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4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汉字的无线索回忆再认效应: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的作用
    贾永萍;周楚;李林;郭秀艳
    2016, 48 (2):  111-120.  doi: 10.3724/SP.J.1041.2016.00111
    摘要 ( 2479 )   PDF(459KB) ( 514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采用无线索回忆再认范式, 对基于熟悉性的汉字语义特征再认进行了探索, 考察了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对汉字语义特征的无线索回忆再认效应(RWCR效应)的影响。实验1采用即时测验, 实验2采用延时测验, 结果发现:(1)无论即时还是延时测验, 汉字语义特征的再认均存在RWCR效应。(2)在即时测验时, 重复学习对熟悉性有显著影响, 重复测验对熟悉性没有影响; 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均提高回想成绩, 但二者无差异。(3)在延时测验时, 重复学习组和重复测验组的熟悉性评分均下降, 但前者下降快于后者; 重复测验组回想的遗忘率较低, 重复学习组回想的遗忘率较高。上述结果说明, 汉字的语义特征存在稳定的RWCR效应, 且重复学习主要影响熟悉性, 重复测验主要影响回想。进一步证明了再认记忆的双加工理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语即时切换下非目标语言语音和语义的激活状态
    孟迎芳;林无忌;林静远;蔡超群
    2016, 48 (2):  121-129.  doi: 10.3724/SP.J.1041.2016.00121
    摘要 ( 1383 )   PDF(1112KB) ( 242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研究采用双语即时切换范式, 探讨非熟练中英双语者在对目标语言(启动词)语音或语义的加工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状态。实验1设置了与启动词的翻译对等词存在语音相关或无关的两类配对词, 要求被试进行语音判断任务, 结果表明, 不论哪种切换条件, 两类配对词在反应时和P200成分上都没有差异, 说明目标语言在语音加工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语音层面没有得到自动激活, 从而没有产生启动效应。实验2则设置了语义相关和无关配对词, 并进行语义判断任务, 结果在两种切换条件下都发现明显的语义启动效应及N400差异, 说明非目标语言在语义层面上有得到自动激活, 但激活的程度表现出切换方向上的不一致, L1-L2切换下的语义启动量要明显大于L2-L1, 并且L1-L2的N400差异主要表现在前部脑区, 持续时间更久, 而L2-L1的N400差异主要表现在后部脑区, 但持续时间较短, 表明对于非熟练的双语者来说, 不同切换方向下对共享语义表征的激活加工是不一样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形旁和声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作用
    王协顺;吴岩;赵思敏;倪超;张明
    2016, 48 (2):  130-140.  doi: 10.3724/SP.J.1041.2016.00130
    摘要 ( 3014 )   PDF(1852KB) ( 436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形声字是由表示意义范畴的义符(形旁)和表示发音信息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以往研究虽然肯定了声旁在形声字加工中的作用, 但对形旁的作用仍存在一定争议。结合行为和脑电技术, 采用汉字判断任务, 以形旁和声旁均为独体字的形声字作为实验材料, 通过操纵形旁频率和声旁频率,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形旁和声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作用。行为结果(实验1)发现形旁频率并未引发反应时和错误率上的显著变化, 而声旁频率在反应时和错误率上均产生了显著的效应, 相对于低频声旁, 高频声旁条件下的反应时更长、错误率更高。脑电结果(实验2)发现, 相对于低频形旁, 高频形旁在前脑区引发了一个波幅更小的N400; 而声旁频率不仅可以在全部脑区引发N400的变化, 同时在左脑的前、中脑区引发了P200的变化。相对于低频声旁, 高频声旁所引发的P200波幅更小, N400波幅更大。两实验结果说明, 在形声字识别中, 形旁和声旁均可以产生作用, 但形旁的激活时间要晚于声旁, 且作用相对较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表情特征的分组效应
    雷寰宇;魏柳青;吕创;张学民;闫晓倩
    2016, 48 (2):  141-152.  doi: 10.3724/SP.J.1041.2016.00141
    摘要 ( 1014 )   PDF(455KB) ( 2468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探讨了表情因素作为身份特征对多身份追踪中分组效应的影响。采用多身份追踪范式, 8个客体为表情图片(正性、负性、中性)其中4个为目标, 对45名被试进行了有无眉毛线索对追踪表现影响的测查。实验条件分别为:目标表情与非目标表情完全不相同组(4水平, 简称分组)、目标表情与非目标表情都由两种相同数量的表情混合组成(3水平, 简称配对)与基线组(8个客体表情相同)。发现分组水平的成绩显著优于基线组, 配对水平的成绩显著低于基线组, 并表现出了负性表情的追踪优势; 另外, 有无眉毛线索对追踪表现无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说明多身份追踪中存在基于表情特征的分组效应, 负性表情的分组知觉高于正性表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听障和听力正常人群空间主导性和空间参照框架的交互作用
    王爱君;沈路;迟莹莹;刘晓乐;陈骐;张明
    2016, 48 (2):  153-162.  doi: 10.3724/SP.J.1041.2016.00153
    摘要 ( 963 )   PDF(921KB) ( 346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通过要求被试分别在近处空间和远处空间完成空间参照框架的判断任务, 考察了听障和听力正常人群空间主导性和空间参照框架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相对于听力正常人群, 听障人群完成自我参照框架判断任务的反应时更长, 而在完成环境参照框架判断任务无显著差异; (2)听障人群和听力正常人群空间主导性和空间参照框架交互作用呈现出相反模式。研究表明, 听障人群在听力功能受损后, 其空间主导性和空间参照框架的交互作用也产生了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绪概念加工与情绪面孔知觉的相互影响
    刘文娟;沈曼琼;李莹;王瑞明
    2016, 48 (2):  163-173.  doi: 10.3724/SP.J.1041.2016.00163
