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25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7-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音乐心理学专栏
    研究构想
    元分析
    研究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音乐心理学专栏
     艺术与科学的交叉与融合——音乐心理学专栏前言
    蒋存梅
    2017, 25 (11):  1821-1822.  doi: 10.3724/SP.J.1042.2017.01821
    摘要 ( 1780 )   PDF(228KB) ( 34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音乐句法加工的影响因素
    张晶晶, 杨玉芳
    2017, 25 (11):  1823-1830.  doi: 10.3724/SP.J.1042.2017.01823
    摘要 ( 1376 )   PDF(371KB) ( 1579 )  
     音乐句法是指将离散的音符元素组合成序列的规则。音乐句法加工受到音乐结构特征和听众自身特征两个方面的影响。针对每个方面, 本文聚焦于近年来进展迅速的几个因素进行评述, 分别是依存距离和音乐时间结构, 听者的年龄和音乐训练程度。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比较不同距离的句法加工, 澄清音乐时间结构何时并且如何影响句法加工, 考察音乐句法加工中遗传和环境的作用以及发展的敏感期, 并对这些因素之间的共同影响展开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进化音乐学的现状及挑战
    王天燕, 冯圣中
    2017, 25 (11):  1831-1843.  doi: 10.3724/SP.J.1042.2017.01831
    摘要 ( 854 )   PDF(488KB) ( 1596 )  
     音乐才能的起源至今成谜, 自达尔文提出人类音乐才能可能经由进化起源以来,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从生物学的视角审视之, 随即交叉学科“生物音乐学”应运而生。“进化音乐学”作为生物音乐学的一个分枝, 主要研究音乐才能的遗传基础、跨物种现象和进化意义等问题。近年来该领域虽发展迅速, 然而上述问题几乎悉数未解。本文提出:先将音乐才能解构为必需的最小功能单元, 然后分别构建各功能单元的动物模型, 再以动物模型对各功能单元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 并最终确定音乐才能的进化路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音乐学习对语言加工的促进作用
    南 云
    2017, 25 (11):  1844-1853.  doi: 10.3724/SP.J.1042.2017.01844
    摘要 ( 1069 )   PDF(358KB) ( 2618 )  
     音乐学习可以增强个体的艺术素养, 同时, 音乐学习对其他认知加工过程尤其是语言学习还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着音乐家、音乐学习障碍个体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 同时还进行了相关的追踪研究。值得注意的是, 有关音乐学习促进语言加工的实证依据主要来自横断研究, 还需要更多的纵向追踪研究来进一步提供因果关系的证据。这方面的工作将最终促进音乐学习与训练在教育与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音乐训练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陈杰, 刘雷, 王蓉, 沈海洲
    2017, 25 (11):  1854-1864.  doi: 10.3724/SP.J.1042.2017.01854
    摘要 ( 2159 )   PDF(389KB) ( 4052 )  
     尽管音乐训练影响许多认知加工, 但这种广泛性影响背后的机制迄今仍不清楚。近年来, 研究者认为音乐训练的迁移效应可能是通过执行功能起作用。本文将执行功能细分为抑制控制、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三个核心成分, 考察音乐训练对这三个成分的影响以及执行功能在音乐训练迁移效应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音乐训练对执行功能不同成分的影响有不同特点。同时, 前额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在音乐训练影响执行功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 关于执行功能在音乐训练迁移效应中的中介作用, 目前研究还存在不一致的结果, 未来研究应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绝对音高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侯建成, 宋蓓, 周加仙, 孙长安, 朱海东
    2017, 25 (11):  1865-1876.  doi: 10.3724/SP.J.1042.2017.01865
    摘要 ( 966 )   PDF(439KB) ( 1518 )  
