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24年, 第3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1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构想
    研究前沿
    研究方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构想
    老年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执行功能的神经机制及数字干预
    刘海宁, 董现玲, 刘海虹, 刘艳丽, 李现文
    2024, 32 (6):  873-885.  doi: 10.3724/SP.J.1042.2024.00873
    摘要 ( 993 )   HTML ( 34 )  
    PDF(1812KB) ( 1570 )   审稿意见

    阿尔茨海默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MCI)作为临床前驱期, 探究其形成和发展机制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现有研究显示, 多个执行域缺陷与aMCI记忆衰退密切相关, 但尚未回答何种执行域是关键致病因子、关键干预治疗靶标等科学问题。为突破以往研究将执行功能视作整体抑或割裂元素的局限性, 本研究拟从执行功能结构全貌着眼, 在提出aMCI执行功能与记忆损害关系假说的基础上, 利用脑电技术系统考察aMCI抑制、刷新和转换三种执行功能子成分的时域、时频和动态脑网络特征; 并结合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筛选、识别执行功能缺陷的特异性神经靶标, 探索将抑制域相关神经标记物加入aMCI早期识别的可能性; 最后, 通过纵向因果设计分析不同靶向数字干预对aMCI患者的训练效果及神经基础, 以揭示抑制域相关额顶控制网络在干预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有望从计算认知神经视角阐明抑制是aMCI执行功能缺损和干预的认知新靶点, 进而为aMCI早期识别和制定精准化诊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见字如面:虚拟沟通风格对领导力涌现的影响
    汤一鹏, 樊为, 张晓, 王淑红, 熊善阔, 蒲小萍
    2024, 32 (6):  886-907.  doi: 10.3724/SP.J.1042.2024.00886
    摘要 ( 1067 )   HTML ( 54 )  
    PDF(705KB) ( 1678 )   审稿意见

    随着企业运营数智化和管理平台化, 员工涌现的领导力逐渐成为支撑组织的关键力量。因此, 线上工作情境中领导力涌现机制成为当前亟待探明的问题。领导力涌现的研究目前主要在传统情境中进行探讨。然而, 线上情境与传统情境存在显著差异, 互动沟通方式大相径庭。本研究因此从虚拟沟通风格的视角分析线上工作团队中的领导力涌现机制。本研究首先采用扎根理论的方式探索虚拟沟通中具有领导力内涵的特征, 基于沟通风格的结构理论将这些特征区分为虚拟沟通的身份特征、渠道特征和互动特征。然后, 本文基于领导者身份构建理论分析身份系统特征、采用以模式为导向的方法探讨渠道特征、从社会网络视角刻画互动特征, 研究这些特征在线上工作团队中影响领导力涌现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拓展了领导力涌现的理论内涵, 并为企业如何善用数字媒介进行有效管理沟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感激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驱动机制及其作用机理
    陈丝璐, 张光磊, 刘文兴, 田园
    2024, 32 (6):  908-927.  doi: 10.3724/SP.J.1042.2024.00908
    摘要 ( 543 )   HTML ( 29 )  
    PDF(703KB) ( 1065 )   审稿意见

    目前关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研究过度关注结果导向而忽视了员工福祉, 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其付出需要组织给予认可与肯定。然而, 感激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由何种因素形成, 又会给组织、部门及个体带来何种影响, 既有文献缺乏系统思考和实证研究。鉴于此, 本文将探究中国情境下感激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驱动机制与作用机理。首先, 探讨感激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形成因素。其次, 探讨感激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韧性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制。再次, 探讨感激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领导感激表达的影响机制。最后, 探讨感激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帮助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拓展了工作场所组织感激的研究视角, 为组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一个连续过程”与“三个阶段”:抑郁青少年情绪失调的原因探析
    詹紫薇, 王梦梦, 索涛, 蒋艳菊
    2024, 32 (6):  928-938.  doi: 10.3724/SP.J.1042.2024.00928
    摘要 ( 1487 )   HTML ( 58 )  
    PDF(519KB) ( 2071 )   审稿意见

    当前抑郁逐渐低龄化使得青少年的情绪失调问题备受关注。情绪调节能力作为情绪稳定的关键因素, 能够帮助青少年对自身情绪状态进行有效管理; 而调节情绪的动态性和多阶段加工过程等特性则是情绪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研究有利于系统地阐明抑郁青少年情绪失调的特征及原因。扩展过程模型将情绪调节过程分为识别、选择和执行三个阶段, 强调阶段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还原了情绪调节的动态过程。基于该模型对抑郁青少年在情绪调节三阶段的特征进行梳理, 结果发现其在各阶段均存在缺陷。考虑到三阶段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为了明确抑郁青少年情绪失调是哪一阶段的受损或中断对后续阶段产生了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以及采用指导性的干预是否可以改变这种影响, 未来研究可以: 1)通过脑电技术与漂移扩散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还原情绪调节的动态变化过程; 2)更为全面地研究不同抑郁症状水平青少年的特点; 3)关注情绪反应性异常的双重性, 更为系统地揭示抑郁青少年情绪失调的原因, 以此来探究抑郁青少年情绪失调的干预路径和举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性别刻板印象的变与不变?来自内容、方法与影响的证据
    王祯, 管健
    2024, 32 (6):  939-950.  doi: 10.3724/SP.J.1042.2024.00939
    摘要 ( 1892 )   HTML ( 83 )  
    PDF(559KB) ( 4476 )   审稿意见