    摘要 ( 3559 )   PDF(364KB) ( 6582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通过3个实验探讨情绪概念加工与情绪面孔知觉是否存在相互影响, 以及加工深度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实验1采用情绪面孔启动范式, 探讨较深的情绪概念加工层面对情绪概念与情绪面孔的关系的影响。实验2更改概念任务, 探讨较浅的概念加工层面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实验3缩短启动面孔呈现时间, 探讨较浅的面孔知觉层面对两者关系的影响。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情绪概念加工与情绪面孔知觉确实存在相互影响; (2)概念加工深度影响两者关系的方向性, 在较深的概念加工层面, 两者的关系是双向的, 在较浅的概念加工层面, 两者的关系是单向的; (3)知觉加工深度也影响两者关系的方向性, 在较深的知觉加工层面, 两者的关系是双向的, 在较浅的知觉加工层面, 没有发现两者的相互影响。本研究为抽象概念的具身表征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绪性注意瞬脱的认知机制: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
    贾磊;张常洁;张庆林
    2016, 48 (2):  174-184.  doi: 10.3724/SP.J.1041.2016.00174
    摘要 ( 2392 )   PDF(818KB) ( 407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从过度投入理论与激活反弹理论对瓶颈理论的质疑出发, 采用ERP技术检验了情绪性注意瞬脱的加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行为结果显示, 以恐惧面孔为T1, 中性场景图片为T2, 则恐惧面孔T1相对中性面孔T1显著降低了中性T2的识别正确率, 进而诱发了情绪性注意瞬脱。ERP结果进一步显示, 相较于中性面孔T1, 恐惧面孔T1诱发的情绪加工影响了代表中枢加工资源的两阶段P3波幅, 使得其始终高于代表标准注意瞬脱的中性面孔T1条件和代表非注意瞬脱的单任务基线条件。以上结果证明, 情绪性注意瞬脱形成自情绪性T1加工所诱发的中枢资源过度投入, 而非源自中枢资源瓶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校心理环境对小学4~6年级学生学业表现的作用及条件
    周翠敏;陶沙;刘红云;王翠翠;齐雪;董奇;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全国项目组
    2016, 48 (2):  185-198.  doi: 10.3724/SP.J.1041.2016.00185
    摘要 ( 3055 )   PDF(665KB) ( 638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研究基于具有良好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数据库, 使用多水平建模, 分析了来自全国100个区县421所学校的心理环境特征对10826名小学4~6年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途径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4~6年级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及学业成绩中分别有10.0%和33.3%的变异来自学生个体以外的学校因素。(2)在控制学生年级、性别、家庭背景和学校所在地、师资、学校学生总体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等基本特征后, 学校总体和学生个体知觉两个层次的学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影响均显著大于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与个体知觉到的心理环境相比, 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作用相对较强。(3)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受到学校所在地、学校师资水平、学校学生总体社会经济地位的显著调节。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处于师资水平较低、平均家庭年收入较低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具有相对更强的保护作用; 对处于农村、师资水平较低、平均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相对更强的保护性作用。上述结果表明, 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知觉到的心理环境仅部分中介其作用; 且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表现的作用强度受到学校所在地、师资水平和学校学生总体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爱与他爱:自恋、共情与内隐利他的关系
    何宁;朱云莉
    2016, 48 (2):  199-210.  doi: 10.3724/SP.J.1041.2016.00199
    摘要 ( 5612 )   PDF(494KB) ( 10262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自恋者具有低共情的人格特征, 而共情是引发利他行为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两个实验研究试图揭示不同情境下, 自恋对共情与内隐利他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恋组与非自恋组被试均存在内隐利他倾向, 且自恋组的内隐利他倾向显著低于非自恋组; (2)自恋组的共情能力显著低于非自恋组, 其中, 自恋组在情绪共情上显著低于非自恋组被试, 两组在认知共情上差异不显著; (3)共情诱发对自恋组被试的共情与内隐利他均有显著影响。启动条件下自恋组被试的共情水平与内隐利他倾向显著高于控制条件下自恋组被试, 且达到与非自恋组被试相同的水平, 而非自恋组被试的共情与内隐利他倾向在两种实验条件下差异不显著; (4)共情诱发显著提高了自恋组被试的情感而非认知共情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谈钱还是谈情:企业如何引导消费者分享自媒体营销
    黄敏学;雷蕾;朱华伟
    2016, 48 (2):  211-220.  doi: 10.3724/SP.J.1041.2016.00211
    摘要 ( 2525 )   PDF(629KB) ( 6103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社交网络的发展弱化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 强化了消费者的影响力;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需要思考如何借助消费者传播营销信息, 以影响其他消费者。本文从企业如何设计营销信息入手, 探究消费者与企业所处的关系范式对消费者信息转发行为的影响。通过二手数据分析与实验法, 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经济类刺激对触发交易关系范式下消费者的转发行为更有效; 情感类刺激对触发共有关系范式下消费者的转发行为更有效; 交易关系范式下消费者出于回报企业的动机分享, 共有关系范式下消费者出于利己动机而分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