     绝对音高(absolute pitch, AP)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音高加工能力, 具有特殊的认知和神经机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表明AP音乐家进行音高命名时, 工作记忆参与较少但涉及多个认知策略。功能神经成像研究发现左侧额叶背侧后部和左侧颞叶平面对AP音乐家非常重要, 而准AP音乐家(quasi-AP)的某些右侧脑区的参与则反映其增加的音高加工负荷和难度。结构神经成像研究发现AP音乐家具有特殊的灰质结构形态及白质连接。未来研究有待将AP能力进一步分为“具有相对音高能力”与“没有相对音高能力”两类并观察相应的认知神经机制, 并通过影像基因组学来探索基因多态性对AP能力的影响, 以及有必要观察以声调语言为母语的音乐家进行音高加工的神经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音乐表演训练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元分析研究
    周临舒, 赵怀阳, 蒋存梅
    2017, 25 (11):  1877-1887.  doi: 10.3724/SP.J.1042.2017.01877
    摘要 ( 1541 )   PDF(652KB) ( 2715 )  
     音乐表演是人类最复杂和精细的技能之一。通过激活似然性评估元分析, 对音乐表演训练所诱发的神经可塑性进行探究。结果发现, 音乐表演者与非音乐家在左侧小脑、双侧中央前回、双侧颞上回、左侧额下回、双侧顶下小叶以及右侧脑岛等脑区存在差异。这些脑区与听觉、运动以及多通道信息整合等加工有关。未来研究应从不同音乐表演训练诱发的神经适应性出发, 进一步探究音乐表演训练与大脑可塑性之间的关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构想
     奖赏对海洛因成瘾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机制
    杨玲, 王莎, 苏波波, 李少玫, 曹华
    2017, 25 (11):  1888-1897.  doi: 10.3724/SP.J.1042.2017.01888
    摘要 ( 1445 )   PDF(393KB) ( 1887 )  
     一些研究发现海洛因成瘾者奖赏失调表现为:对海洛因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渴求感增加, 对金钱奖赏表现出“即时收益优先”的高风险决策模式和对长时收益的敏感性降低。另一些研究发现海洛因成瘾者的执行功能存在障碍。奖赏失调和执行功能障碍在成瘾物质使用的维持和复吸中起着重要作用。双重竞争模型认为奖赏和执行功能的交互作用决定着行为的结果, 但是奖赏对海洛因成瘾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机制还不清楚。因此, 拟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来考察海洛因相关线索和金钱奖赏对不同戒断期成瘾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机制, 短期(1~3个月)、长期(18个月以上)海洛因戒断者和健康对照组被比较。这不仅有助于构建完善的成瘾理论体系, 还有助于确定临床戒断后复吸的风险因素和不同戒断期的治疗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分析
     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同伴选择和影响效应:基于纵向社会网络的元分析
    邓小平, 徐晨, 程懋伟, 张向葵
    2017, 25 (11):  1898-1909.  doi: 10.3724/SP.J.1042.2017.01898
    摘要 ( 2261 )   PDF(394KB) ( 2790 )  
     以22篇纵向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文献(30项独立样本研究, 27746个被试)为对象, 使用元分析技术探讨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假设。结果发现:(1)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都显著, 但同伴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同伴选择效应; (2)青少年发展阶段在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在同伴选择过程中, 青少年早期阶段不显著, 而中、晚期阶段显著; 在同伴影响过程中, 青少年早、中期显著, 晚期阶段不显著。(3)偏差行为类型在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4)网络数量在同伴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 随着网络数量增加同伴影响效应越可能成立。结论, 中晚期青少年会基于偏差行为相似性选择朋友, 早中期青少年会受朋友的影响而产生偏差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婴儿期外显问题行为的发生与表现及成因分析
    许少月, 王争艳
    2017, 25 (11):  1910-1921.  doi: 10.3724/SP.J.1042.2017.01910
    摘要 ( 3258 )   PDF(514KB) ( 2098 )  
