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中国人应对历史危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专栏
    从疫情控制看中庸行动我的应急灵活性
    杨中芳
    2023, 55 (3):  355-373.  doi: 10.3724/SP.J.1041.2023.00355
    摘要 ( 3422 )   HTML ( 149 )  
    PDF(1130KB) ( 4820 )  
    English Version

    本文撰写的目的是, 藉助分析COVID-19疫情控制的应急心理机制, 提出一个思考中国人“自我”的新架构, 希望未来它能成为研究这一热门研究领域的新进路。沿用中国传统流传下来、但却一直被沿用至今的中庸思维, 以及其内涵的“阴阳思维”及“全息思维”作为立论基础, 提出“中庸行动我”的构念。它是指个体在选择及执行解决问题之具体行动方案时, 依现实“情境需求”, 灵活地“协调”出一个最恰当的“行动我”, 以配合集体战疫的需要及功效。“中庸行动我”这一构念的提出, 不仅只是为了解释战疫的成效, 更重要的是它欲反映出中国人思维“灵活性”的根源, 从而可以作为研究“中国人自我”的另类进路, 不再只是以跨文化研究进路所关注的“本质自我”为主要立论基础, 从而丰富了该领域现有的知识内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辩证领导行为及其对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的影响: 一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导行为探究
    王辉, 王颖, 季晓得, 纪铭
    2023, 55 (3):  374-389.  doi: 10.3724/SP.J.1041.2023.00374
    摘要 ( 2574 )   HTML ( 139 )  
    PDF(844KB) ( 2924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在探索中国人应对历史危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的大框架下, 本文研究了辩证领导行为这一概念的内涵、结构、测量方法、概念独特性, 并探讨了辩证领导行为对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 辩证领导行为这一基于东方传统思维模式和哲学思想提出的领导行为概念具有6个维度: 适时调整, 因人而异, 权衡矛盾, 恩威并施, 注重协调和整体管理。多个样本的数据提供的证据表明: 1) 辩证领导行为有别于其他现有的领导行为概念; 2) 中国高层管理者辩证领导行为更胜于美国高层管理者辩证领导行为; 3) 基于中国传统智慧的辩证领导行为可正向预测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绩效指标——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 且企业战略柔性起到中介作用。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圆内方:中国人人际关系性的潜在剖面结构及其适应性
    周明洁, 李府桂, 穆蔚琦, 范为桥, 张建新, 张妙清
    2023, 55 (3):  390-405.  doi: 10.3724/SP.J.1041.2023.00390
    摘要 ( 2867 )   HTML ( 235 )  
    PDF(962KB) ( 3638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为进一步挖掘中国人人际关系性人格特质的内涵, 研究1采用“个体中心”的潜在剖面分析方法对1911名CPAI-2中国人的常模样本在人际关系性上的表现进行整体揭示。同时, 为比较中西方人际关系性的不同, 研究2探讨了非华人群体人际关系性的潜在剖面结构。研究3进一步在2580名大学生群体中验证中国人人际关系性上的外圆内方的潜在剖面结构, 并探讨人际关系性的亚型以及哪种亚型的人在现代社会更具适应性。中国人群体的研究结果均呈现四分类模型, 但这一分类模型并没有在西方样本中复现出来, 并且研究3发现中国人群体中外圆内方的亚群体最具适应性。研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进行相关讨论, 为当代中国人辩证统一的“外圆内方”的文化特异性的行为模式提供历史阐释及其当代生活适应性的证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均”与“寡”阶段性变动下中国居民公平感的变迁
    王俊秀, 刘洋洋
    2023, 55 (3):  406-420.  doi: 10.3724/SP.J.1041.2023.00406
    摘要 ( 2109 )   HTML ( 114 )  
    PDF(1135KB) ( 254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和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重复截面数据, 通过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对居民公平感的时代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平感在年龄上呈“J”型趋势; 从时期效应看, 2008年公平感较高, 2010~2013年在低谷徘徊, 2015年以后又开始回升; 从队列视角看, 建国前出生队列公平感偏低, 建国后初期的队列相对较高, “50”后有所下滑, 从“60”后开始公平感持续走低, 到“80”后跌入低谷, 但“90”后又开始升高。从1949年前后“寡且不均”到建国初期阶段的“寡且均”, 再到改革开放40年快速经济增长下“不寡但不均”的社会变迁过程影响了居民的公平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人的时间知觉广度
