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24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6-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构想
    研究简报
    元分析
    研究前沿
    研究方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构想
    顿悟体验的心理与神经机制
    袁媛;沈汪兵;施春华;刘畅;刘取芝;刘昌
    2016, 24 (9):  1329-1338.  doi: 10.3724/SP.J.1042.2016.01329
    摘要 ( 1159 )   PDF(565KB) ( 3368 )  

    顿悟体验研究是揭示顿悟本质的重要途径。先前研究从认知角度对顿悟问题解决中的“旧而无效解题思路如何抛弃”与“新而有效解题思路如何形成”过程进行了颇多探讨, 但较少探讨顿悟体验本身。顿悟体验研究对理清创造性顿悟中关键过程间的关系及阐明顿悟的科学规律均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创造性顿悟的“新旧交替”的动态视角, 本项目拟借助多元方法来对言语类和视图类问题解决过程中尝试解题阶段和答案闪现阶段的顿悟体验的心理实质与脑机制进行研究。本项目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和优化顿悟问题研究的方法学体系, 而且能从知情转化层面深化对创造性顿悟脑机制的认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认知视角探讨环境不确定性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机制
    谭乐;宋合义;杨晓
    2016, 24 (9):  1339-1352.  doi: 10.3724/SP.J.1042.2016.01339
    摘要 ( 642 )   PDF(525KB) ( 1993 )  

    基于管理认知视角, 系统深入地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情境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具体地, 通过质性和量化方法相结合, 首先基于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Theory)探寻领导者对于环境不确定情境的感知和解读过程; 其次从管理认知视角探讨环境不确定性如何通过高层领导者的管理认知影响战略选择进而作用于领导有效性的过程和路径; 最后基于权变思想探讨环境不确定性、组织文化、组织类型情境如何共同作用于领导有效性。研究结果在理论上将克服过去领导情境理论研究不足, 打通微观和宏观的视角昭示环境不确定性情境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过程和作用路径, 揭示其背后深层作用机理。实践方面将为领导者如何有效应对不确定性以及具体领导实践提供重要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简报
    被告的负面名人形象对公众的量刑预期的影响
    杨婷; 任孝鹏
    2016, 24 (9):  1353-1357.  doi: 10.3724/SP.J.1042.2016.01353
    摘要 ( 629 )   PDF(350KB) ( 1173 )  

    法庭中被告的负面名人形象会对公众的量刑预期产生影响。研究者以一个负面形象的名人和普通人共同犯罪的案件为例, 在审判前调查了192位公众对被告量刑结果的预期。结果显示, 被告的名人身份对公众的量刑预期产生了负面影响, 名人身份主效应显著。在主犯情景下, 名人比普通人得到更高的量刑预期。在从犯情景下, 名人与普通人的量刑预期无显著差异。在共同犯罪中,负面的名人形象对公众的量刑预期产生的影响发生在主犯情景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分析
    表扬对儿童内在动机影响的元分析
    高爽; 张向葵
    2016, 24 (9):  1358-1367.  doi: 10.3724/SP.J.1042.2016.01358
    摘要 ( 1317 )   PDF(486KB) ( 2570 )  

    以儿童为被试群体, 运用元分析的方法对表扬和内在动机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中英文献检索, 共有16篇文献30个独立样本符合元分析标准(N = 2339)。元分析的结果表明, 表扬与动机、坚持性和自我评价成分皆呈现正向中等效应量, 表扬对儿童内在动机具有促进作用。调节效应检验发现, 年龄对表扬−坚持性和表扬−自我评价成分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性别(男生比)对表扬−坚持性和表扬−自我评价成分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文化背景对表扬−坚持性具有更显著的预测性, 表现为西方文化背景下高于东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共情特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岳童;黄希庭
    2016, 24 (9):  1368-1376.  doi: 10.3724/SP.J.1042.2016.01368
    摘要 ( 2098 )   PDF(393KB) ( 3705 )  

    共情特质的个体差异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近些年来, 研究者开始关注导致人们共情能力高低有别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问题。研究发现, 不论是情感共情特质还是认知共情特质, 其个体差异均在大脑进行共情反应、脑结构态及静息态功能连接上有所体现。它们共同说明, 人们的共情能力与其具身模仿能力, 情感加工能力及情绪理解能力密切相关。不仅如此, 共情特质也具有高度的可遗传性, 一些基因类型与该能力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在今后的研究中, 需要扩展对共情特质结构的进一步认识, 关注环境和基因在影响共情特质上存在的交互作用, 并努力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共情能力训练和提高的临床实践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的情绪韵律识别
    王琦;胡金生;李骋诗;李松泽
    2016, 24 (9):  1377-1390.  doi: 10.3724/SP.J.1042.2016.01377
    摘要 ( 1497 )   PDF(472KB) ( 2089 )  