     外显问题行为是指一组表现在外的、反映了儿童对外部环境消极反应的行为。研究表明婴儿最早于8个月时便已出现外显问题行为, 且婴儿期这类行为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不顺从/反抗、攻击、破坏性、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等, 其成因可从早期经验因素、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等方面解释。此外, 外显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可从差别易感性理论入手, 从而为特定气质类型以及携带可塑性基因的婴儿提高了外显问题行为的干预效果。本文在梳理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对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小结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共情研究热点
    竭 婧, 庄梦迪, 罗品超, 郑希付
    2017, 25 (11):  1922-1931.  doi: 10.3724/SP.J.1042.2017.01922
    摘要 ( 2442 )   PDF(399KB) ( 3391 )  
     共情是指个体对他人情绪和想法的感受及理解。近年来关于共情神经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 但多集中在情感共情、认知共情、生理性疼痛共情等方面, 而对社会痛共情、积极共情和不对称共情反应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由于研究范式及个体差异等原因, 研究结果之间也充满着争议。未来研究可以设计更具生态效度的共情研究范式、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共情的神经机制研究、从神经机制角度探讨不同共情能力个体的特点及共情反应的调节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背景性渴求与事件性渴求:区分心理渴求对 尼古丁成瘾的不同作用路径
    童薇, 陈桃林, 黄晓琦, 龚启勇, 方晓义
    2017, 25 (11):  1932-1941.  doi: 10.3724/SP.J.1042.2017.01932
    摘要 ( 1590 )   PDF(490KB) ( 1596 )  
     大量研究发现心理渴求机制的紊乱是尼古丁成瘾的核心机制之一。线索暴露是探索心理渴求与尼古丁成瘾关系的重要研究范式。但最近研究者提出该范式较难区分事件性渴求与背景性渴求, 导致无法清楚定位渴求在尼古丁成瘾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 对不同成瘾概念、作用机制和生理基础进行对比分析, 认为事件性渴求与背景性渴求两者在维持成瘾行为上的确存在不同的作用路径。未来研究应改进实验范式, 分别探讨两种心理渴求与尼古丁成瘾的内在联系, 完善心理渴求与尼古丁成瘾的关系模型, 为尼古丁成瘾的治疗和干预等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拟人化:从“它”到“他”
    许丽颖, 喻丰, 邬家骅, 韩婷婷, 赵靓
    2017, 25 (11):  1942-1954.  doi: 10.3724/SP.J.1042.2017.01942
    摘要 ( 4057 )   PDF(466KB) ( 5517 )  
     拟人化是将人类特征、动机、意向或心理状态赋予非人对象的心理过程或者个体差异。拟人化的产生受到激发主体知识、效能动机和社会动机的影响, 现有研究包括对自然、超自然、动物、机器、品牌和产品等的拟人化。对自然的拟人化能够促进环境保护行为, 对动物、机器、品牌和产品的拟人化则形式多样、后果复杂。未来研究的焦点可能在人−机器人交互以及拟人化与可爱的关系问题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孔识别过程中多重社会亚范畴的交互作用
    张凯莉, 张琴, 周静, 王沛
    2017, 25 (11):  1955-1963.  doi: 10.3724/SP.J.1042.2017.01955
    摘要 ( 1198 )   PDF(348KB) ( 1438 )  
     认知者往往依据陌生个体面孔所携带的性别、年龄、种族等多重社会范畴信息对其进行加工, 以期快速识别和了解他人。在基于面孔识别的多重社会范畴加工过程中, 亚范畴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研究者分别采用“Who Said What”范式、重复启动范式、加纳选择注意范式、鼠标追踪范式等方法, 发现亚范畴间的内隐加工具有彼此削弱的特性, 外显加工存在交互影响的不对称性和偏差性。动态交互理论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与阐释。今后需更加科学地区分社会范畴加工的各个阶段, 凸显内隐和外显加工的区别与联系; 同时进一步整合各研究范式, 克服方法异质导致的结果偏差甚至矛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的是“冤有头债有主”吗? 基于群体冲突的替代性报复
    艾 娟
    2017, 25 (11):  1964-1971.  doi: 10.3724/SP.J.1042.2017.01964
    摘要 ( 841 )   PDF(409KB) ( 1604 )  
