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5年, 第2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5-08-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特邀
    研究构想
    研究简报
    研究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主编特邀
    社会阶层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平研究
    郭永玉;杨沈龙;李静;胡小勇
    2015, 23 (8):  1299-1311.  doi: 10.3724/SP.J.1042.2015.01299
    摘要 ( 2919 )   PDF(452KB) ( 5491 )  

    社会阶层代表了一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源和对自己所处社会等级的感知。社会阶层因其概念的独特性、功能的广泛性、影响的深刻性和结论的系统性, 成为了心理学中的前沿热点领域, 目前主要有劳动、健康心理、社会文化、等级和社会认知五种研究视角。基于现有视角对社会阶层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 从社会认知视角出发, 围绕着不同阶层感知公平的差异、社会公平对不同阶层的影响作用以及低阶层感知不公平的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未来研究可以从概念辨析、理论整合、加强应用研究等角度来推进社会阶层心理学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构想
    心理预期与认知方式对负面情绪的交互调节
    杨洁敏;张蜀;袁加锦;刘光远
    2015, 23 (8):  1312-1323.  doi: 10.3724/SP.J.1042.2015.01312
    摘要 ( 2597 )   PDF(374KB) ( 3503 )  

    近年来, 研究发现对负性事件发生之前预先的心理准备, 即心理预期, 能有效降低负性事件发生后的情绪影响, 但预期过程本身却导致情绪相关神经环路的激活与主观焦虑体验。因此, 采用适应性认知调节方式克服预期过程本身的负面情绪效应, 以充分发挥事先预期的情绪调控优势, 成为情绪调节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 过度负性预期——对潜在负性事件不仅作负面心理预期同时以情绪化的认知方式应对该事件, 是焦虑障碍的核心特征。因此, 对焦虑症患者进行适应性认知方式的训练以消除其情绪化应对方式, 最终减弱该人群对未知事件的过度负面预期, 可能是焦虑障碍干预的重要途径。因此, 有必要综合行为学, 多导外周生理记录与神经成像手段以揭示认知方式与心理预期对负面情绪的交互调节效应; 旨在探求发挥心理预期情绪调节优势, 减弱其情绪代价的方法; 并为焦虑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简报
    中国创伤后应激反应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
    吕遥迪;吴恺君;张雨青
    2015, 23 (8):  1324-1330.  doi: 10.3724/SP.J.1042.2015.01324
    摘要 ( 1486 )   PDF(389KB) ( 24360 )  
    采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编制的“中国自然灾难幸存者创伤后应激反应量表(CPI)”, 对芦山地震灾区某大学1057名学生进行测试, 考察CPI在地震后大学生人群的应用, 并探讨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 性别、主观害怕体验和D型人格等因素能够预测PTSD症状的发生。CPI在地震受灾的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可用于PTSD症状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情绪性时间知觉:具身化视角
    贾丽娜1;王丽丽2;臧学莲3;冯文锋4;张志杰5
    2015, 23 (8):  1331-1339.  doi: 10.3724/SP.J.1042.2015.01331
    摘要 ( 1833 )   PDF(181KB) ( 2719 )  
    具身化情绪是指感受情绪不仅包括知觉, 也包括躯体状态和运动的重新体验(Niedenthal, 2007)。在时间知觉领域, 研究者通过操纵情绪刺激的行动特征、对刺激行动的熟悉性、身体的物理和意识状态、以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性等因素揭示了具身化(模拟和行为应对)在情绪性时间判断中的重要作用。情绪具身化的时间效应包括时距的主观延长或缩短以及时间顺序判断中的通道注意偏见等。目前的理论解释主要有内部时钟模型、意识模型和编码效率假设, 但这些理论缺乏具身化调节时间加工的直接机制。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情绪具身化的跨通道时间调节、具身化的动态时间效应以及时间感知如何影响具身化体验, 同时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揭示情绪、具身化和时间加工连接的神经机制以完善和发展有关理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孔知觉中的适应现象
    张馨;蒋重清
    2015, 23 (8):  1340-1347.  doi: 10.3724/SP.J.1042.2015.01340
    摘要 ( 1444 )   PDF(136KB) ( 1915 )  

