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2024年, 第56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情绪效价和动机强度对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
张环, 王晨, 李俊霞, 林琳, 吴捷
2024, 56 (8):  999-1014.  doi: 10.3724/SP.J.1041.2024.00999
摘要 ( 854 )   PDF(519KB) ( 124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在互动提取过程中, 说话者选择性地提取目标信息, 会导致听者对非目标信息的遗忘, 这被称为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本研究基于情绪、动机与记忆之间的密切联系, 探索在互动提取范式中, 情绪效价与情绪动机维度对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实验1通过操纵情绪效价与项目类型, 考察情绪效价对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 实验2通过操纵积极情绪效价下的动机维度与项目类型, 考察积极情绪动机维度对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条件下会产生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 消极情绪条件下则不会; 且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效应量大于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以上结果为了解情绪效价及相应的动机维度对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提供了实证依据, 在社会互动任务中检验了情绪与动机影响记忆表现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类型的一体化编码对青年人和老年人在联结记忆任务中项目再认的影响
王宝玺, 王雪静, 金朝晖, 程琛, 向玲
2024, 56 (8):  1015-1030.  doi: 10.3724/SP.J.1041.2024.01015
摘要 ( 241 )   PDF(3690KB) ( 278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使用脑电探究不同的一体化对联结记忆任务中项目再认的影响及其相关的神经机制。两个实验分别使用复合词和定义操作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一体化。青年人的行为结果发现两种一体化的联结再认相当, 项目再认也无显著差异。脑电结果发现复合词减少了顶区新/旧效应, 定义缺失额区新/旧效应, 说明青年人依据较少的神经活动达到相当的行为表现, 支持“只有收益”观点。老年人的结果发现两种一体化都能提高联结再认, 但对项目再认的影响不同。复合词在促进联结再认时也促进了项目再认, 脑电结果发现仅在复合词下存在额区新/旧效应, 显示复合词促进项目再认可能是源于熟悉性的增加, 支持“只有收益”的观点。定义在促进联结再认时损害了项目再认, 脑电结果发现定义缺失额区新/旧效应, 显示定义对项目再认的损害可能源于熟悉性的缺失, 支持“收支平衡”的观点。这些结果表明一体化促进还是损害老年人项目再认取决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一体化对认知资源的需求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心二意”胜过“一心一意”: 媒体多任务提升低工作记忆容量者创造力
周详, 张婧婧, 白博仁, 翟宏堃, 崔虞馨, 祖冲
2024, 56 (8):  1031-1046.  doi: 10.3724/SP.J.1041.2024.01031
摘要 ( 589 )   PDF(820KB) ( 98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数字时代, 媒体多任务已然渗透人类生活方方面面。但以往研究主要探讨其消极影响, 忽视媒体多任务暗藏激发创造力的可能。基于创造力的坚持-灵活双通道理论, 通过3个仿真行为实验, 考察了媒体多任务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以及心智游移与工作记忆容量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 相比非媒体多任务, 个体进行媒体多任务时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实验1), 其心理机制是媒体多任务诱发更高的心智游移频率, 进而提升创造力(实验1和实验2), 且这一提升效应只存在于低工作记忆容量组, 高工作记忆容量组中则表现为消极影响(实验3)。研究结果对揭示媒体多任务的积极功能, 拓展坚持-灵活交互视角以弥补双通道理论平行视角缺陷, 帮助不同特质个体有效利用媒体多任务提升创造力均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情境对情绪感染的影响:一项基于EMG的超扫描研究
王丹, 付雨佳, 陈文锋
