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21年, 第53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1-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神经重用假说的汉语情绪词汇加工证据
    孙天义, 郝晓晓, 何安明, 王财玉, 许远理, 郭春彦, 周蔚
    2021, 53 (9):  933-943.  doi: 10.3724/SP.J.1041.2021.00933
    摘要 ( 3133 )   HTML ( 443 )  
    PDF(2375KB) ( 548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神经重用假说认为对词的情绪效应可以不经语义形成而先行产生, 这更有助于人类适应环境。为了检验这一假说, 设计脑电实验和行为实验, 记录被试加工汉语厌恶情绪词和中性词的特征。结果发现, 170 ms左右厌恶词与中性词的ERPs发生分离, 且在枕部出现情绪刺激视觉注意关联的EPN; 厌恶词与中性词N400差异波溯源定位于脑岛附近, 其最大激活点时间窗口开始于380 ms。这表明在情绪词汇的语义分析之前就出现了情绪效应, 结果支持了神经重用假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演变差异与族群/方言名称对族群信息加工的影响——以广东三大汉语方言为例
    伍丽梅, 张积家, 孟乐, 张小林, 黄楠芯, 张金桥
    2021, 53 (9):  944-959.  doi: 10.3724/SP.J.1041.2021.00944
    摘要 ( 3188 )   HTML ( 408 )  
    PDF(886KB) ( 350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语言是族群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基于广东三大方言族群均为中原移民的史实, 探讨三大汉语方言的语言演变差异与族群/方言名称对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信息加工的影响。以方言为客家话、粤语和潮汕话的广东大学生为被试, 实验1采用群体参照的R/K范式, 考察不同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信息的记忆; 实验2采用启动Stroop范式, 考察不同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信息的注意偏向。结果表明, 语言演变差异与族群/方言名称影响不同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的信息保持, 顽强地保持祖先语言的客家方言族群对中原族群的信息加工产生群体参照效应; 语言演变差异和族群/方言名称影响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信息的注意偏向, 客家方言族群对中原族群的信息加工产生注意偏向。整个研究表明, 语言演变差异和族群/方言名称影响对同祖语族群的信息加工, 完整地保留汉祖语特点、强化方言与汉祖语的关系, 能够增强根祖意识, 增进对同根族群的认同。研究结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诊断工具IPDT的动态化编制及其在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中的应用
    张丽锦, 暴卿, 陈蕾, 梁渊
    2021, 53 (9):  960-975.  doi: 10.3724/SP.J.1041.2021.00960
    摘要 ( 2497 )   HTML ( 260 )  
    PDF(796KB) ( 363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皮亚杰认知发展量表” (IPDT)中的守恒与关系领域经动态化改编后已被证实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潜能评估。在此基础上, 本研究旨在构建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儿童的IPDT表征、分类、规律领域的动态测验; 并运用所构建的IPDT动态测验对低社会经济地位(SES)儿童进行认知潜能评估; 而后经过对低SES儿童的推理认知干预, 进一步考查认知干预在低SES不同潜能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数学成就中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改编的IPDT表征、分类、规律领域的动态测验包含“前测—干预—迁移—后测”4个阶段, 所构建的逐级提示干预方案合理适切, 可以有效区分不同认知潜能水平的小学高年级儿童, 特别是弱势儿童; (2)推理认知干预对由IPDT动态测验细致区分出的不同潜能水平的低SES儿童作用不同, 尽管他们在认知能力与数学成就上均有进步, 但低SES高潜能儿童比低SES低潜能儿童从干预中获益更多。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母亲积极教养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共情的中介作用与OXTR基因的调节作用
    张文新, 李曦, 陈光辉, 曹衍淼
    2021, 53 (9):  976-991.  doi: 10.3724/SP.J.1041.2021.00976
    摘要 ( 7541 )   HTML ( 1199 )  
    PDF(1045KB) ( 13122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诸多研究显示母亲积极教养能够促进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但是迄今对其内在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基因-环境-内表型-行为”模型, 采用问卷法和DNA分型技术, 对1082名青少年(初测年龄为12.32 ± 0.48岁, 50.3%女生)及其母亲进行为期2年的追踪研究, 考察共情在母亲积极教养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以及OXTR基因rs53576多态性对该中介机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认知共情(观点采择)在母亲积极教养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而情绪共情(移情关心)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2) OXTR基因对积极教养与亲社会行为间直接路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3) OXTR基因能够调节“母亲积极教养-认知共情-亲社会行为”中介机制的前半路径, 并且显现出一种超显性的基因效应。在携带GG和AA基因型的青少年中, 母亲积极教养显著正向预测认知共情, 进而增加了其亲社会行为, 而在携带AG杂合子基因型的青少年中, 这一中介效应则不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催产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共情能力和家庭教养等方面阐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及个体差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情的双刃剑效应:COVID-19心理热线咨询师的继发性创伤应激和替代性创伤后成长
