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3年, 第2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1-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特邀
    研究构想
    研究简报
    研究前沿
    研究方法
    其他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主编特邀
    具有类属知识性的思维:群体区别判断过程中的复杂性、有效性、有用性和实质性
    黎岳庭;Lee Jussim;Clark R. McCauley
    2013, 21 (1):  1-21.  doi: 10.3724/SP.J.1042.2013.00001
    摘要 ( 1439 )   PDF(266KB) ( 2397 )  
    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s)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群体区别正确反映的类属信仰。类属性思维比我们一般假想的更为复杂。首先, 我们在本论文中探讨了在立体性的类属性思维EPA理论框架之下的多维度, 即类属性思维的三维度:评估、激活和准确度。同时还特别讨论了类属性思维与具体集体共识的表征特点的图腾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其次, 对于作为人类信仰一部分的类属性思维准确性莫衷一是的研究, 我们进行了全面综述, 并且本文还仔细考查文化类属性思维, 个体类属性思维, 个体与群体的判断, 准确性评判的标准, 和原分析的数据等等, 同时进一步表明类属性思维和客观现实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后, 我们指出类属性思维对解释群体和民族的区别非常重要, 特别是人的感知的实质性寓于实在的客观群体本身(“感知的同一性”)。我们认为, 类属性思维的过程, 对于高度的实体性和感知的实质性的群体来说, 具有深刻影响, 况且群体或部落(民族)的图腾也是其群体或民族的实体性的外在表现。尽管我们不可能解决同类属性思维的过程有关的所有争论, 但我们所强调的观点是:类属性思维是人类相互影响和生存的有效类属性识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构想
    科学创造力与艺术创造力:启动效应及领域影响
    衣新发;胡卫平
    2013, 21 (1):  22-30.  doi: 10.3724/SP.J.1042.2013.00022
    摘要 ( 1545 )   PDF(239KB) ( 2450 )  
    如何有效地提升创造力, 是创造力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对创造力表达及其影响机制的把握则是创造力提升的必要前提。本研究计划通过实施科学创造力及艺术创造力的启动实验, 以不同专业大学生为被试, 来探索科学创造力和艺术创造力表达的个体心理机制, 及外部影响的作用模式, 从而厘清在动机启动、样例启动和自我启动之间, 究竟何种启动模式对创造力的表达最为有效; 进而, 通过对来自理工科和艺术专业领域评分者对科学创造力及艺术创造力作品的评分比较, 来考查两种创造力模式间可能存在的领域影响。经由以上的探究, 试图为科学与艺术创造力的发展与促进提供科学依据和建构理论框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简报
    学经济学降低人际信任?经济类专业学习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
    辛自强;窦东徽;陈超
    2013, 21 (1):  31-36.  doi: 10.3724/SP.J.1042.2013.00031
    摘要 ( 1819 )   PDF(157KB) ( 2896 )  
    本研究试图证明, 经济类专业学习会降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研究者测量了某财经类重点高校经济类和非经济类专业的大一和大三共290名本科生的人际信任水平, 发现专业类型和年级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大一的经济类学生和非经济类学生在人际信任水平上无显著差异, 而大三的经济类学生在人际信任水平上却显著低于非经济类专业。这说明经济类专业学习时间的增加可能是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下降的原因, 可能的机制是, 学习经济学会使个体逐渐接受和认同“理性人假设”所包含的人性观点, 认为他人的行为都是基于自私和功利的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注意的跨文化研究及意义
    刘书青;汪海玲;彭凯平;郑先隽;刘在佳;徐胜眉
    2013, 21 (1):  37-47.  doi: 10.3724/SP.J.1042.2013.00037
    摘要 ( 2018 )   PDF(177KB) ( 3548 )  
    Nisbett提出东西方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了注意的差异, 但是并没有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机制提出直接的证据。最近几年来, 文化对注意过程的影响有了新的研究和发现, 证实了Nisbett最初的观点是正确的。文化与注意的行为研究包括在整体与局部加工、场依存与场独立、变化盲等方面的研究。对于注意文化差异的潜在原因和机制, 研究者们主要从发展性研究、ERP和FMRI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文化对其它注意指标的影响、文化与注意的脑机制以及文化与注意的应用研究等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摄干扰对工作记忆的作用 —— 大脑如何解决前摄干扰?
