾客偏离行为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同时为服务型企业全面评估亲顾客偏离行为的服务绩效, 发挥其积极效应, 避免其不良后果提供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视觉经验缺失对盲人听觉词汇识别的影响
    冯杰, 徐娟, 伍新春
    2021, 29 (12):  2131-2146.  doi: 10.3724/SP.J.1042.2021.02131
    摘要 ( 963 )   HTML ( 70 )  
    PDF(718KB) ( 1311 )  

    听觉词汇识别包含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视觉通道受阻的盲人在听觉词汇加工中具有一定听觉补偿优势; 但由于视觉经验的缺失, 盲人对一些视觉相关词(比如颜色词)的语义加工和理解比明眼人弱。未来的研究应对词汇的视觉相关性进行分类讨论; 对音、形、义等多层面及其神经生理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发展符合盲人感知特点的听觉词汇加工模型; 并拓展不同年龄段的发展性研究。最终, 揭示视觉经验缺失对盲人听觉词汇识别影响机制的全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嗓音加工的神经机制——来自正常视力者和盲人的脑神经证据
    明莉莉, 胡学平
    2021, 29 (12):  2147-2160.  doi: 10.3724/SP.J.1042.2021.02147
    摘要 ( 1016 )   HTML ( 44 )  
    PDF(701KB) ( 1086 )  

    人类嗓音作为听觉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含了大量副语言信息以帮助识别个体身份, 尤其对于盲人而言, 视觉面孔经验的缺乏使得嗓音信息成为其感知对方个体特征的主要来源。通过结合正常视力者和盲人在嗓音选择性加工和嗓音身份加工方面的研究, 尝试揭示普遍的人类嗓音加工模式以及盲人特异的嗓音加工机制。此外, 与视觉面孔加工相关的梭状回脑区也参与并卷入了两类人群的嗓音加工任务, 以此为基础梳理的视听整合模型和基于去掩蔽效应的跨模态重组假说, 为这两类人群嗓音加工神经基础的差异性提供了相应的解释机制, 未来研究希望可以进一步探究盲人的嗓音加工策略, 以及考察左侧颞上沟/回脑区在嗓音加工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符号数量表征和符号分数表征的关系
    毛伙敏, 刘琴, 吕建相, 牟毅
    2021, 29 (12):  2161-2171.  doi: 10.3724/SP.J.1042.2021.02161
    摘要 ( 715 )   HTML ( 35 )  
    PDF(698KB) ( 803 )  

    个体学习符号分数的一个关键是能对其数值形成准确表征。现有研究假设符号分数表征的认知基础是人类自婴幼儿期就具有的非符号数量表征(如表征两个集合各自的数量, 或两个数量的比例)。其证据包括表征非符号数量(尤其是非符号数量比例关系)和表征符号分数在行为和大脑神经活动层面上都表现出相关性。然而要说明非符号数量表征是符号分数表征的认知基础, 还需更多研究表明两者在数量概念上的独特相关和因果联系, 并阐明符号分数表征形成的认知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动驾驶车中的人机信任
    高在峰, 李文敏, 梁佳文, 潘晗希, 许为, 沈模卫
    2021, 29 (12):  2172-2183.  doi: 10.3724/SP.J.1042.2021.02172
    摘要 ( 2528 )   HTML ( 176 )  
    PDF(674KB) ( 2795 )  

    自动驾驶是当前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现完全自动化驾驶前, 驾驶员和自动驾驶系统共享车辆控制权, 协同完成驾驶任务。在该人-机共驾阶段, 人对自动驾驶系统的信任是影响自动驾驶中人机协同效率与驾驶安全的关键要素; 驾驶员对自动驾驶车辆保持适当的信任水平对驾驶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结合信任的发展阶段与影响因素提出了动态信任框架。该框架将信任发展分为倾向性信任、初始信任、实时信任和事后信任四个发展阶段, 并结合操作者特征(人)、系统特征(自动驾驶车系统)、情境特征(环境)三个关键因素分析不同阶段的核心影响因素以及彼此间的内在关联。根据该框架, 信任校准可从监测矫正、驾驶员训练、优化HMI设计三类途径展开。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驾驶员和人机系统设计特征对信任的影响, 考察信任的实时测量和功能特异性, 探讨驾驶员和系统的相互信任机制, 以及提升信任研究的外部效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师的存在能否促进视频学习?
    匡子翌, 张洋, 王福兴, 杨晓梦, 胡祥恩
    2021, 29 (12):  2184-2194.  doi: 10.3724/SP.J.1042.2021.02184
    摘要 ( 2007 )   HTML ( 193 )  
    PDF(947KB) ( 3400 )  

