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1年, 第1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1-06-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特邀
    博士论坛
    研究构想
    研究简报
    研究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主编特邀
    “时间窗”—— 认知加工的后勤基础
    Ernst Poeppel;包燕;周斌
    2011, 19 (6):  775-793. 
    摘要 ( 1647 )   PDF(272KB) ( 2116 )  
    时间加工是认知加工的内在属性。因此, 理解发生在知觉或更广泛的认知过程中的时间加工极为重要。为了应对中枢信息加工所面临的外部挑战, 大脑显然已形成了一些用于整合信息的特殊时间窗。已经发现, 其中一个时间窗介于数十毫秒的范围内, 它用于为意识活动产生必要的建构单元。来自反应时、时序阈限以及神经元结构振荡反应的研究为该时间窗的存在提供了实证证据。另一个时间窗的作用范围是2~3秒, 它用于产生“主观现在感”或作为使知觉体的标识保持不变的时间整合区间。支持该窗口存在的实验证据来自时距再现、两可图形、感觉运动同步以及神经生理学研究。还有一种时间窗以昼夜节律的形式存在。所有的心理和生理功能似乎都有着24小时的周期性变化。时间窗的紊乱会以神经或精神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恰恰表明了在基础研究之外对时间加工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博士论坛
    任务维度和任务无关维度干扰信息的同质性影响视觉搜索的神经机制
    魏萍;周晓林
    2011, 19 (6):  794-802. 
    摘要 ( 1386 )   PDF(270KB) ( 1420 )  
    在三个实验中, 我们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考察了在简单特征搜索任务和客体内联合搜索任务中任务维度干扰项的同质性(或称一致性, homogeneity)和任务无关维度干扰信息的同质性对视觉搜索行为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1) 任务维度干扰信息的同质性与目标存在性之间交互作用的神经机制; (2) 任务维度干扰信息的同质性与任务无关维度干扰信息的同质性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3) 上述神经机制在不同类型的视觉搜索(特征搜索和联合搜索)中的异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构想
    民族冲突的社会心理机制
    刘力;杨晓莉
    2011, 19 (6):  803-808. 
    摘要 ( 1697 )   PDF(225KB) ( 2184 )  
    民族冲突是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 其社会心理机制是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项目拟以我国西部地区藏族为例, 纳入社会威胁情境因素, 并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类别的心理本质论框架下的群际冲突研究。其基本理论命题是:民族冲突形成并不是单一因素所致, 而是基于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情境层面的多水平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本项目拟通过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三个实证研究, 旨在考察少数民族关于“民族”的心理本质论对民族冲突的预测和影响作用, 探索民族身份延伸和社会威胁情境在其中的影响作用, 从而揭示民族冲突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 旨在为构建民族冲突的预警机制模型奠定基础, 为跨越民族界限、实现多民族和谐共处和完善民族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简报
    听音识人—— 语音频谱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初探
    胡超;傅根跃
    2011, 19 (6):  809-813. 
    摘要 ( 1718 )   PDF(203KB) ( 2479 )  
    本研究探索不同情绪状态下说话时单个音素的语音频谱与其人格特质的关系。45个被试参加了16PF人格特质测验, 然后对人格测评的虚假结果进行反馈, 同时报告自己的情绪感受。通过记录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回答“是”和“不是”, 然后用语音软件Praat分析辅音/Sh/的频谱参数:前三个共振峰的频率和波段, 结果发现:在平均0.14秒时长的辅音/Sh/上就有了显著的情绪效应, 而且, 频谱参数从中性情绪状态到积极情绪状态的变化量与说话者的情绪稳定性、敢为性存在显著相关; 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音素/Sh/的频谱参数与部分人格特质有显著相关, 尤其是敢为性、敏感性这类与个体情绪、人际交往行为有密切关系的特质; 此外, 不同情绪状态和回答类型下语音频谱参数与人格特质相关不同。本研究结果预示了从语音频谱揭示说话者人格特质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拥挤效应的特征加工机制
    彭春花;张明
    2011, 19 (6):  814-824. 
    摘要 ( 1250 )   PDF(437KB) ( 1816 )  
    拥挤效应指对外周视野内目标刺激的识别受到该刺激周围无关刺激干扰的现象。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拥挤效应发生在特征加工水平, 是由刺激特征间的过度整合引起的, 并基于此提出多种理论假设, 包括特征整合、重心解释、强制平均以及相应的量化模型, 但这些模型还缺乏直接的支持性证据。未来的研究应该结合ERP技术, 采用多种刺激(如运动刺激等等), 考察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拥挤效应的产生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存加工:一种独特而强大的记忆编码程序
    于睿;毛伟宾;贾喆
    2011, 19 (6):  825-831. 
