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8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特邀
    研究构想
    元分析
    研究简报
    研究前沿
    其他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主编特邀
     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
    辛自强
    2018, 26 (1):  1-13.  doi: 10.3724/SP.J.1042.2018.00001
    摘要 ( 3575 )   PDF(514KB) ( 5484 )  
     近年来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开始受到心理学者的关注。要正确识别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从社会治理的心理内涵出发, 认识到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社会治理的主体是人, 治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事务, 治理的过程是多元主体的群体决策过程, 治理的路径之一是面向人的心理建设。由此, 心理学家应该着力研究社会治理内生的各种心理学问题, 包括各种主体的治理能力, 作为治理对象的现实社会心理问题(尤其是社会心态问题), 群体决策心理, 以及心理建设的战略和实践方案。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 有望建立“社会治理心理学”的原创理论体系, 实现“由心而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构想
     高管团队认知对组织双元能力开发的作用机理研究: 基于组织性格的视角
    付 悦
    2018, 26 (1):  14-25.  doi: 10.3724/SP.J.1042.2018.00014
    摘要 ( 1524 )   PDF(521KB) ( 1940 )  
     人们对著名企业遭遇滑铁卢的情形早已司空见惯, 成功也可能是失败之母。因此, 企业不仅要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还必须着眼于未来进行谋划。基于企业高管团队认知的组织双元能力发展模型将有助于企业兼顾这两种需求。高管团队对组织性格的认知能够反映团队成员对企业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总体想法, 这种认知的一致性或差异性, 将对组织双元能力产生影响, 而高管团队行为整合是可能的中介变量。此外, 还将检验组织双元能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以及行业动态性对二者的调节作用。这将有助于增加企业高管团队认知研究的深度, 丰富双元性组织的理论体系。优化后的组织性格量表将为未来研究提供可靠的方法和工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面孔加工特点——眼动研究的元分析
    郝艳斌, 王福兴, 谢和平, 安婧, 王玉鑫, 刘华山
    2018, 26 (1):  26-41.  doi: 10.3724/SP.J.1042.2018.00026
    摘要 ( 2291 )   PDF(798KB) ( 2773 )  
     以往研究将回避眼睛作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评估标准之一, 但是一些眼动研究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者也回避注视嘴部。那么回避嘴部是否同样可以作为评估标准?本研究运用元分析, 分别将面孔核心区域中眼睛和嘴部的注视时间作为结果变量, 探讨自闭症谱系障碍者面孔加工的注视特点。通过文献检索和筛查, 共有27篇眼动文献被纳入最终的元分析, 其中眼睛注视时间生成43个独立效应量(1343人), 在嘴部注视时间生成36个独立效应量(1112人)。结果发现, 自闭症谱系障碍组对眼睛的注视时间显著少于普通被试组(d = −0.75), 但是两组在嘴部注视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d = −0.29)。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年龄(d儿童 = −0.89, d成人 = −0.04)、面孔方向(d正立 = −0.79, d倒置 = 0.31)会影响被试对眼睛的注视时间; 年龄(d儿童 = 0.40, d成人 = −0.56)、言语智商(d匹配 = 0.63, d不匹配 = −0.62)和非言语智商的匹配性(d匹配 = 0.27, d不匹配 = −0.51)、自闭症的严重程度 (d高功能 = 0.43, d中低功能 = −0.65)和任务方式(d自由浏览 = −0.48, d辨别任务 = 0.90)则会影响被试对嘴部的注视时间。元分析结果表明嘴部注视不能作为区分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过度“分享”负性事件与性别、心理健康和关系质量: 对共同反刍的元分析
    赖丽足, 任志洪, 陶 嵘
    2018, 26 (1):  42-55.  doi: 10.3724/SP.J.1042.2018.00042
    摘要 ( 3331 )   PDF(1299KB) ( 4795 )  
      共同反刍是二元关系中的新概念, 指两个人过度讨论负性事件, 关注消极情绪。共同反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否具有两面性是目前研究热点。本研究对共同反刍的性别差异, 与内化问题、关系质量的相关关系进行元分析, 结果显示:(1)共同反刍的性别差异显著, 女性相对于男性更加容易发生共同反刍(g = 0.57, p < 0.001); 青少年时期性别分化最明显(g青少年 = 0.75, g成年人 = 0.32, p < 0.001), 而且共同反刍的对象不同, 性别差异大小也不同。(2)共同反刍与内化问题呈显著弱相关(r = 0.15, p < 0.001), 控制反刍后合并相关系数为r = 0.08(p < 0.001), 研究设计(横断/纵向)、年龄、共同反刍对象不是显著的调节变量。(3)共同反刍与关系质量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r = 0.42, p < 0.001)。未来应进行更多的纵向研究和实验探索共同反刍与内化问题、关系质量的因果关系及其机制, 并且开发更多形式的测量工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简报