    纪丽君, 吴莹, 杨宜音
    2023, 55 (3):  421-434.  doi: 10.3724/SP.J.1041.2023.00421
    摘要 ( 2764 )   HTML ( 215 )  
    PDF(832KB) ( 3302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时间知觉是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映射, 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意涵。本文聚焦时间知觉广度这一概念, 探讨中国人的时间知觉广度及其对自我连续性和社会变化观等心理过程的影响。通过综合讨论诸多实验发现提出, 中国人具有较大的时间知觉广度, 包括具有显著的过去取向和未来取向。较大的时间知觉广度提升了中国人跨时间的自我连续性, 并且影响着中国人看待世事变化的变化观, 这些特点又进一步影响到其它心理过程, 例如对苦难和幸福的解读, 在股票市场中的决策等。在一定程度上, 这些特点可能是中国人在应对不确定性和重大危机时表现出更强的心理韧性和复原力的心理基础。本研究还指出中国人时间知觉广度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包括整体性思维、过去现在未来互嵌互动和双向延展、与自我连续性和社会结构相关联以及具有道德属性等。基于此, 本研究提出了时间知觉广度的文化心理比较模型, 并分析了时间知觉广度对自我同一性和文化同一性的影响结果。希望本文能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人应对历史危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期选择的变易程度正向预测中华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亚非欧美大洋洲18国跨国研究
    沈丝楚, 希喜格, 丁阳, 马家涛, 杨舒雯, 匡仪, 许明星, 李纾
    2023, 55 (3):  435-454.  doi: 10.3724/SP.J.1041.2023.00435
    摘要 ( 1345 )   HTML ( 61 )  
    PDF(2737KB) ( 1372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跨期选择是对不同时间点的得失的权衡与选择。伊索寓言《蚂蚁和蚱蜢》假借群居型昆虫的跨期选择偏爱暗喻投资未来的慢策略比只顾眼前的快策略更利于生存。用跨期选择领域通用的语言解读这一寓言便是:选择大而迟选项的蚂蚁比选择小而早选项的蚱蜢更可能扛过严冬而生存下来。为了探索何种跨期选择策略更有助于我们扛过疫情, 本研究调查了亚非欧美大洋洲这5大洲18个国家共计26355名受测者对混合得失双结果的跨期选择偏爱, 测量了人们平时和疫时跨期选择偏爱的变易程度(2类变易的程度指标), 以及人们自评的扛疫成效。跨文化比较结果的主要发现是:不同通货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1)和不同时期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2)能联合预测中国/新加坡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 不同时期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2)也可以单独预测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尼日利亚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 这2类选择偏爱变易的程度指标不能预测其他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或者预测方向和假设相反)。基于易经“穷则变, 变则通”的要旨和跨国比较的发现, 我们认为:面临历史危机时善于变通的特长抑或成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竞争优势; 在应对危机时, 与中国文化距离越相近的国家或民族抑或也能越受益于类似的竞争优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依恋对象回应方式对不同依恋类型幼儿支持提供预期修正的影响
    贾成龙, 吴婷, 孙莉, 秦金亮
    2023, 55 (3):  455-468.  doi: 10.3724/SP.J.1041.2023.00455
    摘要 ( 2364 )   HTML ( 202 )  
    PDF(3407KB) ( 3518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依恋对象的敏感性回应是儿童安全依恋发展的重要前因。研究采用改编版依恋预期范式考察实时互动情境中依恋对象确定性和概率性回应对幼儿支持提供预期及预期修正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不安全型依恋幼儿, 初始预期中安全型幼儿更多预期依恋对象会向依恋者提供支持; 幼儿能够基于依恋对象的确定性和概率性回应一致地修正对该对象是否提供支持的预期。同时, 低水平回应对幼儿预期修正的影响高于高水平回应。研究表明5岁左右幼儿能够基于实时互动中依恋对象的回应信息修正其对该依恋对象的预期, 这对理解幼儿依恋表征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亲子依恋与儿童抑郁症状的关系: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的作用及父母差异
