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28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0-08-1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构想
    元分析
    研究前沿
    研究方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构想
    动、静态视觉信息在真实世界视觉搜索中的作用
    潘静, 张慧远, 陈东濠, 徐宏格
    2020, 28 (8):  1219-1231.  doi: 10.3724/SP.J.1042.2020.01219
    摘要 ( 1378 )   HTML ( 42 )  
    PDF(1033KB) ( 2037 )  

    真实环境中的视觉搜索是人和动物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目前的视觉搜索研究多使用静态的观察者和静止的二维搜索对象, 侧重于探究注意在搜索中的作用; 现有的视觉搜索理论模型主要概括了影响搜索的自上而下的注意因素, 而将自下而上影响因素简单归结为影像显著性, 然而在真实环境中, 观察者或搜索对象是可以运动的, 搜索时可利用的视觉信息包括动态光流和静态影像结构信息。已有的视觉识别研究发现这两种信息相结合可以使观察者准确持久地识别场景、事件和三维结构。在现有视觉搜索理论模型中引入两种视觉信息可以较好还原真实环境中的搜索任务。我们提出研究构想和实验方案,探究利用动、静态视觉信息的视觉搜索过程, 从而完善现有的视觉搜索模型。我们认为充分利用环境信息可以提高搜索效率, 且在视觉搜索训练和智能搜索设计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注意形式调节听感觉门控的神经机制
    雷铭, 李朋波
    2020, 28 (8):  1232-1245.  doi: 10.3724/SP.J.1042.2020.01232
    摘要 ( 1258 )   HTML ( 31 )  
    PDF(731KB) ( 1294 )  

    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 PPI)是听感觉门控的测量模型, 反映了听觉系统的早期信息选择功能。尽管PPI的主要神经环路位于脑干, 研究发现PPI可以被注意自上而下调节。然而, 已有研究并未区分不同注意(特征注意和空间注意)对PPI的特异性调节, 并且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集中于听皮层区域, 仍缺乏对皮层下机制的探讨。在以往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 借助听觉信息加工的双通路模型, 采用行为测量、脑电和脑成像技术, 揭示特征和空间两种注意调节PPI的神经活动在听觉系统中的层次性神经表达。包括1)建立特征注意和空间注意调节PPI的统一行为模型, 考察两种注意调节PPI的时间动态性异同; 2)两种注意调节PPI的脑干分离机制, 即前脉冲刺激包络和精细结构成分加工在注意调节PPI中的作用差异; 3)两种注意调节PPI的关键脑区和脑网络差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负面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王桃林, 张勇, 周浩, 张军伟
    2020, 28 (8):  1246-1255.  doi: 10.3724/SP.J.1042.2020.01246
    摘要 ( 1778 )   HTML ( 91 )  
    PDF(716KB) ( 2392 )  

    近年来, 员工为了企业利益而做出的违背社会价值、道德习俗、行为规范和法律等的亲组织不道德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B)导致的各种悲剧不断上演。然而, 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UPB的影响因素和积极作用方面, 对其潜在的危害性重视不足。鉴于此, 从多层次视角研究UPB的负面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首先, 考察UPB对情绪耗竭的影响及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和内疚的中介作用。其次, 创造性地提出组织UPB的概念, 并考察其对组织长期绩效的负面效应以及企业声誉的中介效应。最后, 进一步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考察企业UPB和员工UPB对顾客主动绩效的影响以及顾客企业认同的中介效应和顾客知觉到的员工组织化身的调节效应。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丰富UPB的相关理论, 而且对遏制这种行为的进一步漫延具有重要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费者一定偏爱“笑脸”吗?产品外观中的表情元素对消费者的影响
    谢志鹏, 赵晶, 汪涛
    2020, 28 (8):  1256-1272.  doi: 10.3724/SP.J.1042.2020.01256
    摘要 ( 2702 )   HTML ( 189 )  
    PDF(1271KB) ( 3950 )  

    表情是产品拟人化外观设计中重要元素。产品正面或负面的拟人化“表情” (表达正面或负面情感的表情)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人际交往相关理论验证了正面表情对消费者的积极影响, 并认为负面表情不利于消费者与产品的互动。但是在现实市场中我们却看到, 消费者有时却更喜爱展现负面表情的产品, 营销领域的产品拟人化研究鲜有关注到产品表情的错位影响。具体而言, 在拟人化营销研究领域, 以下三个研究问题尚待探讨: 产品表情有怎样的具体体现及市场效用; 产品表情对消费者行为和态度影响的心理机制为何; 以及来自于消费者特质和产品因素的调节效应。回答以上问题能够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营销领域的拟人化理论, 同时也将从实践上为产品外观设计提供建议和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分析
    新生儿语音感知的神经基础:元分析
    陈钰, 莫李澄, 毕蓉, 张丹丹
    2020, 28 (8):  1273-1281.  doi: 10.3724/SP.J.1042.2020.01273
    摘要 ( 1263 )   HTML ( 76 )  
    PDF(744KB) ( 1964 )  