2024, 56 (8):  1047-1060.  doi: 10.3724/SP.J.1041.2024.01047
摘要 ( 312 )   PDF(525KB) ( 38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情绪感染是社会凝聚力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催化剂,它能够促进个体间行为、注意力和情绪的同步。传统研究多从个体角度出发,考察社会情境对情绪模仿的影响,但人际情感交流远不止单向模仿。本研究首次采用EMG超扫描技术,结合双人互动范式,模拟真实社会互动,探究不同社会情境对情绪同步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合作和竞争这两种社会背景对情绪感染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在合作情境下,人际间的情绪感染得到加强,观察者体验到更高的情绪强度,且合作组在积极情绪交流中的面部表情同步性高于非合作组。相反,在竞争情境下,情绪感染被削弱,竞争组的观察者体验到更低的情绪强度,面部表情同步性也低于非竞争组。此外,研究还发现,合作和竞争情境激活的依存型和独立型自我建构,分别对面部表情同步性有正向和负向的预测作用。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生态情境下社会情感互动的认知,也突显了超扫描技术在评估多人视角下人际交流中情绪同步性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典美还是表现美:摆盘美学影响健康饮食决策的计算与神经机制
刘梦颖, 蒋婧怡, 杨依琳, 江波, 黄建平
2024, 56 (8):  1061-1075.  doi: 10.3724/SP.J.1041.2024.01061
摘要 ( 255 )   PDF(6968KB) ( 43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前人研究发现食物摆盘的美感水平会影响个体的食物选择, 但未有研究进一步探讨相同美感、不同审美特征对健康饮食决策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招募被试34名, 采用基于价值的食物决策范式, 使用2 (审美特征:古典美, 表现美) ´ 2 (食物热量:高, 低)被试内设计, 通过分离计算模型参数与脑电指标来检验不同审美特征差异化的审美价值, 以及审美价值对热量影响的调节效应及其认知神经基础。结果显示:(1)古典美(vs. 表现美)审美价值更高, 食物选择率和漂移率(v)更高、N400振幅更低; (2)审美价值调节热量价值, 但热量价值的突显性高于审美, 热量信息的神经处理时间更早(240~320 ms); (3)审美价值的调节效应发生在决策证据积累过程中, 影响漂移率(v)以及中央顶叶正波(CPP)。本研究在理论层面揭示了健康饮食决策中审美价值的调节效应及认知神经基础, 同时在实践应用方面为助推健康饮食选择提供了食物摆盘的审美设计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取暴露时长对恐惧记忆再巩固与消退的调控
陈伟, 姚霖, 倪晓冰, 李俊娇, 吴子悠, 郑希付
2024, 56 (8):  1076-1090.  doi: 10.3724/SP.J.1041.2024.01076
摘要 ( 171 )   PDF(861KB) ( 25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基于记忆再巩固的提取消退范式与传统消退范式在操作层面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 提取阶段一些细微的操作设置均有可能无法使记忆进入再巩固, 失去持久抑制恐惧复发的效果。研究发现提取暴露时长会调控记忆进入不同的阶段, 其作用机制与提取引发的预期错误量有关。本研究采用控制提取试次的数量改变提取暴露时长, 在传统消退范式的基础上进行提取消退范式转化, 探究提取暴露时长对记忆再巩固与消退的调控作用, 并尝试用量化预期错误的方式厘清其调控机制。结果发现, 单次提取消退触发记忆再巩固更新、双次提取消退无效(结果与传统消退一致)、四次提取消退增强消退记忆强度, 预期错误量化结果佐证了这几个过程的差异。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揭示人类恐惧记忆再巩固与消退的调控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童年期创伤后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HPA轴系统多基因的调节
曾子豪, 刘双金, 杨琴, 王宏才, 刘承珍, 赵纤, 孟莉, 何震, 刘秀茹, 黄宁, 胡义秋
2024, 56 (8):  1091-1109.  doi: 10.3724/SP.J.1041.2024.01091