     错失选项的积极结果对责任与后悔关系的影响
    赵翊馨, 史晓冉, 史慧颖
    2018, 26 (1):  56-61.  doi: 10.3724/SP.J.1042.2018.00056
    摘要 ( 702 )   PDF(441KB) ( 1609 )  
     目前在后悔与责任关系的研究中, 错失选项的积极结果通常是已知的。本研究旨在考察在该结果未知的情况下二者关系可能出现的变化, 明确结果评价和认知失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 错失选项的积极结果已知时, 责任会放大后悔, 此时个体对现有结果低评价、对错失结果高评价, 认知失调水平更高; 当该结果未知时, 个体对现有结果高评价、对错失结果低评价, 此时认知失调水平较低, 责任对后悔起弱化作用。中介分析表明, 认知失调可以在结果评价与后悔间起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声调的范畴知觉及其神经机制
    吴倩, 王韫佳
    2018, 26 (1):  62-71.  doi: 10.3724/SP.J.1042.2018.00062
    摘要 ( 1323 )   PDF(388KB) ( 1913 )  
     语音范畴知觉是指听者能够区分不同音位范畴的刺激而不能区分同一范畴内的不同刺激。声调知觉的范畴化程度可能与刺激的声学相似度有关, 相似度越高则知觉的范畴化程度越低。除了声调本身的特征外, 影响声调知觉范畴化的因素还包括母语背景、年龄、刺激所在语境和刺激属性(语言和非语言)。电生理技术的使用加深了声调范畴知觉的研究, 并有助于解决一些长期存在争议的理论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视觉空间注意加工能力
    黄晨, 赵婧
    2018, 26 (1):  72-80.  doi: 10.3724/SP.J.1042.2018.00072
    摘要 ( 2026 )   PDF(380KB) ( 2742 )  
     鉴于阅读起始于基础视觉加工阶段,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阅读障碍者的视觉空间注意加工能力。视觉空间注意是指个体对视觉刺激的空间位置的注意, 可通过线索提示、视觉搜索和视觉注意广度等视觉任务来考察。大量国内外研究发现, 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视觉空间注意任务下表现出行为和神经活动方面的异常。其中的神经机制问题不仅反映在与视觉空间注意有关的顶叶区域激活异常, 还存在于脑区间功能连接异常(如顶叶区域与字形加工区的功能连接)。未来研究还需利用横断和追踪研究探讨阅读障碍与视觉空间注意能力发展关系的内在机制, 以及探究语言特性对阅读障碍者视觉空间注意缺陷的可能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场景主旨加工及其机制
    李梦琪, 陈志敏, 郑元杰, 任衍具,
    2018, 26 (1):  81-97.  doi: 10.3724/SP.J.1042.2018.00081
    摘要 ( 1254 )   PDF(486KB) ( 1518 )  
     场景主旨是指观察者在一次注视场景的过程中所获得知觉和语义信息。近年来, 场景主旨加工研究已经成为视知觉领域的重要内容, 对该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视觉信息加工的机制, 对智能机器视觉的研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场景主旨加工的影响因素、争议性的问题以及场景主旨的神经基础进行评论; 未来可以在场景主旨加工的基本单元、相关的理论解释、层级加工的调节因素、注意的调节作用、时间动力特性和脑功能网络的构建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园欺负中的积极参与角色:保护者
    任萍, 云运, 周艳云
    2018, 26 (1):  98-106.  doi: 10.3724/SP.J.1042.2018.00098
    摘要 ( 1352 )   PDF(338KB) ( 2337 )  
     保护者是校园欺负参与角色中唯一的积极角色, 对制止和干预校园欺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 与保护者相关的研究及其干预应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保护者与其他欺负参与角色在功能上有差异, 在性别、年龄、特质和应对策略方面也存在独特特征。同伴压力、个体相对的同伴地位、对欺负情境的风险评估这些情境因素也会影响保护者实施保护行为。以芬兰的KiVa项目为例, 我们探讨了基于保护者的角度开展校园欺负干预的价值和实效性, 并从生态系统角度, 结合信息技术的运用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在我国校园文化背景下应如何开展相关研究和教育干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者智否?成人智慧与年龄的关系
    王予灵, 汪凤炎
    2018, 26 (1):  107-117.  doi: 10.3724/SP.J.1042.2018.00107
    摘要 ( 1459 )   PDF(477KB) ( 2450 )  
     智慧与年龄的关系是智慧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议题。青少年时期及成年早期是智慧的萌发期为多数学者所公认, 但在成年期个体的智慧与年龄关系的问题上, 学界尚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 主要有增长论、衰减论、稳定论、高原论四大观点, 前两者的实证支持较少, 后两者则有着较丰富的实证依据。在对上述理论进行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 认为实证层面有三项任务最为紧迫、理论层面有六大问题值得探讨, 并提出了基于“个体−情境”差异的“智慧−年龄”关系理论, 试图为智慧与年龄的关系问题提供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被妒忌:一种矛盾体验
    刘得格, 黄晓治, 陈文晶, 李文东
    2018, 26 (1):  118-133.  doi: 10.3724/SP.J.1042.2018.00118
    摘要 ( 2319 )   PDF(431KB) ( 3043 )  
