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23年, 第5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面孔熟悉过程中部件加工与整体加工的区域异步性和眼睛区域特异性
    王哲, 倪昊, 封丹, 严璘璘, 孙宇浩
    2023, 55 (6):  861-876.  doi: 10.3724/SP.J.1041.2023.00861
    摘要 ( 3177 )   HTML ( 192 )  
    PDF(1574KB) ( 4639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人们对熟悉面孔的识别绩效显著好于陌生面孔。然而, 对于熟悉度提升面孔识别绩效背后的认知加工与信息整合机制, 我们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招募了两个班级的大学生(分别为相互接触1个月和相互接触13个月), 操纵被试第一注视点所落的区域(眼睛或嘴巴), 呈现完整面孔、区域部件(regional part, 眼睛或嘴巴)和区域外周(regional periphery, 完整面孔上, 遮挡眼睛或嘴巴后剩余的外周部分), 用延迟匹配任务测量两组学生对同班同学面孔和陌生人面孔的识别绩效。获得四个发现:(1)接触1个月的被试组表现出较弱的熟悉度效应, 接触13个月的被试组表现出较强的熟悉度效应。(2)熟悉面孔的区域部件和区域外周的识别绩效都高于陌生面孔。(3)在面孔熟悉度增加的过程中, 眼睛区域和嘴巴区域表现出区域异步性(regional asynchronization)。(4)眼睛区域在面孔识别中存在特殊的重要性。综上, 实验提示面孔熟悉是一个具有区域异步性的绩效提升累积过程, 以眼睛区域为中心的面孔整体加工在面孔知觉与记忆表征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奖赏预测误差对项目和联结记忆影响的分离:元记忆的作用
    龙翼婷, 姜英杰, 崔璨, 岳阳
    2023, 55 (6):  877-891.  doi: 10.3724/SP.J.1041.2023.00877
    摘要 ( 2259 )   HTML ( 183 )  
    PDF(1980KB) ( 312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选取奖赏预测误差(reward prediction error, RPE)效价和凸显性为自变量, 通过3个实验考察RPE对项目和联结记忆影响的差异及其元记忆机制。被试在对图片的奖赏猜测−奖赏反馈中形成RPE, 且需要同时记忆图片(项目)以及图片−奖赏联结, 最后进行记忆测试。结果表明, (1)联结记忆成绩存在RPE正效价和低凸显性优势, 其信心判断准确性在RPE正效价时更高, 而项目记忆成绩存在RPE负效价和高凸显性优势; (2)在编码过程中, RPE正效价和低凸显性提高了个体的瞳孔变化均值和峰值; RPE低凸显性增加了分值注视时间, 缩短了图片注视时间; (3)增加RPE水平后, RPE对项目和联结记忆成绩的分离影响仍稳定存在。这些结果表明, RPE对项目和联结记忆的影响存在分离: 编码阶段中, 个体以RPE效价和凸显性为线索, 通过元记忆控制对项目和联结记忆加工中的认知资源进行差异性分配; 提取阶段中, RPE正效价提高了对联结记忆提取的元记忆监测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知和情感共情与负性情绪: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
    郭晓栋, 郑泓, 阮盾, 胡丁鼎, 王毅, 王艳郁, 陈楚侨
    2023, 55 (6):  892-904.  doi: 10.3724/SP.J.1041.2023.00892
    摘要 ( 11077 )   HTML ( 1029 )  
    PDF(1267KB) ( 1389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情绪调节在社会情境中对认知和情感共情的影响尚待厘清, 这一问题的阐明将有助于理解社会交互中负性情绪的产生和影响机制, 为未来的社会认知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了共情、情绪调节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 并采用中文版共情准确性任务探讨认知重评策略使用对共情情绪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 情感共情与日常生活中更多的焦虑和压力有关, 而认知共情与更少的抑郁情绪相关, 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均在共情与负性情绪之间起保护性调节作用; 共情准确性任务中, 使用认知重评策略能提高个体对他人消极情绪的共情准确性、降低自身的负性情绪体验; 在积极情境下还可以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结果表明情绪调节, 特别是认知重评, 在认知和情感共情与负性情绪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绪调节促进负性社会反馈的遗忘:来自行为和脑电的证据
    谢慧, 林轩怡, 胡婉柔, 胡晓晴
    2023, 55 (6):  905-919.  doi: 10.3724/SP.J.1041.2023.00905
    摘要 ( 5397 )   HTML ( 617 )  