摘要 ( 386 )   PDF(2386KB) ( 713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童年期的不良经历似乎增加了个体对压力刺激的敏感性, 从而可能影响其终身的社会适应。许多研究表明, HPA轴系统基因可能在调节环境因素与社会适应之间发挥作用。然而, 过去单个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存在争议。本研究针对青少年样本(14.15 ± 0.63岁; N = 700), 采用多位点遗传谱评分(multilocus genetic profile scores, MGPS)计算HPA轴系统多基因得分, 利用纵向数据探究其与童年期创伤和亲子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预测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包括抑郁症状、亲社会行为和自伤行为)。研究结果显示,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包括抑郁症状和亲社会行为)是遗传(HPA轴系统MGPS)、远端环境(童年期创伤)和近端环境(亲子关系)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遗传风险评分的增加, 童年期创伤和亲子关系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增加, 这意味着遭受过童年期创伤的个体, 亲子关系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会更加显著, 符合差别易感性模型。行为学实验进一步揭示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融合中国诗词的线上自助正念干预的可行性及对参与者依从性的影响
王彪, 王珍珍, 刘兴华
2024, 56 (8):  1110-1124.  doi: 10.3724/SP.J.1041.2024.01110
摘要 ( 673 )   PDF(599KB) ( 128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研究基于情绪困扰的正念干预和诗歌疗法, 开发了一种融合中国诗词的线上自助正念干预方案, 旨在提高参与者的依从性。研究1分别从可接受性、需求性、可执行性、实用性、有效性检验等维度对该干预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评估。在此基础上, 研究2采用随机对照实验, 探索比较有无中国诗词的线上正念干预对参与者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融合中国诗词的线上自助正念干预具有可行性, 而且其显著提高了参与者的依从性。本研究首次将中国诗词和正念进行结合, 开发了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线上正念干预形式, 不仅改善了参与者的正念水平、知觉压力、总体幸福感, 提升了其参与积极性和项目完成度, 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播发挥了一定作用, 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事帮助行为对观察者的人际影响:基于社会比较理论
倪丹, 郑晓明
2024, 56 (8):  1125-1140.  doi: 10.3724/SP.J.1041.2024.01125
摘要 ( 358 )   PDF(573KB) ( 499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职场中的帮助行为不仅对施助者、受助者产生重要影响, 也会影响观察者的后续反应。现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帮助行为对于观察者的潜在作用。该文章探讨了目睹同事帮助行为对于观察者后续帮助行为的影响。1项问卷调查研究和3项实验研究的数据表明, 观察到的同事帮助行为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增加员工亏欠同事的感知及羞愧情绪, 进而产生更多的帮助行为, 又可能减少员工基于组织的自尊及自豪情绪, 从而产生更少的帮助行为。员工自我对他人的帮助行为水平越高, 观察到的同事帮助行为与亏欠同事间的正向关系, 以及与基于组织的自尊间的负向关系越弱。研究揭示了目睹同事帮助行为对于第三方帮助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其不同的影响路径, 从而丰富了帮助行为的文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建构的买卖方更易达成二手交易:买卖方的聚焦分离效应
孙庆洲, 高倾德, 吴宝, 黄靖茹, 郭浩智, 江程铭
2024, 56 (8):  1141-1156.  doi: 10.3724/SP.J.1041.2024.01141
摘要 ( 168 )   PDF(670KB) ( 274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二手物品常瑜瑕并存, 买卖方的建构水平是否影响其对瑜瑕属性的关注进而影响交易出价?本研究提出并证明了买卖方的聚焦分离效应。通过对二手交易的策略回溯(研究1)、想法编码(研究2)、属性再认(研究3)和属性聚焦(研究4), 发现低建构的买卖方更易达成二手交易, 其原因在于降低建构表征分离了买卖方的关注点, 使得卖方提高了对交易物品消极属性的关注、买方提高了对交易物品积极属性的关注, 从而缩小了双方的出价差值。此外, 建构水平诱发的出价变动效应在卖方身上比在买方身上更明显。这拓展了建构水平理论, 揭示了建构表征影响交易出价的认知机制, 也为二手交易中交易对象的筛选、议价策略的使用、二手平台的管理等提供了认知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