    性别刻板印象作为一种社会认知, 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普遍信念。在社会变迁的宏大背景下, 研究者通过传统方法(过去−现在−未来评价范式、横断序列设计、横断历史元分析)和新近技术(词嵌入)探讨了性别刻板印象变迁。虽然有少许研究声称性别刻板印象未随时间发生变化, 但大部分研究基于社会角色理论, 都支持性别刻板印象已随时间发生变迁。变迁模式主要表现为:认为女性在男性化特征(如能动性)上不断增长, 而男性在女性化特征上(如共生性)可能有所增长。这些变迁对缩小经济上的性别差异具有积极作用, 但也可能会给家庭和健康带来消极后果。未来研究应在多学科交叉、多方法融合的基础上, 以细化方式、网络视角去考察性别刻板印象变迁, 尤其要重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该主题的探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等级的进阶路径及其演化:来自比较研究的启示
    郑明璐, 刘林澍, 叶浩生
    2024, 32 (6):  951-964.  doi: 10.3724/SP.J.1042.2024.00951
    摘要 ( 662 )   HTML ( 19 )  
    PDF(530KB) ( 1281 )   审稿意见

    社会等级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多维系统, 其获取可分为三大路径。支配路径强调借助攻击与威胁获取资源, 在激烈的性选择压力下演化而来。能力路径突出知识/技能对获取地位的作用, 源于技术性觅食所产生的文化学习需要。与前两种路径不同, 以心理利他为特征的美德路径为人类社会所独有。它是文化演化的产物, 其存在是为了解决大规模集体行动的问题。三种路径在存在范围、行为模式和结果、演化动因以及情感介质等方面存在差异。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澄清不同动物群体性选择模式与支配等级的关系, 结合多个学科考察人类能力路径演化的特殊环境, 并探究美德路径的生物性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学视野下的累积文化演化:理论发展与解释流派整合
    杨蕾, 陈维扬, 朱秋锦, 钟年
    2024, 32 (6):  965-980.  doi: 10.3724/SP.J.1042.2024.00965
    摘要 ( 789 )   HTML ( 15 )  
    PDF(718KB) ( 1141 )   审稿意见

    累积文化演化是文化演化的一个重要子集, 侧重关注文化的逐渐累积, 指的是文化在传递和修改的过程中, 在复杂性、效率性等方面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虽然累积文化演化是一个跨学科概念, 但却有着浓厚的心理学底色。心理因素尤其是认知因素在其概念框架和解释流派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认知的重视推动了累积文化演化的理论发展和解释流派的整合。未来研究可以从理论发展角度进一步明晰累积文化演化的衡量标准, 从解释流派整合角度探明累积文化演化的过程与细节, 以及从心理学角度更深入考察心理因素对累积文化演化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场正念的人际影响及作用机制
    刘霞, 卫武
    2024, 32 (6):  981-994.  doi: 10.3724/SP.J.1042.2024.00981
    摘要 ( 996 )   HTML ( 45 )  
    PDF(574KB) ( 1696 )   审稿意见

    职场正念在人际领域的益处日渐凸显, 有必要厘清其在概念发展和人际作用方面的新趋势, 为组织塑造积极的职场环境提供启发。研究揭示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职场正念概念发展趋势: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 前者关注职场背景下概念与测量的统一趋势以探索有益的结果集合, 后者侧重挖掘正念嵌入人际互动的过程机制; 职场正念通过4种关联机制对质量和功能相关的人际结果产生影响:(1)在互动中通过开放的注意力捕捉信息以协调相互依赖工作的知识关联; (2)降低与内外部情绪体验相关的自我推断并强化与他人之间归属、支持和关怀的情感关联; (3)在互动中促进资源积累与抑制资源流失的资源关联; (4)导航资源流动方向与影响价值交换意愿的交换关联; 资源和交换关联机制可辅助促进知识和情感关联机制。未来需更深入地探讨职场正念在数字化和AI技术、远程办公及职场多样化、公平与包容性文化和污名化管理等挑战性工作领域的人际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业设计、用户设计还是AI设计?设计源效应的心理机制
    吴波, 张傲杰, 曹菲
    2024, 32 (6):  995-1009.  doi: 10.3724/SP.J.1042.2024.00995
    摘要 ( 773 )   HTML ( 29 )  
    PDF(513KB) ( 1165 )   审稿意见

    设计源效应是指企业产品设计来源信息对消费者产品偏好和企业态度的影响。目前, 专业设计师、用户和AI是三种常见的产品设计源。这三种产品设计源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中, 能力是专业设计源效应产生的作用机制, 能力、权力和心理距离是用户设计源效应产生的作用机制, 而价值和信息是AI设计源效应产生的作用机制。同时, 设计源效应是有作用条件的, 会受到消费者、产品、企业因素的约束。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讨消费者对混合设计源的反应、进一步探讨设计源效应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条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方法
    认知诊断评估中Q矩阵理论及应用
    宋丽红, 汪文义, 丁树良
    2024, 32 (6):  1010-1033.  doi: 10.3724/SP.J.1042.2024.01010
    摘要 ( 598 )   HTML ( 18 )  
    PDF(885KB) ( 1236 )   审稿意见

    Q矩阵是认知心理学与心理计量学结合的重要载体, Q矩阵在认知诊断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Q矩阵理论和应用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众多研究者从结构化到非结构化、属性二值到多值、简单到复杂模型、独立到一般结构、0-1到多级评分方面不断深入和拓展Q矩阵理论。Q矩阵理论也广泛应用于测验构念效度评价、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选题策略设计、Q矩阵学习和标定、认知诊断测验组卷等。与模型无关的Q矩阵理论和适合特定认知诊断模型下Q矩阵理论, 以及最新Q矩阵理论的应用都值得深入研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