    语言习得能力是人类在进化中获得的重要能力之一。语言认知的核心功能是语音加工, 因此, 语音加工的脑机制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采用元分析方法, 对使用近红外技术考察新生儿语音感知的结构检测、偏差检测和母语感知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 探究新生儿的典型语音感知脑机制以及这三类语音加工相关脑区的异同。结果显示, 左侧额下回是新生儿检测语音结构的关键脑区; 双侧颞叶在新生儿语音偏差刺激检测中发挥关键作用; 新生儿的母语语音加工存在左侧化优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气温与气温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俞国良, 陈婷婷, 赵凤青
    2020, 28 (8):  1282-1292.  doi: 10.3724/SP.J.1042.2020.01282
    摘要 ( 3376 )   HTML ( 182 )  
    PDF(736KB) ( 4703 )  

    气温与气温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威胁和影响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气温及气温变化对情绪体验、抑郁症等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物质滥用与依赖、自杀意念与行为等心理健康指标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气象情绪效应、棕色脂肪组织理论和血清素理论从生理角度解释气温影响心理健康的机制, 健康保持行为理论则从行为角度解释气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工人是高温与高温压力的易感人群。气温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存在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区分不同的气温指标, 增加对低温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关注, 控制其它因素对气温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干扰, 并揭示群体间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气污染对个体直接和溢出行为的影响
    陈俊芳, 吴小菊, 陶睿, 赵宁, 李纾, 郑蕊
    2020, 28 (8):  1293-1306.  doi: 10.3724/SP.J.1042.2020.01293
    摘要 ( 1349 )   HTML ( 88 )  
    PDF(768KB) ( 1817 )  

    空气污染对行为影响的研究日渐丰富, 且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与环境健康有关的直接行为, 二是与之无直接相关的社会行为(溢出行为)。基于此, 在回顾空气污染对两种行为影响研究的同时, 进一步综述了用于解释直接行为产生机制的计划行为理论和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以及用于解释社会行为机制的焦虑与自我损耗。而更全面的探究现象背后的机制有助于发现更多有效应对空气污染的举措, 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多纵向的研究范式、增加对行为机制的探究, 从而改善人们的风险应对行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信息的风险感知
    吕小康, 刘洪志, 付春野
    2020, 28 (8):  1307-1324.  doi: 10.3724/SP.J.1042.2020.01307
    摘要 ( 1131 )   HTML ( 37 )  
    PDF(862KB) ( 1403 )  

    从信息加工视角探究个体对医疗信息的风险感知过程, 通过医疗信息来源、医疗信息内容与呈现形式和信息加工主体三个方面归纳其影响因素, 并基于经验-分析式加工理论和字面-要义加工理论探讨医疗信息风险感知的认知机制。今后研究可更注重医疗信息风险感知的通用研究与特殊主题研究的平衡、风险感知测量工具的规范性与特异性的结合, 并立足于中国医疗体系建立具有循证依据的预防措施和配套政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性还是破坏性?羞愧的双路径模型
    王煜, 李梦菊
    2020, 28 (8):  1325-1336.  doi: 10.3724/SP.J.1042.2020.01325
    摘要 ( 1535 )   HTML ( 99 )  
    PDF(679KB) ( 1795 )  

    羞愧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意识情绪, 在个体行为以及心理发展结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羞愧同时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道德情绪, 被认为是中国人自我反省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关于羞愧的导向性存在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羞愧导向建设性还是破坏性?理论模型包括:其一, 羞愧导向破坏性, 相应的理论解释有社会威胁防御模型、羞愧调节模型等, 其二, 羞愧导向建设性, 相应的理论解释有进化心理学视角及功能主义视角等。这两种观点均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为了合理解释这一分歧, 系统理解羞愧促发的行动机制, 本文提出羞愧的双路径结构模型, 突出社会自我威胁评估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未来研究需要开发出更客观全面的羞愧测量方法, 基于文化差异关注社会自我修复的影响因素, 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社会对羞愧的诠释, 从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方法, 以促进个体羞愧可能的破坏性结果向建设性方向转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身体活动的双系统理论:一种强化学习的视角
    褚昕宇, 王泽军, 肖焕禹
    2020, 28 (8):  1337-1350.  doi: 10.3724/SP.J.1042.2020.01337
    摘要 ( 1552 )   HTML ( 70 )  
    PDF(848KB) ( 2006 )  

