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48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6-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汉语塞−元−塞音序列语境效应机制探讨
    刘文理;周详;张明亮
    2016, 48 (9):  1057-1069.  doi: 10.3724/SP.J.1041.2016.01057
    摘要 ( 1187 )   PDF(559KB) ( 182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以汉语塞−元音节(/pa/、/pi/和/pu/)及其声学线索的非言语模拟音为语境音, 汉语/ta/-/ka/连续体为目标音, 在3个实验中考察了语境音对汉语听者识别目标音的影响及潜在机制。实验1发现3个塞−元音节的语境效应与频谱对比效应的预期部分一致, 与发音特征理论的预期相矛盾。实验2和实验3发现3个塞−元音节关键声学线索(第二共振峰轨迹)的非言语模拟音和所有共振峰轨迹的非言语模拟音表现出类似的语境效应, 二者与3个塞−元音节的语境效应总体上一致, 但细节方面存在一些差别。实验结果表明塞−元−塞音序列的语境效应主要源于语境音节关键声学线索的差异, 这为听觉理论提供了支持, 但语境音的语音范畴也部分影响到3个音节的语境效应模式。另外实验结果发现远离目标音关键声学线索频率区的语境音也促进了特定语音范畴的识别, 可能由于语境音激活了相应语音范畴的声学线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义符启动范式下义符的语义和语法激活的时间进程
    张积家;章玉祉
    2016, 48 (9):  1070-1081.  doi: 10.3724/SP.J.1041.2016.01070
    摘要 ( 1154 )   PDF(441KB) ( 1549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采用义符启动范式, 探讨义符的语义、语法信息的激活进程。结果表明, 就义符总体而言, 义符的语义激活从启动早期一直持续到启动晚期, 义符的语法信息未见有激活。然而, 对不成字义符和成字义符分析发现, 不成字义符和成字义符的语义、语法激活存在着差异。不成字义符的语义激活只在启动中期出现, 语法信息则未见有激活; 成字义符的语义信息一直处于激活状态, 并且在启动晚期, 语法信息也得到了激活。义符的语义、语法信息的激活进程和顺序是由义符的功能决定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文阅读中的字词激活模式:来自提示词边界延时效应的证据
    刘志方;张智君;杨桂芳
    2016, 48 (9):  1082-1092.  doi: 10.3724/SP.J.1041.2016.01082
    摘要 ( 1167 )   PDF(406KB) ( 1908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研究采用眼动随动显示技术, 通过操控提示正确/错误词边界线索的延迟时间, 考察汉语阅读中汉字、词汇加工与词切分的时间特性。实验1发现, 提示词n+1边界不影响总阅读时间, 但能积极影响词兴趣区内的眼动数据, 这种影响随着提示延迟时间的增加而逐步减弱; 提示错误的词n+1的边界线索对总阅读时间的影响则随提示延迟时间的增加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实验2发现, 提示词n边界不影响总阅读时间, 但却消极影响词兴趣区内的眼动数据, 这种消极影响并没有随着提示延迟时间的增加而减弱; 提示错误的词n边界对总阅读时间和眼动数据均产生消极的影响, 且这种影响都随着提示延迟时间的增加而减弱。综合两项实验的结果可以推测, 单一的向上反馈假设和整体假设都不能全面解释阅读中的字词加工过程, 汉字加工与词汇加工间存在交互激活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意控制定势和线索类型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
    刘丽;白学军
    2016, 48 (9):  1093-1104.  doi: 10.3724/SP.J.1041.2016.01093
    摘要 ( 1871 )   PDF(468KB) ( 2609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采用前线索范式, 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注意控制定势和线索类型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实验1要求被试搜索颜色奇异项目标或突现目标, 涉及较弱的注意控制定势, 结果表明, 突现线索在作为匹配线索和不匹配线索时都能捕获注意, 而颜色奇异项线索只有在作为匹配线索时才能捕获注意。实验2要求被试搜索具体特征的红色或白色目标, 使被试建立较强的特征搜索定势, 结果表明, 颜色奇异项线索和突现线索在作为匹配线索时都能捕获注意, 但是在不匹配条件下, 颜色奇异项线索被抑制了, 而突现线索不能捕获注意; 实验3采取go/no-go范式, 要求被试对红色目标进行反应, 对白色目标进行抑制, 并通过设置不同的线索-目标时间间隔来进一步考察注意捕获的机制, 结果表明, 在600 ms间隔下, no-go突现线索被抑制, 而对于go颜色奇异项线索来说, 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加, 注意捕获效应减少。结果与相倚捕获假说和抑制独立捕获假说不符, 支持注意转移假说: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通过把注意从和目标不匹配的特征位置转移发挥作用; 颜色奇异项线索和突现线索的注意捕获机制相同, 但是突现线索相对于颜色奇异项线索来说, 在与目标不匹配的条件下, 更容易捕获注意, 更难被抑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知控制在工作记忆表征引导注意中的作用:来自眼动的证据
    张豹;胡岑楼;黄赛
    2016, 48 (9):  1105-1118.  doi: 10.3724/SP.J.1041.2016.01105
