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03年, 第1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3-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心理——适应与认知
    朱莉琪,皇甫刚
    2003, 11 (5):  481-485. 
    摘要 ( 1957 )   PDF(935KB) ( 4129 )  
    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问题广受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但他们对人的决策行为有不同的解释。该文简要回顾了经济学和心理学视野中的决策理论,包括预期效用理论、主观预期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主要介绍了“生态理性”观对人的决策心理的研究,着重介绍了研究者发现的几种启发式策略,如“一个理由策略”,并探讨了他们在人适应过程中的作用。文中最后分析了决策问题的研究现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听觉障碍人群的言语机制
    张明,陈骐
    2003, 11 (5):  486-493. 
    摘要 ( 1285 )   PDF(958KB) ( 2292 )  
    对听觉障碍人群言语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来探讨人脑内语言专门化系统的组织。该文回顾了近年来在该领域内进行的损伤研究及功能性成像研究,着重综述了三个问题:(1)左右半球损伤造成的手语失语症的特点;(2)手语加工过程中左右半球的激活模式;(3)先天聋被试在阅读唇语过程中的脑内激活模式及后部扣带皮层在唇语阅读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陈述性记忆存储和巩固的神经机制
    赵晶辉,王岩,翁旭初
    2003, 11 (5):  494-499. 
    摘要 ( 1558 )   PDF(956KB) ( 2730 )  
    综述了陈述性记忆形成和巩固的神经机制,并对经典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拓展。主要观点是:陈述性记忆的存储和巩固依赖于新皮层不同脑区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内侧颞叶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陈述性记忆完全巩固后,信息的存储和提取完全依赖于新皮质;一个完整的陈述性记忆的信息被分别存储在解剖上分离的语义记忆与情节记忆存储系统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习对正确记忆和虚假记忆的影响
    董昌锋,张积家
    2003, 11 (5):  500-504. 
    摘要 ( 2387 )   PDF(930KB) ( 2000 )  
    大量研究表明,复习对正确记忆和虚假记忆有不同影响。对于正确记忆,保持量随学习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对于虚假记忆,目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复习对正确记忆和虚假记忆不同影响的研究,并介绍了内隐激活反应假设和模糊痕迹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音乐情感交流研究中的透镜模型
    王乃弋,李红
    2003, 11 (5):  505-510. 
    摘要 ( 2258 )   PDF(954KB) ( 2218 )  
    介绍了研究音乐情感交流的透镜模型和透镜模型等式及其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透镜模型旨在解释演奏者如何通过多种或然且部分过剩的线索表达情感,听者如何使用这些线索识别演奏者表达的情感。透镜模型等式(LME)将演奏者和听者线索利用的回归模型联系起来。以透镜模型为理论基础,LME为数学基础产生了用于改善音乐演奏中的情感交流的认知反馈法(CFB),即在演奏者演奏结束之后,向演奏者反馈其线索利用与欣赏者的线索利用相比较的结果,以提高演奏者与听者线索利用的一致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检测时与智力关系的研究述评
    刘正奎,施建农
    2003, 11 (5):  511-515. 
    摘要 ( 1594 )   PDF(938KB) ( 1802 )  
    检测时是信息加工速度的重要指标,它与一般智力测验分数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相关,两者之间的相关常被解释为智力个体差异的认知或生理学的基础。文章介绍了检测时与智商之间的相关研究。讨论了研究者对检测时和智力之间相关本质的几种理论解释。同时,总结了从生物学和发展的角度对检测时与智力之间相关的本质理解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分了检测时与智力之间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反语理解的心理机制
    盖笑松,方富熹,黎兵
    2003, 11 (5):  516-522. 
    摘要 ( 1606 )   PDF(961KB) ( 2112 )  
    反语是指使用与本意相反的字面形式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形式,在儿童言语发展领域中是一种难度较大的认知对象。该文对儿童在反语理解任务中的困难根源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目前关于儿童反语理解的心理机制研究的两种主要途径,一是采用成人反语识别理论去解释儿童反语理解的心理过程,二是从二阶心理理论角度开展的解释儿童反语理解的心理机制的尝试,最后在暗示假装理论和二阶心理理论的框架下对现有的研究证据进行了整合的讨论,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口语词汇获得年龄效应
    郝美玲,舒华
    2003, 11 (5):  523-528. 