    PDF(966KB) ( 641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同伴排斥、人际拒绝等负性社会反馈会带来社会疼痛。难以忘记的负性社会反馈会给人造成持久的精神痛苦, 进而损害心理健康。本研究利用社会评价范式, 结合脑电数据考察了情绪调节对负性社会反馈情绪反应和记忆的潜在益处及其认知神经机制。被试在同伴评价的场景下, 通过观看他人对自己的负性社会反馈来诱发社会疼痛, 进而考察情绪调节(认知重评和分心)如何缓解社会疼痛, 以及是否会促进对负性反馈记忆的遗忘。研究同时考察了抑郁症状如何影响情绪调节的效率。结果表明:认知重评和分心均可以有效地帮助被试降低社会疼痛体验, 并在短期和长期都能够促进负性社会反馈的遗忘。在考察抑郁症状如何影响情绪调节过程的脑电活动时我们发现, 当使用分心策略时, 中央顶区的晚正电位(late positive potential, LPP)波幅与抑郁分数呈负相关。进一步对认知重评和分心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全脑电位活动进行多变量模式分析发现, 高低抑郁症状的被试在情绪调节时表现出了不同的神经解码效率, 尤其是高抑郁症状被试在采取分心策略时的全脑活动模式与采取观看策略时有显著区别。综合行为和脑电结果, 本研究证明了认知重评和分心两种策略对社会情绪和记忆的有益影响, 并提示在较高的抑郁水平时, 分心可能是更有效的调节策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0~1岁婴儿情绪偏向的发展:近红外成像研究
    张丹丹, 李宜伟, 于文汶, 莫李澄, 彭程, 刘黎黎
    2023, 55 (6):  920-929.  doi: 10.3724/SP.J.1041.2023.00920
    摘要 ( 2331 )   HTML ( 258 )  
    PDF(5081KB) ( 3543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负性偏向”指人们往往优先感知、注意和记忆负性(而非正性)信息, 负性偏向是情绪领域能观察到的最稳定的情绪加工现象, 普遍存在于幼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之中。但是在婴儿中如何呢?本研究采用近红外成像技术, 考察了45名0岁新生儿(日龄5.2 ± 1.7天, 23名男孩)和45名1周岁婴儿(月龄12.7 ± 1.4月, 21名男孩)对快乐和愤怒语音韵律的大脑反应。结果表明, 在大脑右半球的额叶、颞叶和顶叶的脑功能连接中出现了情绪和组别的交互作用:在新生儿组, 快乐语音条件下的脑功能连接强度高于愤怒语音条件; 在婴儿组, 愤怒语音条件下的脑功能连接强于快乐语音条件。此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人类刚出生时情绪加工偏向是正性的, 之后才转变成为负性。因此, “负性偏向”不是与生俱来的, 情绪加工偏向在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会发生转变。本研究首次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情绪偏向的变化, 该发展规律不但有利于及早发现自闭症等情绪和认知发育障碍, 还能指导家长运用恰当的交流和抚养方式科学育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学低年级儿童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阅读流畅性的中介作用
    周怡彤, 谢瑞波, 伍新春, 阮世芳, 夏月, 喻艳玲, 王振梁
    2023, 55 (6):  930-940.  doi: 10.3724/SP.J.1041.2023.00930
    摘要 ( 2893 )   HTML ( 351 )  
    PDF(655KB) ( 384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研究选取了149名一年级儿童进行了为期2年3次的追踪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 在控制了一般认知能力以及阅读理解的自回归效应后, 探讨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1)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均能够直接预测阅读理解。(2)字词阅读流畅性在语音意识和阅读理解中起中介作用, 字词阅读流畅性在语素意识和阅读理解中起中介作用。(3)字词阅读流畅性和句子默读流畅性在语音意识与阅读理解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字词阅读流畅性和句子默读流畅性在语素意识和阅读理解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低年级儿童的语素意识和语音意识不仅对阅读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能通过字词阅读流畅性影响句子默读流畅性进而影响阅读理解。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学低年级儿童元语言意识与阅读流畅性的关系: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中介效应
    喻艳玲, 谢瑞波, 伍新春, 夏月, 王振梁, 阮世芳
    2023, 55 (6):  941-953.  doi: 10.3724/SP.J.1041.2023.00941
    摘要 ( 2171 )   HTML ( 233 )  
