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8年, 第26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8-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特邀
    研究构想
    研究简报
    元分析
    研究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主编特邀
    人因学发展的新取向
    许为, 葛列众
    2018, 26 (9):  1521-1534.  doi: 10.3724/SP.J.1042.2018.01521
    摘要 ( 3272 )   HTML ( 59 )  
    PDF(515KB) ( 4054 )  

    当前新技术、人机交互的新特征、社会和人的新需求给中国人因学(Human Factors)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时机。本文首先讨论和分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开拓了人因学科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新技术和新途径, 包括神经人因学, 认知工程, 协同认知系统, 社会技术系统; 以及人因学科应用中的一些挑战和策略。然后, 就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人因学科, 本文提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多学科交叉的人因学科的科研教育体制, 并在此基础上, 注重理论创新, 以创新设计为突破点, 在智能系统、用户体验、航天航空和医疗健康等领域中优先发展和应用。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 建立完善的人因学科高校教育体系, 建立完善的人因学科多学科交叉的科研体系, 以及建立人因学科行业资质标准和设计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构想
    汉语言语产生的语音加工单元——基于音位的研究
    屈青青, 刘维琳, 李兴珊
    2018, 26 (9):  1535-1544.  doi: 10.3724/SP.J.1042.2018.01535
    摘要 ( 1593 )   HTML ( 14 )  
    PDF(384KB) ( 2762 )  

    言语产生的语音加工单元具有跨语言的特异性。在印欧语言中, 音位是语音加工的重要功能单元。音位指具体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如“big”包含三个音位/b/, /i/, /g/。目前, 在汉语言语产生中, 对音位的研究较少。本项目拟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对汉语言语产生中的音位加工进行探讨, 试图考察:在汉语言语产生中, 1)音位加工的心理现实性, 以及音位表征是否受第二语言、汉语拼音习得、拼音使用经验的影响?2)音位的加工机制是怎样的?具体而言, 音位加工的特异性、位置编码、组合方式、时间进程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将有助于深化对汉语言语产生的认识, 为建立汉语言语产生计算模型提供基础; 为比较印欧语言与汉语在机制上的异同提供基础; 为制定汉语语音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他人做决策:多维度心理机制与决策体验
    陆静怡, 尚雪松
    2018, 26 (9):  1545-1552.  doi: 10.3724/SP.J.1042.2018.0545
    摘要 ( 2219 )   HTML ( 48 )  
    PDF(414KB) ( 3273 )  

    在管理咨询、代理投资等行业, 甚至是日常生活中, 人们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为他人做决策。因此, 探讨为他人决策者的决策规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 现有研究多关注为他人决策者的个人心理机制, 忽视了人际心理机制; 多关注决策结果, 忽略了决策体验。本项目拟探索(1)为他人决策者的个人与人际心理机制; (2)为他人决策者的决策体验的规律, 以及这些规律如何受多维度心理机制的影响; (3)为他人决策者的个体差异如何影响多维度心理机制与决策体验。最终希望构建一个完整的关于为他人决策者的多维度心理机制与决策体验的理论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跨国公司外派人员多目标主动行为的前因与后果——挑战性-阻碍性压力视角
    刘燕, 李锐
    2018, 26 (9):  1553-1566.  doi: 10.3724/SP.J.1042.2018.0553
    摘要 ( 1550 )   HTML ( 22 )  
    PDF(736KB) ( 2157 )  

    传统研究强调跨文化多重压力阻碍外派成功, 但相对忽视压力具备的动力作用。该研究基于挑战性-阻碍性压力视角, 遵循“压力-动机-行为-结果”的逻辑框架, 对中国跨国公司外派人员多目标主动行为及结果的产生机制展开研究。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分析挑战性-阻碍性两种不同属性压力如何通过影响动机和主动行为进而影响外派人员的职业发展、工作绩效及组织绩效的过程, 并根据工作要求-控制模型, 从组织和工作资源两方面识别两种压力影响外派结果的边界条件, 以及跨文化背景下主动行为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该研究揭示外派主动动机及行为在高不确定性跨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功效, 可以为中国跨国公司挑选、培训、激励和保留国际化人才提供实践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简报
    人脑自适应多尺度功能连接的性别差异
    段凯凯, 董昊铭, 苗丽雯, 苏学权, 相洁, 左西年
    2018, 26 (9):  1567-1575.  doi: 10.3724/SP.J.1042.2018.0567
    摘要 ( 1301 )   HTML ( 11 )  
    PDF(17448KB) ( 1504 )  

