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03年, 第35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03-01-3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汉语同音歧义词歧义消解的过程及其抑制机制
    周治金,陈永明,杨丽霞
    2003, 35 (01):  1-8. 
    摘要 ( 2625 )  
    English Version
    两个实验分别采用词语境或句子语境探讨汉语同音歧义词(homophones)歧义消解的过程。被试为112名大学生。实验通过有计划地比较不同语境偏向条件下有关探测词和无关探测词之间反应时的差异,从而揭示汉语同音歧义词消解过程中,对其适当意义激活以及对其不适当意义抑制的时间进程。两个实验的结果都表明:在同音歧义词加工的早期,语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歧义词不适当意义,阻止其激活;随后,语境促进了歧义词适当意义的激活。另外,相对意义频率在同音歧义词歧义消解过程中有其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声旁部分信息在儿童学习和记忆汉字中的作用
    舒华,毕雪梅,武宁宁
    2003, 35 (01):  9-16. 
    摘要 ( 2630 )  
    English Version
    采用类似课堂教学的学习-测验任务,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声旁提供的部分读音信息在儿童学习和记忆汉字中的作用。被试来自北京市两所小学260名四年级学生。实验中要求学生学习和记忆3种生字:(1)声旁提供汉字读音的全部信息,如规则一致字;(2)声旁提供汉字读音的部分信息,如声调不同字或声母不同字;(3)声旁不提供汉字读音的信息,如声旁不知字。要求学生学习所有的字一遍后回忆生字的读音,共学习3遍。实验发现,儿童学习和记忆汉字的正确率随声旁提供的整字读音信息不同而不同:当声旁提供全部信息时正确率最高,当声旁提供部分信息时其次,当声旁没有提供信息时最低;而且声旁提供的部分信息越多,正确率越高。结果表明,儿童对声旁提供的部分读音信息敏感,发展声旁意识对学习和记忆汉字有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
    王惠萍,张积家,张厚粲
    2003, 35 (01):  17-22. 
    摘要 ( 2162 )  
    English Version
    为考察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探讨了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和部件识别类似,笔画认知存在着显著的字劣效应:识别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单独呈现的笔画反应时明显地长,错误率也大幅度增加,显示了汉字整体对笔画认知的抑制性影响。(2)识别汉字中的笔画的反应时也受背景汉字笔画多少的影响。识别少笔画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多笔画汉字中的笔画容易。(3)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也有重要影响,频率高的笔画比频率低的笔画容易识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熟练中——英双语者的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
    郭桃梅,彭聃龄
    2003, 35 (01):  23-28. 
    摘要 ( 2344 )  
    English Version
    使用跨语言启动条件下的真假字判断任务,通过变化启动刺激(英文单词)与目标刺激(汉字)采用四个实验研究了中——英非熟练双语者的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被试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63名。结果发现,当启动刺激(英文单词)的中文对译词与目标刺激之间的关系是翻译关系时,得到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实验一);当两者之间是语义联想关系时,前者对后者没有显著的影响(实验二);当两者之间是形似关系时,前者对后者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实验三);当两者之间是同音关系时,前者对后者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果表明,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他们的第二语言只能借助其汉语对译词的词汇表征通达其语义概念表征,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Kroll(1994)的层次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规则策略和样例策略在归类过程中的运
    莫雷,陈战胜
    2003, 35 (01):  29-36. 
    摘要 ( 1519 )  
    English Version
    探讨人们在归类过程中对规则策略和样例策略的运用。包括3个实验,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110名本科生。用计算机呈现类别学习材料,被试学习后立即进行归类迁移测试,考察被试的归类策略倾向。实验1提高了Erickson和Kruchke研究中例外类别规则的清晰性,考察当学习材料中潜在规则易于掌握时,被试是否会倾向于运用规则策略进行归类;实验2探讨当学习材料中的潜在规则较难掌握时,被试是否会倾向于运用样例策略进行归类;实验3探讨人们在运用规则进行归类时对不同规则选用的特点。结果表明:当学习情境中潜在规则易于掌握时,被试倾向于运用规则策略进行归类;当潜在规则难以掌握时,被试则倾向于运用样例策略进行归类;当同时可以运用不同规则时,被试会选用更概括、更有普遍性的规则而弃用较具体、适用范围较限定的规则。据此,研究初步认为,人们在归类中首选的是规则策略,只有当学习情境中潜在规则难以掌握时,才转而采用样例策略;当有多种规则可以选择时,则倾向于选择更概括、更有普遍意义的规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异同比较中的维度转移效应
    禤宇明,傅小兰
    2003, 35 (01):  37-43. 
