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2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7-02-1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构想
    研究方法
    研究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构想
    是单纯享乐还是自我实现?顾客参与生产性消费的体验价值
    郑秋莹;姚唐;曹花蕊;范秀成
    2017, 25 (2):  191-200.  doi: 10.3724/SP.J.1042.2017.00191
    摘要 ( 1952 )   PDF(534KB) ( 2671 )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心理需求的增加, 越来越多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物质消费或被动娱乐消费, 而希望通过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以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体验。本研究提出生产性消费这一议题, 关注诸如手工DIY、采摘、垂钓等需要顾客利用自身知识、技能, 通过劳动将商业化产品作为原料或工具生产自己想要结果的消费现象, 借助积极心理学“实现型快乐vs.享受型快乐”的最新研究成果, 采用行为实验、实证调查及神经营销学等多种研究方法, 深入解读顾客在生产性消费过程中付出辛苦却乐在其中的心理体验机制, 并从企业产品或服务设计的角度, 关注顾客参与生产过程中快乐感的形成机制, 及其对消费决策和购买行为的影响。预期成果有助于了解顾客在生产性消费这一新兴消费现象中的心理感受和需求, 帮助相关企业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体验产品的开发与管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方法
    文字与数字量尺的差异及心理机制:兼论量尺制作的方法学问题
    余小霞;苑媛;辛自强
    2017, 25 (2):  201-210.  doi: 10.3724/SP.J.1042.2017.00201
    摘要 ( 726 )   PDF(448KB) ( 1716 )  

    量表采用何种评分标尺可能影响心理测量的结果。已有研究发现, 对于同一测量对象, 采用文字量尺和数字量尺所产生的评定结果有显著差异, 并提出了标准改变效应、认知策略等可能的机制。然而, 目前这两种量尺的差异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呈现出研究不充足、心理机制不明确等特点, 未来研究可以文字量尺和数字量尺间的差异为焦点, 从心理机制、文化差异、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基于量尺的不同特征, 文章最后探讨了量尺制作的方法学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微表情在欺骗检测中的应用
    申寻兵;隋华杰;傅小兰
    2017, 25 (2):  211-220.  doi: 10.3724/SP.J.1042.2017.00211
    摘要 ( 3081 )   PDF(448KB) ( 2974 )  

    众多研究表明微表情和欺骗密切相关, 考察如何利用微表情进行欺骗检测是微表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对欺骗与欺骗检测的基本概念、微表情作为欺骗检测线索的理论依据及相关应用等的较全面阐述, 论证了微表情作为欺骗检测的情绪线索具有可行性和一定的有效性, 且相比其他生理、认知的欺骗检测线索具有更多的优势, 在国家安全、临床医学等领域的欺骗检测中已有较多的应用。针对微表情在欺骗检测中的应用存在的争议, 指出未来应进一步研究欺骗是否一定伴随着微表情、微表情训练能否促进欺骗检测能力、如何提高微表情实验室研究的外部效度、个体差异对微表情利用的影响等核心问题, 并指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眼部线索的面孔表情加工及神经机制
    李帅霞;李萍; 王伟; 何蔚祺;罗文波
    2017, 25 (2):  221-229.  doi: 10.3724/SP.J.1042.2017.00221
    摘要 ( 1270 )   PDF(418KB) ( 2127 )  

    眼部是面孔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特征区域, 传达了个体即刻的情绪状态信息和注视朝向信息。从正常和异常人群面孔表情识别时的注视模式来看, 眼部区域在面孔表情加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眉毛、瞳孔、眼白等细小的眼部线索在面孔表情的加工中都发挥了作用, 并且会引起杏仁核、颞上沟、梭状回、扣带回、前额叶等脑区的激活。未来的研究应深入探讨单独的眼部特征在面孔表情加工中的作用机制及其重要性, 并结合后天复杂的环境因素来揭示人际交往中眼神交流的一般规律。另外, 还需要挖掘异常人群加工眼部线索的脑机制, 采取适当的认知训练策略来提高其面孔表情加工的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面孔构形加工特点
    钱浩悦;朱敏;高湘萍
    2017, 25 (2):  230-236.  doi: 10.3724/SP.J.1042.2017.00230
    摘要 ( 1086 )   PDF(290KB) ( 1061 )  

