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族群认同基础上建构的高层次共同内群体, 其内部认同存在层次性。通过3个实验考察处在族群边缘的裕固族中学生族群认同的容器隐喻、差序格局及影响因素。实验1采用空间Stroop范式, 发现裕固族中学生对本民族、本地其他民族、国内其他民族名称呈现在圈内反应显著快于呈现在圈外, 对国外民族名称呈现在圈内反应显著慢于呈现在圈外, 对民族名称反应从快到慢依次是本民族、本地其他民族、国内其他民族、国外民族, 说明裕固族中学生已经建构了高层次共同内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 且呈现出认同的差序格局。实验2采用图形分类任务, 发现裕固族中学生倾向采用同一图形标记裕固族、藏族、汉族和蒙古族, 表明在认知层面, 族际接触水平和宗教信仰是主要影响因素, 族群中心地位和族源关系起一定作用, 民族语言作用较小。实验3采用街道距离测验, 发现裕固族中学生倾向把与自己家更近房子分配给蒙古族和藏族, 表明在情感态度层面, 影响族群认同差序格局的主要因素与认知层面基本一致。这表明, 族际接触水平和宗教信仰是影响裕固族中学生族群认同差序格局的最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