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23年, 第5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05-2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内源性空间线索有效性对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影响
    高玉林, 唐晓雨, 刘思宇, 王爱君, 张明
    2023, 55 (5):  671-684.  doi: 10.3724/SP.J.1041.2023.00671
    摘要 ( 5141 )   HTML ( 213 )  
    PDF(906KB) ( 6939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视听觉整合是将视觉和听觉信息整合成为统一、连贯且稳定的知觉过程。研究采用内源性线索−靶子范式, 探讨了不同内源性空间线索有效性对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影响, 以及不同线索有效性条件下老年人和青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差异。结果表明, (1)无论线索有效性的高低, 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均弱于青年人; (2)低线索有效性(50%)条件下, 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均与无效线索条件下没有差异; (3)中线索有效性(70%)条件下, 老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与无效线索条件下没有差异, 青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显著高于无效线索条件; (4)高线索有效性(90%)条件下, 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均显著高于无效线索条件。研究结果支持了空间不确定性假说, 并且进一步揭示了内源性注意与视听觉整合的交互作用, 明确了不同线索有效性条件下内源性空间注意定向收益的不同是导致老年人与青年人视听觉整合差异的原因之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左侧额中回参与汉字视觉空间分析的fNIRS证据
    陈发坤, 陈甜, 蔡文琦, 王小娟, 杨剑峰
    2023, 55 (5):  685-695.  doi: 10.3724/SP.J.1041.2023.00685
    摘要 ( 2313 )   HTML ( 129 )  
    PDF(2977KB) ( 2824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左侧额中回(MFG)是汉字阅读脑机制研究发现的一个典型脑区, 它表现出在汉字阅读中的特异激活, 一种普遍的解释认为其负责了汉字独特的视觉空间加工。但是, 该解释没有得到直接的证据支持。本研究操纵汉字材料的视觉呈现空间频率, 使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技术对此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构建3 (字类型:真字、假字和非字) × 3 (空间频率:完整频谱、低空间频率和高空间频率)的重复测量实验设计, 记录被试在完成重复刺激检测的one-back任务时MFG的血氧浓度变化。结果发现左侧MFG表现出显著的字类型主效应, 即假字比真字和非字需要更多MFG的激活; 而且, 左侧MFG还表现出显著的字类型与空间频率的交互作用, 即在低空间频率条件下假字比真字和非字具有更强的MFG激活, 而在另两种频率条件下并没有发现字类型的显著激活差异。结果表明左侧MFG的确对汉字的空间信息敏感, 尤其是在需要更多字形/正字法加工的假字条件下以及对低空间频率信息的加工上都需要更多MFG的激活。研究结果为左侧MFG参与汉字正字法信息的视觉空间加工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执行功能在不同年级儿童数学能力中的作用
    祝孝亮, 赵鑫
    2023, 55 (5):  696-710.  doi: 10.3724/SP.J.1041.2023.00696
    摘要 ( 4547 )   HTML ( 270 )  
    PDF(996KB) ( 586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选取812名三~六年级的儿童, 采用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考察了各执行功能成分在不同年级儿童三种数学能力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在低年级阶段, 工作记忆广度是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预测因素; 在高年级阶段, 工作记忆广度对三种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下降, 而工作记忆刷新和认知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提升。这表明, 各执行功能成分对不同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存在差异, 并将随儿童年级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亲子关系、感觉加工敏感性与COMT Val158Met多态性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交互影响
    刘倩文, 王振宏
    2023, 55 (5):  711-725.  doi: 10.3724/SP.J.1041.2023.00711
    摘要 ( 2596 )   HTML ( 126 )  
    PDF(771KB) ( 342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基于个体多重敏感性因素与环境交互的视角, 本研究探讨了亲子关系、感觉加工敏感性(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SPS)与COMT Val158Met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以507名学前儿童为被试(M年龄 = 4.83岁, SD = 0.90岁), 分别采用父母报告的亲子关系量表、高敏感儿童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中的亲社会分问卷测量了亲子关系、儿童的SPS和亲社会行为, 采集唾液样本进行基因位点的分型。研究结果发现, 亲子冲突、SPS与COMT Val158Met多态性的三重交互作用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显著。在携带Val/Val基因型的儿童中, 高SPS儿童比低SPS儿童在低亲子冲突条件下表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但在高亲子冲突条件下表现更少的亲社会行为; 在携带Met等位基因的儿童中, 亲子冲突与SPS的交互作用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具有高气质敏感性和高基因敏感性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更容易受到亲子冲突的影响, 这为深入理解个体多重敏感性因素与家庭环境交互影响儿童发展提供了证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积极共同经历促进师生关系的机制:情感联结的中介作用