    面孔构形是指面孔的空间结构关系。构形信息加工对老年人的面孔识别影响深刻。近10年, 学者们对老年人在不同认知加工阶段及不同类别信息识别上的面孔构形加工表现开展了大量研究。研究显示, 老年人对面孔构形的知觉敏感性下降, 但存储、提取能力保持较好, 编码特点尚不明确; 对横向面孔构形信息加工能力减弱, 对其它类别构形信息的加工特点尚不明确。未来除需深入探究老年人面孔构形加工特点及成因外, 还应注重相关干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嗓音吸引力的影响因素
    郑怡;尚俊辰; 李伯冉;梁耀文;何嘉梅; 由一林; 蒋重清
    2017, 25 (2):  237-246.  doi: 10.3724/SP.J.1042.2017.00237
    摘要 ( 2156 )   PDF(1797KB) ( 3602 )  

    嗓音吸引力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影响人类嗓音吸引力因素的研究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着眼于说话者本身的影响因素, 包括说话者体内的雄激素、雌激素等生理激素水平、采用的发音方式、所处的动机状态及其自身的面孔吸引力高低; 另一方面考虑的则是来自听者的影响因素, 包括听者所具有的生理激素水平、身体健康状况、身体条件特征, 及其与说者的关系背景, 和所听音频材料的内容等。而言语情绪韵律和听者所处的动机状态对嗓音吸引力评价的影响、以及说者能否自主地操控自身声音物理特性以提高其嗓音吸引力等问题, 则可作为该领域今后拓展研究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瘾物质使用的生态瞬时评估与干预
    陈明瑞;周萍
    2017, 25 (2):  247-252.  doi: 10.3724/SP.J.1042.2017.00247
    摘要 ( 1306 )   PDF(267KB) ( 2368 )  

    生态瞬时评估通过自我监测和经验取样两种方法, 高效、实时、准确的获取被试在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使用行为, 渴求感和情境、情绪等因素的数据信息, 对被监测者的物质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实时评估, 该方法与现代移动科技结合, 具有比传统评估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 因此逐渐受到物质成瘾领域研究者的青睐。因此不少研究者开始将生态瞬时评估应用到临床测评和干预中, 对干预对象提供实时而又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治疗中的共同要素理论与特殊成分说:争议与整合
    杨文登;张小远
    2017, 25 (2):  253-264.  doi: 10.3724/SP.J.1042.2017.00253
    摘要 ( 2010 )   PDF(459KB) ( 2739 )  

    共同要素理论与特殊成分说是探讨心理治疗改变因素的两大对立理论。文章综述了共同要素理论的内涵及两条发展途径, 并以实证支持治疗为例, 探讨了特殊成分说的内涵及研究进展, 分别探讨了两者存在的问题及争议。“共同要素vs特殊成分”更多体现的是研究者的视角, 是探索导致心理治疗改变的因素时所进行的临时划分,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但未能囊括治疗改变的所有因素。未来, 需要深入了解心理治疗的改变过程与机制, 培养同时掌握特殊成分与共同要素技能的新一代治疗师, 在推进循证心理治疗的过程逐渐进行整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婚前辅导项目:预防与发展取向的婚姻质量提升路径
    王晓萍
    2017, 25 (2):  265-274.  doi: 10.3724/SP.J.1042.2017.00265
    摘要 ( 1275 )   PDF(444KB) ( 1935 )  

    以预防和发展为取向的婚前辅导是婚姻、家庭治疗实践研究中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领域。辅导项目以实证研究为基础, 代表了婚前辅导实施和评估的一般形式, 有两种重要途径:其一以技能训练为导向, 其二以认知评估为基础。本文在系统分析两类辅导项目理论基础、发展与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从有效性、多样化、系统化三方面对未来婚前辅导项目研究提出了前瞻性思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神幸福感:概念、测量、相关变量及干预
    徐晓波;孙超;汪凤炎
    2017, 25 (2):  275-289.  doi: 10.3724/SP.J.1042.2017.00275
    摘要 ( 2774 )   PDF(509KB) ( 11668 )  

