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23年, 第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2-1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方法
    研究构想
    研究前沿
    其他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方法
    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变迁研究: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
    蔡华俭, 张明杨, 包寒吴霜, 朱慧珺, 杨紫嫣, 程曦, 黄梓航, 王梓西
    2023, 31 (2):  159-172.  doi: 10.3724/SP.J.1042.2023.00159
    摘要 ( 1716 )   HTML ( 105 )  
    PDF(824KB) ( 2130 )  

    近年来, 社会变迁导致的文化、心理与行为变化及其相互建构已经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社会变迁研究通常涉及和变迁相关的时间效应、时代效应以及和变迁无关的年龄效应。在考察变迁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时, 常用的研究设计有跨时间比较、跨代际比较、跨地区比较(历史重构)等方法;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传统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和现代的时间序列分析(比如交叉滞后相关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由于每一种设计都有其优点和不足, 在具体研究中, 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和可操作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如果可能, 最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 以寻求基于不同方法的聚合证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究事件相关脑电/脑磁信号中的神经表征模式:基于分类解码和表征相似性分析的方法
    陈新文, 李鸿杰, 丁玉珑
    2023, 31 (2):  173-195.  doi: 10.3724/SP.J.1042.2023.00173
    摘要 ( 1399 )   HTML ( 107 )  
    PDF(7250KB) ( 1887 )  

    探究不同心智活动下的神经表征差异, 是认知神经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早期的脑电/脑磁分析方法主要关注组平均后的神经响应水平, 这要求在关注的时间进程上, 各个被试在相同刺激条件下事件相关电位/事件相关磁场的振幅大小和方向、以及地形图分布和极性均要有较高的一致性。近些年来, 研究者们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常用到的两种技术——机器学习中的分类算法(即基于分类的解码)和表征相似性分析——引入到了脑电/脑磁数据分析中。这两种新技术可以克服传统脑电/脑磁数据基于具体电压/磁感应强度波形平均分析的缺点, 具有在个体水平上探究神经表征编码的特点, 为人们探究大脑在不同时间进程上如何对特定的神经表征信息进行动态编码提供了新的思路。两种技术基于不同的方法学原理来抽提个体间一致的脑认知加工机制, 还为脑电/脑磁研究开展跨时域、跨任务、跨模态、跨群体比较不同认知过程中的表征差异提供了更多新颖的途径。我们首先通过与传统的脑电/脑磁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系统性介绍了基于分类的解码和表征相似性分析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之后对两种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梳理, 并在最后对未来可供研究的方向提出了我们的见解。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元宇宙样分析:简介及应用
    黄顺森, 陈豪杰, 来枭雄, 代欣然, 王耘
    2023, 31 (2):  196-208.  doi: 10.3724/SP.J.1042.2023.00196
    摘要 ( 1782 )   HTML ( 104 )  
    PDF(3467KB) ( 1913 )  

    选择性分析和报告是造成心理科学研究可重复性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者提出用多元宇宙样分析的方法, 囊括多种数据分析策略, 减少分析过程中的主观选择性和随意性, 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以手机使用与手机压力的关系为例, 介绍该方法和操作步骤。该方法已在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未来研究应继续发展和完善该方法的统计推断, 使之运用到更多的数据类型和更广的研究领域中。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构想
    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
    万金, 周雯珺, 周海明, 李平平, 时勘
    2023, 31 (2):  209-222.  doi: 10.3724/SP.J.1042.2023.00209
    摘要 ( 2087 )   HTML ( 152 )  
    PDF(852KB) ( 2772 )  

    心理脱离是指非工作时间内个体在时空和心理两个层面均从工作中脱离出来, 不被工作相关问题所干扰, 并停止对工作的思考。主流研究认为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具有正向影响, 但也有研究发现两者为负向关系。不同研究结果的矛盾是由于未区分心理脱离状态和心理脱离行为、下班时间和工作间歇心理脱离, 或是由于心理脱离程度差异造成, 或是两者间存在方向相反的作用机制, 或受其他变量的调节?目前的研究尚未给出一个整合的解释。因此, 本研究提出应区分心理脱离行为和心理脱离状态, 先综合采用质性与定量分析检验各自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依据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简称JD-R模型)构建一个综合模型, 采用经验取样法和情景实验法, 分别考察下班时间和工作间歇中的心理脱离行为和心理脱离状态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及机制, 并考察任务紧急性和职业使命感等任务和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预期对以往的矛盾结论给予一个整合的理论解释, 并提出相关的心理脱离管理对策, 以提升员工心理脱离状态, 从而促进其工作投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用户动态信息加工的信息流广告回避机制与重定向策略
    张皓, 肖邦明, 黄敏学
    2023, 31 (2):  223-239.  doi: 10.3724/SP.J.1042.2023.00223
    摘要 ( 813 )   HTML ( 47 )  
    PDF(889KB) ( 1029 )  