    刘荣;郭春彦;刘聪慧
    2013, 21 (1):  48-58.  doi: 10.3724/SP.J.1042.2013.00048
    摘要 ( 1239 )   PDF(430KB) ( 2158 )  
    前摄干扰(PI)对工作记忆有决定性影响。注意加工理论认为处于工作记忆“注意焦点”的信息不受PI影响, 偏向-竞争理论则提出个体对熟悉信息和情景信息代码做出权重评估, 解决工作记忆PI效应。研究者从工作记忆编码和提取加工的PI效应、内容相关和情景相关的PI效应、PI消除的脑成像特征等角度进行了验证, 多数结果支持偏向-竞争理论。未来研究应使用脑成像技术探讨PI效应与工作记忆子系统、子功能之间的关系等主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绪对注意功能网络的调制
    李贺;蔡厚德
    2013, 21 (1):  59-67.  doi: 10.3724/SP.J.1042.2013.00059
    摘要 ( 1210 )   PDF(246KB) ( 2303 )  
    情绪性注意是一种对具有情绪意义的刺激进行选择和加工的注意。由于刺激的情绪效价能调制人脑的感知和注意系统, 因而, 与对中性刺激的注意相比, 情绪性注意的神经机制更加复杂。较早的研究显示, 杏仁核对感知皮层的调制对情绪性注意起关键作用。近期的证据表明, 杏仁核对注意功能网络的调制可能是其重要的神经机制。本文梳理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证据, 主要强调情绪性刺激对注意的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网络的调制, 发现情绪性注意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可能涉及一个以杏仁核为核心的多重功能网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信号追踪和目标追踪行为及其神经机制
    常逢锦;崔睿思;李新旺
    2013, 21 (1):  68-76.  doi: 10.3724/SP.J.1042.2013.00068
    摘要 ( 1158 )   PDF(240KB) ( 1418 )  
    信号追踪和目标追踪的实质是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结合诱导的条件性接近反应。条件刺激的预测作用和诱因作用是信号追踪和目标追踪的重要机制; 伏隔核、中央杏仁核和前扣带回在信号追踪和目标追踪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 大脑皮层和海马损伤对两者影响较小。DA功能降低可损害信号追踪获得和表达; 而脑内DA含量增加可提高目标追踪。未来的研究中, 应该规范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类型和设置方法, 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个别地或同时地测量信号追踪和目标追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铅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其特点
    林珠梅;朱莉琪;陈哲
    2013, 21 (1):  77-85.  doi: 10.3724/SP.J.1042.2013.00077
    摘要 ( 929 )   PDF(285KB) ( 1489 )  
    铅具有很强的神经发育毒性, 即使是低水平的铅暴露也会对个体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铅对个体影响的研究, 这些研究表明铅导致个体产生生理缺陷、认知能力下降及社会情绪性障碍等症状, 对处在生长发育重要时期的儿童影响更长远。已有研究发现, 血铅对儿童的影响具有持久性的特点, 而且血铅的危害很难通过螯合作用的干预得到改善。医疗干预及相关研究显示, 积极避免铅接触是预防儿童铅中毒的最有效策略。本文为将来探讨血铅如何影响儿童认知、情绪社会性和脑发育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积极发展的资源模型 —— 积极青少年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和领域
    常淑敏;张文新
    2013, 21 (1):  86-95.  doi: 10.3724/SP.J.1042.2013.00086
    摘要 ( 1524 )   PDF(142KB) ( 3075 )  
    积极青少年发展观(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PYD)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迅速推动了发展心理学知识的创新与应用, 其中发展资源框架(The Developmental Assets Framework)是研究者进行深入探讨与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模型。发展资源是指一系列能够有效促进所有青少年获得健康发展结果的相关经验、关系、技能和价值观, 本文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发展资源模型的结构、构建与发展基础以及基于该模型的重要假设及实证研究, 并在综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资源模型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格特质对认知老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亓胜辉;余林;马建苓