    摘要 ( 2723 )  
    English Version
    以有颜色的实心几何图形为刺激材料进行了4个实验,考察异同比较中异反应之间的序列效应,被试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本科生77名。实验1a和1b中前后刺激对完全平衡,而实验2a和2b中前后刺激对随机平衡。实验1a,2a和2b发现了维度转移效应,表现为对于异反应后的异反应,前后2次异反应的差异维度一致时的反应快于不一致时的反应。本文以认知神经科学已有的相关证据解释了该效应产生的原因,并指出该效应反映了选择性注意在异反应判断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当任务要求注意在刺激维度上的分配不断变化时,注意按照当前刺激的特点做实时的分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规则几何图形识别中的信息取样优先序
    曹立人,李永梅
    2003, 35 (01):  44-49. 
    摘要 ( 2364 )  
    English Version
    研究了不规则几何图形识别中的信息取样优先序。被试为浙江大学本科生80 名,男女各半,年龄18-22 岁,色觉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刺激材料为20个不规则几何图形。实验的自变量有3个:①作业任务,认同与匹配2种;②显示条件,良好与不良2种;③显示方式,旋转与不旋转2种。因变量用了反应时与错误指数二项。实验的作业有二项,一项是对呈现在CRT上图形做判别作业;一项是有关信息取样优先序的问卷作业。Friedman 双向方差分析和Kendall一致性系数检验的结果表明:不规则几何图形的信息取样优先序有按取样特征信息差异度序进行编排的趋势。较稳定的取样序,特别是将整体信息置于较优先地位的取样序有助于提高图形识别的作业绩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西方面孔异族效应机理的电生理学证据
    彭小虎,罗跃嘉,卫星,王国锋,魏景汉
    2003, 35 (01):  50-55. 
    摘要 ( 2190 )  
    English Version
    采取事件相关电位方法研究东西方面孔记忆编码的差异(DM效应),从而阐明异族效应的神经机制。14名被试学习和再认东西方面孔照片的实验结果表明,无论记住与否,西方面孔产生的早期成分(潜伏期70~220ms)在头皮额部有一个比东方面孔更为正向的变化,表明在此阶段更多的资源分配于异族面孔,支持异族效应产生的特征选择假说。无论东方面孔还是西方面孔,记住与未记住相比较,则在额部和顶部产生潜伏期在晚期正成分(LPC)范围的正走向变化,但西方面孔在240~320ms潜伏期范围内,DM效应较小。另外,东方面孔在枕部诱发出一个明显的负波N260,而西方面孔产生的N260很小甚至没有,反映了大脑对不同种族面孔的编码机制有所不同,因而可能被称为“种族特异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心理理论两成分认知模型的验证
    隋晓爽,苏彦捷
    2003, 35 (01):  56-62. 
    摘要 ( 2953 )  
    English Version
    Tager-Flusberg 和 Sullivan(2000)从主体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一个心理理论模型,认为心理理论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是社会知觉成分,一个是社会认知成分。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适合儿童特点的测查社会知觉成分的任务,将对心理理论两成分模型作进一步的验证,并对语言和心理理论两个成分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被试为90名3~5岁的儿童,男女各半。结果表明心理理论的认知成分同语言相关密切,而知觉成分同语言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这个结果为该认知模型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工作记忆广度的毕生发展及其作用因素
    李德明,刘昌,李贵芸
    2003, 35 (01):  63-68. 
    摘要 ( 2345 )  
    English Version
    以10~90岁的1993名自愿者为被试完成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最简单的心算加工负荷下,数字工作记忆广度约为6±2;(2)在10至90岁范围内,测验的最高成绩在16~19岁组(即高中生组),回归分析表明数字工作记忆广度随年龄的对数呈抛物线变化;(3)教育因素对成年人数字工作记忆广度的随龄化过程有重要作用;(4)与我们过去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发现数字工作记忆广度受心算加工负荷的影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掌握能力概念的特
    王美芳
    2003, 35 (01):  69-75. 
    摘要 ( 2453 )  
    English Version
    选取4岁组、5岁组、7岁组、10岁组和12岁组儿童共160名(各年龄组32名,男女各半)为被试,采用个别测验法,从能力的跨情境稳定性、能力的效力和能力的不可控性3个维度探讨学前和小学儿童的能力概念的发展。结果表明,(1)儿童对能力的跨情境稳定性、对能力的效力和对能力的不可控性的认识代表着儿童不同的能力概念。(2)儿童对能力的跨情境稳定性的认识和对能力的效力的认识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它们都反映了儿童能力概念的发展性差异,两者在4~12岁期间都随年龄而不断发展,但发展的时间与速度不同,前者的发展早且快。(3)儿童对能力不可控性的认识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它反映了儿童能力概念的个体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7岁儿童绘画摹写的语义编码特点
    李甦,李文馥,王丽
    2003, 35 (01):  76-83. 