    摘要 ( 1545 )   PDF(947KB) ( 1783 )  
    获得年龄是指儿童第一次学会某个词的年龄。单词获得年龄效应是指早获得的词比晚获得的词加工快。该文简要概述了获得年龄数据的收集以及获得年龄在成人词典加工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获得年龄效应与频率效应的关系的研究,并对获得年龄效应的机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攻击和自我感知的关系
    郭伯良,张雷
    2003, 11 (5):  529-533. 
    摘要 ( 1599 )   PDF(953KB) ( 1609 )  
    使用基于多水平分析技术的元分析方法对有关儿童攻击和自我感知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对计算结果用模拟方法进行模拟。结果显示现有研究中攻击和自感认知能力之间的相关为-0.07,攻击和自我总体感知间地相关为-0.08,相关结果为低度负相关但达到显著性水平,攻击和自感社交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模拟结果与此类似。现有关于儿童攻击和自我感知关系的研究数量还偏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记忆受暗示性影响的研究综述
    周丽华,刘爱伦
    2003, 11 (5):  534-540. 
    摘要 ( 1892 )   PDF(942KB) ( 3679 )  
    儿童记忆受暗示性影响的研究是一个80年代后兴起的研究领域。最初研究关注的是法庭案例中目击者证词的可靠性,事实上在实验研究中消除暗示性自变量影响的作用也很重要。该文回顾了有关儿童记忆受暗示性影响的研究历史,并围绕暗示的机制,尤其是访谈偏差和暗示性技巧,对主要的研究结论着重作了介绍,最后讨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绪的社会建构理论
    乔建中
    2003, 11 (5):  541-544. 
    摘要 ( 2928 )   PDF(933KB) ( 3639 )  
    情绪的社会建构理论认为,尽管情绪活动的产生基础于一个或多个行为生物系统之上,但是情绪的功能性意义主要是在社会文化系统中获得的;情绪存在于社会所创设、人们所扮演的角色之中;情绪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其本质只有在社会水平上加以分析才能得以完全充分的理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
    张 剑,郭德俊
    2003, 11 (5):  545-550. 
    摘要 ( 3389 )   PDF(942KB) ( 8088 )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成为动机研究的热点。该文综述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关系的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状况。认为实验研究经历了外部动机削弱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共存、外部动机能够对内部动机产生促进作用三个阶段,研究者的心理学立场是造成分歧结果出现的重要原因;不同的理论模式各有所长,尤其是自我决定理论的新进展“有机辨证元理论”中关于需要的阐述是近期动机研究的亮点,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关系的整合。并提出探讨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具体成分之间的关系,检验特质状态与情境状态中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心理需要对情境与动机的中介机制应当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有关内隐自尊的研究
    张镇
    2003, 11 (5):  551-554. 
    摘要 ( 2442 )   PDF(930KB) ( 2643 )  
    作为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一部分,内隐自尊是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分离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识别。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Greenwald与 Banaji将内隐自尊概括为三种形式:实验控制条件下的内隐自尊,如角色扮演、单纯所有权现象及小群体效应;原生内隐自尊,例如社会交往中的相似-吸引现象、劝说中的认知反应、选择决策的扩散效应、姓名字母偏爱效应;二级内隐自尊,如自我积极性、内隐的合群与排斥及替代性自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治疗关系之作用机制研究述评
    江光荣
    2003, 11 (5):  555-561. 
    摘要 ( 1442 )   PDF(953KB) ( 2568 )  
    综述心理治疗理论中有关治疗关系之治疗机制的理论观点。发现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其中社会影响观点认为治疗关系的作用在增强治疗者在当事人心中的可信性,从而强化了治疗者的说服性信息对当事人态度改变的影响力;心理动力学观点主张移情性治疗关系使得当事人早期的依附情况及当事人的内部工作模型得以在治疗中显现,从而为分析治疗提供依据并指示方向;当事人中心观点则认为良好的治疗关系降低了当事人的防卫性,从而使得当事人的感受和体验可以无障碍地进入意识,进而促进了当事人的一致性。作者提出这个领域今后的研究应该考虑以“跨理论”的角度,加强理论模型的提炼和实际检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Ⅱ型糖尿病人认知功能特点
    汪亚珉,李珑,韩布新
    2003, 11 (5):  562-566. 
