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4年, 第2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4-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决策心理学专栏
    研究构想
    元分析
    研究方法
    研究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决策心理学专栏
    延迟折扣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特质性与状态性研究取向
    刘雷;苏缇;彭娟;郭逸群;冯廷勇
    2014, 22 (7):  1047-1061.  doi: 10.3724/SP.J.1042.2014.01047
    摘要 ( 1788 )   PDF(659KB) ( 4598 )  

    延迟折扣是指与当前或近期的获益(或损失)相比, 人们总是倾向于赋予将来获益(或损失)更小的权重。为什么人们在跨期选择中会表现出冲动性行为?怎样才能让人“目光远大”, 而避免“鼠目寸光”呢?这些都是延迟折扣研究力求解决的问题。近几年, 本课题组利用行为、ERP、多模态MRI等技术, 从特质性和状态性研究角度出发, 系统考察延迟折扣的影响因素、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首先, 从特质性角度, 考察了跨期选择中价值评估和自我控制加工的神经分离、立即选项与延迟选项的神经表征与预测、调控方式对延迟折扣作用的神经机制; 其次, 从状态性角度, 考察了框架效应、贫富线索等对延迟折扣的影响以及预期情绪对延迟折扣的调控机理。最后, 根据特质性因素(控制能力、时间感知、识解水平等)和状态性因素(框架效应、贫富线索、预期情绪等)对延迟折扣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提出了延迟折扣可塑性的研究思路。本课题组的研究对于延迟折扣认知与神经机制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对于延迟折扣的可塑性及临床应用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构想
    应对方式与认知训练对青少年情绪障碍易感性的影响
    袁加锦;刘莹莹;杨洁敏
    2014, 22 (7):  1062-1074.  doi: 10.3724/SP.J.1042.2014.01062
    摘要 ( 1768 )   PDF(324KB) ( 4178 )  

    以往研究指出青少年阶段是情绪障碍的高发时期, 各种情绪问题深刻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通过文献分析得出青春期压力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即个体对压力事件做出反应的稳定方式)可能是决定青少年情绪障碍易感程度的核心因素; 而认知训练可降低该易感性, 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了验证上述观点, 综合采用行为调查与生理测量, EEG/ERP与fMRI手段, 拟开展如下4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青春期发育阶段影响个体负性情绪易感性的大脑机制; 2)认知应对方式与青春期发育阶段的交互作用对负性情绪易感性的影响及大脑机制; 3)认知训练(包括注意训练、解释训练与接受训练)对健康青少年负面情绪易感性的调节作用及大脑可塑性机制; 4)认知训练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症患者情绪应对方式与临床症状的影响及大脑可塑性机制。通过上述系列研究, 揭示青少年更高情绪障碍易感性的认知神经机制, 找出并培养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情绪应对方法, 从而为情绪障碍的临床治疗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中感知伪善的结构与量表开发
    王静一;王海忠
    2014, 22 (7):  1075-1083.  doi: 10.3724/SP.J.1042.2014.01075
    摘要 ( 1556 )   PDF(229KB) ( 2715 )  

    不当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表现会让消费者感知企业伪善, 从而产生极负面的影响。但“伪善”概念刚经由社会心理学引入营销学领域, 亟需准确定义和科学的量表。为此, 将以中国文化为背景, 通过系列研究, (1)探究CSR活动中消费者感知企业伪善的内涵并与相关概念区分; (2)揭示企业伪善的构成结构, 开发多维度的企业伪善量表并进行严格的信度、效度检验; (3)探索其前因后果, 特别是实证检验其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分析
    日益孤独的中国老年人:一项横断历史研究
    闫志民;李丹;赵宇晗;余林;杨逊;朱水容;王平
    2014, 22 (7):  1084-1091.  doi: 10.3724/SP.J.1042.2014.01084
    摘要 ( 2316 )   PDF(418KB) ( 5324 )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 我国老年人孤独感水平可能逐年增高。通过采用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 对使用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调查老年人孤独感的25篇文献进行元分析, 调查年代跨度为1995年至2011年, 共涉及13280名老年人。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老年人孤独感水平随年代的变迁呈上升趋势; (2)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性别老年人的孤独感水平随年代均呈上升趋势; (3)老年人孤独感水平存在婚姻状况差异, 但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关系的元分析
    王兴超;杨继平;杨力
    2014, 22 (7):  1092-1102.  doi: 10.3724/SP.J.1042.2014.01092
    摘要 ( 1898 )   PDF(275KB) ( 3661 )  