    人们在比较长时间地知觉加工面孔中的性别、表情、种族、年龄等信息时, 会产生适应现象, 即对这些信息的变化更加敏感, 甚至因过度敏感而产生面孔知觉错觉。研究者创设了适应范式(adaptation paradigm)用于面孔知觉研究, 大多集中于探讨面孔各个维度知觉上怎样出现适应效应, 发现面孔适应效应受制于多种因素, 最近几年研究焦点转向了对面孔属性间关系的探索。未来研究尚需要加强面孔知觉适应的过程研究以及提高面孔适应研究的生态效度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照明的非视觉作用及其脑神经机制
    朱莹莹;汝涛涛;周国富
    2015, 23 (8):  1348-1360.  doi: 10.3724/SP.J.1042.2015.01348
    摘要 ( 1127 )   PDF(482KB) ( 1926 )  

    照明在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了提供基本的视觉作用(对周围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的视觉感知)外, 还会对人的生理、心理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如调节褪黑素分泌、影响生物节律, 促进认知加工、调节由季节变化引起的情绪情感障碍(SAD)等。这种对生理、心理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即为照明的非视觉作用。近年来, 照明的非视觉作用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大量实证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研究需从模型建构、动态照明等角度入手进一步探索照明的非视觉作用及其脑神经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媒体学习中图文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李松清;赵庆柏;周治金;张依
    2015, 23 (8):  1361-1370.  doi: 10.3724/SP.J.1042.2015.01361
    摘要 ( 1088 )   PDF(976KB) ( 1650 )  

    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和图文理解整合模型指出, 多媒体学习中图片和文字在早期阶段的加工遵循双通道假设, 在晚期不同表征的信息进行整合完成知识建构。理论上的探讨得到了神经科学实证研究的支持。脑成像研究发现, 图、文加工在早期的前语义阶段存在差异, 但晚期的信息整合阶段共享了同一语义系统。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也发现在早期图片诱发了独特的N300成分, 而晚期图、文均诱发了N400效应。尽管现有研究已经明确了图、文共享同一语义系统, 但是信息是如何在这一系统中进行整合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错误记忆的发展性逆转:为什么越长大越易“错”?
    江荣焕;李晓东
    2015, 23 (8):  1371-1379.  doi: 10.3724/SP.J.1042.2015.01371
    摘要 ( 1250 )   PDF(215KB) ( 2259 )  

    错误记忆的发展性逆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错误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模糊痕迹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个体提取要义的能力不断增强, 而字面痕迹在记忆任务中无法得到利用所导致; 关联激活理论则将其归因于个体不断成熟的自动化激活过程。两种理论均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 目前仍未有一致结论。错误记忆的发展涉及多种认知功能, 更与某些基于记忆和语义的高级认知过程有密切的联系, 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完善错误记忆的发展模型, 并将其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造性思维的性别差异
    沈汪兵;刘昌;施春华;袁媛
    2015, 23 (8):  1380-1389.  doi: 10.3724/SP.J.1042.2015.01380
    摘要 ( 2420 )   PDF(237KB) ( 4051 )  

    创造性思维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人类两性分别在创造性思维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行为和神经活动差异。在发散思维方面, 女性优势相对明显; 但在聚合思维方面, 男性具有一定优势。两性在不同类型创造性思维方面的相对优势与大脑两半球的加工优势有密切联系, 且受到包括性别作用等因素的调节。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并就当前研究不足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监控类别学习的分类策略与表征
    邢强;孙海龙;刘凯;夏静静
    2015, 23 (8):  1390-1397.  doi: 10.3724/SP.J.1042.2015.01390
    摘要 ( 744 )   PDF(2135KB) ( 804 )  

    类别学习是人类对不同类别加以归类的过程。类别信息的表征、分类策略运用的特点一直是类别学习研究的重点。非监控类别学习可分为直接的非监控类别学习和间接的非监控类别学习。直接的非监控类别学习(非限制任务, 限制任务)中被试的分类策略具有分类“单维度倾向”策略特点,类别变异程度会影响类别表征; 间接的非监控类别学习更倾向形成相似性表征, 直接的非监控类别学习则为基于规则表征。现有的非监控类别学习的理论对分类策略和表征的解释仍显薄弱, 不同学习任务下类别迁移和知识效应的研究还存在不足, 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知识效应对非监控类别学习的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探索影响类别表征形成的因素等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性障碍儿童的脑发育特点及干预
    丁颖;李燕芳;邹雨晨
    2015, 23 (8):  1398-1408.  doi: 10.3724/SP.J.1042.2015.01398
    摘要 ( 1185 )   PDF(227KB) ( 2070 )  