    摘要 ( 2092 )  
    English Version
    以二维模型为主对儿童绘画编码特点及发展进程的探讨。研究对象为4~7岁儿童,按年龄分为4组,共163人。主要实验有二:一是选择同一实物的三维和二维两类模型让被试摹写;二是选择语义熟悉程度和语义多寡不同的二维模型让被试摹写。个别实验,实验顺序随机安排。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维度不同的模型绘画编码具有共同的特点,表现出三种编码形式:其一,将模型的各构件分离,各自独立编码;其二,依模型的典型特征编码;其三,按各模型真实形象编码。对不同维度模型绘画编码发展的进程不同。儿童对二维模型绘画编码水平和发展速度比三维模型提早1年。模型语义的多寡及熟悉程度影响儿童二维模型绘画编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家庭自由游戏和智力任务游戏中母亲对孩子的态度特征
    陈会昌,侯静,陈欣银
    2003, 35 (01):  84-88. 
    摘要 ( 1467 )  
    English Version
    采用家庭观察的方法,考察了61名3~4岁儿童在家庭环境中的两个情境——自由游戏和带有智力任务倾向的拼图游戏中,其母亲对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的特征,结果发现:(1)母亲在2种类型的游戏中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可以从母亲对孩子的控制性(高控、低控)、温暖性(接受和拒绝)、言语交流和参与性4个维度做出评价。(2) 当儿童的游戏从自由游戏转为带有智力任务倾向的游戏时,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发生明显变化,直接要求、提问等高控行为增多,互相商量等低控行为减少;对孩子的拒绝行为和态度增强,而肯定、爱抚、积极情绪等接受行为减少;与孩子的言语交流和参与行为减少。(3)在上述2种游戏情境中,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表现出个别差异,在自由游戏情境中,42.6%的母亲为宽松型,32.8%的母亲为温暖型,24.6%的母亲为交流型。在带有智力任务倾向的游戏中,54%的母亲为宽松型,23%的母亲为低控型,23%的母亲为高控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父母教养态度与儿童在2-4岁期间的问题行
    吕勤,陈会昌,王莉,陈欣银
    2003, 35 (01):  89-92. 
    摘要 ( 2141 )  
    English Version
    考察父母的教养态度和儿童在2-4岁间的问题行为的发展变化。采用交叉时序滞后设计,对172名儿童从2岁起进行2年追踪,在被试2岁和4岁时,分别对他们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儿童外显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态度的相互作用较强,儿童在2岁时的外显问题行为可以预测4岁时母亲的惩罚性,内隐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态度的相互作用较弱;从2岁到4岁之间,儿童外显问题行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内隐问题行为的稳定性相对略低,父母教养态度也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2~4岁行为抑制的稳定性
    王争艳,陈会昌,陈欣银
    2003, 35 (01):  93-100. 
    摘要 ( 3313 )  
    English Version
    采用实验室观察法研究了儿童行为抑制性发展的稳定性特征。被试为追踪样本,随机选取北京市124名儿童,经家长同意参加本项追踪项目。2岁时,有124名儿童参加本实验,在不同的陌生情景下对儿童行为进行录像观察,每次一对儿童和母亲。4岁时,有103名儿童参加实验室观察,21名儿童由于搬迁、失约或中途退出而没有数据;在观察室,每次邀请四名过完四岁生日不久的同龄、同性别、但父母评价害羞程度不同的、彼此陌生的儿童同时来到实验室作观察。结果表明:就整体而言,儿童在2岁时的行为抑制性特征与其4岁时的行为抑制性特征相关显著,但稳定性程度较低(0.294);通过对极端组和非极端组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的稳定程度的比较发现,极端组儿童,无论是极端非抑制儿童还是极端抑制儿童,其行为特征的保持程度要好于非极端组;对儿童4岁时行为抑制性的性别差异检验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t= -1.776, p=0.079),但男孩总体上有非抑制性倾向(抑制性的平均分数为-0.2420),女孩有抑制性倾向(女孩的平均抑制性分数为0.203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声旁部分信息在儿童学习和记忆汉字中的作用
    舒华,毕雪梅2,武宁宁
    2003, 35 (01):  101-105. 