    随着网络教学和视频学习的普及, 近期大量研究关注视频学习过程中教师角色的作用。真人教师对学习的作用存在不同的理论解释: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存在理论和社会代理理论支持真人教师能够促进学习; 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等则认为教师的存在会阻碍视频学习。汇总以往实证研究发现:第一, 教师对视频学习效果有比较弱的促进效应, 这主要体现在保持测验(d = 0.23)和迁移测验(d = 0.1)中; 第二, 教师对视频学习主观体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感知(d = 0.49), 学习兴趣(d = 0.5)和学习满意度(d = 2.21)上, 显示中等及大的效应; 第三, 教师的存在会降低学习者对视频学习材料的注视时间(d = -2.02)。未来研究仍需要从真人教师呈现方式、学习者特征、学习材料特征以及测量方式等方面加以探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催产素对学习和记忆的调节效应:来自动物与人类的研究证据
    周梦晗, 张源, 高山, Keith M. Kendrick, 姚树霞
    2021, 29 (12):  2195-2208.  doi: 10.3724/SP.J.1042.2021.02195
    摘要 ( 1517 )   HTML ( 48 )  
    PDF(1542KB) ( 1510 )  

    作为一种神经肽, 催产素对于个体社会认知和情绪加工有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其中就包括对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学习和记忆活动的影响。采用不同模态技术的动物和人类研究一致表明了外源性催产素对于学习和记忆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这一作用可能是外源性催产素通过与多巴胺奖赏通路、边缘系统等学习和记忆关键脑网络中广泛分布的催产素受体相结合, 进而调整其功能状态实现的; 但与此同时, 催产素对学习和记忆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会因实验范式、刺激材料、给药时间、位置和剂量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未来需要协同动物和人类研究的各自优势, 采用规范化的实验任务设置和给药程序克服当前该领域的研究局限, 并积极发掘催产素在干预相关精神疾病患者学习和记忆加工缺陷中的应用潜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动机理论视角下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社交缺陷
    王磊, 贺荟中, 毕小彬, 周丽, 范晓壮
    2021, 29 (12):  2209-2223.  doi: 10.3724/SP.J.1042.2021.02209
    摘要 ( 1775 )   HTML ( 126 )  
    PDF(766KB) ( 2501 )  

    社交缺陷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以往研究更多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指出该症状是心理理论损伤所致, 但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在获得心理理论之前已表现出社会动机不足的特质, 且部分能通过心理理论测试的个体依旧表现出社会动机不足的特点。社会动机理论指出社会动机是促进人类进化、激发和维持个体社会性活动的重要内部动力, 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社交缺陷是由于社会动机不足所致。该理论从行为表现、神经科学和生物学三个方面对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社交缺陷进行解释。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社会动机的神经机制研究, 明确社会动机理论在自闭症谱系障碍群体中的适用范围, 探究社会动机理论在评估诊断和临床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时点结果跨期选择的决策效应及其心理机制
    孙海龙, 安薪如, 熊冠星
    2021, 29 (12):  2224-2235.  doi: 10.3724/SP.J.1042.2021.02224
    摘要 ( 1073 )   HTML ( 46 )  
    PDF(661KB) ( 1100 )  

