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22年, 第3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2-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构想
    元分析
    研究方法
    研究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构想
    居危思变?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的差异化影响?
    马冰, 杨蓉, 杜旌, 马贵梅
    2022, 30 (11):  2381-2394.  doi: 10.3724/SP.J.1042.2022.02381
    摘要 ( 1635 )   HTML ( 119 )  
    PDF(845KB) ( 2474 )  

    企业往往在员工管理和组织创新上处于“两难困境”——难以提供稳定工作但又不得不依赖员工实现组织创新, 这就使得研究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企业员工遭遇不同环境威胁带来的工作不安全感时, 创新行为存在差异。本文在威胁焦点下深化工作不安全感概念, 并基于“以变量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思路, 探讨其对创新行为的差异化影响过程。首先, 结合环境威胁来源与主观感知, 把工作不安全感分为岗位焦点工作不安全感和人员焦点工作不安全感两个维度, 并将编制测量量表。其次, 期望运用纵向研究设计, 通过分析多时点的员工-主管配对数据, 基于情境调节焦点和工作激情的链式中介作用, 来揭示岗位焦点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的负向影响, 以及人员焦点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的倒U型影响。最后, 将采取“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思路, 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讨工作不安全感潜在类型及其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推进工作不安全感的概念和效用研究, 也为企业如何有效促进创新提供对策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逆境中何以建言?成就目标视角下员工建言韧性的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
    王尧, 罗文豪, 候亮
    2022, 30 (11):  2395-2404.  doi: 10.3724/SP.J.1042.2022.02395
    摘要 ( 888 )   HTML ( 44 )  
    PDF(738KB) ( 1139 )  

    在动态复杂的商业环境中, 员工建言对于组织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建言研究普遍认为, 当环境不支持建言时员工会减少建言行为。然而, 并非所有员工都会在逆境中放弃建言, 有的员工甚至会在逆境中表现出更多的建言行为。为了回答员工何以在逆境中持续建言这一基本问题, 探索员工在逆境中持续建言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效果, 本文将首先探讨建言韧性的概念内涵, 并开发建言韧性的测量工具。然后, 以成就目标理论为基础, 对三种目标定向促进或者抑制员工建言韧性的路径和条件做出分析。最后, 探讨建言韧性对员工后续建言行为和领导者建言采纳的影响。本文回应并拓展了建言研究的前沿问题, 也为组织了解和培养员工的建言韧性提供实践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矛盾”视角下非体面工作从业者矛盾职业认同形成机制
    王红丽, 李振, 徐光毅
    2022, 30 (11):  2405-2413.  doi: 10.3724/SP.J.1042.2022.02405
    摘要 ( 974 )   HTML ( 43 )  
    PDF(703KB) ( 1043 )  

    非体面工作是指那些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所必需的, 但被社会公众所贬低或不喜欢的职业。非体面工作从业者身份认同过程较为复杂, 很难处于有意识的认同或不认同选择的两端, 他们对自身职业或多或少持有矛盾心理。然而, 现有研究关于从业者何时及如何形成矛盾职业认同尚不明晰。本研究拟基于悖论视角, 提出从业者矛盾职业认同形成机制的研究构想。预期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现有文献关于从业者要么职业认同要么职业不认同的研究争议, 指出矛盾职业认同在非体面工作情景中更加贴合实际; 实践上可以帮助和引导从业者构建有尊严的职业身份, 并为组织完善底层工作群体管理提供启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联想学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产品搜索经验的视角
    黄建平, 许婧娴, 宛小昂
    2022, 30 (11):  2414-2423.  doi: 10.3724/SP.J.1042.2022.02414
    摘要 ( 1082 )   HTML ( 69 )  
    PDF(670KB) ( 1230 )  

    消费者能够基于长期形成的联结产生预期并引导产品搜索。然而, 在实际搜索过程中, 消费者可能会遭遇符合预期的经验或违反预期的经验。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不同产品搜索经验的联想学习影响消费行为的机制, 主要涉及(1)消费者是否会基于产品搜索经验的联想学习产生“违反预期”的预期, 并且影响随后搜索中的注意加工; (2)违反预期和符合预期的产品搜索经验对任务无关信息的联想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同时关注先前短期的联想学习能否建立预期从而引导随后的产品注意搜索过程; (3)基于产品搜索经验的联想学习对产品偏好的影响, 并将行为偏好和大脑奖赏进行联系。本研究有助于阐明消费情境中产品搜索对消费者行为和大脑的影响机制, 为营销应用中通过改变消费体验、促进产品购买提供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交互平台产品的客户体验旅程与投入关系
    李纯青, 张洁丽, 刘伟, 张宸璐
    2022, 30 (11):  2424-2447.  doi: 10.3724/SP.J.1042.2022.02424
    摘要 ( 851 )   HTML ( 34 )  
    PDF(1495KB) ( 1002 )  