    已有脑成像研究展示了男女脑功能差异, 但功能磁共振信号的频率划分通常基于主观经验, 使脑功能性别差异的生物学解释遭遇瓶颈。本文提出人脑自适应多尺度功能连接算法, 刻画功能连接的时空多尺度特性, 揭示出0.06~0.10 Hz的性别差异:男性较强的连接主要与边缘网络和腹侧注意网络有关, 女性较强的连接主要与腹侧注意网络、视觉网络和额顶网络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分析
    数学能力的改善:针对工作记忆训练的元分析
    郭丽月, 严超, 邓赐平
    2018, 26 (9):  1576-1589.  doi: 10.3724/SP.J.1042.2018.01576
    摘要 ( 2182 )   HTML ( 97 )  
    PDF(4631KB) ( 3105 )  

    工作记忆训练指针对工作记忆各成分进行的训练, 以实现个体记忆与其他认知能力的提升。该领域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试图利用工作记忆训练改善个体的数学能力。然而回顾过往的研究, 发现研究所关注的数学能力类型、针对的被试人群、使用的方法、结论等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尚没有系统性综述专门探讨工作记忆训练对数学能力的影响。因此, 本文首先回顾和数学能力有关的工作记忆训练方式, 然后结合元分析, 从数感、运算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三个方面, 分别回顾归纳工作记忆训练对数学能力的提升作用。具体而言, 尽管研究数量相对有限, 工作记忆训练可能有效改善数感, 其效应量为中等(Cohen’s d = 0.51); 而可能无法有效改善运算和数学推理能力, 它们的效应量小(运算:Cohen’s d = 0.04; 数学推理:Cohen’s d = -0.06)。此外, 训练目标类型与训练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依恋视角下自传体记忆提取的差异
    刘晨, 陈旭
    2018, 26 (9):  1590-1599.  doi: 10.3724/SP.J.1042.2018.01590
    摘要 ( 1909 )   HTML ( 52 )  
    PDF(357KB) ( 2272 )  

    自传体记忆是关于个人生活的记忆, 依恋理论为自传体记忆的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框架。本文以个体依恋风格的差异为视角, 根据Conway和Pleydell-Pearce’s的自我记忆系统(Self-Memory System)总结出在自传体记忆提取的过程中, 依恋系统具有目标导向、防御排斥和情绪调节的作用。安全型相较于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自传体记忆提取的数量、具体性、准确性、通达性和情绪强度、情绪唤醒度上具有优势。未来研究可以从依恋系统的激活, 焦虑型、回避型依恋在记忆提取中具体成分的差异, 依恋与不随意自传体记忆提取的关系上来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瞻记忆意图后效中执行错误的机制
    黄欢, 刘博, 周晨琛, 姬鸣
    2018, 26 (9):  1600-1607.  doi: 10.3724/SP.J.1042.2018.0600
    摘要 ( 1313 )   HTML ( 24 )  
    PDF(430KB) ( 1252 )  

    前瞻记忆意图后效是指已完成或取消的意图失活失败对当前认知任务造成的干扰。近期研究采用前瞻记忆任务范式探究意图后效的影响因素及认知机制。自发提取-抑制失败和预备性监控两种认知机制的分歧在于提取旧意图是否依赖注意资源的参与。脑成像研究也证实意图提取存在两条神经通路:自发提取通路和预备性监控提取通路。未来研究应探索兼容有意遗忘失败、旧意图再提取、抑制失败三者的研究范式以及降低执行错误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影响:基于非目标模板的视角
    李杨卓, 杨旭成, 高虹, 高湘萍
    2018, 26 (9):  1608-1616.  doi: 10.3724/SP.J.1042.2018.01608
    摘要 ( 1639 )   HTML ( 44 )  
    PDF(369KB) ( 1897 )  

    储存在工作记忆中的视觉表征会影响注意选择过程。其中, 与目标有关的工作记忆表征(靶子模板)对视觉注意起到自上而下的引导作用, 而与目标无关的工作记忆表征(非目标模板)亦会对注意分配产生影响。本文通过系统分析非目标工作记忆表征影响视觉搜索过程的相关研究, 发现非目标模板在视觉搜索任务中既存在自动化的注意捕获, 也会形成主动抑制以提高目标搜索绩效。进一步地, 对非目标模板的注意捕获或抑制受实验范式、任务难度、刺激材料特征以及认知控制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应该在不断深入细化变量操纵、完善变量控制的同时, 进一步扩展应用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场景知觉过程中的动作意图识别
    康廷虎, 薛西
    2018, 26 (9):  1617-1623.  doi: 10.3724/SP.J.1042.2018.01617
    摘要 ( 1294 )   HTML ( 17 )  
    PDF(435KB) ( 1710 )  