    PDF(853KB) ( 2867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对149名小学一年级汉语儿童进行一年三次追踪, 探讨其一年级的元语言意识对二年级阅读流畅性的预测作用, 并考察汉字识别、词汇知识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在控制快速命名和一般认知能力后, 研究发现:(1) 一年级儿童的语音意识会直接预测二年级时的字词阅读流畅性。(2) 一年级儿童的正字法意识不仅对后期的字词阅读流畅性及句子默读流畅性有直接促进作用, 而且会通过汉字识别预测字词阅读流畅性及句子默读流畅性。(3) 一年级儿童的语素意识不仅会直接预测二年级时的句子默读流畅性, 还会通过汉字识别促进字词阅读流畅性, 也会通过汉字识别、词汇知识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句子默读流畅性。研究表明, 元语言意识不仅对阅读流畅性有直接预测作用, 而且会通过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间接预测阅读流畅性。该研究结果为系统考察小学低年级汉语儿童元语言意识与阅读流畅性的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为提升儿童阅读流畅性技能提供了理论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听障大学生词汇识别过程的特异性:语言经验和阅读能力的影响
    兰泽波, 郭梅华, 姜琨, 吴俊杰, 闫国利
    2023, 55 (6):  954-967.  doi: 10.3724/SP.J.1041.2023.00954
    摘要 ( 2006 )   HTML ( 133 )  
    PDF(769KB) ( 2248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听障者词汇识别过程是否表现出特异性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然而当前观点并不一致。本研究采用语义相关性判断任务,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语言经验和阅读能力对听障大学生词汇识别中字形、语音和手语表征激活的影响。实验1比较不同语言经验和阅读能力的听障大学生在形似干扰字、同音干扰字和无关干扰字条件下的表现, 实验2比较他们在手语相关和无关条件下的表现。实验1结果显示, 在正确率和反应时指标上, 不同语言经验和阅读能力的听障大学生表现出相似的字形干扰效应(与无关干扰字相比, 形似干扰字条件下正确率更低、反应时更长), 均未出现语音干扰效应。实验2结果显示, 在正确率指标上, 当控制听障大学生阅读能力时, 阅读能力高的手语组表现出显著的手语干扰效应(与无关条件相比, 手语相关条件下正确率更低), 阅读能力高的口语组未出现手语干扰效应。当控制听障大学生语言经验, 阅读能力高的手语组和阅读能力低的手语组表现出相似的手语干扰效应。综合两个实验的结果可以发现, 语言经验影响听障大学生的词汇表征, 阅读能力不影响听障大学生的词汇表征。在此基础上, 本研究尝试提出听障大学生中文词汇识别的认知加工模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学焦虑影响数学概念知识加工的脑机制: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崔芳, 廖心明, 杨嘉望, 刘洁
    2023, 55 (6):  968-977.  doi: 10.3724/SP.J.1041.2023.00968
    摘要 ( 2074 )   HTML ( 162 )  
    PDF(1515KB) ( 2762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数学焦虑是一种对数学感到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以往研究发现, 个体的数学焦虑水平越高, 在包括数学概念知识在内的不同类型数学任务中的表现就越差。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学焦虑影响数学概念知识加工的脑机制。在控制广泛性焦虑的影响后, 筛选出92名健康成年人, 对其数学焦虑水平、语言理解能力、智力及其在数学概念知识任务中的表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发现, 在控制了语言理解能力和智力的影响后, 个体的数学焦虑水平与其在数学概念知识任务中的成绩呈现显著负相关。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的分析发现, 个体右侧水平段顶内沟与右侧脑岛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可以显著预测其数学概念知识成绩, 且该功能连接完全中介了数学焦虑水平与数学概念知识成绩之间的相关。这一结果表明, 数学/计算相关脑区(顶内沟)与焦虑相关脑区(脑岛)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数学焦虑干扰数学概念知识任务的神经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伴侵害变化轨迹及其与抑郁情绪和外化问题的关系:共同增强还是风险易感
    肖家乐, 申子姣, 李晓燕, 林丹华
    2023, 55 (6):  978-993.  doi: 10.3724/SP.J.1041.2023.00978
    摘要 ( 3025 )   HTML ( 321 )  
