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报 ›› 2006, Vol. 38 ›› Issue (02): 240-246. cstr: 32110.14.2006.00240
2 ~ 6岁儿童心迷走紧张的发展
罗峥;郭德俊
收稿日期:
2005-03-28
修回日期:
1900-01-01
发布日期:
2006-03-30
出版日期:
2006-03-30
Luo-Zheng,Guo-Dejun
Received:
2005-03-28
Revised:
1900-01-01
Online:
2006-03-30
Published:
2006-03-30
摘要: 考察2岁、4岁和6岁3个组共104名有效被试,在基线状态下的基线迷走紧张以及与年龄相符的中等压力任务下的迷走抑制的发展。结果发现,基线迷走紧张与迷走抑制有不同的发展模式:4岁组、6岁组儿童的基线迷走紧张显著地高于2岁组,而4岁组与6岁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基线心跳周期随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增长;迷走抑制没有年龄差异,6岁组的基线对任务的心跳周期变化显著地大于2岁组的心跳周期变化
中图分类号:
罗峥,郭德俊
. (2006).2 ~ 6岁儿童心迷走紧张的发展
. 心理学报, 38(02), 240-246.Luo-Zheng,Guo-Dejun. (2006). Development of Child Cardiac Vagal Tone. , 38(02), 240-246.
[1] | 何宁, 王紫祎, 林嘉浩, 李梦, 游旭群. 叙述性信息对狭隘合作行为的影响机制[J]. 心理学报, 2025, 57(4): 513-525. |
[2] | 蒯玲, 卫海英, 姚琦, 肖婷文, 谢升成. 时间标志对炫耀性亲社会行为意愿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5, 57(4): 526-543. |
[3] | 华山, 姜欣桐, 高扬震宇, 穆妍, 杜忆. 音乐训练与音乐素养对共情能力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5, 57(4): 544-558. |
[4] | 吴楣, 梁熙, 时嘉惠, 王争艳. 6个月婴儿社会评价的个体差异初探[J]. 心理学报, 2025, 57(4): 559-572. |
[5] | 李卉, 刘思懿, 庞怡. 社交机器人对3~5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5, 57(4): 573-583. |
[6] | 李曦, 纪林芹, 迟晓慧, 王舒冉, 张文新, 曹衍淼. 多巴胺系统基因调节青少年同伴拒绝与亲社会行为关系: 平行潜增长模型[J]. 心理学报, 2025, 57(4): 584-598. |
[7] | 聂衍刚, 陈沛, 王林欣, 喻承甫, 利振华. 父母情感温暖、自我控制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多基因的调节作用及父母差异[J]. 心理学报, 2025, 57(4): 599-613. |
[8] | 韩宪国, 金国敏, 李丹, 刘世宏, 吴琴, 刘俊升, 陈欣银. 父母温暖与儿童晚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集体取向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25, 57(4): 614-630. |
[9] | 林荣茂, 余巧华, 胡添祥, 张九妹, 叶玉珊, 连榕. 敬畏感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三水平和结构方程模型元分析[J]. 心理学报, 2025, 57(4): 631-651. |
[10] | 孟鲁, 田宇浩, 王海飞, 董佳一, 蔺星儒, 籍宏伟, 田启瑞, 周梁. 联结还是疏离:探究疫情死亡凸显对亲社会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学报, 2025, 57(4): 652-670. |
[11] | 许丽颖, 张语嫣, 喻丰. 感知机器人威胁降低亲社会倾向[J]. 心理学报, 2025, 57(4): 671-699. |
[12] | 吴胜涛, 高承海, 胡琬莹, 王宁, 彭凯平. 集体主义促进亲社会正义感:共同责任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25, 57(4): 700-719. |
[13] | 冯文婷, 薛舒允, 汪涛. 拟人的品牌更环保?拟人化沟通对促进绿色消费倾向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5, 57(4): 720-738. |
[14] | 张环, 秦锡权, 刘雨, 林琳, 吴捷. 不同强度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对基于语义关联性错误记忆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J]. 心理学报, 2025, 57(3): 349-362. |
[15] | 张俐娟, 江妍雪, 马建平, 崔博洋, 张锦坤. 提取难度对困难材料提取练习效应的促进作用:来自行为和fNIRS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25, 57(3): 363-37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242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