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极短、不易被察觉的面部动作, 揭示了个体的真实情绪, 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谎言识别等领域。而微表情检测的研究受到小样本问题的限制。针对该问题, 本文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与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进行探索。首先, 结合眼动技术和呈现-判断范式与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行为实验范式, 考察微表情识别中选择注意分配的认知机制, 细化人类识别微表情时的特征兴趣区域。其次, 结合人类注意机制, 提出基于自监督学习的多模态微表情检测方法。通过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为真实场景下微表情检测的应用奠定基础。
儿童PTSD具有“长尾效应”, 疾病负担重、发展结局存在较大异质性, 但是少有研究对我国儿童PTSD的转归进行系统性研究, 其转归类型、路径尚不明晰, 更缺少促进儿童PTSD复原的干预研究。因此, 本研究拟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追踪调查和准实验研究, 探讨儿童PTSD的发展轨迹及转归类型和机制, 验证基于学校的综合干预服务对促进儿童PTSD恢复的效果, 为儿童PTSD干预及个性化诊疗提供证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于组织及其成员来说, 要想更好地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中适应和发展, 员工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愈发重要。新近研究发现利他行为具有动态性, 但在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上存在严重不足, 无法获得利他行为动态可持续性特征的全貌, 对其前因机制的研究则更为缺失。因此, 本研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聚焦利他行为可持续性的动态性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利他行为可持续性的前因机制, 以期增进对利他行为本质的理解, 并为可持续互利团队与组织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经济背景下, 自我领导对组织和个人都有更为积极的价值。然而, 已有的自我领导概念与研究局限于控制理论, 实证考察多限于单一层次, 且未能充分揭示自我领导的驱动机制。首先拓展自我领导的概念内涵, 并开发新的测量工具。在此基础上, 分别构建个体自我领导的跨层次驱动机制和多层次垂滴模型, 并尝试探究个体特征、领导因素、组织情境因素和工作特征等对于个体自我领导的影响。由此, 有望为自我领导提供更为丰富、准确、更新的内涵与测量, 深化个体自我领导形成的驱动机制及边界条件, 也有助于组织实践中有效激发自我领导。
彰显社会地位是消费者行为的一项基本动机。以往的消费心理学研究大量聚焦产品特征如何彰显社会地位(即令观察者产生高社会地位的推断), 却很少探讨消费决策过程这一购买决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社会地位推断有何影响。本研究试图构建一个基于最优化决策过程信息的社会地位推断模型, 系统探讨: (1)最优化决策过程能否及如何彰显消费者的社会地位; (2)彰显社会地位动机是否为消费者进行最优化决策的原因之一; (3)最优化决策过程如何通过社会地位推断影响观察者后续的消费行为。本研究将为社会地位推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扩展最优化决策研究的外延, 并从全新的角度揭示最优化决策的内涵。
生物的视觉搜索能力对适应外部复杂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生存意义。注意模板可以在搜索任务的过程中增强相关信息和抑制无关信息, 从而快速找到目标。总结近期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发现:在建立注意模板的过程中并不能明确是基于语义信息还是视觉特征信息; 注意模板不仅可以存储在工作记忆中, 也可以存储在长时记忆中; 不同类型注意模板的神经机制存在差异。未来的研究应关注注意模板在建立过程中内部信息如何传递, 并关注不同人群注意模板的神经机制, 以及解决拒绝模板抑制机制的理论争议。
注意捕获是指注意定向的过程中刺激不自觉地捕获注意的现象。在复杂的视觉搜索任务中, 类别注意控制定势(cACS)能够帮助我们将注意引导到与目标定义类别匹配的刺激上, 并对其进行优先加工。探讨cACS在注意捕获中的加工机制, 不仅能够扩展注意捕获领域的理论研究, 还能对实际生活提供指导。通过文献梳理, 从cACS的作用阶段、cACS的加工强度及cACS作用时的激活脑区三个方面总结了注意捕获中的cACS的加工机制。未来研究可以就抑制分心物的ACS、不同类型的cACS加工差异和人工类别ACS加工过程等进行探讨。
自2014年来, 研究者在视觉加工中发现一种全新的历史效应——序列依赖效应(当前刺激加工向先前刺激方向偏移的吸引性加工偏差)。近期研究发现:该效应广泛存在于视觉加工的各个层面(既包括朝向、空间位置、数量等低级特征, 也包括身份、吸引力、美感等高级属性); 其来源极为复杂(包括感觉编码、高级皮层的反馈调节、工作记忆、决策模板、感知与决策的级联等), 反映出不同层次的过往加工痕迹向当前认知的投射。针对该效应的典型特征、影响因素、认知与神经机制, 已涌现大量研究, 同时也存在严重争论, 亟待研究者深入探讨和厘清。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进行一体化编码时, 熟悉性也能够支持联结再认, 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大量研究证据的支持。然而, 关于一体化如何影响联结再认和构成联结的单个项目再认仍存在分歧。通过回顾现有研究发现:(1)一体化一致性是调节一体化与联结再认关系的重要因素; (2)认知资源有限和新/旧词语义相关性是影响一体化对项目再认作用的重要因素; (3)一体化的发生机制存在“项目假说”、“图式假说”以及“精细加工假说”三种可能的理论解释。未来研究不仅需要控制一体化一致性, 还可以比较不同一体化方式的作用大小以及探索一体化效应的毕生发展规律。
随着年龄的增长, 大部分老年人的情景记忆会出现衰退, 但也会有一部分老年人的情景记忆表现出成功的年老化, 即记忆成绩较好或随增龄的衰退程度较小。脑保持理论、神经去分化理论、认知储备理论以及神经补偿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情景记忆成功年老化的神经机制。基于选择性优化与补偿模型对现有理论进行整合, 发现情景记忆成功年老化可能与个体的认知储备水平直接相关:高认知储备的老年人能够对情景记忆相关的脑区和脑网络进行优化且具备更强的神经补偿能力, 因而其脑功能(比如, 神经表征和神经加工通路的特异性)可能会保持地更好。未来研究需要更多地采用纵向设计来考察各理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从而更好地解释记忆成功年老化的神经机制并为提升老年人的脑与认知健康提供支持。