     群际替代性报复是指群体内成员受到外群体成员的伤害后, 内群体的其他成员对外群体的其他成员进行报复的现象。这种基于群体水平上的替代性报复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原本的侵犯者和受害者, 而涉及到群体双方更大范围的其他人。替代性报复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其产生和程度受到伤害感知、群体认同、外群体实体性、群体情绪以及内群观众效应的影响。内群体在实施替代性报复后也往往存在较为一致的“正面”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未来还需要继续在学术层面上整合和完善替代性报复的心理机制, 探讨不同文化观念下替代性报复的特点, 最重要的是结合社会现实提出减少替代性报复的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成员地位的形成及影响机制
    卫旭华, 邵建平, 王傲晨, 江楠
    2017, 25 (11):  1972-1981.  doi: 10.3724/SP.J.1042.2017.01972
    摘要 ( 1825 )   PDF(378KB) ( 2106 )  
     组织成员地位通常是指组织内个体受组织其他成员尊重和钦佩的程度, 是近些年备受关注的一个心理学构念。虽然组织成员地位与权力、阶层、面子、基于组织的自尊等概念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组织成员地位主要受到外在显性因素(形体特征、人口统计特征)、内在心理因素(人格、认知、情绪、行为)以及神经生理因素(睾酮激素、皮质醇激素)的影响, 并能够对组织成员的认知、情绪、行为和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未来研究应当进一步区分组织成员地位的维度, 探索组织成员地位的生物学基础和文化差异, 关注组织成员地位的动态演化及其后果, 并检验团队和组织层面地位分布的作用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权力基础理论:对应生存需要的权力
    孙红日, Felicia Pratto
    2017, 25 (11):  1982-1991.  doi: 10.3724/SP.J.1042.2017.01982
    摘要 ( 2206 )   PDF(437KB) ( 2502 )  
     权力是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核心, 对应于生存需要, 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采用心理–生态途径, 权力基础理论将其界定为个体依据环境限制与供给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 并识别出6种基本权力类型, 同时阐述了权力动态性如何通过增生性交易导致或加剧社会不平等。该理论试图从人际和群际心理层面探讨权力的起源问题, 并将其与一般社会不平等现象建立联系, 为权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距离视角下的行为决策
    蒋多, 何贵兵
    2017, 25 (11):  1992-2001.  doi: 10.3724/SP.J.1042.2017.01992
    摘要 ( 3158 )   PDF(468KB) ( 5017 )  
     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将产生不同结果的多个备择方案的评估与选择。无论决策结果涉及的是金钱、健康、环境或是其他事物, 它们都同时具有多重属性, 如发生的概率, 发生的时间, 发生的地点, 发生在谁身上等, 这些属性会和结果量一起影响人们对结果效用的评价和对备择方案的选择。以往有关风险决策、跨期决策和社会决策的理论分别探究结果的概率属性、时间属性和人际属性如何与结果量一起共同决定人们的效用评估与选择, 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决策模型。然而, 心理距离理论则认为, 决策结果的概率、时间、空间、人际等属性本质上都可被表征为结果在决策者心中的心理距离。这意味着风险、跨期和社会决策模型有可能经由心理距离而得以统一。近几年来, 众多研究围绕这一思想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分析了各种心理距离的同质性, 探索了基于心理距离的心理折扣现象及其规律, 探讨了时间、概率、人际、空间距离对个体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未来研究还应更加重视对多特征决策的研究, 探索心理距离之间的替换率和通币问题, 探究心理距离的本质及其整合方式, 以期形成统一的决策理论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航空决策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梓宇, 游旭群
    2017, 25 (11):  2002-2010.  doi: 10.3724/SP.J.1042.2017.02002
    摘要 ( 1788 )   PDF(494KB) ( 2425 )  
     航空决策指在航空飞行驾驶过程中, 飞行员面对特定情境做出最佳决策时的心理过程。情景评估和风险评估是航空决策模型中最重要的两个阶段。个体认知因素、疲劳和动机因素以及知识经验的限制会导致不良航空决策, 组织压力和社会因素则通过混淆飞行员对飞行安全的看法间接影响航空决策。在未来的研究中, 研究者应当重视构建更合理的航空决策模型, 从辩证的角度全面看待知识经验与飞行安全的关系, 加强对动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调查分析和实验性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