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玮玮, 陈逸群, 朱莉琪. “近朱者赤”:同伴捐赠决策信息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公正世界信念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23, 55(9): 1453-1464. |
[2] |
刘倩文, 王振宏. 亲子关系、感觉加工敏感性与COMT Val158Met多态性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交互影响[J]. 心理学报, 2023, 55(5): 711-725. |
[3] |
胡义秋, 曾子豪, 彭丽仪, 王宏才, 刘双金, 杨琴, 方晓义. 亲子关系和父母教育卷入对青少年抑郁、自伤和自杀意念的影响:挫败感和人生意义感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23, 55(1): 129-141. |
[4] |
段文婷, 孙启武, 王铭, 吴才智, 陈真珍. 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发展级联的个体内分析[J]. 心理学报, 2022, 54(7): 813-827. |
[5] |
刘文兴, 祝养浩, 柏阳, 王海江, 韩翼. 孤芳自赏还是乐于助人?员工自恋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2, 54(3): 300-312. |
[6] |
张文新, 李曦, 陈光辉, 曹衍淼. 母亲积极教养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共情的中介作用与OXTR基因的调节作用[J]. 心理学报, 2021, 53(9): 976-991. |
[7] |
郑旭涛, 郭文姣, 陈满, 金佳, 尹军. 社会行为的效价信息对注意捕获的影响:基于帮助和阻碍行为的探讨[J]. 心理学报, 2020, 52(5): 584-596. |
[8] |
王文超, 伍新春. 共情对灾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感恩、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的中介作用[J]. 心理学报, 2020, 52(3): 307-316. |
[9] |
王燕, 侯博文, 刘文锦. 童年亲子关系与“好资源”对未婚男性性开放态度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0, 52(2): 207-215. |
[10] |
姚琦, 吴章建, 张常清, 符国群. 权力感对炫耀性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0, 52(12): 1421-1435. |
[11] |
王建峰, 戴冰. “追名弃利”:权力动机与社会存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0, 52(1): 55-65. |
[12] |
王燕, 钱啸云, 田芊, 高隽, 李晓煦. 亲子在子女择偶偏好上的一致性比较 及亲子关系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8, 50(1): 91-100. |
[13] |
王艳辉;李董平;孙文强;赵力燕;赖雪芬;周月月. 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心理学报, 2017, 49(5): 663-679. |
[14] |
丁如一;周晖;张豹;陈晓. 自恋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J]. 心理学报, 2016, 48(8): 981-988. |
[15] |
王栋;陈作松. 运动员运动道德推脱与运动亲反社会行为的关系[J]. 心理学报, 2016, 48(3): 305-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