    场景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真实环境, 社会场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场景知觉的研究中, 动作意图的识别既受场景背景信息的影响, 也与动作的客观对象有关。因此, 研究者可以根据背景-刺激物、刺激物-刺激物关系, 探索动作识别的影响机制; 另一方面, 也可以根据场景的语义约束和物理限制, 依据合理动作原则及其伴随的生理指标检测并识别动作意图。在机器视觉研究领域, 计算机识别模型为社会场景中动作意图的检测和识别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未来的研究中, 研究者需要考虑真实场景中动作意图识别能力的发展、动作意图识别的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等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主任务转换中的重构和干扰
    蒋浩
    2018, 26 (9):  1624-1631.  doi: 10.3724/SP.J.1042.2018.01624
    摘要 ( 1141 )   HTML ( 24 )  
    PDF(357KB) ( 1396 )  

    任务转换是研究执行功能的常用范式。任务转换通常伴随着转换代价:执行转换任务比重复任务的反应时更长、错误率更高。转换代价可能反映了任务设置重构(重构理论), 也可能表明任务之间存在干扰(干扰理论)。与任务线索范式相比, 自主任务转换范式更具生态效度, 而且不仅能获得转换代价这个传统结果, 还引入了任务选择比例、任务转换率等新指标, 其结果倾向于支持重构理论。此外, 新近研究指出自主任务转换可能也包含干扰的作用。未来, 应通过进一步改进实验范式等方法, 实现两大理论的融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颅电刺激与视功能调控
    林博荣, 何勍, 赵金, 杨佳, 石迎珍, 闫芳芳, 席洁, 黄昌兵
    2018, 26 (9):  1632-1641.  doi: 10.3724/SP.J.1042.2018.01632
    摘要 ( 2063 )   HTML ( 37 )  
    PDF(550KB) ( 1744 )  

    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ES)通过电极将特定模式的低强度电流作用于大脑头皮以调控皮层活动, 是一种非侵入、无创的神经刺激方法。根据刺激电流的模式的不同, TES分为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 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和经颅随机电刺激(tRNS)。TES能对视功能诸如光幻视阈值、视野、对比敏感度、视知觉运动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控, 并且能够与传统的视觉知觉学习训练相结合以调控视觉功能。对于不同的视觉功能, 不同的TES参数和模式的调控效果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馈负波及其近10年理论解释
    李丹阳, 李鹏, 李红
    2018, 26 (9):  1642-1650.  doi: 10.3724/SP.J.1042.2018.01642
    摘要 ( 2009 )   HTML ( 62 )  
    PDF(368KB) ( 2115 )  

    个体决策后的反馈对随后的结果监控和行为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件相关脑电位研究发现, 反馈负波(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FRN)是与决策后反馈加工过程紧密相关的脑电成分。近10年来关于FRN的理论解释, 在最初经典的强化学习理论和情绪动机假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反应-结果的预测模型、奖赏正波理论以及积极情绪启动模型。未来的研究应该立足于大样本, 采用互补的研究手段和多样的分析技术来探讨FRN的心理意义; 同时考虑将FRN作为奖赏加工的脑电指标, 研究社会互动情境下的人类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舌尖上的“自虐”——食辣中的心理学问题
    傅于玲, 邓富民, 杨帅, 徐玖平
    2018, 26 (9):  1651-1660.  doi: 10.3724/SP.J.1042.2018.01651
    摘要 ( 8922 )   HTML ( 194 )  
    PDF(475KB) ( 5432 )  

    吃辣产生灼痛感, 却成为享乐。纯粹接触效应、良性自虐说等可诠释食辣的原因。食辣与感觉寻求、冒险、奖励敏感度、攻击和易怒的特质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具身隐喻理论认为食辣的心理效应可能具身于身体的生理体验之中。食辣的脑基础涉及脑岛的岛短回和下丘脑, 但尚未发现更高级功能脑区的激活。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挖掘食辣的心理根源, 深入探究食辣心理效应的具身隐喻机制和脑机制, 并开展食辣心理在感官营销和饮食文化营销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儿童数学学习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康丹, 曾莉
    2018, 26 (9):  1661-1669.  doi: 10.3724/SP.J.1042.2018.01661
    摘要 ( 1863 )   HTML ( 73 )  
    PDF(371KB) ( 2616 )  