    基于利益相关者营销、自反与身份演化、螺旋等理论, 系统探讨企业如何在消费旅程中针对数字化交互平台(DIP)产品提供定制和丰富的客户体验以增加客户投入, 进而与其他参与者共同创造价值。分别针对消费旅程中DIP产品参与者价值共创的连续性, DIP产品的客户体验旅程的结构与生成, DIP产品的客户体验旅程双元的张力及调和机理, DIP产品的客户投入的结构、管理与有效性, DIP产品的客户体验旅程和客户投入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为企业提出相应的实务性策略和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词义加工的脑激活模式:基于fMRI研究的元分析
    俞稼钰, 靳羽西, 梁丹丹
    2022, 30 (11):  2448-2460.  doi: 10.3724/SP.J.1042.2022.02448
    摘要 ( 895 )   HTML ( 40 )  
    PDF(1638KB) ( 1040 )  

    本研究筛选了11项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言语自闭症人群词义加工的研究, 探讨了该人群与典型人群脑激活模式的差异是否具有跨研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差异的脑激活模式稳定存在, 且表现为主要涉及左额上回的典型脑区激活不足。该结果为言语ASD人群语言加工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来自词义加工的跨研究激活证据, 在明确“减弱的额叶激活”这一稳定差异表现的基础上, 强调了针对不同语言加工任务开展元分析研究的必要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方法
    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
    方杰, 温忠麟
    2022, 30 (11):  2461-2472.  doi: 10.3724/SP.J.1042.2022.02461
    摘要 ( 4041 )   HTML ( 169 )  
    PDF(933KB) ( 3097 )  

    目前调节效应检验主要是基于截面数据, 本文讨论纵向(追踪)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如果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纵向数据, 调节效应可分为三类:调节变量Z不随时间变化、Z随时间变化、调节变量从自变量或因变量中产生。评介了基于多层模型、多层结构方程模型、交叉滞后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模型的纵向数据的多种调节效应分析方法。调节效应的分解和潜调节结构方程法的使用是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的两大特点。对基于四类模型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后, 总结出一个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流程。随后用实际例子演示如何进行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 并给出相应的Mplus程序。随后展望了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的拓展方向, 例如基于动态结构方程模型的密集追踪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元认知与面部认知的结合:切入点及方法
    周星辰, 贺雯
    2022, 30 (11):  2473-2486.  doi: 10.3724/SP.J.1042.2022.02473
    摘要 ( 853 )   HTML ( 21 )  
    PDF(777KB) ( 757 )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 包含认知的各个方面, 近年来元认知与面部认知的结合开始得到关注。两者结合切入点包括元认知错觉(达克效应和自我中心偏见)在面部认知中的适用性, 以及面部认知现象(异族效应和熟悉度优势)在元认知中的适用性。研究方法根据测量时间点和评估对象的选取而各有侧重。当前研究尚停留在元认知监测层面, 未来可扩展至面部认知的元认知控制、与机器学习结合等方向, 为理解面部认知提供新角度, 扩展其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音象征的产生机制:基于敏感期的先天后天作用模型
    马亚男, 黄艳利, 石宇婧, 谢久书
    2022, 30 (11):  2487-2496.  doi: 10.3724/SP.J.1042.2022.02487
    摘要 ( 1057 )   HTML ( 16 )  
    PDF(686KB) ( 727 )  

    Bouba-Kiki效应(简称BK效应)指语音和形状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针对BK效应的产生机制, 先天论和后天论之间争论激烈。先天论的观点认为人们对语音象征的敏感性是出生时便存在的一种语言机制。而后天论的观点则强调语音象征是语言经验的产物。上述理论均获得大量研究证据的支持, 且均无法完全否定对方。这表明, 上述理论可能均未完整揭示语音象征的产生机制。鉴于此, 针对BK效应的产生机制, 梳理先天论与后天论的支持证据, 并率先提出语言相关的BK效应敏感期假设。同时, 梳理了支持BK效应敏感期的初步研究证据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而, 以语言相关的BK效应敏感期假设为基础, 提出语音象征产生的先天后天相互作用模型, 以整合以往研究中的矛盾。最后, 展望了语音象征的未来研究进展和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具身记忆及其内在机制
    金雨薇, 孙潇, 宋耀武
    2022, 30 (11):  2497-2506.  doi: 10.3724/SP.J.1042.2022.02497
    摘要 ( 1324 )   HTML ( 54 )  
    PDF(716KB) ( 1420 )  