    多时点结果跨期选择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多个时点结果的权衡, 正日益成为跨期选择的研究重点。现有研究主要从两时点结果和序列结果两方面深入探讨了多时点结果跨期选择中的诸多决策效应, 包括:隐藏的零效应、象征效应、额外金额效应、前端金额效应以及序列效应, 并运用序列模型和权衡模型对上述决策效应进行阐释。未来还应深入探索同时涉及损益结果混合的多时点结果跨期选择, 运用决策过程追踪技术揭示决策效应的过程机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任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吗?
    曲佳晨, 贡喆
    2021, 29 (12):  2236-2245.  doi: 10.3724/SP.J.1042.2021.02236
    摘要 ( 3385 )   HTML ( 235 )  
    PDF(656KB) ( 4890 )  

    信任水平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学界观点莫衷一是。一派研究者持信任水平性别差异观, 其中风险偏好理论被用于佐证男性信任水平更高的观点, 女性在亲社会领域的优势则为女性具备更高信任水平提供支持; 另有一派研究者以性别相似性假设为依据, 持信任水平无性别差异观。两派观点及其理论基础虽得到一定程度支持, 但还有待从研究范式、东西方文化差异等角度阐明其合理性。未来研究可在合理运用信任测量方法的基础上, 澄清信任动态变化过程中的性别特征, 深化两性信任差异的神经生理机制研究, 从而更好地揭示信任水平的性别差异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及其对心理学家的启示
    黄梓航, 王俊秀, 苏展, 敬一鸣, 蔡华俭
    2021, 29 (12):  2246-2259.  doi: 10.3724/SP.J.1042.2021.02246
    摘要 ( 1777 )   HTML ( 106 )  
    PDF(857KB) ( 2313 )  

    社会心理学有着社会学和心理学两种取向。虽然多数时候相对独立发展, 但两者都对现代化带来的社会转型和变迁非常关注。社会学家从社会或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的变化两个方面对社会转型进行了大量研究, 前者主要涉及城市(镇)化、社会阶层、社会流动性、家庭结构等, 后者主要涉及中国体验、社会心态、群体心理、组织心理等。总体上, 现有研究显示, 现代社会个体主义上升, 同时许多传统集体主义价值在日渐式微。和心理学取向的研究相比, 社会学取向的研究具有这些特点:倾向于采用本位概念、质性研究方法, 特别关注中观群体心理, 关注政治和政策影响, 更具历史宏观视野等, 这些都是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期待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在未来的研究中能有更多的合作, 共同促进对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和中国人的理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不)公正对组织报复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刘德鹏, 高翔宇
    2021, 29 (12):  2260-2271.  doi: 10.3724/SP.J.1042.2021.02260
    摘要 ( 917 )   HTML ( 87 )  
    PDF(747KB) ( 1428 )  

    组织报复行为是员工因感知组织及其代理人不公正而针对他们采取的惩罚行为, 它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工作场所现象。总结现有综述文献, 存在缺乏系统梳理、不重视解释机制等重要问题。根据(不)公正感知类型复杂性和(不)公正感知主体两个维度提出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从解释机制角度出发, 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自我控制、情绪和资源理论等解释机制, 并整合不同解释机制, 同时增加对观察者视角的讨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方法
    认知诊断Q矩阵估计(修正)方法
    李佳, 毛秀珍, 张雪琴
    2021, 29 (12):  2272-2280.  doi: 10.3724/SP.J.1042.2021.02272
    摘要 ( 993 )   HTML ( 33 )  
    PDF(795KB) ( 967 )  

    Q矩阵代表着项目考察的属性, 反映了项目的重要特征, 其正确性是影响认知诊断分类准确性的关键因素。研究Q矩阵估计(修正)方法具有重要价值。首先, 研究从是否采用认知诊断模型将Q矩阵估计(修正)分为基于认知诊断模型视角下的参数化方法和基于统计视角下的非参数方法。然后, 分别从最优项目质量、最优模型数据拟合和参数估计视角对它们进行分类介绍, 评析不同方法的特征和表现、区别与联系、优势与不足。最后, 提出几个未来研究问题:在复杂测验条件下系统比较各种方法; 校准知识状态和参数估计误差、结合多种思路和方法等多角度提出Q矩阵估计(修正)方法; 研究多级评分项目、混合测验模型、属性多级、属性个数未知甚至Q矩阵元素为连续变量等条件下的Q矩阵估计(修正)方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