    情绪韵律识别是从声学线索变化中提取情绪信息, 进而推断他人情绪状态的过程。情绪韵律识别缺陷是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的一种常见表现, 此缺陷会受到情绪韵律强度、字面语义、情景语境、心理声学能力和共患疾病的影响。目前, 该人群情绪韵律识别缺陷的原因探析集中于心智化能力不足、社会动机缺失和经验匮乏假说等。孤独症谱系障碍者情绪韵律识别的神经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与健康人群的比较, 相关发现包括情绪韵律识别的右半球优势效应、局部脑区激活增多、大脑网络连接不足和早期注意模式异常。未来, 应该进一步提高实验范式的生态效度, 注重孤独症个体差异因素, 整合相关理论解释, 并开发有效的测评工具和干预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音乐干预对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影响
    常欣;刘雨; 王沛; 张佳玮
    2016, 24 (9):  1391-1397.  doi: 10.3724/SP.J.1042.2016.01391
    摘要 ( 2139 )   PDF(360KB) ( 4256 )  

    语言障碍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之一, 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对其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诸多研究证实音乐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从干预材料的角度出发, 音乐干预包括将音乐刺激与语言刺激严格匹配的音乐干预方法以及将音乐作为学习背景的音乐干预方法, 二者均能有效促进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和交流。目前最有代表性的自闭症语言障碍的音乐干预方法包括听觉动作通路训练(AMMT)、基于旋律的语言沟通治疗(MBCT)以及背景音乐干预方法。音乐干预方法的发展今后需着眼于音乐类型的选择、音乐与其他活动的结合, 同时兼顾不同自闭症儿童群体的适用性以及音乐干预在生活中的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物质依赖治疗中的应用
    李雪姣;邹枝玲
    2016, 24 (9):  1398-1408.  doi: 10.3724/SP.J.1042.2016.01398
    摘要 ( 1015 )   PDF(488KB) ( 1864 )  

    物质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部疾病, 给个体及社会带来极大损害。研究发现,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可以通过调节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脑区的兴奋性降低物质依赖者的渴求, 并改善受损的认知功能。tDCS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 因此在物质依赖治疗领域应用前景广泛。未来应考虑确定最佳的刺激参数及刺激位置, 同时考虑物质依赖者的种类及个体差异, 与其他疗法结合使用, 并进一步深入探索tDCS治疗物质依赖的神经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动区Beta节律的活动特点及功能意义
    郝俊懿;廖渝
    2016, 24 (9):  1409-1421.  doi: 10.3724/SP.J.1042.2016.01409
    摘要 ( 1122 )   PDF(433KB) ( 2159 )  

    人类大脑运动皮质的Beta (15~30 Hz)和Mu节律(8~14 Hz)有共同的活动特征, 研究指出二者可能是联合的脑电成分。然而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运动区Beta节律可能独立于Mu节律, 且具有特殊的功能意义。线索诱发的Beta节律降低、运动前Beta节律降低和运动后Beta节律回复增强都是Beta与Mu节律不同的活动形式, 表明运动区Beta节律有其独特的心理意义。本文主要对运动区Beta节律不同于Mu节律的活动特征及已有的理论解释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并结合儿童研究的数据, 从发展的角度对运动后Beta节律的理论假说进行了评述, 最后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索运动区Beta节律的功能意义提出了研究的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尊的神经生理基础
    王轶楠
    2016, 24 (9):  1422-1426.  doi: 10.3724/SP.J.1042.2016.01422
    摘要 ( 1320 )   PDF(332KB) ( 2224 )  

    自尊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核心概念之一, 近年来也备受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关注。已有的脑成像与神经分泌研究结果显示, 特质性自尊和情境性自尊拥有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共享的神经机制, 更为重要的是, 特质性自尊会通过影响个体在社会排斥情境中的大脑活动与神经内分泌反应, 调制他们的情境性自尊。为了全面而系统地揭示自尊的内涵与机制, 未来的研究亟需一个整合性的理论框架, 能够将不同类型的自尊, 应激反应模式, 以及大脑特征间的关系加以综合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尊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方平;马焱;朱文龙;姜媛
    2016, 24 (9):  1427-1434.  doi: 10.3724/SP.J.1042.2016.01427
    摘要 ( 2448 )   PDF(337KB) ( 5055 )  