    运用元分析技术, 探讨了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调节变量。41项研究的44个独立样本满足了元分析研究标准, 被试总人数为24536名。元分析结果显示, 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 = 0.35, 95%CI为[0.30, 0.39]), 文化背景、数据特点、道德推脱问卷类型、攻击行为类型、年龄阶段会对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效应。但出版情况、被试类型不会对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 道德推脱是攻击行为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方法
    积极效应研究的几个方法学问题
    毕丹丹;韩布新
    2014, 22 (7):  1103-1111.  doi: 10.3724/SP.J.1042.2014.01103
    摘要 ( 1185 )   PDF(242KB) ( 1837 )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从时间知觉和动机的角度推论老年人的情绪加工有积极效应; 即与年轻人相比, 老年人更偏向于加工积极刺激而回避消极刺激。但是, 关于积极效应的实证研究有诸多不一致之处。分析近年相关研究的设计细节, 验证积极效应的研究多采用年轻和老年两个年龄组的对照, 而采用3个以上年龄组被试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积极效应在东方文化下的应用研究结论也不一致; 多样化的情绪刺激、情绪分类和刺激呈现方式是各研究结论差异的重要原因, 而且积极效应研究应区分“情绪偏向”和“情绪效应”两种年龄组评价方式。因此, 今后研究需要尽可能地扩大年龄范围以确认积极效应出现时间、加强跨文化、跨地区比较以验证积极效应的普适性, 并提高研究中所用刺激材料的生态效度, 深入探索积极效应的普遍性与神经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句子理解过程中句法与语义加工的EEG时频分析
    蔡林;张亚旭
    2014, 22 (7):  1112-1121.  doi: 10.3724/SP.J.1042.2014.01112
    摘要 ( 1317 )   PDF(242KB) ( 2583 )  

    EEG时频分析旨在通过测量单个电极各频段的能量变化, 揭示事件相关振荡活动。采用该技术, 最近的句子加工研究发现, 句法与语义过程均与多个频段(θ、a、b或γ)能量变化相联系。此外, 不同方面的句法(如语法性、数)和语义加工(语义整合或预期)与不同频段振荡活动相联系。将来的研究应该使用多种EEG能量计算方法, 在多种语言中, 探讨时态、词序等句法加工所伴随的振荡活动, 特别是句法和语义过程相互作用在EEG能量变化上的表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熟悉性与回想分离的新证据
    赵广平;郭秀艳
    2014, 22 (7):  1122-1128.  doi: 10.3724/SP.J.1042.2014.01122
    摘要 ( 1001 )   PDF(212KB) ( 1771 )  

    人们常常发现自己对某一情景有些熟悉, 但又想不起以前有关的经历。对这种熟悉感的理论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熟悉感来自一种较弱的记忆形式, 与有回忆情况下的再认属于同一加工过程(single-process models, SPM)。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熟悉感来自一种基于熟悉性的再认, 与基于回想的再认相互独立(dual-process theories, DPT)。在实验室, 评估熟悉性与回想是否相互独立的基本方法是寻找两者分离的证据。本文尝试梳理无线索回忆再认(recognition without cued recall, RWCR)范式的研究, 结果显示:熟悉性对某种特殊的概念加工和整体特征的知觉加工要比回想更加敏感, 并没有支持SPM关于回想和熟悉性各自对意义加工和局部特征的知觉加工更加敏感的推断。而且RWCR研究还观测到熟悉性与回想在行为和神经成像方面的实验性分离, 支持了DPT关于熟悉性与回想相互独立的推断。最后, 本文从熟悉性的深层机制和中英文材料对RWCR的不同影响出发, 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注意定向加速还是注意解除困难?
    张禹;罗禹;赵守盈;陈维;李红
    2014, 22 (7):  1129-1138.  doi: 10.3724/SP.J.1042.2014.01129
    摘要 ( 1749 )   PDF(219KB) ( 2937 )  

    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普遍存在。注意定向加速和注意解除困难在不同阶段对注意偏向产生影响。威胁刺激属性、呈现时间以及被试特征是重要的调节因素。以杏仁核为核心的杏仁核?前扣带回网络可能是注意定向加速的神经基础, 而以眶额叶为中心的前额叶皮层可能是注意解除的神经基础。未来还需要就注意定向加速与注意解除困难的关系、注意偏向的调节机制以及其神经基础做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少年风险决策的发展认知神经机制
    张颖;冯廷勇
    2014, 22 (7):  1139-1148.  doi: 10.3724/SP.J.1042.2014.01139
    摘要 ( 1300 )   PDF(207KB) ( 3290 )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 青少年风险决策的发展认知神经机制成为了新近的一个热点课题。从双系统理论模型(社会情感神经网络系统、认知控制神经网络系统)出发, 对与青少年风险决策相关的大脑结构、功能的变化进行了阐述, 重点分析了新近的大脑功能连接、脑网络的研究; 阐述了青少年风险决策认知神经机制的主要理论模型:双系统模型和三角模型。未来研究还应加强对认知神经机制理论模型的检验、整合和创新, 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深入研究社会参照系统(同伴关系、亚文化等)在青少年风险决策中的作用及机制, 以及从认知神经层面如何预防和干预青少年高风险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少年同伴依恋:基于发展的视角
    钟歆;刘聚红;陈旭
    2014, 22 (7):  1149-1158.  doi: 10.3724/SP.J.1042.2014.01149
    摘要 ( 2679 )   PDF(239KB) ( 4533 )  