    摘要 ( 2359 )  
    English Version
    采用类似课堂教学的学习-测验任务,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声旁提供的部分读音信息在儿童学习和记忆汉字中的作用。被试来自北京市两所小学260名四年级学生。实验中要求学生学习和记忆3种生字:(1)声旁提供汉字读音的全部信息,如规则一致字;(2)声旁提供汉字读音的部分信息,如声调不同字或声母不同字;(3)声旁不提供汉字读音的信息,如声旁不知字。要求学生学习所有的字一遍后回忆生字的读音,共学习3遍。实验发现,儿童学习和记忆汉字的正确率随声旁提供的整字读音信息不同而不同:当声旁提供全部信息时正确率最高,当声旁提供部分信息时其次,当声旁没有提供信息时最低;而且声旁提供的部分信息越多,正确率越高。结果表明,儿童对声旁提供的部分读音信息敏感,发展声旁意识对学习和记忆汉字有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腺苷A2a受体介导利血平引起的行为性抑郁
    黄庆军,郝新玲,Thomas R Minor
    2003, 35 (01):  106-111. 
    摘要 ( 1941 )  
    English Version
    目的:研究腺苷在利血平引起的大鼠行为性抑郁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orsolt游泳试验,观察注射利血平引起的大鼠行为性抑郁,通过腹腔注射非特异性腺苷受体阻断剂咖啡因和特异性A1和A2腺苷受体阻断剂,确定腺苷在利血平诱导的大鼠行为性抑郁中的作用以及介导这种作用的受体。结果:腹腔注射利血平(4、6和8 mg/kg)可导致大鼠在游泳试验中漂浮时间明显延长,咖啡因和A2a腺苷受体阻断剂能明显缩短利血平导致的漂浮时间的延长。结论:腺苷通过A2a受体介导利血平引起的大鼠的行为性抑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判断中的样例激活效应
    王沛,王新波
    2003, 35 (01):  112-119. 
    摘要 ( 2147 )  
    English Version
    初步考察了社会判断过程中样例激活效应存在的条件、作用、强度和指向。被试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2年级学生160人。实验结果表明:(1)样例激活效应在强启动和弱启动条件下都存在,而且表现为同化效应。(2)在强启动条件下,样例激活效应表现强烈。进一步讲,正、反样例对高、低效价的靶子都有同化效应,但正面样例对低效价靶子的效应更强;而反面样例对高效价靶子的效应更强。(3)在弱启动条件下,样例效价和靶子效价共同影响着社会判断及其决策过程,样例激活效应明显弱化,具体表现为:①样例激活仅对低效价靶子的判断影响显著,对高效价靶子影响不显著;②从具体样例对高、低效价靶子效应强度的比较看,正面样例对低效价靶子作用更强,反面样例只表现出略微差异。另外,“关联效应”会冲淡样例激活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项目功能差异在跨文化人格问卷分析中的应用
    曹亦薇
    2003, 35 (01):  120-126. 
    摘要 ( 2604 )  
    English Version
    利用IRT的等级模型调查了中日两组被试关于SHIBA简易人格量表中“环境敏感性”的项目功能差异(DIF)的现状。研究发现:(1)量表中DIF的项目比例大(3/4);(2)DIF与项目内容、阈值有关而与区分度大小关系不大;(3)DIF项目间的日方特征曲线较之中方有较强的整合性。该研究利用DIF研究结果对跨文化的人格比较作了新尝试。最后提出了关于深化DIF研究的新课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
    王登峰,崔红
    2003, 35 (01):  127-136. 
    摘要 ( 6042 )  
    English Version
    旨在编制能够反映中国人人格结构特点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文中首先分析了直接采用或修订西方人格量表的问题和潜在危险,以及目前国内使用的各种人格量表存在的局限;按照人格研究的“词汇学假设”,根据杨国枢和王登峰(1999)以及后来的研究所确定的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因素模型,提出了QZPS的编制原则和操作程序。按照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含义编写测量项目,并根据小因素和大因素的含义对项目进行修改,初步确定了1600多个项目。经2280名被试的评定,初步筛选出409个项目。再经1099名被试评定,确定了215个项目构成QZPS,测量中国人人格的7个维度和18个小因素。文中还报告了对QZPS的项目分析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条件反射性免疫增强的研究进展
    黄景新,林文娟,陈极寰
    2003, 35 (01):  137-142. 
    摘要 ( 2186 )  
    English Version
    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条件反射性免疫增强的主要成果;介绍了相关实验所使用的刺激物,观测的指标和实验程序;探讨了一些脑区如下丘脑、岛叶皮质,神经通道如交感和迷走神经,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如β-内啡肽、干扰素以及白细胞介素如IL-1等在条件反射性免疫增强中的介导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