     随着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 研究者借助脑成像等技术探讨了发展性障碍儿童的脑结构发育特点, 发展缺陷与脑功能损伤的关系以及障碍干预和脑功能改善的机制等, 这为揭示发展性障碍儿童异常神经机制的共性和特异性, 进而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标记。针对儿童期常见的发展性障碍, 从脑结构损伤、脑激活异常、脑网络连接和脑功能康复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 指出未来研究应拓展角度, 注重揭示各发展性障碍之间异常脑发育特点的共性和特异性的具体表现、病理机制及基因基础等; 临床工作者应注重将脑发育的异常和功能改善用于辅助各类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效果评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感知觉-运动系统在药物相关线索反应中的作用及神经机制
    曾红;姜醒;叶浩生
    2015, 23 (8):  1409-1417.  doi: 10.3724/SP.J.1042.2015.01409
    摘要 ( 677 )   PDF(338KB) ( 812 )  

    药物相关线索反应是成瘾行为的重要标志, 它直接导致心理渴求和强迫性的刺激-反应式自动化用药行为。其神经机制是包含了经典和操作条件反射的联结学习。在联结过程中, 除奖赏系统外, 感觉-动作系统在相关线索反应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机理可能是与感觉运动脑区部分重合的镜像神经的理解、分析和推测动作意图目的以及内隐模仿的功能有关。另外, 动作记忆的形成及功能也可能在这种自动化动作图式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确切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交焦虑的生物学基础:生理、遗传和进化的证据
    景雅芹;贺司琪;贺金波;周玲玲;李静
    2015, 23 (8):  1418-1427.  doi: 10.3724/SP.J.1042.2015.01418
    摘要 ( 1925 )   PDF(485KB) ( 3862 )  

    社交焦虑的生物学基础包括生理反应、遗传关联和进化解释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生理反应方面:高社交焦虑者在表情加工的三个阶段各有特征。早期识别阶段, 对所有类型表情都有增强的警觉反应, 表现为P1波幅增大、双侧枕区激活增强; 中期知觉阶段, 只对愤怒表情敏感, 表现为P2波幅增大、杏仁核和扣带回激活增强; 晚期反应阶段, 则显示出明显的负性表情加工偏向, 表现为P3等晚期ERPs波幅增大、额叶激活增强, 以及带状盖网络等高级中枢与杏仁核的联系减弱。遗传关联方面:社交焦虑具有亲代和子代, 以及同卵双生子之间高度相关的现象, 且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单胺氧化酶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和多巴胺D2受体基因等有关。进化解释方面:社交焦虑被认为是对社交威胁的自然反应和防御机制, 该反应能激活唤醒水平, 帮助个体更好调动身体资源来应对威胁, 也能更好吸引异性注意来获取配偶, 还能增加个体的团体受喜欢程度来获取发展机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SM-5精神分裂症谱系的新变化:类别与维度之争
    郭亚飞;金盛华;王建平;吴林桦;艾迪玛
    2015, 23 (8):  1428-1436.  doi: 10.3724/SP.J.1042.2015.01428
    摘要 ( 1450 )   PDF(343KB) ( 1682 )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于2013年5月发布了第五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 与第四版相比, 呈现出较大的变化, 尤其是对维度的思路的强调, 引起了临床工作者和相关学者对精神疾病分类诊断中类别与维度的讨论。其中, 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维度取代亚型的新思路便是此次争论的一个焦点, 维度论从信效度、临床实用性和科研价值角度批判传统亚型, 并提出其在临床治疗和病理机制方面的优势。同时, 总结了此次争论的其它观点, 并就精神疾病诊断的分歧与发展进行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研究展望
    杜睿;江光荣
    2015, 23 (8):  1437-1452.  doi: 10.3724/SP.J.1042.2015.01437
    摘要 ( 2813 )   PDF(631KB) ( 17749 )  