    摘要 ( 2088 )   PDF(947KB) ( 1527 )  
    综述了近10国内外关于Ⅱ型糖尿病人认知功能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1)流行病学筛查因天花板效应难以发现认知损伤。(2)采用对年老化较敏感的行为学指标证实,60~70岁的糖尿病人认知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但60岁以下或70以上病人则少有类似表现。认知阈限理论可解释这一年龄相关现象。(3)Ⅱ型糖尿病人认知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语词记忆损伤、学习能力下降、脑电(P300)潜伏期延长等。(4)认知损伤程度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相关,也受高血压等共病因素的影响。控制糖代谢可改善认知功能。糖尿病人的认知损伤与年龄相关,但其机制不同于正常年老化过程中的认知衰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
    王晓春,甘怡群
    2003, 11 (5):  567-572. 
    摘要 ( 1821 )   PDF(940KB) ( 7313 )  
    文章回顾了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全文分四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介绍其概念以及相关量表;第二部分对工作倦怠方面研究的发展过程做一简介,主要涉及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所关注的问题;第三部分介绍对工作倦怠产生影响的因素,分为工作特征和个体特征两方面的因素;第四部分补充介绍一些解释工作倦怠成因的理论模型。最后,文章在第五部分加以总结评述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视节目质量研究述评
    陈华峰,孟庆茂
    2003, 11 (5):  573-578. 
    摘要 ( 2090 )   PDF(948KB) ( 2609 )  
    电视节目质量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不同的国家设计了不同的指标来评价节目的质量,如欣赏指数、电视指数、享受指数、值得收看指数、兴趣指数、观众满意度等。文章概述了电视节目质量研究的历史、主要成果及研究动态,并系统介绍了最具影响力的欣赏指数调查,以及欣赏指数与电视收视率、节目类型、观众人口特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对目前电视节目质量研究中的局限和不足做出分析和总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索性因素分析——最近10年的评述
    范津砚,叶斌,章震宇,刘宝霞
    2003, 11 (5):  579-585. 
    摘要 ( 1761 )   PDF(959KB) ( 5920 )  
    目的:(1)介绍国外心理统计学界对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几个重大问题的基本观点;(2)系统地评述过去10年里(1991~2000年)我国心理学研究者对这一技术的使用情况;(3)强调运用这一技术时值得注意的一些事项,以期这一技术对我国心理学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作者检索了《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在1991~2000年间与探索性因素分析有关的文章,对其中以探索性因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的重点文章(feature article)进行了编码,统计了频数及百分比分布。结果: 我国心理学研究者在积极使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这一先进统计技术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确定因素个数时,倾向于机械地依靠某个单一方法来作决定,(2)大量使用正交旋转,(3)过于依赖SPSS,(4)对因素分析过程中的重要信息/结果报告不够。结论:探索性因素分析在过去十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能吸收国外同行的一些观点,探索性因素分析这一技术在我国心理学研究中必将获得更广泛有效的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纵向数据分析方法
    刘红云,孟庆茂
    2003, 11 (5):  586-592. 
    摘要 ( 3020 )   PDF(978KB) ( 11287 )  
    纵向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近年来,国外在纵向研究数据分析方法上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应用上的进展。文章对此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重点阐述了最近发展起来的纵向研究的方法:多层线性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
    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西悉尼大学教育学院,悉尼 澳大利亚
    2003, 11 (5):  593-599. 
    摘要 ( 2626 )   PDF(1005KB) ( 7363 )  
    简要回顾了分析显变量交互效应的常用方法。详细讨论了目前分析潜变量交互效应的主要方法,包括用潜变量的因子得分做回归分析、分组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入乘积项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两步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并比较和评价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归纳了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的研究趋势,并介绍了新近进展(包括LMS方法和GAPI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