    徐健捷, 张一一, 林德堃, 车俐颖, 宋漫漫, 韩卓
    2023, 55 (3):  469-480.  doi: 10.3724/SP.J.1041.2023.00469
    摘要 ( 4279 )   HTML ( 333 )  
    PDF(796KB) ( 590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不良的亲子依恋是导致儿童抑郁症状的风险因素, 但其对儿童的影响会因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不同而存在差异。为探究家庭中母子、父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及儿童生物敏感性(本文中采用迷走神经抑制作为指标)在其中的作用, 本研究结合行为任务、问卷报告、生理测量等多种研究手段, 招募150名学龄儿童(平均年龄8.64岁, 63名女孩)参与研究。结果表明:(1)学龄儿童的母子依恋水平高于父子依恋水平。(2)高水平的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会同等程度地降低儿童的抑郁症状。(3)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对母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作用显著, 生理上对环境更敏感(高迷走神经抑制)的儿童更易得益于高母子依恋, 表现出较低的抑郁水平; 但同时, 这类儿童在母子依恋较低时也更易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4)儿童的生物敏感性对父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高父子依恋对生物敏感性水平不同的儿童均存在有利影响。(5)在不同情境中测量的迷走神经抑制对亲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的调节作用模式相似, 表现出跨情境一致的特点。本研究率先揭示儿童迷走神经抑制与亲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联合作用机制及父母角色差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行为可见增加利他偏好及其社会规范机制
    黄馨茹, 李健, 倪荫梅
    2023, 55 (3):  481-495.  doi: 10.3724/SP.J.1041.2023.00481
    摘要 ( 2274 )   HTML ( 246 )  
    PDF(1310KB) ( 2657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在不同社会偏好类型中, 研究者较为关注利他偏好及其信号功能。本研究探究在独裁者游戏中, 决策者的利他偏好如何受到分配方案对接受者可见性的影响。实验1采用行为实验结合计算建模的方法, 发现无论在选择或评分条件下, 相比于行为不可见, 当分配者的行为能够为接受者所见时, 分配者都表现出更大程度的利他偏好。此外, 相比于评分条件, 在选择时人们更加在意分配效率。实验2仅使用选择条件, 并操纵社会规范, 发现行为可见增加利他偏好的作用依赖于利他的社会规范, 当存在非利他社会规范时, 行为可见的影响减小。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利他社会规范下, 当行为对接受者可见时, 人们将表现出更多利他偏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政治环境如何影响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
    刘德鹏, 李珏兴, 梁品, 庞旭宏
    2023, 55 (3):  496-509.  doi: 10.3724/SP.J.1041.2023.00496
    摘要 ( 1133 )   HTML ( 82 )  
    PDF(811KB) ( 149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论文基于自我控制的强度模型, 研究了组织政治环境作为情境因素影响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来自某国有商业银行73位网点主任连续10个工作日的570个经验取样法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层次, 领导者组织政治感知提高了自我耗竭, 领导者职位任期削弱了该正向关系。(2)个体内层次自我耗竭对公正准则遵从的作用取决于个体间层次领导身份认同的程度:当领导身份认同较高时, 二者关系为正; 当领导身份认同较低时, 二者关系为负。(3)当领导者职位任期较短且领导身份认同较高时, 组织政治感知通过自我耗竭促进公正准则遵从; 当职位任期较短且领导身份认同较低时, 组织政治感知通过自我耗竭阻碍公正准则遵从。上述研究结论将公正准则遵从的前因研究从行为者中心视角拓展到情境中心视角, 率先研究了组织政治感知的个体内变化及其影响, 同时增进了对自我耗竭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的认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