    2013, 21 (1):  96-107.  doi: 10.3724/SP.J.1042.2013.00096
    摘要 ( 1076 )   PDF(236KB) ( 2104 )  
    认知老化是指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损害。影响认知老化的因素很多, 人格是这些因素背后的重要动因。当前有关人格与认知老化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人格特质对认知老化的具体影响及作用机制两个方面。尽管不同人格特质与认知老化的关系逐渐清晰起来, 但现有研究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争议。未来可以从不同研究范式的结果对比、人格特质对认知老化影响机制的内在问题、人格与人格特质的稳定性及其影响、人格特质对认知老化影响的本土化研究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和拓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慧:结构、类型、测量及与相关变量的关系
    陈浩彬;汪凤炎
    2013, 21 (1):  108-117.  doi: 10.3724/SP.J.1042.2013.00108
    摘要 ( 1286 )   PDF(254KB) ( 3416 )  
    智慧是个体在其智力与知识的基础上, 经由经验与练习习得的一种德才兼备的综合心理素质, 包括聪明才智与良好品德两大成份。智慧可分为常规智慧与应变智慧、群体智慧与组织智慧、个人智慧与一般智慧、德慧与物慧等, 可用三维智慧量表、自我评估智慧量表以及智慧发展量表等进行测量, 并与年龄、性别、文化、教育、人格、思维方式、智力等存在重要关联。今后应该深入探究智慧的概念与结构, 拓展其研究方法、测量工具与教育策略以及开展中国化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望抑郁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及其研究述评
    周丽华;陈健;苏林雁
    2013, 21 (1):  118-124.  doi: 10.3724/SP.J.1042.2013.00118
    摘要 ( 884 )   PDF(145KB) ( 1479 )  
    合成分数、基于最弱联结假设提出的最大值以及基于解释方式差异性提出的个体内标准差是目前无望抑郁研究中应用较广的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回顾无望抑郁研究所使用的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 梳理这些操作化方法对理解无望抑郁症状发展及其治疗的意义, 可发现合成分数与最大值反映了无望抑郁认知易感因子之间关系的不同侧面, 后续研究可继续对这两种操作化方法进行比较, 以个体内标准差计算出的解释弹性可能是无望抑郁理论之外新的易感因素, 可为治疗抑郁提供新的视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货膨胀知觉的认知机制和影响因素
    高飞;张蔚蔚;潘孝富
    2013, 21 (1):  125-134.  doi: 10.3724/SP.J.1042.2013.00125
    摘要 ( 1235 )   PDF(187KB) ( 1895 )  
    通货膨胀知觉是个体对通货膨胀的主观体验。通货膨胀知觉的认知机制主要体现在体验阶段和整合阶段。体验阶段主要涉及到个体对物价的感受性和记忆, 整合阶段主要涉及到个体利用可得性启发式以及锚定和调整启发式完成对通货膨胀的最终估计。通货膨胀知觉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通货膨胀预期、框架效应、对价格公平性的认知、社会放大效应以及货币改革等。未来可以从通货膨胀知觉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神经机制、跨文化研究以及具有较高生态效度的测量指标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中的社会阻抑:概念界定、影响结果和形成机制
    朱迪;段锦云;田晓明
    2013, 21 (1):  135-143.  doi: 10.3724/SP.J.1042.2013.00135
    摘要 ( 1541 )   PDF(215KB) ( 2366 )  