近年众多研究表明,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VNS)作为一种新型、非侵入式的神经调控技术对个体的抑制控制功能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发现, tVNS对抑制控制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系统(LC-NE)的活动和神经递质GABA的浓度来实现的。然而, 目前对tVNS调控抑制控制的神经机制仍存在诸多尚未明确的问题。未来研究在进一步优化tVNS的刺激参数后, 可以从tVNS对抑制控制能力受损群体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如何实现和增强tVNS长期积极效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自我调节是个体为了实现目标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监控和调节自己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在成就、人际交往和健康等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 被视为是人类成功和幸福的关键。然而, 大量研究发现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越低, 自我调节能力越差。为了提高低社会经济地位者的自我调节能力, 必须深入考察低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自我调节的机制。神经科学为此提供了独特而重要的信息:低社会经济地位改变了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扣带回、腹内侧前额叶、杏仁核、海马体、腹侧纹状体的结构和功能, 进而影响了自我调节的各个成分(认知调节、情绪调节、行为调节)。未来研究除了对神经机制中每条因果链进行更严格地考察外, 还应将神经生物学与发展心理学联系起来深入揭示不同发展阶段低社会经济地位对自我调节的独特影响机制, 并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者在神经和行为层面特定反应的适应性, 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系统、持续、有效的干预方案。
教师的眼神注视是在视频学习中重要但易被忽视的元素。以往理论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其中准社会交往理论和社会代理理论支持教师的眼神注视促进学习; 而基于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与认知负荷理论认为教师的眼神注视会阻碍学习效果。通过汇总以往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 教师的眼神注视对学习效果具有小的促进效应, 即教师的眼神注视能够促进学习者的保持成绩(d保持 = 0.41)和迁移成绩(d迁移 = 0.39); 其次, 在主观体验上, 教师的眼神注视对准社会交往也具有小的促进效应(d准社会交往 = 0.35), 而教师的眼神注视对认知负荷影响十分微弱(d认知负荷 = -0.02); 最后, 在对学习材料的注意加工上, 教师的眼神注视总体上影响比较微弱(d注视时间 = 0.06, d首次注视时间 = -0.15)。未来研究需要对不同注视类型、先前知识经验、学习材料性质以及认知神经方法进一步探究。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ASD)的症状早在婴幼儿期就会显现, 越早发现, 越早干预, 治疗效果越好。传统自闭症早期筛查与诊断在评估方法、流程上存在局限, 无法满足大规模筛查和诊断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用智能化方法进行自闭症早期大规模无感筛查与诊断逐渐成为可能。近10年间, 国内外对自闭症智能化识别方法的探索在经典任务行为、面部表情和情绪、眼动、脑影像、运动控制和运动模式、多模态6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未来研究应围绕构建国内自闭症早期智能医学筛查与诊断体系, 开发针对婴幼儿患者的筛查工具, 构建融合多模态数据的自闭症婴幼儿智能化识别模型, 建立结合脑影像技术的自闭症精细化诊断方法等方面来开展。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开展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工作的共识, 但传统识别和诊断方法局限及专业人员缺乏常导致自闭症儿童错失最佳干预期。为改善现状, 近年来机器学习凭借其客观准确、简便灵活等方面的优势, 逐渐被应用到自闭症的早期预测、筛查、诊断和评估过程管理中,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机器学习也在研究对象选取、分类数据采集和理论模型应用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未来研究应推动构建孕产期和新生儿病理生理信息追踪数据库和标准化模型分类指标体系, 同时继续优化算法, 加快智能化自闭症识别和诊断理论成果向实践转化。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以往文献表明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心理适应水平低, 学校参与度不高以及学业表现不足。文化不匹配理论从大学生的文化自我模式与高校文化规范之间关系出发, 解释了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适应与学业成就等方面的不利处境。以文化不匹配理论为基础, 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行为挑战及其干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人格因素对文化不匹配的调节作用, 也可以探讨教育多样化在推进教育公平过程中的角色以及我国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独特心理特征等内容。
伙伴选择是指个体根据其他个体能否给自己带来获益而选择或拒绝与他们建立伙伴关系的行为。伙伴选择对合作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表现为:个体只要有离开或自主选择伙伴的机会即可促进合作; 若能了解到伙伴的行为或特质层面的信息, 则可以进一步促进合作。基于目前研究, 伙伴选择主要可能通过4种具体机制促进合作行为, 即离开或拒斥的惩罚机制, 寻求合作者的奖赏机制, 分类匹配机制以及生物市场中的竞争机制。未来还需要从厘清伙伴选择的概念, 提升研究的生态效度, 深入探索其促进合作的内在机制, 尝试用伙伴选择解决伙伴控制条件下的合作问题, 以及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伙伴选择与合作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价格质量效应是指消费者用价格来推断产品质量的倾向, 目前已开始受到心理学等各领域的广泛关注。选择信息加工理论、参照点依赖模型、同化/对比理论及相应的神经生理机制可以解释价格质量效应的产生。同时, 价格质量效应的产生也受到产品特征、个体差异、人际因素及社会因素的调节。最后, 提出未来研究应该从价格-质量的动态关系、本土化因素对价格质量效应的影响、线上线下消费模式的差异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