    赖丽足, 任志洪, 颜懿菲, 牛更枫, 赵春晓, 罗梅, 张琳
    2021, 53 (9):  992-1002.  doi: 10.3724/SP.J.1041.2021.00992
    摘要 ( 6516 )   HTML ( 805 )  
    PDF(510KB) ( 1000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师由共情带来的消极和积极影响及机制, 并探究从消极影响转变为积极成长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国内疫情期间, 776名在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上工作的咨询师(平均年龄42.57岁, 平均咨询经验12.44年)为研究对象, 使用问卷法测量热线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正念、寻求意义、继发性创伤应激(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STS)和替代性创伤后成长(Vicarious Posttraumatic Growth, VPTG)。采用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1)咨询师的共情正向预测STS和VPTG; (2) 正念在共情和STS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寻求意义在共情和VPTG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3) 共情还可以分别通过STS、STS-寻求意义、正念-STS、正念-STS-寻求意义的中介路径对VPTG起正向预测作用。该结果提示要辩证看待共情带来的消极和积极影响, 关注从消极反应到积极成长的转变, 这不仅能够深化共情及其影响的理论, 还能为相关研究应用提供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
    田一, 王莉, 许燕, 焦丽颖
    2021, 53 (9):  1003-1017.  doi: 10.3724/SP.J.1041.2021.01003
    摘要 ( 6035 )   HTML ( 771 )  
    PDF(982KB) ( 9103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为探究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 研究采用人格词汇法, 在开放调查收集的词汇中选取代表社会善念的心理词语, 确立了社会善念词库。通过两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得到包含18个人格特质词的社会善念词汇评定量表和包含17项描述的社会善念自陈量表。研究表明, 中国人的社会善念是一种具有二阶四因素结构的人际特质, 二阶是指宜人特质和外倾特质, 四因素分别是善良尊重、谦和恭逊、包容理解和积极开放。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作狂领导对团队绩效的双刃剑作用机制
    佘卓霖, 李全, 杨百寅, 杨斌
    2021, 53 (9):  1018-1031.  doi: 10.3724/SP.J.1041.2021.01018
    摘要 ( 4500 )   HTML ( 546 )  
    PDF(953KB) ( 6002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随着行业竞争压力的加剧, 工作狂领导在职场中愈发普遍。然而对于工作狂领导在组织中的有效性, 无论是在实践界还是在学术界都尚存争议。鉴于此, 本研究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分析工作狂领导对团队绩效的双刃剑作用机制。通过对某物业管理服务公司进行多时点、多来源的问卷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 工作狂领导会提升团队工作卷入, 促进团队绩效; 另一方面, 工作狂领导也会引发团队消极情绪, 损害团队绩效表现; 团队工作重要性能有效缓解工作狂领导对团队绩效的消极作用, 同时促进其积极作用。以上研究发现有助于辨证理解工作狂领导有效性, 为组织培育管理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郭磊, 周文杰
    2021, 53 (9):  1032-1043.  doi: 10.3724/SP.J.1041.2021.01032
    摘要 ( 1003 )   HTML ( 76 )  
    PDF(696KB) ( 141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充分挖掘选择题(Multiple-Choice, MC)的诊断信息受到了较多关注, 将干扰项信息考虑在内可以提升诊断精度。为了弥补参数模型基于大样本才能获得可靠估计的不足, 以及适用于班级水平的小样本诊断测验情境, 本研究提出了非参数的多选题诊断方法。模拟和实证研结果表明:(1)当MC测验中题目参数不存在较大差异时, ${{d}_{\text{ph}-\text{MC}}}$法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优于参数类诊断模型。(2)当MC测验中题目参数存在较大差异时, ${{d}_{ph-MC}}$法的表现最优。(3)实证研究中非参数方法和参数类模型的分类一致性程度较高, ${{d}_{\text{ph}-\text{MC}}}$距离法估计得到的考生属性总体掌握程度与总分相关最高。最后, 基于MC诊断测验的特点提出了若干研究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新的多维计算机化分类测验终止规则
    任赫, 陈平
    2021, 53 (9):  1044-1058.  doi: 10.3724/SP.J.1041.2021.01044
    摘要 ( 945 )   HTML ( 72 )  
    PDF(1837KB) ( 1284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计算机化分类测验(Computerized Classification Testing, CCT)由于具备分类的功能, 目前在职业资格考试、健康与护理问卷等以分类为目的的测验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CCT的重要组成部分, 终止规则不仅决定测验停止的条件而且直接影响分类准确率及测验效率。然而, 目前少有研究对多维CCT (Mulitidimensional CCT, MCCT)的终止规则进行探索。针对已有MCCT终止规则的不足, 提出两种新的MCCT终止规则(即基于马氏距离的多维序贯似然比规则Mahalanobis-SPRT和随机缩减的多维广义似然比规则M-SCGLR), 并开展模拟研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比如, 不同的题库结构、能力维度间相关及分界函数)考查它们的表现。结果表明:(1)在使用补偿性分界函数的条件下, Mahalanobis-SPRT规则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和与同类方法相近的测验长度; (2)在几乎所有实验条件下, M-SCGLR规则不仅在测验精度上大幅优于已有的多维随机缩减规则, 而且具有较短的测验长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