    摘要 ( 1789 )   PDF(471KB) ( 323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研究同时采用首次注视点百分率与行为反应时指标, 探讨了认知控制在无关工作记忆表征引导视觉注意选择过程中的作用。实验1发现:当视觉搜索容易时, 首次注视点百分率和反应时指标都出现了注意引导效应; 而当视觉搜索困难时, 在反映早期注意定向的首次注视点百分率指标上, 搜索快的被试组的注意引导效应显著大于搜索慢的被试组, 而在行为反应时指标上, 搜索快的被试组表现出注意引导效应, 但搜索慢的被试组则表现出相反的注意拒绝效应。实验2发现当采用更为突显的靶子刺激时, 首次注视点百分率指标上表现出的注意引导效应并未受到视觉搜索靶子显著性的影响, 甚至还表现出一定的优先性。这些结果表明认知控制在工作记忆表征引导视觉注意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动态变化的, 视觉搜索早期注意定向阶段的注意引导效应比较稳健, 认知控制只能减弱其效应的量值, 而在随后的视觉搜索过程中, 当视觉搜索比较缓慢时, 认知控制可能会将注意引导效应反转为相反的注意拒绝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6秒时距认知分段性特征
    尹华站;李丹;陈盈羽;黄希庭
    2016, 48 (9):  1119-1129.  doi: 10.3724/SP.J.1041.2016.01119
    摘要 ( 1575 )   PDF(573KB) ( 2408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时距认知分段性指不同长度时距的加工机制和表征方式是不同的。以往研究者对1 s以上时距认知的分段性仍存在分歧, 为了探讨这一主题, 本研究设计了实验1和实验2。实验1采用时间复制任务比较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在完成1~6 s视、听时距加工的成绩,结果发现, 时距长度与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均存在交互作用, 被试在复制1 s、2 s的平均复制时距、复制比率及变异系数没有随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而变化, 而复制3 s、4 s、5 s及6 s时, 高WMC组较低WMC组或听觉组较视觉组, 平均复制时距显著更长、复制比率显著更高、变异系数显著更小。实验2采用时间产生任务比较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在完成1~6 s视、听时距加工的成绩, 结果也发现, 时距长度与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均存在交互作用, 被试在产生1 s、2 s的平均产生时距、产生比率及变异系数没有随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而变化, 而产生3 s、4 s、5 s及6 s时, 高WMC组较低WMC组或听觉组较视觉组, 平均产生时距显著更短、产生比率显著更低、变异系数显著更小。这意味着1~6 s的时距认知存在分段性, 大约2~3 s可能为分段临界点。时间认知的分段性可以用时间工作记忆说解释, 该假说是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解释短时距加工分段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向对抗逻辑范式的创立与证实 ——人工语法PDP对抗逻辑的改进
    张剑心;汤旦;李莹丽;刘电芝
    2016, 48 (9):  1130-1142.  doi: 10.3724/SP.J.1041.2016.01130
    摘要 ( 973 )   PDF(420KB) ( 131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人工语法对抗逻辑范式不能排除相似性和辨别力, 导致自动反应不纯粹甚至虚假或无法检测到。本研究创立反向对抗逻辑范式, 采用单因素(相容/对抗条件)被试间设计:内隐学习阶段将肯定标签与语法A绑定, 否定标签与语法B绑定; 测量阶段相容条件组对语法A和B做与学习阶段一致的判断, 对抗条件组对语法B做与学习阶段对抗的肯定判断。实验证明:(1)外显否定标签可与语法B绑定学习而获得自动化特征, 产生内隐联结自动化。(2)内隐否定知识比肯定知识更自动, 知识从肯定转为否定易, 从否定转为肯定难。(3)反向对抗逻辑范式能有效检测到自动反应, 不受语法间形式相似性和辨别力影响。(4)首次析出高概率判断偏向效应, 得到纯粹受控反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幼儿在地图任务中对自我位置与自我朝向的结合
    胡清芬;卢静
    2016, 48 (9):  1143-1150.  doi: 10.3724/SP.J.1041.2016.01143
    摘要 ( 1228 )   PDF(412KB) ( 1989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使用地图−空间和空间−地图两种地图定向任务, 设置需同时表征自我位置和自我朝向的任务情境, 探讨了5~6岁幼儿在地图使用中结合自我位置和自我朝向表征的能力。结果发现:(1)位置选择和朝向选择同时正确的比率显著高于概率水平; (2)被试在位置选择上的准确性显著高于朝向选择; (3)位置表征与朝向表征之间的关系在不同任务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些结果说明, 5~6岁幼儿在使用地图时已经能够同时关注空间位置与朝向, 实现位置表征与朝向表征的结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与上司“心有灵犀”会让你的工作更出色吗? ——追随原型一致性、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
    彭坚;王霄
    2016, 48 (9):  1151-1162.  doi: 10.3724/SP.J.1041.2016.01151