    当前对幸福感的研究有两个重大突破:在纵向上, 从主观幸福感到心理幸福感再到精神幸福感, 呈现出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从横向看, 将源自基督教信仰的精神幸福感拓宽至个体因自我觉知与领悟达到物我两忘后所获得的精神幸福感, 标志着学者们在深入考察中西方文化与精神幸福感的关系后, 对精神幸福感有了更全面的认知。西方学者发展出了测量西式精神幸福感的多种工具, 主要包括Ellison、Fisher等编制的精神幸福感问卷, 考察了精神幸福感与年龄、性别等相关变量的关系, 探讨了精神幸福感的功能与干预措施。中国学者相信精神幸福感并非只有信仰宗教才会获得, 也可通过个体不断提升道德修养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后获得。因此, 今后研究应深入比较中西式精神幸福感的同与异, 进一步丰富精神幸福感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加强精神幸福感的中国化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积极心理学的建设性冲突与视域转换
    翟贤亮;葛鲁嘉
    2017, 25 (2):  290-297.  doi: 10.3724/SP.J.1042.2017.00290
    摘要 ( 1859 )   PDF(385KB) ( 2753 )  

    积极心理学的过度发展致使积极、消极心理研究再失衡, 表现为“积极暴政”。同时, 亦有“积极的悖论”、“消极思维的积极心理”等少部分研究对其进行批评、反叛。这就形成了两种互为冲突的研究进路:“积极心理-积极效应”研究进路, “积极-消极悖反”研究进路。二者冲突的建设性为实现积极心理学的视域拓展与转换提供了基础条件。其视域拓展与转换集中体现为研究大类的重新划分, 即由积极心理−积极效应、消极心理−积极效应、积极心理−消极效应等三类拓展为积极−积极、积极−消极、消极−积极、消极−消极、积极×消极−积极×消极等五类。同时, 视域拓展与转换并非一蹴而就, 还需要引入辩证思维、情境变量等。可以认为, 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是趋于平衡的、情境的、辩证的、文化的, 它力图理解人的心理复杂性、生命完整性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购物情境下的羊群效应:内涵、影响因素与机制
    王财玉;雷雳
    2017, 25 (2):  298-311.  doi: 10.3724/SP.J.1042.2017.00298
    摘要 ( 1926 )   PDF(538KB) ( 4907 )  

    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群体(羊群)内不需要中心化协调仅仅通过学习和模仿, 个体之间观念或行为表现出的一致性程度。互联网环境下人际网络更广、信息传播力更强, 也更容易促发消费者羊群效应。网络购物情境下的羊群效应从整体水平上可以分作8种羊群模式, 而在个体水平上则表现为口碑效应和跟随效应两种形式。网络购物羊群效应的形成受到诸如电商因素、消费者因素、产品因素以及营销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而网络购物羊群效应的发生机制则包括了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两个层面。未来研究需要关注该效应的抑制因素、丰富该效应的发生机制及其跨文化的差异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场中的公民压力
    赵红丹;江苇
    2017, 25 (2):  312-318.  doi: 10.3724/SP.J.1042.2017.00312
    摘要 ( 1647 )   PDF(363KB) ( 2107 )  

    公民压力是指员工在从事组织公民行为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压力感。公民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员工工作要求的相关研究, 并且为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投入等提供了新思路。西方学者对公民压力的概念、理论基础、结构及测量、前因、结果等进行了系统探讨。未来研究议题应当在:清晰界定公民压力的内涵; 结合公民压力的来源和类型全面描述其内在结构; 丰富公民压力相关机制的研究; 关注公民压力的本土化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越不文明:从消极无礼的恶化升级到积极的文明干预
    严瑜;李佳丽
    2017, 25 (2):  319-330.  doi: 10.3724/SP.J.1042.2017.00319
    摘要 ( 1089 )   PDF(442KB) ( 1458 )  

