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昌思琴, 黄辰, 戴元富, 蒋长好. VR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2): 322-335. |
[2] |
刘豫, 毕丹丹, 赵凯宾, 史怡明, Hanna Y. Adamseged, 晋争. 儿童挑食行为的认知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2): 305-321. |
[3] |
莫李澄, 李奇, 张丹丹. 婴儿对情绪信息的加工:认知发展特征及脑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2): 2100-2108. |
[4] |
郭桐阳, 莫李澄, 张丹丹. 婴儿面孔和注视方向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0): 1670-1679. |
[5] |
贾云丞, 程刚, 丁芳媛, 陈加, 龙女, 陈玉荣, 林楠. 对中性婴儿面孔注意偏向与表情不确定性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9): 1393-1407. |
[6] |
黄景, 刘丽聪, 李明钰, 龙奕名, 李小俚. 基于眼动信号来源的认知老化差异性[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9): 1408-1415. |
[7] |
张天羽, 张亚利, 张向葵. 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身体不满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9): 1514-1527. |
[8] |
雷怡, 梅颖, 王金霞, 袁子昕. 焦虑青少年无意识恐惧的神经机制及干预[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8): 1221-1232. |
[9] |
唐甜, 王雨, 巩芳颍, 石可, 李喜, 刘伟, 陈宁. 家庭教养方式与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关系:系列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8): 1302-1314. |
[10] |
何婷, 胡惠南, 乔璐, 杨靓靓, 李明英, 蔺秀云. 父母应对社会化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适应:基于长时与实时时间轴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8): 1342-1353. |
[11] |
曾庆贺, 崔晓宇, 唐为, 李娟. 记忆辨别力受老化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7): 1138-1151. |
[12] |
詹紫薇, 王梦梦, 索涛, 蒋艳菊. “一个连续过程”与“三个阶段”:抑郁青少年情绪失调的原因探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6): 928-938. |
[13] |
蒋莹, 胡佳, 冯靓瑜, 任启丹. 贫困经历下稀缺心态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5): 728-737. |
[14] |
岳佳莹, 刘欣怡, 张孟可, 陈旭. 母亲的依恋风格影响对婴儿敏感性的认知过程[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4): 627-638. |
[15] |
喻婧, 牛程程, 徐红州, 姜海鑫, 林国俊, 吴柯, 续子含. 志愿服务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改善及神经心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3): 413-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