    以理性决策为基础的锻炼行为理论被认为是理解身体活动的主导体系, 它提供了与身体活动相关的认知构念作为有价值的信息。基于社会生态模型设计的行为干预措施, 因表现出了更好的效果而备受关注。近期研究表明, 积极的运动认知和当前体育环境都没能很好地促进个人锻炼习惯的养成, 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理论体系来阐明个人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解释身体活动的最新体系是双系统理论, 由于其考虑了身体活动的无意识和快乐决定因素, 有望提供一个更广泛的动机视角。一方面, 多个有代表性的身体活动双系统模型, 从简单的自发路径, 到情境线索与锻炼习惯, 再到突出自动情感评价作用的复杂概念模型, 阐明了系统1的构建, 结合锻炼行为理论所关注的系统2, 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 通过对双系统的竞争、协调和层级控制原则的分析, 为模型的控制提供了建议。经典的强化学习框架解释了双系统模型的构建与控制原则:在模型的构建方面, 无模型与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分别表示系统1和系统2。在模型的控制方面, Dyna协作架构与分层强化学习, 为身体活动可能是一种相互协作、分层执行的复杂行动组合提供了合理解释。最后提出强化学习视角下锻炼者-体育环境的互动模式, 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锻炼行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这不是我的工作!不合规任务及其对员工的影响
    王震, 钱鹏辉, 彭坚
    2020, 28 (8):  1351-1366.  doi: 10.3724/SP.J.1042.2020.01351
    摘要 ( 2577 )   HTML ( 115 )  
    PDF(942KB) ( 2752 )  

    不合规任务, 作为一种新型职场压力源, 近几年逐渐成为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话题。不合规任务是指不符合人们预期工作范围、不应由自己完成或不必要执行的任务, 包括不合理任务和不必要任务。不合规任务对员工情绪、认知、动机、工作态度、工作行为、身心健康, 以及工作-家庭关系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影响性质和强度取决于员工的个体特征和所处的情境特征。压力-自我冒犯理论、公平理论、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工作特征模型、情感事件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是解释不合规任务影响的主要理论。未来研究可拓展不合规任务的概念和层次、探索和整合作用机制、探讨不合规任务的权变效应、考察不合规任务的影响因素以及开展文化情境和文化导向的研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作重塑研究的新动向——基于调节定向的视角
    田喜洲, 郭小东, 许浩
    2020, 28 (8):  1367-1378.  doi: 10.3724/SP.J.1042.2020.01367
    摘要 ( 1413 )   HTML ( 71 )  
    PDF(692KB) ( 1966 )  

    以往学术界更多关注工作重塑的影响结果和作用机制, 缺乏对其内在动机及相关新构念的探讨。近年来, 基于调节定向理论的工作重塑研究逐渐增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首先基于特质及情境性调节定向的视角, 分别对其与工作重塑具体维度的关系进行探讨; 然后, 揭示领导的调节定向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重塑行为; 最后, 梳理工作重塑领域涌现的新构念(促进/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趋近/回避型工作重塑), 及其理论融合的基础。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调节定向和工作重塑的相互作用、促进/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的前因变量及作用机制, 以及调节定向与“角色观”工作重塑的关系等问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系统模型视角下的罪犯自我控制
    刘毅, 王君起, 邬辛佳
    2020, 28 (8):  1379-1391.  doi: 10.3724/SP.J.1042.2020.01379
    摘要 ( 1340 )   HTML ( 79 )  
    PDF(720KB) ( 1656 )  

    自我控制是个体为了达成具有长远利益的目标而有意识控制自身冲动行为的能力。双系统模型提出自我控制系统包含冲动系统与控制系统, 该理论适用于分析罪犯低自我控制的内部结构。罪犯冲动系统中充满极易激活的犯罪相关行为图式, 而控制系统却不足以生成抑制冲动行为的策略。未来可基于双系统模型, 整合已有研究深入考察罪犯自我控制系统的内部运作机制, 以及该模型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实际应用, 而犯罪易感青少年群体则需要特别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方法
    多层次研究的数据聚合适当性检验:文献评价与关键问题试解
    朱海腾
    2020, 28 (8):  1392-1408.  doi: 10.3724/SP.J.1042.2020.01392
    摘要 ( 1358 )   HTML ( 37 )  
    PDF(881KB) ( 1593 )  

    组织管理领域的多层次研究经常需要测量共享单位特性构念, 常用方法是将单位内若干个体成员的评分聚合到单位层次, 确保聚合后的分数具有充分代表性的统计前提是通过聚合适当性检验。聚合适当性检验的常用指标是组内一致性rWG和组内信度ICC(1)、ICC(2), 但目前学界对于这两类指标何者更优、rWG的原分布选择和数据清理、各指标的划界值等关键问题存在诸多争议。为此, 首先对国内9份管理学、心理学期刊2014年以来发表的166篇包含聚合适当性检验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 并以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上的85篇论文为对比, 查明常规实践中的共性问题, 进而提出实践建议:(1)明确功能定位, 将rWG作为聚合适当性指标, ICC(1)和ICC(2)分别作为效度、信度指标。(2)计算rWG时审慎选择原分布, 排除组内一致性过低的组。(3)为各指标设定更加合理、有适度灵活性的划界值, 停止使用武断、粗糙的经验标准。最后, 强调研究者在模型构建和聚合决策中应加强理论考量, 避免片面依赖统计检验结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