    信息流广告飞速发展的同时用户广告回避愈发普遍, 然而传统广告回避结论无法平移到该情境。本研究基于用户动态的信息加工视角, 试图探讨(1)动态信息加工状态下(收敛式vs发散式)产生广告屏蔽和广告跳过行为的内在机制; (2)采用归因引导重定向策略, 挖掘用户屏蔽广告的“残留效应”所带来的信号价值; (3)采用广告凸显重定向策略, 突破用户跳过广告的“学习效应”造成的负面影响。丰富现有理论的同时, 为信息流广告的响应式优化提供理论和决策支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错认总比错过好——面孔视错觉的发生机制及其应用
    陈子炜, 付迪, 刘勋
    2023, 31 (2):  240-255.  doi: 10.3724/SP.J.1042.2023.00240
    摘要 ( 1410 )   HTML ( 56 )  
    PDF(2693KB) ( 1437 )  

    面孔视错觉现象表现为个体从其他事物中感知到并不存在的面孔。面孔视错觉要素已广泛应用于艺术、广告及商品中, 起到吸引注意、促进消费的作用。同时, 先前的研究通过采用各种范式, 发现患者在面孔视错觉的产生上同常人的差异, 以及视错觉与视幻觉之间的联系。根据视觉加工通路的不同, 相关范式可分为视错觉监测范式, 以及视错觉辨认范式。前者侧重于基于提取的类面孔特征所做出的快速预测, 后者侧重于主观期望引导个体对物体特征的提取, 两者最终均会影响到后续的认知判断。日后研究可从面孔视错觉的发生机制出发, 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加工通路, 为面孔视错觉产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并拓宽该要素在临床诊断及商业广告领域上的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好奇发生到满足:好奇反馈循环的神经生理机制
    陈念劬
    2023, 31 (2):  256-273.  doi: 10.3724/SP.J.1042.2023.00256
    摘要 ( 1117 )   HTML ( 57 )  
    PDF(966KB) ( 1796 )  

    好奇是驱动信息寻求行为最主要的内部动机。从感知信息缺口使好奇发生, 到对控制进行价值评估, 信息寻求行为发生, 再到目标信息获得使好奇满足, 每一环节都受到当前信息输入和上一环节反馈输出的影响, 它们构成了一个反馈循环。该循环还嵌入在个体的终生发展过程中, 随着经验积累和脑的发育不断变化。好奇反馈循环模型融入了控制的期望价值模型和贝叶斯强化学习框架, 整合了来自监控系统、奖赏系统、控制系统等多个脑功能系统的研究证据, 为理解好奇的神经生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念训练对冲动性不同要素的影响:基于双加工理论
    杨珍芝, 曾红
    2023, 31 (2):  274-287.  doi: 10.3724/SP.J.1042.2023.00274
    摘要 ( 1408 )   HTML ( 81 )  
    PDF(868KB) ( 2310 )  

    正念是指对当下身心体验不带有评判地觉察。基于双加工理论, 以正念为核心的训练对个体冲动性不同要素均具有明显干预效果。一方面, 有助于降低因情感系统引发的冲动驱力:通过调整个体的奖赏评估与预期, 缓和诱发冲动的压力与负性情绪反应, 减弱自动化反应的联结和强度; 另一方面, 提升个体由认知控制系统调节的冲动控制力:增强个体的认知控制和行为抑制能力。由于冲动性驱动因素和控制因素二者加工时序的先后差异和作用方向对抗性特点, 正念训练促进两类要素的积极交互影响, 缩小冲动性“驱动”与“控制”力量之间的不平衡, 为个体更好地回应自身反应与外界刺激提供了有利缓冲, 是降低个体冲动性的有效干预手段。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连续体信念的精神障碍污名化干预探索
    李成哲, 石宇婧, 宗亚辉, 谢久书
    2023, 31 (2):  288-300.  doi: 10.3724/SP.J.1042.2023.00288
    摘要 ( 828 )   HTML ( 30 )  
    PDF(807KB) ( 884 )  

    以往研究尝试阐明精神障碍患者污名化的产生机制, 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案。然而, 不同方案的干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并导致了众多理论纷争。解决上述争论的关键在于揭示污名化产生的核心认知机制, 即精神障碍的污名化源于人类自发性的社会分类加工。上述核心认知机制的提出将引领以连续体信念为切入点的全新污名化干预路径。该干预路径能够整合精神障碍污名化消除的理论之争, 进而衍生出完整的连续体信念干预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德之一元论与多元论:缘起、内涵与论争
    张昊天, 喻丰, 许丽颖, 玄哲理
    2023, 31 (2):  301-314.  doi: 10.3724/SP.J.1042.2023.00301
    摘要 ( 2344 )   HTML ( 63 )  
    PDF(820KB) ( 1409 )  

    一元论与多元论之争是道德心理学领域近些年最为活跃的理论交锋之一。道德一元论认为所有外在的道德现象与内在的道德结构都可以用一种因素来解释。道德多元论则认为道德不能只用单一因素来解释, 而是存在多个不同质的道德维度, 且具有文化敏感性。对应道德理论和道德基础理论是这场争议的典型代表。双方就伤害的解释力、道德失声现象、模块化道德与洁净维度独立性等方面展开论争。未来研究应从三个具体方面进一步探索道德之一元论与多元论难题, 进而保持道德心理学领域的理论活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他

    《心理科学进展》2022年度审稿专家名录

    2023, 31 (2):  315-316. 
    摘要 ( 452 )   PDF(259KB) ( 5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