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4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7-01-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中国当代大学生情感素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卢家楣;刘伟;贺雯;王俊山;陈念劬;解登峰
    2017, 49 (1):  1-16.  doi: 10.3724/SP.J.1041.2017.00001
    摘要 ( 9114 )   PDF(625KB) ( 1861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在情感素质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大学生情感素质问卷》(内含6个分问卷), 并对全国3类地区14座城市100所大学的11982名大学生进行首次大规模情感素质调查。结果发现: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是适合研究大学生情感素质的原创性的有效测评工具; 大学生情感素质具有2层面6大类33种情感的结构, 呈现丰富情感, 且总体发展水平尚好, 其中道德、生活情感发展水平较高, 人际、审美、理智情感和情绪智力等相对较低; 男女大学生之间和本专科大学生之间存在情感素质的结构性差异; 有获奖经历、学业自评高及无负性生活事件的大学生情感素质水平较高;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舆论的关注、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自我高要求、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6岁幼儿经济博弈中的信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李婷玉;刘黎;朱莉琪
    2017, 49 (1):  17-27.  doi: 10.3724/SP.J.1041.2017.00017
    摘要 ( 2814 )   PDF(536KB) ( 469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幼儿是否在博弈任务中表现出对陌生人的信任行为, 同时考察可能对幼儿的信任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体认知因素(观点采择)和环境因素(负性反馈和代际传递)。研究对189名4~6岁幼儿及其家长进行多种任务的测量。实验一通过修订Evans和Krugger (2011)的信任博弈任务,考察幼儿在匿名信任博弈中的信任行为, 结果发现与4岁幼儿相比, 6岁幼儿对他人的信任更低; 实验二考察了幼儿信任的影响因素, 结果发现, 幼儿在得到负性反馈结果后再次进行信任博弈任务时, 他们对他人的信任比前次有所降低, 6岁幼儿对他人返还数量的预期比4岁幼儿下降程度更大; 6岁幼儿的信任行为(第一次给出意愿)与观点采择能力显著相关; 6岁幼儿的信任水平与家长的信任水平显著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
    曹衍淼;王美萍;曹丛;纪林芹;张文新
    2017, 49 (1):  28-39.  doi: 10.3724/SP.J.1041.2017.00028
    摘要 ( 1724 )   PDF(425KB) ( 2802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与DNA分型技术, 对1063名青少年(初次测评年龄为12.32 ± 0.47岁, 50.3%女生)进行间隔2年的追踪调查, 考察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同伴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发现, TaqIA多态性与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均对男青少年抑郁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携带A2A2基因型的男生中, 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抑郁水平, 而在携带A1等位基因的男生中, 同伴侵害对抑郁无预测作用。此外, TaqIA多态性与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对女生抑郁均无显著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提示, 同伴侵害是一种重要的候选环境指标, 与TaqIA多态性交互影响青少年早期抑郁, 并且性别在这一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中起到重要的调节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期受虐经历与抑郁的元分析
    于增艳;赵阿勐;刘爱书
    2017, 49 (1):  40-49.  doi: 10.3724/SP.J.1041.2017.00040
    摘要 ( 4720 )   PDF(678KB) ( 7938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儿童期虐待亚类型与抑郁的关系。通过文献搜索与检查获得了31项研究和92个独立效应量, 共包含24283名被试。元分析表明儿童期虐待亚类型(心理虐待与忽视、性虐待、身体虐待与忽视)对抑郁障碍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心理虐待与忽视影响程度最高; 另外, 被试的年龄、性别可以调节儿童期虐待与抑郁的关系。这些结果表明了在预防和治疗儿童期不良经历对抑郁影响时, 尤其要关注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消极影响, 且应给予青少年群体、女性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对攻击行为的长期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张林;刘燊;徐强;吴晓燕;杨梦圆
    2017, 49 (1):  50-59.  doi: 10.3724/SP.J.1041.2017.00050
    摘要 ( 3077 )   PDF(475KB) ( 624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以850名大学生为被试, 探讨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考察攻击性信念的中介作用和人际信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对攻击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2)攻击性信念在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3)攻击性信念的中介作用会受到人际信任的调节。对于低人际信任个体, 攻击性信念起部分中介作用; 对于高人际信任个体, 攻击性信念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对攻击行为只有直接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刘庆奇;牛更枫;范翠英;周宗奎
    2017, 49 (1):  60-71.  doi: 10.3724/SP.J.1041.2017.00060