    同伴依恋是青少年时期的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 目前测量青少年同伴依恋的工具主要包含IPPA、PIML以及近年来才出现的AFAS量表等。在同伴依恋的影响因素中, 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性别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同伴依恋的发展状况, 性向和同伴的性别也会影响青少年对同伴依恋对象的选择, 而年龄与同伴依恋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此外, 安全的依恋风格预示着青少年较高的同伴关系质量, 而良好的同伴依恋关系还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未来的研究应该着力于研究方法的改进、研究切入点的变化以及研究方向的多样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延长哀伤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和病理机制
    唐苏勤;何丽;刘博;王建平
    2014, 22 (7):  1159-1169.  doi: 10.3724/SP.J.1042.2014.01159
    摘要 ( 2393 )   PDF(213KB) ( 1778 )  

    延长哀伤障碍是一种由亲近的人去世引发的病理性哀伤反应, 即死亡发生6个月后, 个体对死者的想念影响到了生活各方面, 且社会功能受损, 其最近20年才开始受到临床心理学研究者关注和探讨。本文首先回顾了概念提出及后续发展, 并讨论了其与持续性复杂哀伤相关障碍的区别与联系。随后, 本文综述了其独立的诊断标准、评估工具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与正常哀伤、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区别。接下来, 本文对其病理机制的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进行了讨论。最后, 本文指出未来可考察诊断标准的跨文化适用性、丰富病理机制的理论与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勇气:理论、测量及影响因素
    程翠萍;黄希庭
    2014, 22 (7):  1170-1177.  doi: 10.3724/SP.J.1042.2014.01170
    摘要 ( 2260 )   PDF(163KB) ( 6147 )  

    勇气是人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来的以坚守、进取、突破等为特点的一种心理品质。以往研究对勇气的界定、理论、测量、影响因素及功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未来应根据具体需要对勇气下操作性定义, 借鉴勇气的相关理论编制有效的测量工具, 加强勇气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进一步探索勇气的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道德自我调节机制下的道德行为
    张宏伟;李晔
    2014, 22 (7):  1178-1187.  doi: 10.3724/SP.J.1042.2014.01178
    摘要 ( 2243 )   PDF(155KB) ( 4399 )  

    道德自我调节指个体根据道德自我, 从事(不从事)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道德自我分为状态道德自我(道德自我知觉)和特质道德自我(道德认同)。道德自我调节的负反馈机制, 指个体依据道德自我知觉, 保持道德行为的波动性, 它包含道德许可效应和道德清洁效应; 正反馈机制, 指个体依据道德认同, 保持道德行为的一致性。解释水平理论整合了正负反馈机制, 两种道德行为。未来研究需探讨公我、个体差异对道德自我调节机制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及影响因素
    徐同洁;温芳芳;浮东琴;佐斌;肖任飞
    2014, 22 (7):  1188-1197.  doi: 10.3724/SP.J.1042.2014.01188
    摘要 ( 1885 )   PDF(163KB) ( 3117 )  

    语言偏向是指因交流目标所属社会范畴不同而造成的语言使用差异。目前对语言偏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群际偏向(LIB)、语言期望偏向(LEB)以及否定偏向(NB)。对语言偏向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动机机制和认知机制。语言偏向受到沟通者的认知与刻板印象、情绪、人格特质、群体认同、沟通目标、沟通情境等因素的影响。拓展语言偏向的心理机制、类型与应用研究、创新研究方法以及开展汉语本土化研究是语言偏向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感思维:表现、形成机理及其弱化
    张全成;曹忠鹏
    2014, 22 (7):  1198-1204.  doi: 10.3724/SP.J.1042.2014.01198
    摘要 ( 2680 )   PDF(157KB) ( 1890 )  

    交感思维是人类一种基础的、直觉的思维方式, 主要基于“交感”的认知模式, 遵循相似律和触染律两个法则。相似律认为果必同因、相似相生, 表面相似的事物共享一些基本特质; 触染律认为事物“本质”可以在物体接触时传递, 事物在脱离接触后仍可以继续发生相互作用。触染效应可以是正面的, 也可以是负面的。交感效应已经在食物厌恶、消费者购物等行为中得到验证。今后研究应拓展交感思维的应用领域, 提出更有效的弱化和抑制方法, 并从意识、记忆、知觉、认知等信息加工层面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