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甜, 王雨, 巩芳颍, 石可, 李喜, 刘伟, 陈宁. 家庭教养方式与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关系:系列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8): 1302-1314. |
[2] |
王汪帅, 易颜熙, 罗芷薇, 厉杰. 内卷还是躺平?竞争压力如何影响心理补偿[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7): 1057-1072. |
[3] |
曹呈旭, 七十三, 金童林, 曾小叶, 安叶青, 卜塔娜. 基于信号检测论的错误信息鉴别层级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7): 1209-1220. |
[4] |
阿尔升·海达别克, 周同, 喻洁, 王计悦意, 陈飞, 丁雪辰. 毕生发展视角下独处的适应功能:益处与代价的五轮比较[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2): 330-341. |
[5] |
徐步霄, 白洁, 李晔, 郭永玉.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9): 2100-2116. |
[6] |
靳宇倡, 邓成龙, 吴平, 林茜, 郑佩璇, 安俊秀. Emoji图像符号的社交功能及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5): 1062-1077. |
[7] |
胡冰洁, 严璘璘, 夏文玲. 群体地位对面孔识别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suppl.): 38-38. |
[8] |
张坤坤, 张珂烨, 张火垠, 罗文波. 面孔可信度加工的时间进程和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8): 1394-1403. |
[9] |
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基于中国学生群体的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6): 1005-1018. |
[10] |
尤瑾, 安蕾, 沈海坤, 朱颖, 李彩娜. 从毕生发展的视角看健康的贫富差距[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9): 1700-1710. |
[11] |
孙岩, 房林, 王亭予, 崔丽. 自闭症谱系障碍者抑制控制的影响因素及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8): 1450-1464. |
[12] |
孟珠, 闫国利. 阅读任务中无关言语效应的作用机制: 干扰基于内容还是过程?[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2): 262-269. |
[13] |
王轶楠. 自尊稳定性的认知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10): 1724-1733. |
[14] |
衡书鹏, 周宗奎, 孙丽君. 视频游戏中的化身认同[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9): 1565-1578. |
[15] |
施国春, 张丽华, 范会勇. 攻击性和自尊关系的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8): 1274-1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