    摘要 ( 1176 )   PDF(186KB) ( 2049 )  
    记忆是进化的产物。生存是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进化过程中生存压力可能塑造了记忆的有关特征。生存加工比控制条件使信息有更好的记忆表现, 产生稳定的记忆优势, 这就是所谓的记忆生存优势效应。而传统的编码程序, 如图式加工、关系加工、一致性、精细加工、努力程度、情绪激活、熟悉度、新异性及自我参照等, 均不能解释生存优势。因此, 生存加工很可能是一种新的独特而强大的记忆编码程序。最后文章指出未来研究应重视生存加工的神经机制、跨文化、儿童群体及错误记忆等方面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量表征的符号特异性和符号非特异性
    王琦;李红;张丽;陈雪梅
    2011, 19 (6):  832-842. 
    摘要 ( 1540 )   PDF(201KB) ( 1390 )  
    数量表征(numerical representation)指与特定数量相联系的心理表征。长期以来抽象的数量表征假说占据主导地位, 但随着自动化加工范式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 数量表征存在符号特异性的证据已不断涌现。其中, 最近有两个理论认为数量表征可能同时存在符号特异性和符号非特异性。计算的模型假说提出非符号数量和符号数字在总和编码阶段具有符号特异性, 而在之后的位置编码阶段具有符号非特异性。双重编码的延伸假说则认为数量表征在自动编码阶段具有符号特异性, 然后在有意编码阶段, 受任务要求影响, 数量表征向实时的抽象表征过渡。已有大量行为和神经基础研究为以上假说提供了证据, 但数量表征动态变化的内在机制和脑区还有待探索, 未来应该在发展、跨文化、自动加工范式与神经成像相结合、单细胞记录技术等方向继续开展数量表征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别学习和分类运用的神经机制
    佐斌;张晓斌
    2011, 19 (6):  843-852. 
    摘要 ( 1353 )   PDF(217KB) ( 1193 )  
    从类别学习和分类运用(包括非人类对象分类和社会分类)两个方面阐述了分类的神经机制。类别学习主要与新皮层、内侧颞叶、基底神经节、中脑多巴胺能系统有关, 不同类别的学习会激活这些神经系统间不同的连接。对非人类对象分类时, 不同类型、级别、熟悉度及相似度类别分类的神经机制不同, 分类对象的清晰度、类别不确定性会影响分类的神经机制, 在分类进程的不同时段会出现对应的ERP指标。社会分类时个体先注意到外群体再加工内群体, 且对内群体的加工更深, P200和N200是对内、外群体区分的特异性波, 内外群体分类时, 内群体激活梭状回和扣带回后部, 外群体激活杏仁核。文章最后比较了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分类神经机制的异同, 并指出社会分类和非人类对象分类神经机制的整合以及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分类神经机制的比较是今后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绪和社会行为的迷走神经活动基础
    秦荣彩;王振宏;吕薇
    2011, 19 (6):  853-860. 
    摘要 ( 1535 )   PDF(251KB) ( 3290 )  
    Porges基于自主神经进化观点提出的多迷走神经理论, 区分了无髓鞘迷走神经与髓鞘迷走神经的不同功能。认为对心脏等起调控作用的髓鞘迷走神经, 经由进化逐渐与调控头面部肌肉的脑神经之间产生了神经上的联系, 成为情绪和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已有的相关实证研究表明, 髓鞘迷走神经与个体的情绪表达与调节、社会行为以及情绪与社会行为障碍密切相关。较低的迷走神经张力、较低的迷走抑制与较低的情绪调节能力相关; 迷走抑制较高的学前儿童有较少的行为问题以及较好的社交技能; 焦虑障碍的个体表现出较低的基线迷走张力以及较低的迷走抑制水平等。多迷走神经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结果, 对于推动情绪和社会行为的自主神经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伤行为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
    江光荣;于丽霞;郑莺;冯玉;凌霄
    2011, 19 (6):  861-873. 