    自尊概念从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不同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在诸多研究和理论的推进之下, 对于其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并没有达成统一, 与相关概念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与误用。研究以历史为线索, 对自尊概念发展进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几种观点进行了总结与评述, 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与辨析。在此基础上, 研究还对现阶段自尊研究的热点话题——真实自尊的概念进行了梳理, 明确了其与虚假自尊或过分追求的自尊之间的本质差异, 即自尊的权变性与条件性, 以期为后续实证研究的展开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少年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
    姜永志;白晓丽;阿拉坦巴根;刘勇;李敏;刘桂芹
    2016, 24 (9):  1435-1447.  doi: 10.3724/SP.J.1042.2016.01435
    摘要 ( 3230 )   PDF(402KB) ( 5093 )  

    青少年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是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常被称作“社交网络成瘾”、“病理性社交网络使用”或“社交网络过度使用”, 概念和界定标准还没有达成一致看法。青少年合理的社交网络使用对促进社交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但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却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对青少年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发生机制的探讨, 将为问题性社交网络的干预引导提供依据。未来的研究应对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概念和界定标准进行澄清, 用多维视角的方法开展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 加强对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理论建构和干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亲密伴侣暴力中儿童的社会适应及干预
    李涛;徐振兴; 冯菲
    2016, 24 (9):  1448-1456.  doi: 10.3724/SP.J.1042.2016.01448
    摘要 ( 1398 )   PDF(402KB) ( 2202 )  

    亲密伴侣暴力是指现在或曾经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伴侣之间发生的攻击或控制行为。亲密伴侣暴力不仅对妇女的身心造成伤害, 对家庭中儿童的社会适应也有不利影响。亲密伴侣暴力与儿童外化行为、内化行为有紧密联系。作为保护因素, 年龄、情绪调节能力、社会支持等可以减少亲密伴侣暴力环境中儿童的适应问题。认知−背景理论、情绪安全理论、外溢理论和发展心理病理学理论对亲密伴侣暴力影响儿童社会适应的机制进行了解释。为了促进亲密伴侣暴力中儿童的社会适应, 实践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干预方案。未来研究应在区分亲密伴侣暴力的不同评估、控制共生风险因素、重视神经生物学研究、改进干预研究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领导对建言反应的动机感知作用机制:基于归因理论的阐释
    严瑜;何亚男
    2016, 24 (9):  1457-1466.  doi: 10.3724/SP.J.1042.2016.01457
    摘要 ( 1339 )   PDF(465KB) ( 2325 )  

    基于归因理论, 从领导对建言行为动机的认知视角, 解释领导对建言差异反应的原因。当领导认为员工建言基于组织关心动机、亲社会动机时, 会给予表扬/认可、奖赏、执行等积极反应; 当领导认为员工建言是基于挑战动机、疏离动机、印象管理动机或自我保护动机时, 会给予批评/惩罚、忽视、报复等消极反应。此外, 权力距离能够调节领导对建言动机的感知, 即低权力距离领导, 对建言行为更为接纳、支持, 会增强专业性、建言氛围与积极动机感知的关系, 减弱挑战性建言与消极动机感知的关系; 而高权力距离领导, 倾向于绝对优势的权力和对下属的控制, 会减弱专业性、可信性及建言氛围与积极动机感知的关系, 增强挑战性建言与消极动机感知的关系。最后, 建议未来的研究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将建言作为一个过程来探讨, 研究领导对建言的反应如何影响员工后续的态度和行为; (2) 研究建言氛围形成的原因及其作用; (3) 关注情绪在建言行为中的功能机制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包容型领导:概念、测量及与相关变量的关系
    章璐璐;杨付;古银华
    2016, 24 (9):  1467-1477.  doi: 10.3724/SP.J.1042.2016.01467
    摘要 ( 3638 )   PDF(452KB) ( 4769 )  

    包容型领导(Inclusive Leadership)作为一种新兴的领导方式, 强调关注和满足下属的需求, 在与下属的互动中表现出开放性、有效性和易接近性。研究者梳理了包容型领导的起源与概念、结构维度与测量, 分析了与其他类型领导者之间的比较, 阐述了相关实证研究, 强化了本土文化的权变作用。未来研究应继续完善包容型领导的概念与维度、拓展其研究层次与方法、借鉴其与其他领导理论的比较研究视角, 丰富其研究情境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群体道歉有效性的因素
    艾娟
    2016, 24 (9):  1478-1484.  doi: 10.3724/SP.J.1042.2016.01478
    摘要 ( 2908 )   PDF(369KB) ( 1435 )  