    丁玉婷, 张畅, 李冉冉, 丁文宇, 朱静, 刘伟, 陈宁
    2023, 55 (5):  726-739.  doi: 10.3724/SP.J.1041.2023.00726
    摘要 ( 7510 )   HTML ( 589 )  
    PDF(826KB) ( 11049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基于问卷调查、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考察积极共同经历对青少年师生关系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积极共同经历正向影响师生关系, 且不同类型经历(回忆、想象、样例)均凸显促进作用; (2)积极情感联结在积极共同经历影响师生关系中存在稳定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初步提出“共同经历关系效应模型”, 推进了师生关系影响机制的研究, 具有良好的生态学效度和实际的教育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抑郁症的人格类型及其脑功能连接基础
    李彧, 位东涛, 邱江
    2023, 55 (5):  740-751.  doi: 10.3724/SP.J.1041.2023.00740
    摘要 ( 5022 )   HTML ( 230 )  
    PDF(2489KB) ( 747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研究采用功能随机森林的方法, 将聚类过程与抑郁症诊断相结合, 分别在抑郁症和控制组中识别了人格类型(神经质和外向性的组合), 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人格类型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抑郁症以高神经质和低外向性趋势的个体为主, 但同样有低神经质和高外向性趋势的个体。控制组样本则以低神经质和高外向性个体为主。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结果显示:在不考虑人格亚型的情况下, 抑郁症和控制组在杏仁核/海马/脑岛−边缘网络/默认网络/控制网络的功能连接上均无显著差异。在纳入聚类分析所划分的亚型进行统计后, 多种人格类型在左侧杏仁核/脑岛−边缘网络(以眶额皮质区域为主)的功能连接强度上呈现出显著差异。本研究基于个人视角识别的抑郁症人格类型更符合现实情况与个体认知模式, 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并且其功能连接的差异对理解抑郁症异质性提供了神经层面的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竞争受害感的影响及其机制
    邓洵, 龙思邑, 沈依琳, 赵欢欢, 贺雯
    2023, 55 (5):  752-765.  doi: 10.3724/SP.J.1041.2023.00752
    摘要 ( 1801 )   HTML ( 134 )  
    PDF(757KB) ( 2193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研究基于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 以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竞争受害感的影响及机制。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证明了医患群体间存在竞争受害感; 实验1采用共同内群体认同的操作范式, 发现共同内群体认同能够有效减少医患双方的竞争受害感; 实验2A进一步发现, 权力需要在医方和患方共同内群体认同和竞争受害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而道德需要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实验2B采用更接近社会现实情境的重新范畴化范式, 结果显示共同内群体认同的主效应不显著, 但与群体身份的交互作用显著, 仅医方权力需要的中介路径成立。本研究揭示了共同内群体认同不仅能够直接降低医患双方的竞争受害感, 而且可以通过减少权力需要进一步降低竞争受害感, 从群际角度为缓和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切忌班门弄斧?低估在评价者擅长领域展现能力的好处
    邱天, 江南, 陆静怡
    2023, 55 (5):  766-780.  doi: 10.3724/SP.J.1041.2023.00766
    摘要 ( 4326 )   HTML ( 247 )  
    PDF(862KB) ( 603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人需要展现自己以脱颖而出, 常常预测在他人擅长领域展现能力会暴露缺点导致差评, 因而忌讳班门弄斧。然而这种预测准确吗?8项研究(N = 1, 888)要求候选人选择在评价者擅长或不擅长领域展示能力, 要求评价者从班门弄斧和不班门弄斧者中择一录取, 发现候选人低估班门弄斧所得评价。导致此预测偏差的原因是, 评价者依据提及其擅长领域时的自豪感决策, 故给班门弄斧者好评, 候选人依据能力是否容易被看清来选择领域, 担心班门弄斧暴露缺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命史策略框架下时间焦点对内隐时空映射的影响
    王悦, 王晓玉, 宋莹, 李莹
    2023, 55 (5):  781-791.  doi: 10.3724/SP.J.1041.2023.00781
    摘要 ( 2258 )   HTML ( 183 )  