    摘要 ( 2750 )   PDF(345KB) ( 5462 )  
    自我伤害行为指个体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 故意、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这种行为虽不致死, 但极具危险性。对自伤的诊断一直存在争议, 争议的焦点主要是自伤与自杀、自伤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关系问题。从流行学调查结果看, 国内普通青少年自伤比例高于西方, 达36%~57%, 但该行为在国内所受关注不多、相关研究甚少。影响自伤的危险因子, 总体可分为早年创伤性经验和个体易感性两大类, 后者包括情绪管理障碍、冲动性和生物学因素, 但各因素对自伤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从病因和病理学研究现状看, 很多理论模型被提出来解释自伤的动机和原因, 包括功能性模型、发展病理性模型和整合模型等。自伤领域的研究虽然在近10年有飞跃性的增长, 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未来研究可以考虑进行自伤的分类研究、某些主题的细化研究、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复原的机制:来自特质性复原力个体的证据
    雷鸣;戴艳;肖宵;曾灿;张庆林
    2011, 19 (6):  874-882. 
    摘要 ( 2488 )   PDF(168KB) ( 3900 )  
    心理复原(力)是指个体在经历对生命具有威胁的事件或严重的创伤后仍然能回复到良好适应状况的心理发展现象。基于能力取向的文献表明, 积极情绪性、情绪调节是特质性复原力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 脑岛和前额叶(特别是vmPFC和OFC)是其敏感的脑区; 作用于杏仁核脑区的5-羟色胺转运蛋白与特质性复原力密切相关。基于这些研究结果, 提出积极情绪与(自动、有意)情绪调节交互作用的双重加工理论和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情绪的情绪灵活性理论。未来的研究应该就情绪记忆、人格特质等在心理复原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提升的利与弊:理论、实证及应用
    刘肖岑;桑标;窦东徽
    2011, 19 (6):  883-895. 
    摘要 ( 3095 )   PDF(277KB) ( 4355 )  
    自我提升的适应价值问题目前备受心理学家关注。进化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者认为自我提升在演化史中具有潜在的适应价值, 它具有生物遗传性; 而社会心理学家发现, 自我提升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利弊参半的, 主要存在三种理论解释:调节因素论、生态比拟论、多维多功能模型; 临床咨询心理学家在实践中提出的发展适应性自我提升的建议, 有助于趋利避害地将自我提升加以应用。未来的研究将聚焦于测量的改进、文化、发展及内隐研究等领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
    陈娟;郑涌
    2011, 19 (6):  896-904. 
    摘要 ( 1865 )   PDF(189KB) ( 3414 )  
    时间人格是个体对时间情境稳定的适应倾向及能力特征, 其主要功能是适应时间情境并影响身心健康。已有的研究从时间洞察力、时间定向、时间管理、时间紧迫感、拖延性等方面对时间人格进行了探讨, 最近的研究则转向构建综合的时间人格结构模型。本文针对时间概念、时间人格概念和研究范式的争论, 提出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完善时间人格结构模型, 加强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补充过程研究、质性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并在进化论、文化学和脑科学方面获取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与理论模型
    程苏;刘璐;郑涌
    2011, 19 (6):  905-915. 
    摘要 ( 2381 )   PDF(210KB) ( 3891 )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现象, 对个体和社会有很大影响, 具多种表现形式。常见研究范式有拒绝范式、放逐范式、孤独终老范式及其他范式。其理论模型有需要-威胁的时间模型、多元动机模型及情绪麻木和自我控制失败说。当前研究在社会排斥对基本需要、情绪和自尊有何影响上存在争议。未来需谨慎使用研究范式, 明确研究对象, 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寻找社会排斥出现的原因, 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开展社会排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变色龙效应”到“镜像神经元”再到“模仿过多症”—— 作为社会交流产物的人类无意识模仿
    汪寅;臧寅垠;陈巍
    2011, 19 (6):  916-924. 
    摘要 ( 2325 )   PDF(143KB) ( 2353 )  
    人类无意识模仿是指人们在社会交流时会相互无意识地模仿对方的一些动作、表情和行为方式。其在个体社会认知以及人际交流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回顾近十年来人类无意识模仿的各个领域内的研究进展, 以及分析无意识模仿的行为学效应, 脑神经机制以及病理学调控,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所有神经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的人类无意识模仿现象都是社会交流的产物。该观点在澄清无意识模仿神经机制以及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发展方面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而探索孤独症患者无意识模仿障碍的病理机制有望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开启新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革公平研究评述
    朱其权;龙立荣
    2011, 19 (6):  925-932. 
    摘要 ( 1345 )   PDF(207KB) ( 1557 )  
    个体导向取代系统导向逐步成为组织变革研究的新焦点, 变革公平为个体导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变革公平反映了人们对组织变革事件推进过程公平性的认知。变革公平受到变革事件属性、变革领导、个体人格和个体的社会支持方面因素的制约, 并影响了员工对变革、组织以及工作的反应。变革公平的未来研究应着重本土化研究、前因变量和调节变量的探索以及开展纵向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