    社会阻抑是指长期的、蓄意地妨碍个体积极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影响个体在工作上的成功及良好名誉的行为。文章在介绍社会阻抑概念和测量的基础上, 综述了社会阻抑在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等个人层面和组织氛围层面的消极影响; 接着阐明了个体对社会阻抑行为的实施和反应一方面受到人格、认知等内在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情境、社会支持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对社会阻抑概念、测量、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正世界信念—— 重建公正的双刃剑
    周春燕;郭永玉
    2013, 21 (1):  144-154.  doi: 10.3724/SP.J.1042.2013.00144
    摘要 ( 1827 )   PDF(240KB) ( 3572 )  
    公正世界信念即相信所处的世界是公正的, 人们得其所应得, 所得即应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一信念常常受到各种不公正事件的威胁, 公正世界信念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威胁、重建公正。这种重建可能是行动上的也可能是认知上的, 认知公正重建往往导致对不公正现状的合理化以及对受害者的贬损责怪。同时对于各种不公正的受害者或见证者, 公正世界信念充当着重要的个人资源或是心理缓冲, 帮助个体应对不公正事件, 维护心理健康, 并遵循公正原则追求其长远目标。公正世界信念的多维结构是解释其双重功能的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方法
    认知地图技术及其在管理心理学中的应用述评
    聂婧;凌文辁;李明
    2013, 21 (1):  155-165.  doi: 10.3724/SP.J.1042.2013.00155
    摘要 ( 1194 )   PDF(361KB) ( 1677 )  
    认知地图技术是用来获取个体对某个特定领域独特理解的图形化描述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 包括认知诱发技术与分析技术。在详细阐述其概念、原理的基础上, 本文结合一个共享心智模型的研究实例, 展示了认知地图技术应用的一般步骤。然后, 介绍了认知地图技术在管理心理学中的应用。并针对认知地图技术存在的问题, 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即从认知地图技术的理论、应用及软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事测评中的概化理论应用
    黎光明;张敏强;张文怡
    2013, 21 (1):  166-174.  doi: 10.3724/SP.J.1042.2013.00166
    摘要 ( 1011 )   PDF(289KB) ( 2228 )  
    概化理论是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之一, 可应用在各种人事测评中, 如表现性评价、多源评估、心理测验、结构化面试、水平测试、工作分析、评价中心等。与经典测量理论相比, 概化理论应用于人事测评, 表现出较强的优势, 能够同时考察多种因素、确定多个维度权重等, 其应用对象主要包括两大类, 即企业和机构。概化理论应用于人事测评, 存在应用领域、样本数据、测评效度和微观分析等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代数应用题项目生成中的认知过程与任务特征分析
    杨向东
    2013, 21 (1):  175-189.  doi: 10.3724/SP.J.1042.2013.00175
    摘要 ( 677 )   PDF(316KB) ( 814 )  
    认知项目设计起源于理论驱动的测量模式, 要求在详尽阐述测量建构理论的基础上, 鉴别测验项目类型的任务特征, 建立和标定与测量建构认知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而通过系统变换任务特征生成项目。本文以Greeno (1994)提出的代理者-情境交互作用(agent-situation interaction)的问题解决观为基础, 对代数应用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和任务蕴含性(affordance)进行了系统分析。具体而言, 代数应用题被视为以文本形式呈现的, 嵌套在现实情境中的某种量化结构。在代数应用题解决的转译、整合、计划、执行的认知过程中需要形成三种不同的表征, 即文本基、情境模型和问题模型。其形成及解决过程受到个体问题图式知识的深刻影响。对应于不同表征方式, 对代数应用题语法/语义结构、量化元素及结构、问题情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该分析表明, 为了保证代数应用题项目生成的科学性, 当前研究的关键在于建立任务特征与问题解决认知变量之间的经验关系, 并在问题领域整体水平上检验这种关系的可推广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他
    《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审稿专家名录
    bjb
    2013, 21 (1):  190-190. 
    摘要 ( 851 )   PDF(111KB) ( 14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