    执行功能是个体对复杂的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活动过程, 对早期儿童的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儿童数学学习与执行功能呈显著正相关, 执行功能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认知加工机制。早期儿童执行功能和数学学习之间存在着相互预测的关系, 执行功能可以预测数学成绩, 数学成绩可以预测执行功能。高质量的早期数学教育可能具有发展儿童执行功能和数学能力的双重价值。未来研究可以明确执行功能的界定和统一测量工具, 提供更可靠的证据证明早期儿童执行功能与数学能力的因果关系, 以及进一步探究语言、数学以及执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刻板印象威胁及其研究操纵
    潘文静, 温芳芳, 佐斌
    2018, 26 (9):  1670-1679.  doi: 10.3724/SP.J.1042.2018.01670
    摘要 ( 2510 )   HTML ( 80 )  
    PDF(427KB) ( 2720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 老年刻板印象威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于种族或民族、性别等刻板印象威胁, 老年刻板印象威胁表现出累积性、共通性与连续性等特征。目前关于老年刻板印象威胁的研究多集中于认知老化尤其是记忆老化上, 关注老年刻板印象威胁对老年司机和老年员工的消极影响。消除与降低老年刻板印象威胁的消极效应可以从认知改变、群体认同、代际接触、老龄自我实现和个性化以及媒体宣传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在实验室研究中, 老年刻板印象威胁有外显与内隐两种不同的操纵形式。未来可以从扩展研究领域、细化“年龄”差异、比较整体效应大小和性别差异、侧重积极效应以及加强本土化检验和跨文化比较研究等方面来深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效应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
    吴莹皓, 蒋晶
    2018, 26 (9):  1680-1688.  doi: 10.3724/SP.J.1042.2018.01680
    摘要 ( 2970 )   HTML ( 70 )  
    PDF(355KB) ( 3169 )  

    经济学理性人假说判定, 个体对同一个事物的认知和需求不会随事物表征方式以及个体信息处理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同时, 消费者旨在运用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 实现经济效用最大化。然而消费者行为领域的学者对此提出了相反的主张。他们指出, 当个体解读刺激物数量化属性时, 不仅会对用不同数字和单位表征的同一数量判断出现偏差, 还会受到数字启动的影响, 对用不同数字表示的同一商品产生不同的需求, 甚至做出违反经济效用最大化的决策, 产生了数字效应。不同的心理机制对数字效应如何导致消费者非理性行为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 对数字效应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赌博游戏中的near-miss效应
    索涛, 杨雁, 范增, 王梦梦, 赵国祥
    2018, 26 (9):  1689-1699.  doi: 10.3724/SP.J.1042.2018.01689
    摘要 ( 2466 )   HTML ( 65 )  
    PDF(1068KB) ( 4293 )  

    near-miss效应是指在赌博中, 与一般的输钱和赢钱相比, “几乎赢(near-miss)”的输钱会诱发个体更高的生理唤醒和更强的赌博动机, 从而导致个体持续赌博的一种现象, 是导致赌博成瘾的主要诱因之一。针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范式大致有三种:老虎机/类老虎机任务、轮盘任务和刮刮乐彩票任务。这种现象的理论解释目前主要有认知曲解假说、控制幻觉理论和受挫假说。near-miss效应的脑机制和病理研究才刚刚起步, 所涉及到的脑功能区域主要包括脑岛、腹侧纹状体等。未来的研究应在near-miss效应发生机制的理论模型建构、研究范式多样化、研究技术多模态化、病理机制和临床干预等方面进一步展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毕生发展的视角看健康的贫富差距
    尤瑾, 安蕾, 沈海坤, 朱颖, 李彩娜
    2018, 26 (9):  1700-1710.  doi: 10.3724/SP.J.1042.2018.01700
    摘要 ( 2019 )   HTML ( 32 )  
    PDF(499KB) ( 2382 )  

    健康的贫富差距是所有个体从出生到死亡都需要面对的现实, 也是全球所有国家都存在的社会问题。目前已经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尝试从毕生发展的视角理解健康的贫富差距。在毕生发展研究中, 健康的贫富差距有其独特的概念和测量方式。该领域重要的理论包括累积优(劣)势假设、累积不公平模型和社会阶层文化周期模型。研究者就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健康贫富差距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未来毕生发展研究和实践的可能方向包括早年和当前社会经济地位的交互作用、社会经济地位的稳定特征和情境效应、跨领域实践干预等。毕生发展视角的健康贫富差距研究有助于理解健康贫富差距的发展根源和形成过程, 是促进国民健康和开展健康公平实践工作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