    PDF(867KB) ( 404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采用纵向设计, 对1580名四年级、初一和高一学生进行连续4次追踪测量, 考察同伴侵害在第1次至第3次的变化轨迹及其群体异质性, 并探讨同伴侵害的初始水平和变化速度如何协同影响第4次的抑郁情绪和外化问题。结果表明: (1)同伴侵害的变化轨迹呈现出线性递减的特点, 且递减趋势因不同的流动状态呈现异质性的特点。具体而言,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农村儿童在同伴侵害的初始水平上均高于城市儿童, 且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同伴侵害的下降速度比城市儿童更快; (2)在控制人口学因素和基线水平的抑郁情绪和外化问题后, 同伴侵害的初始水平和变化速度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以压力敏感的模式发挥作用, 在外化问题中以压力增强的方式发挥作用。可见, 同伴侵害的初始水平和变化速度对抑郁情绪和外化问题的影响具有独特性, 未来预防/干预研究需要因不同的问题行为制定针对性方案, 以有效地提高干预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风险、跨期和空间决策的决策策略共享:眼动和主观判断的证据
    黄元娜, 江程铭, 刘洪志, 李纾
    2023, 55 (6):  994-1015.  doi: 10.3724/SP.J.1041.2023.00994
    摘要 ( 1998 )   HTML ( 232 )  
    PDF(2968KB) ( 253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如何处理概率、时间、距离这类“虚构”信息以达成风险、跨期、空间决策或是人类在与其他物种竞争中胜出的独有能力。我们设计了2个研究探究人们是采用3种领域独特性的决策策略, 还是统一采用一种连贯的、领域一般性的决策策略做出选择。研究1借助眼动追踪技术, 在整体层面发现个体在3种决策领域(风险、跨期、空间)中均表现出主要基于维度的眼跳模式; 在个体层面发现绝大多数参与者被划分为基于维度的决策者, 且我们构建的维度间注视时长差值和维度间眼跳次数的差值可以显著预测选择结果的变化, 为维度性的选择策略提供了支持性证据。研究2借助“直观模拟天平”发现, 个体在3种领域中均通过齐当别理论所假设的“维度间差异比较”策略来达成选择。两个研究表明“以虚对实” (不同量纲比较)策略比“化虚为实” (加权求和)策略能更好地预测人们的选择结果, 因此也更像是人们在3种不同决策领域中所使用的统一连贯策略。本研究的结果抑或能为今后3种决策领域的统一数学建模提供理论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忆对话及身份标识对集体记忆的影响
    郭倩琳, 管健
    2023, 55 (6):  1016-1028.  doi: 10.3724/SP.J.1041.2023.01016
    摘要 ( 2498 )   HTML ( 214 )  
    PDF(827KB) ( 342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以往集体记忆的心理学研究侧重于理解集体记忆机制而忽视了记忆对话及身份变量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实验1操作记忆激活方式(对话、非对话)、实验2在实验1记忆对话基础上操作信息一致性(一致、不一致)、实验3进一步在信息不一致情况下操作身份标识(内群体、外群体), 逐步考察对话和身份标识对集体记忆的作用, 并分别在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指标上进行考察。结果显示: (1)对话作为单独变量可使集体记忆共同忘记的部分显著减少; (2)在对话基础上, 一致性信息可使集体记忆共同记住的部分显著增加; (3)在对话基础上, 当不一致信息来自外群体成员时可使人们集体记忆共同记住的部分显著增加, 不一致信息来自内群体成员则不会产生显著影响。这表明, 对话作为单独变量主要是通过影响集体记忆中共同忘记部分、而对话过程中的信息一致性和群体身份标识则主要通过影响人们集体记忆中共同记住部分来影响集体记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命运天定还是逆天改命:探索劣势者成见的“傀儡效应”与“黑马效应”
    马君, 朱梦霆
    2023, 55 (6):  1029-1048.  doi: 10.3724/SP.J.1041.2023.01029
    摘要 ( 6870 )   HTML ( 491 )  
    PDF(1227KB) ( 8519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职场中总有一些员工被视为前景黯淡, 赋予劣势者成见。现有研究关注到它作为社会情境线索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但忽视了它与个体特质的交互作用, 因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结论。为弥合上述矛盾, 文章基于特质激活理论, 沿着“特质×情境→行为/意图→绩效”主线, 探讨了不同心态特质被劣势者成见激活时对任务绩效的影响, 尝试回答“不被看好的员工因何沦为被命运摆布的傀儡又何时逆袭成为职场黑马”。两项问卷研究和一项现场研究的数据分析揭示:(1)劣势者成见与固定心态的交互作用正向影响反馈回避行为进而降低任务绩效; (2)劣势者成见与成长心态的交互作用正向影响证明他人错误进而增强任务绩效; (3)聚焦任务抑制劣势者成见对固定心态员工行为的激活作用, 聚焦未来增强劣势者成见对成长心态员工行为的激活作用。研究揭示了职场中“傀儡效应”与“黑马效应”的成因及其干预条件, 表明心态特质在加工“不被看好”这类负面信息上存在不同的影响路径, 从而为整合“劣势者员工”和“领头羊员工”研究奠定基础, 也为当前“躺平”、“佛系”等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提供了理论解释和转化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