    PDF(681KB) ( 2848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时间焦点是塑造内隐时空映射的关键因素, 但不同生命史策略个体的时间取向差异是否影响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以及二者如何交互影响内隐时空映射尚不清晰。本文通过3个研究考察不同生命史策略个体的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偏好, 并进一步探讨生命史策略和时间焦点如何对内隐时空映射起作用。研究1发现快生命史策略个体不存在时间焦点偏好, 慢生命史策略个体偏好未来焦点。研究2发现快生命史策略个体的内隐时空映射方向没有明显偏好, 而慢生命史策略个体偏好“未来在前”的内隐时空映射。研究3发现干预时间焦点可以塑造快生命史策略个体的内隐时空映射, 但对慢生命史策略个体内隐时空映射的影响甚微。整个研究从进化适应性角度证明生命史策略能够影响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 并发现时间焦点假设的影响具有边界条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员工积极主动行为的组态效应:基于过程的视角
    李丽源, 高祥宇, 郑晓明
    2023, 55 (5):  792-811.  doi: 10.3724/SP.J.1041.2023.00792
    摘要 ( 2245 )   HTML ( 187 )  
    PDF(1374KB) ( 271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积极主动行为是一个既包含外显实施行为, 又包含内在思维活动的行动过程。然而过往的文献却忽视了思维活动对积极主动行为有效性的影响。本文基于过程的视角, 运用组态的思想和方法, 研究了积极主动过程中的4个元素(预想、计划、实施和反思)对员工工作绩效和情绪耗竭的组态效应, 并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和员工感知的领导信任对这种组态效应的影响, 以及上述组态的增量效应。运用fsQCA方法和回归分析, 本文发现:1)仅有高水平的实施并不能充分地带来高工作绩效; 2)无论环境不确定性是高还是低, 4个元素都高(低)的组态, 均可带来高(低)工作绩效; 3)在环境不确定性高时, 无论实施水平是高还是低, 高水平的预想、计划和反思足以带来高水平的工作绩效; 4)仅有高水平的实施, 而预想、计划和反思处于低水平, 会带来高情绪耗竭; 5)当员工感知到领导高度信任自己时, 无论实施水平是高还是低, 高水平的预想、计划和反思会带来低情绪耗竭; 6)总体而言, 控制住个体差异和积极主动过程中各元素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后, 组态仍能预测结果变量, 而各单独元素不再能够预测结果变量。最后, 本文讨论了上述研究发现对于积极主动行为的理论价值和管理实践的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员工愤怒表达对领导力涌现的影响:温暖和能力感知的中介作用以及愤怒道歉的弥补作用
    蒋旭婷, 吴小玥, 范雪灵, 贺伟
    2023, 55 (5):  812-830.  doi: 10.3724/SP.J.1041.2023.00812
    摘要 ( 3326 )   HTML ( 303 )  
    PDF(873KB) ( 4123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和内隐领导理论, 本研究探讨了员工的愤怒表达类型对其领导力涌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并提出愤怒表达之后的弥补策略, 从而把愤怒表达对领导力的影响从纵向领导力拓展至横向领导力。研究1 (N = 279)采用情景实验法, 设计2 (愤怒表达类型:合理愤怒表达vs.越轨愤怒表达) × 2 (愤怒道歉:是vs.否)和抑制愤怒5个情景; 研究2 (N = 200)采用关键事件法, 调查真实的员工发怒事件。研究3 (N = 354)通过3 (愤怒表达类型:间接愤怒vs.合理愤怒表达vs.越轨愤怒表达) × 2 (愤怒原因:利他vs.自利)和暗自愤怒7个情景的情景实验重复验证了研究2的结论, 并探讨了研究1和2结论不一致可能的原因, 但未发现愤怒原因的调节作用; 研究4开发了愤怒表达类型的测量量表, 并通过问卷方式采集西方样本, 除重复验证前3个研究的结论外, 亦发现了合理愤怒表达相比于抑制愤怒的间接愤怒对能力感知的正向作用。通过4个研究得出结论:合理愤怒表达与越轨愤怒表达相比更有利于同事对表达者温暖和能力的感知进而更利于表达者的领导力涌现; 而与抑制愤怒相比, 得出的发现较为复杂。最后, 愤怒道歉会通过增加温暖感知而促进领导力涌现。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领导每日消极反馈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董念念, 尹奎, 邢璐, 孙鑫, 董雅楠
    2023, 55 (5):  831-843.  doi: 10.3724/SP.J.1041.2023.00831
    摘要 ( 3621 )   HTML ( 286 )  
    PDF(811KB) ( 4884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关于领导消极反馈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现有文献存在相互矛盾的观点。基于反馈干预理论, 采用经验取样法探讨不同目标导向个体对领导每日消极反馈的差异性反应, 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创造力水平。对来自95名被试716个观察值的多层次路径分析发现: 对高证明目标导向的员工而言, 领导每日消极反馈通过促进当晚问题解决反思, 提升了第二天的创造力。对高回避目标导向的员工而言, 领导每日消极反馈通过引发当晚情感反刍, 抑制了第二天的创造力。以上研究发现有助于全面揭示领导消极反馈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效应, 为领导力发展与组织创新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属亲领导非伦理行为的持续与消退:基于领导反应的视角
    付博, 彭坚, 梁潇杰, 陈丽芳, 于桂兰
    2023, 55 (5):  844-860.  doi: 10.3724/SP.J.1041.2023.00844
    摘要 ( 1820 )   HTML ( 96 )  
    PDF(883KB) ( 2148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下属做出亲领导非伦理行为后, 该行为究竟会持续还是消退?本研究以领导“报”为切入点, 检验领导反应(感激驱动的资源回报与愧疚驱动的惩罚)在下属亲领导非伦理行为持续与消退中的关键作用。情景模拟实验(研究1, N = 120)结果表明, 当领导正直水平较低时, 亲领导非伦理行为诱发领导感激之情与资源回报, 进而导致下属的后续亲领导非伦理行为增加; 然而, 当领导正直水平较高时, 亲领导非伦理行为诱发领导愧疚之情与惩罚行为, 进而导致下属的后续亲领导非伦理行为减少。为提高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 本文开展了两项互补的实地问卷调查, 即四轮问卷调查(研究2, N = 277)与持续2周的日记调查(研究3, N个体内 = 733, N个体间 = 87), 再次重复支持了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从领导反应视角拓展了学界对下属亲领导非伦理行为的认识与理解。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