    具身记忆研究主要探讨身体及其感觉运动过程在记忆中的作用。操纵或限制身体的物理状态、具身特征或可用性, 可以影响记忆的效率、效价和内容。其内在机制可以通过编码特异性原理、启动效应、隐喻表征理论和再激活假说进行解释, 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型。基于现有研究与理论的共性, 提出具身记忆的感觉运动模拟模型, 强调重新激活在具身记忆中的作用, 以期在同一框架下说明身体作用于记忆的过程, 并进一步指出重新激活的条件。未来亟需在具身记忆的稳定性以及深层机制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散思维的序列位置效应:创新想法动态产生机制的新视角
    陈群林, 丁珂
    2022, 30 (11):  2507-2517.  doi: 10.3724/SP.J.1042.2022.02507
    摘要 ( 939 )   HTML ( 28 )  
    PDF(719KB) ( 932 )  

    发散思维的序列位置效应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 单位时间内想法生成的数量逐渐降低, 但想法的独创性逐渐升高的现象。联想理论和执行控制假说分别侧重对序列位置效应的个体差异和认知加工过程进行解释。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 在想法产生的整个阶段序列位置效应依赖于默认网络后部和突显网络的持续增强激活和协同合作; 在想法产生的后期阶段, 颞-顶区域alpha能量值以及执行控制网络与默认网络的协同模式增强。未来研究需要结合语义和神经动态分析等技术, 对序列位置效应的特异性机制、动态加工机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 从而为解构创新思维的动态过程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身体拥有感错觉对疼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顾丽佳, 宫文潇, 张静, 陈巍, 郭建友
    2022, 30 (11):  2518-2528.  doi: 10.3724/SP.J.1042.2022.02518
    摘要 ( 1065 )   HTML ( 38 )  
    PDF(705KB) ( 914 )  

    身体拥有感错觉以多通道的感官整合为基础, 包括视觉-触觉、视觉-本体感觉、触觉-本体感觉、视觉-内感受的整合等。来自实验室急性痛以及慢性痛的大量结果表明拥有感错觉可产生镇痛作用。身体部位尺寸大小、肢体透明度等相关影响因素也逐渐得到揭示。拥有感错觉影响疼痛的机制与身体表征的改变有关, 该过程可能涉及“身体网络”与“疼痛网络”间的连接, 其中后顶叶皮层可能有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应更为深入地探索拥有感错觉范式以考察不同因素对疼痛的影响; 在现有多感官整合的范式中重视内感受的作用; 考察拥有感错觉改变疼痛的认知神经机制; 区分急、慢性痛条件下以及不同慢性痛类型中拥有感错觉对疼痛的不同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型知觉的准确性及其认知机制
    刘爽爽, 肖斌, 王葵, 陈楚侨
    2022, 30 (11):  2529-2539.  doi: 10.3724/SP.J.1042.2022.02529
    摘要 ( 1119 )   HTML ( 64 )  
    PDF(686KB) ( 1217 )  

    体型知觉的准确性既和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 又对进食障碍的理解、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进食障碍患者可能高估自己的身体, 其体型知觉准确度可能受其BMI和症状的影响, 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其次, 通过和对他人体型估计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 对自己的体型的高估可能受到对自己身体态度因素的影响。第三, 一般人群对自己的体型估计的结果往往不一致, 这可能是体型知觉的不同量化方式所致。最后, 体型知觉准确性的相关认知机制主要有收缩偏差、视觉适应和序列依赖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读心的比较研究:非人灵长类与人类在心理理论上的异同点及其解释
    殷融
    2022, 30 (11):  2540-2557.  doi: 10.3724/SP.J.1042.2022.02540
    摘要 ( 1444 )   HTML ( 60 )  
    PDF(873KB) ( 1342 )  

    利用非人灵长类开展比较研究是探索心理理论本质、起源和进化动因的重要途经。大量实证研究显示非人灵长类可以表现出一些基础心理理论成分, 包括联合注意、意图理解和一级观点采择, 这表明心理理论在灵长类动物的进化谱系中具有进化连续性。然而, 非人灵长类无法像人类一样达成二级观点采择和错误信念理解, 潜心智化假说、替代表征假说、最小限度心理理论假说和意识关系假说试图对此差异进行解释。尽管视角与具体内容不同, 但这些假说都强调, 非人灵长类无法对其他个体关于外部世界的心理信念形成表征, 信念表征是非人灵长类与人类读心能力的重要分界点。未来研究需要重点澄清共享意图、语言机制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因素与心理理论产生的相互影响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意和记忆对孤独症儿童词汇发展滞后的影响
    侯文文, 苏怡
    2022, 30 (11):  2558-2569.  doi: 10.3724/SP.J.1042.2022.02558
    摘要 ( 892 )   HTML ( 26 )  
    PDF(649KB) ( 1215 )  