    影响群体道歉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侵犯群体而言, 有效的群体道歉需要在言语表达中包含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表达懊悔、做出承诺等内容, 需要讲究群体道歉的行为策略, 同时还应该关注道歉的内部动机对语言表达与行为方式的影响。对受害群体来讲, 侵犯群体道歉的有效性在于道歉本身缓解了其愤怒情绪, 满足了其自尊和期望等心理需求, 同时还要受到他们对道歉真诚性知觉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 群体道歉还会受到群际关系质量、冲突程度、文化信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 应该继续尝试整合群体道歉的过程机制, 丰富群体道歉有效性的考察指标, 发挥道歉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他人财富情绪:妒忌的社会评估比较与认知加工分析
    何幸;崔丽莹
    2016, 24 (9):  1485-1495.  doi: 10.3724/SP.J.1042.2016.01485
    摘要 ( 1422 )   PDF(402KB) ( 2658 )  

    妒忌是指意识到自己缺乏他人更优越的品质、成就或所有物而产生的自卑、敌意和怨恨等混合情绪, 妒忌者渴望得到妒忌目标的优势或希望妒忌目标失去优势。作为一种指向他人财富的复杂情绪, 善意妒忌和恶意妒忌会引发不同的行为结果, 这主要取决于个体对他人财富的认知评估过程。妒忌通常由向上的社会比较而产生, 社会事件应得性、主观公平感、核心自我评价等认知都会对妒忌产生影响。本文从社会比较判断、认知加工过程和神经生理功能等角度来分析妒忌的产生过程和认知机制。基于现有不足,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妒忌情绪的发展特征、妒忌体验的测量方法和妒忌功能的分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追求意义能带来幸福吗?
    杨慊;程巍; 贺文洁;韩布新;杨昭宁
    2016, 24 (9):  1496-1503.  doi: 10.3724/SP.J.1042.2016.01496
    摘要 ( 2181 )   PDF(320KB) ( 5888 )  

    幸福(Well-being)有快乐幸福(Hedonia)和心盛幸福(Eudaimonia)两种取向。心盛(Flourishing)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结构性的幸福评价指标, 越来越受研究者关注。生命意义(Meaning in life)与幸福密切相关; 它反映了人的存在价值和人生目标, 具有动力作用, 并体现于人的行动之中。生命意义包括意义拥有(Presence of Meaning)和意义追求(Search for Meaning)两个维度。意义拥有体现了意义与幸福的积极联系; 而意义追求则反映了意义与幸福的消极联系, 但这种消极联系具有短暂性和变化性。从心盛幸福(Eudaimonia)的视角来看, 虽然负性经历和消极情绪会降低人当下的幸福感, 但是人能在意义追求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目标并体会到自我价值, 从而获得内在而持久的幸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中的可重复性问题:从危机到契机
    胡传鹏;王非;过继成思;宋梦迪; 隋洁;彭凯平
    2016, 24 (9):  1504-1518.  doi: 10.3724/SP.J.1042.2016.01504
    摘要 ( 6699 )   PDF(1245KB) ( 5353 )  

    可重复性问题是当前科学界面临的共同问题。最近, 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可重复性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 引起了研究者的积极讨论与探索。通过对2008年发表的100项研究结果进行大规模重复实验, 研究者发现, 心理学研究的成功重复率约为39%, 但该研究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争议, 不同的研究者对其结果的解读不尽相同。针对可重复性问题, 研究者通过数据模拟、元分析以及调查等多种方法来分析和探索其原因, 这些研究表明, 可重复性问题本质上可能是发表的研究假阳性过高, 可疑研究操作是假阳性过高的直接原因, 而出版偏见和过度依赖虚无假设检验则是更加深层的原因。面对可重复性问题, 研究者从统计方法和研究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些方法与实践正在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标准。然而, 要解决可重复性问题, 还需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多方参与, 尤其是在政策上鼓励公开、透明和开放的研究取向, 避免出版偏见。心理学研究者为解决可重复性问题做出的努力, 不仅会加强心理学研究的可靠性, 也为其他学科解决可重复问题提供了借鉴, 推动科学界可重复问题的解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