    摘要 ( 2962 )   PDF(537KB) ( 5792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内隐追随作为一种关于追随角色的认知结构, 包括追随原型和反原型两种。其中, 追随原型表征了个体对追随角色的积极预期。本研究基于角色理论, 考察了领导者−追随者的追随原型一致性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采用跨层次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技术, 对64个工作团队的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追随原型能否提升工作绩效主要取决于领导−追随双方的匹配情况。具体而言, (1)领导−追随双方的追随原型越一致, 关系绩效越高。但上述结论并不适用于任务绩效。(2)在一致情况下, 与“低−低”一致相比, 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在双方追随原型的“高−高”一致时更高。(3)在不一致情况下, 与“领导者的追随原型高−追随者的追随原型低”相比, 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在“领导者的追随原型低−追随者的追随原型高”时相对更高。(4)追随原型一致性通过工作投入影响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地位和计量地位:社会地位比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年龄差异
    黄婷婷; 刘莉倩;王大华;张文海
    2016, 48 (9):  1163-1174.  doi: 10.3724/SP.J.1041.2016.01163
    摘要 ( 3484 )   PDF(536KB) ( 593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采用麦克阿瑟梯子启动方法对个体的社会地位比较进行启动, 主要探讨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计量地位对年轻人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作用的年龄差异。120名年轻人(27.26 ± 4.80岁)和120名老年人(65.12 ± 6.49岁)参加了正式实验。实验首先测量被试的主观幸福感, 3~7天后启动社会地位比较, 随后再次测量主观幸福感。社会地位比较分为4种启动条件, 即经济上行比较、经济下行比较、计量上行比较和计量下行比较, 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其中一种启动条件。结果发现:年轻人的主观幸福感更容易受到社会经济地位比较的影响, 而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更容易受到社会计量地位比较的影响。由于原有的等级评定方式并未验证启动的有效性, 补充实验通过对麦克阿瑟梯子进行改进降低了锚定化的影响, 为启动的有效性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本研究验证了主观幸福感悖论, 并从社会比较的角度解释了老年人维持主观幸福感的机制, 同时改进了麦克阿瑟梯子等级评定方法使其适用于中国情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他行为的自我控制过程模型:自我损耗下的道德情绪的正向作用
    费定舟;钱东海;黄旭辰
    2016, 48 (9):  1175-1183.  doi: 10.3724/SP.J.1041.2016.01175
    摘要 ( 4103 )   PDF(382KB) ( 738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验证和探讨了利他行为的自我控制过程模型。实验1采用自我损耗的双任务范式, 考察了自我损耗对利他行为水平的影响。实验2考察行动控制导向在自我损耗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3通过诱发道德情绪, 探讨了道德情绪对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个体的利他行为决策的作用。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会对利他行为产生不利影响。(2)行动控制导向对自我损耗和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3)道德情绪能够缓解自我损耗对利他行为的不利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新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在线标定方法
    陈平
    2016, 48 (9):  1184-1198.  doi: 10.3724/SP.J.1041.2016.01184
    摘要 ( 1552 )   PDF(531KB) ( 189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在线标定技术由于具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的新题标定。Method A是想法最直接、算法最简单的CAT在线标定方法, 但它具有明显的理论缺陷——在标定过程中将能力估计值视为能力真值。将全功能极大似然估计方法(FFMLE)与“利用充分性结果”估计方法(ECSE)的误差校正思路融入Method A (新方法分别记为FFMLE-Method A和ECSE-Method A), 从理论上对能力估计误差进行校正, 进而克服Method A的标定缺陷。模拟研究的结果表明:(1)在大多数实验条件下, 两种新方法较Method A总体上可以改进标定精度, 且在测验长度为10的短测验上的改进幅度最大; (2)当CAT测验长度较短或中等(10或20题)时, 两种新方法的表现与性能最优的MEM已非常接近。当测验长度较长(30题)时, ECSE-Method A的总体表现最好、优于MEM; (3)样本量越大, 各种方法的标定精度越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