    孤独症语言障碍的表现之一是词汇发展滞后, 可能与其注意和记忆损伤有关。当前研究结果表明, 孤独症儿童在学习词汇时难以利用社会注意提供的有效信息, 且其注意易受到无关刺激干扰, 这可能导致其形成的物体-词汇的联结不稳定, 影响其进一步将这种联结整合到心理词典并保存在记忆中。未来研究应探究联合注意影响孤独症儿童词汇学习的发展轨迹和机制, 儿童的词汇知识对其词汇记忆的影响, 并关注自然场景中孤独症儿童的词汇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冥想的安全性
    孙莎莎, 李小兵
    2022, 30 (11):  2570-2585.  doi: 10.3724/SP.J.1042.2022.02570
    摘要 ( 1635 )   HTML ( 82 )  
    PDF(830KB) ( 1955 )  

    大量研究表明冥想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维持与幸福感的提升, 但与此同时, 飞速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却严重忽略了对其安全性的考察。目前, 我们对冥想各群体(临床人群、修行人、正念冥想指导者、普通练习者及大学生等)不良反应的表现、影响因素及发生与转化机制等都知之甚少, 目前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尚属空白, 这是迫切需要研究者和实践者重视和严肃对待的伦理问题。国外研究表明, 总体而言, 冥想不良反应率为8.3%, 表现在认知、感知觉、情感、躯体化、意志、自我意识与社会功能等7方面内容的不适或改变, 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意念与行为; 冥想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练习者、练习、关系及健康行为等4方面的内容。中国文化下本土化研究的开展以及冥想指导者胜任力等问题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分解设计、纵向设计与个人中心取向是重要的研究方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际感恩对关系维持的影响
    李松, 刘峻君, 鲍秀琴, 陈旭
    2022, 30 (11):  2586-2594.  doi: 10.3724/SP.J.1042.2022.02586
    摘要 ( 2148 )   HTML ( 144 )  
    PDF(687KB) ( 2637 )  

    尽管关系维持策略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增强个人福祉有着重要意义, 但也增加了个体被拒绝的风险和痛苦。以往研究已经发现人际感恩一方面能在关系面临威胁时激活威胁缓冲策略修复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也能在威胁解除时激活关系增强策略建立和促进人际关系, 但人际感恩也增加了使用非适应关系维持策略的可能。此外,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有助于解释人际感恩的关系维持功能。未来研究应从二元互动视角考察人际感恩的关系维持功能; 从多元评价视角考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在人际感恩对关系维持的影响中扮演的角色; 并结合多种研究方法拓展人际感恩的关系维持功能研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居住流动性与消费:基于调节定向理论的阐释
    柳武妹, 肖海谊, 王雪枫
    2022, 30 (11):  2595-2606.  doi: 10.3724/SP.J.1042.2022.02595
    摘要 ( 1086 )   HTML ( 46 )  
    PDF(806KB) ( 1133 )  

    居住流动性是指人们改变居住地(即搬家)的频率。作为关键的社会生态因素之一, 其会对个体的认知、情绪以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已有学者从健康福祉、社会关系以及教育结果等方面对居住流动性的后因结果进行了综述。居住流动性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但目前未发现有综述研究对居住流动性引发的消费者行为反应进行总结, 也未见研究从理论层面对这一影响机制进行归纳解释。在梳理居住流动性导致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反应的研究之后, 借用调节定向理论对相关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类论述, 指出居住流动性会导致消费者分别采取促进型反应策略或预防型反应策略。进一步地, 提出居住流动的自主性(主动vs.被动)以及方向性(向上vs.向下)能够解释经历居住流动的消费者何时会选择促进型策略或预防型策略。最后, 针对所搭建的居住流动性促进和预防策略框架, 提出几个潜在的研究议题, 以供学者进一步探究讨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视线索对消费者的影响机制
    李丹惠, 杜建刚, 李晓楠
    2022, 30 (11):  2607-2618.  doi: 10.3724/SP.J.1042.2022.02607
    摘要 ( 942 )   HTML ( 62 )  
    PDF(669KB) ( 1068 )  

    心理学研究发现眼睛注视线索不仅能够引导社会性注意, 还会影响个体对物品的感觉和知觉。注视线索对消费者的影响体现在认知和态度两方面:一方面, 模特注视线索能够引导消费者注意, 增强消费者对广告或产品的记忆; 另一方面, 模特注视线索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喜欢程度和购买意愿, 以及对服务人员的评价。未来可以从产品、消费者、消费情景及注视线索发起人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注视线索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