     以往研究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妒忌的研究上, 却没有对被妒忌给予足够重视。在厘清被妒忌内涵及其矛盾体验的基础上, 明晰被妒忌的理论基础, 揭示个体、领导与组织、文化因素对被妒忌矛盾体验的影响, 并从弱化策略和强化策略两方面分析被妒忌者消减或强化他人妒忌的应对策略, 明确个体认知评价、文化和被妒忌者应对策略选择的关系。未来研究可以在组织和中国文化因素分别与被妒忌的关系、被妒忌者的认知偏差和应对策略、被妒忌和结果之间的二元机制方面进一步扩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控制失败的理论模型与神经基础
    董军, 付淑英, 卢山, 杨绍峰, 齐春辉
    2018, 26 (1):  134-143.  doi: 10.3724/SP.J.1042.2018.00134
    摘要 ( 2297 )   PDF(801KB) ( 3845 )  
     自我控制指那些帮助人们克服思想和情绪, 进而依据实际情况调整自我行为的心理加工。虽然良好的自我控制对个体的成功与幸福非常重要, 但自我控制失败仍然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借助于序列任务范式, 研究者揭示了自我控制失败的认知机制并建构了多种理论, 包括能量模型、加工模型、中央管理器模型和前额叶−皮层下脑区的平衡模型。相关脑成像研究主要聚焦于额下回、杏仁核、眶额叶皮质等脑区。未来研究应侧重不同理论之间的融合与补充, 强化自我控制失败潜在神经机制的探索, 并推动自我控制与社会决策行为的关系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领导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关系: 因果、联合、替代还是强化?
    尹奎, 陈乐妮, 王震, 彭坚, 许灏颖
    2018, 26 (1):  144-155.  doi: 10.3724/SP.J.1042.2018.00144
    摘要 ( 1757 )   PDF(475KB) ( 3516 )  
     领导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两大研究热点, 以往研究大都孤立探讨一方的影响效果, 近年两者有融合趋势。在对前沿实证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归纳探讨了领导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类型:因果效应、联合效应、强化效应和替代效应, 并从变量层次、效标变量属性、社会文化角度分析了不同效应类型的适用情境, 最后, 从细化领导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内在关系、构建统一指导性框架、探讨两者之间关系类型的边界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权力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
    江红艳, 刘邦舜, 孙配贞
    2018, 26 (1):  156-168.  doi: 10.3724/SP.J.1042.2018.00156
    摘要 ( 1815 )   PDF(456KB) ( 3402 )  
     权力感是个体感知自身控制他人的能力, 它在消费行为中无处不在。现有权力感对消费行为影响的研究主要围绕权力感影响消费者心理感知、消费者价值观、消费者行为倾向以及消费者信息加工和说服四个方面开展。社会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可用于解释权力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应区分不同类型权力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探讨权力感对自我控制行为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 加强中国本土化的权力感研究, 以及比较不同操纵办法下的权力感所导致的消费行为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类仪式:一种意义深远的重复动作
    冉雅璇, 卫海英, 李清, 雷超
    2018, 26 (1):  169-179.  doi: 10.3724/SP.J.1042.2018.00169
    摘要 ( 3545 )   PDF(666KB) ( 7093 )  
      人类是一种追求仪式的物种, 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寻仪式的踪迹。仪式是指一系列正式的、具有可重复模式、表达价值和意义的行为活动, 这些行为动作通常不具备直接的工具性目的。仪式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回忆法和情境任务法两类。情绪路径和认知路径是仪式形成的心理机制。基于五类理论视角——进化理论、具身认知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学习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 仪式既给个体带来情绪抚慰、认知恢复与人际关系和谐, 还给群体传递规范和文化。仪式的未来研究应澄清操作性定义、关注本土研究、明确双刃影响效应、丰富研究范式、探讨认知神经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幸福悖论及其最新解释
    晏小华, 刘振亮, 王祥坤, 沐守宽
    2018, 26 (1):  180-189.  doi: 10.3724/SP.J.1042.2018.00180
    摘要 ( 4340 )   PDF(453KB) ( 4404 )  
     横断研究认为收入和幸福感正相关; 长时时间序列(通常指10年及以上)研究认为二者无关, 这种矛盾的结论即构成了幸福悖论。传统上解释幸福悖论主要从理论着手, 如定点理论、适应理论、相对效用理论等。近年来, 学者们开始从“忽略变量”的角度解释, 文章分别介绍了收入不平等、受教育水平、社会资本、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婚姻状态五种忽略变量。忽略变量对幸福感的消极效应抵消了收入对幸福感的积极效应, 导致了幸福悖论现象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他
     《心理科学进展》2017年度审稿专家名录
    bjb
    2018, 26 (1):  191-192. 
    摘要 ( 1419 )   PDF(149KB) ( 1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