    工作场所无礼行为不仅会给员工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 还会导致员工“以牙还牙, 加倍奉还”, 引起行为的恶化升级, 严重污染组织环境。而文明行为则有利于组织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带给员工众多积极影响。梳理无礼行为恶化升级的相关研究, 从受害者和旁观者的角度详细分析无礼行为恶化升级的多条途径和原因; 并基于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 从评价和情绪入手, 对无礼行为恶化升级的详细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解析, 构建无礼行为的恶化升级模型。与此同时, 着眼于促进无礼行为的积极转化, 对文明行为的CREW干预(Civility, Respect and Engagement in the Workforce)的研究进行总结, 并分析个体水平的文明行为和组织水平的文明气氛的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冲突图式对情绪的人际效应的调节
    王沛; 刘雍鹤; 谈晨皓;李宇;王自鑫;柏涌海
    2017, 25 (2):  331-341.  doi: 10.3724/SP.J.1042.2017.00331
    摘要 ( 1088 )   PDF(404KB) ( 1617 )  

    人际冲突中情绪人际效应通过情感反应和推断加工影响着人际冲突中的个体行为。这一效应受到了人际冲突图式的调节。人际冲突图式对于情绪人际效应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冲突图式通过调节注意资源影响对于情绪的推断加工; 2)冲突图式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动机和对情境的互依性知觉影响着情感反应、推断加工的相对力量。今后需要全面考察各种符合现实生活的情绪人际效应, 同时加强本土化研究, 进而建构更具解释力的整合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意妒忌和善意妒忌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刘得格;李文东;陈文晶
    2017, 25 (2):  342-357.  doi: 10.3724/SP.J.1042.2017.00342
    摘要 ( 2089 )   PDF(472KB) ( 2308 )  

    以往多数研究强调妒忌的消极影响, 却没有对妒忌的积极影响给予足够重视。在厘清妒忌内涵的基础上, 从个体、领导、团队和组织四方面分析恶意妒忌和善意妒忌的影响因素, 明确应得感和控制感对领导、团队和组织因素与两种妒忌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揭示两种妒忌和业绩表现、破坏性行为之间的不同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可以在如何测量两类妒忌, 妒忌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被妒忌, 以及核心自我评价、面子、中庸思维和社会网络在妒忌产生及其影响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扩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众对于恐怖袭击的风险感知
    李凯;郭永玉;杨沈龙
    2017, 25 (2):  358-369.  doi: 10.3724/SP.J.1042.2017.00358
    摘要 ( 1435 )   PDF(327KB) ( 1485 )  

    恐怖袭击风险感知是指人们对恐怖袭击发生可能性、潜在危害性的判断以及相应的情绪反应。由于恐怖袭击具有人为性、不可预测性和手段多样性等特点, 因此对该领域风险感知的研究有着区别于其他风险感知的独特性。目前, 恐怖袭击风险感知研究框架包括心理测量范式、文化理论和社会放大框架。媒体因素、个体差异和情绪状态成为影响民众恐怖袭击风险感知的重要变量。未来可着眼于深入探究恐怖袭击风险感知的测量方式、分析民众加工恐怖袭击信息的认知心理过程、开展恐怖袭击风险感知的本土化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人眼中的社会变迁:普通人如何感知社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陈维扬;谢天
    2017, 25 (2):  370-380.  doi: 10.3724/SP.J.1042.2017.00370
    摘要 ( 2123 )   PDF(469KB) ( 2511 )  

    常人视角的社会变迁研究关注普通大众对社会过去、现在、未来的感知和认识, 三者之间的联系, 及其对个体现实行动策略的影响。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历史表征理论和社会变迁知觉理论。历史表征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感知所形成的看法和观念, 具有共享性、多样性、动态性等特征, 它受到冲突、认同定位等因素的影响, 作用机制包括锚定、对象化等, 能够影响个体的现实行动与态度。社会变迁知觉指常人对于社会发展和变化的朴素认知, 它受信念、特定社会事件、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并能够影响个体的现实行动与态度。未来研究可从常人视角出发, 探究集体记忆对历史表征的影响、文化传统对社会变迁知觉的影响, 联系社会现实研究历史表征与未来表征, 从多角度测量常人的社会变迁知觉, 结合其它领域研究建构常人视角的一般性理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