    自杀行为主要包括自杀意念、自杀企图和自杀。流行学的调查结果发现, 我国近10年来自杀率显著下降, 尤其是女性, 但农村老年居民一直是自杀的高发人群。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众多, 主要包括生物学因素、精神障碍和心理因素。其中心理因素包括易损特质、失调认知和心理痛苦。这些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增加了自杀风险。自杀行为的理论模型试图跨越精神障碍来解释自杀行为。目前研究者较关注自杀行为的发展过程及机制研究。未来研究可以考虑从“意念”至“行动”的转变趋势, 研究方法需要突破, 本土化研究也亟待开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格特质对个体心理性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
    王妍;杨娟
    2015, 23 (8):  1453-1460.  doi: 10.3724/SP.J.1042.2015.01453
    摘要 ( 1948 )   PDF(227KB) ( 5320 )  

    心理性应激是个体的内稳态受到社会心理威胁时候的状态。面对急性心理性应激源, 有机体的各大机能系统, 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等, 会出现一系列生物功能的改变。已有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如自尊、特质焦虑和大五人格)会影响个体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的反应差异且影响方式尚不统一, 并且不同文化环境下人格特质影响心理性应激反应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然而这种结果的差异有可能是生物标记物的不一致造成的, 也有可能是心理性应激任务的不一致造成的, 不能直接进行比较。未来研究应该在控制这些无关变量的基础上, 从跨文化的角度去考察人格特质对个体心理性应激反应差异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话自我:动态的多重立场空间的自我观
    吕仁慧;李明
    2015, 23 (8):  1461-1466.  doi: 10.3724/SP.J.1042.2015.01461
    摘要 ( 1460 )   PDF(374KB) ( 2613 )  

    对话自我理论(Dialogical Self theory, DST)由赫尔曼斯(Hubert J.M. Hermans)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该理论汇通了詹姆斯主/客我区分和后现代叙事理念, 受复调小说启发, 将自我解构成“动态的内外立场交织对话的想象空间”。对话自我阐明了外在他者通过自我立场(I-position)参与自我的建构和发展, 自我的多重立场性和内在对话对人格的塑造正在成为实证研究的新热点。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可用于说明对话自我的动态发展, 超越了科学研究范式下对自我的认识。未来研究应关注理论缺陷, 重视对主我(I)认识不足这一问题, 借鉴东方心理学思想, 寻找“主体何以研究自身”的解决之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等级:基本概念及作用机理
    卫旭华;刘咏梅;陈思璇
    2015, 23 (8):  1467-1479.  doi: 10.3724/SP.J.1042.2015.01467
    摘要 ( 2280 )   PDF(308KB) ( 2885 )  
    儒家等级观念对中国企业的组织文化和组织架构影响深远, 然而国内研究者对组织等级研究并没有进行很好的梳理。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组织管理学、心理学和劳动经济学领域相关的理论和实证文章, 对组织等级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整体而言, 组织等级指的是组织成员在有价值的社会维度上的排序, 通常包含权力等级、身份等级和薪酬等级三个维度。等级源自组织对沟通协调的需求, 并通过激励和排序两种机制对个体、团队和组织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应当明确区分不同等级类型, 加强对身份等级的相关研究, 探索组织等级关系链中的调节变量, 并考虑进行跨层研究设计和本土化理论的拓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具身视角看道德判断
    叶红燕;张凤华
    2015, 23 (8):  1480-1488.  doi: 10.3724/SP.J.1042.2015.01480
    摘要 ( 2069 )   PDF(246KB) ( 3618 )  

    道德判断是个体对于某类行为的善恶好坏和是非对错所进行的评价及判断。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 道德判断的具身研究随之展开。道德判断具身性的研究主要围绕身体清洁、厌恶, 身体温度及身体动作这3个维度展开。从皮亚杰及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概念隐喻理论和进化心理学3个角度对道德判断具身效应进行了理论解释和探讨。考虑到身体变量会通过情绪、认知因素进而影响道德判断, 今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判断应与道德判断中已有的理论进行整合, 同时对其与道德直觉的关系需要深入探讨, 并需进一步考察具身效应发生的时效性和动态性问题, 探讨道德判断具身效应的调节变量及个体差异, 同时要对道德判断具身效应进行跨文化比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