    摘要 ( 5164 )   PDF(495KB) ( 8963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为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在社会比较理论和乐观的保护性作用的视角下, 采用问卷法对12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自尊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但能通过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自尊; (2)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不仅能够直接负向预测自我概念清晰性, 还能通过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对其产生影响; (3)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效应受到乐观的调节, 相对于乐观水平高的个体, 间接效应在乐观水平低的个体中更为显著; (4)此外, 在乐观水平高的个体中, 上行社会比较对自尊的负向预测作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自尊之间的中介作用都不显著, 但是上行社会比较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负向预测作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在被动性使用与自我概念清晰性之间的中介作用仍然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对自尊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对维护与促进个体自我概念健康发展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质过剩感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情绪路径
    陈颖媛;邹智敏;潘俊豪
    2017, 49 (1):  72-82.  doi: 10.3724/SP.J.1041.2017.00072
    摘要 ( 2685 )   PDF(546KB) ( 422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研究从员工情绪以及情绪调节的视角, 考察了资质过剩感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534名企事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员工的资质过剩感对其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 工作愤怒在资质过剩感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对员工资质过剩感与其工作愤怒的正向关系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认知重评方式有助于缓解资质过剩感对愤怒以及组织公民行为的消极影响, 而表达抑制方式的调节作用恰恰相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了情绪调节在工作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 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任氛围、内部人身份认知与员工角色内绩效:中介的调节效应
    屠兴勇;张琪;王泽英;何欣
    2017, 49 (1):  83-93.  doi: 10.3724/SP.J.1041.2017.00083
    摘要 ( 2674 )   PDF(413KB) ( 4659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虽然已有研究从逻辑上推理内部人身份认知在信任氛围与角色内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但却极少给出实证的结果。本研究基于角色认同理论和自我认知理论, 以31家生产型企业的330员工为调查对象, 从心理安全感的视角对信任氛围是否以及如何通过内部人身份认知影响角色内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信任氛围对员工角色内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2)内部人身份认知部分中介信任氛围对员工角色内绩效的影响; 3)心理安全感在信任氛围与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进一步, 4)心理安全感调节了内部人身份认知对信任氛围−角色内绩效中介作用。研究证明了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全新地解释了信任氛围对角色内绩效的作用机理, 对员工创新绩效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绩效要求与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
    陈默;梁建
    2017, 49 (1):  94-105.  doi: 10.3724/SP.J.1041.2017.00094
    摘要 ( 3255 )   PDF(524KB) ( 6289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通过确立较高的绩效目标以提升组织绩效被普遍认为是一项有效的管理措施。然而, 学术界对它的负面影响却缺乏研究。本文提出了高绩效要求将启动员工道德推脱机制为其随后进行的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开脱, 即道德推脱在高绩效要求与亲组织不道德行为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为了检验这一观点, 本研究提出两种不同效应的调节变量:感知的市场竞争正向调节变量之间的间接关系, 而道德认同则负向调节这一间接关系。通过对某零售企业225名员工的两阶段调查, 本研究提出的调节−中介模型获得了观察数据的支持。本研究的发现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发生的中介心理机制和边界条件, 指导管理者采取恰当的管理措施, 以期有效地管控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出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德领导与亲社会违规行为:双中介模型
    徐世勇;朱金强
    2017, 49 (1):  106-115.  doi: 10.3724/SP.J.1041.2017.00106
    摘要 ( 3446 )   PDF(473KB) ( 5552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尽管已有研究开始探讨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 但从领导风格角度探究亲社会违规行为的文献并不多见。本研究依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探讨了道德领导对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通过对241名员工两时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道德领导对亲社会违规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心理安全感和工作自主性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 冒险特质调节了工作自主性与亲社会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揭示了道德领导影响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的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 这对提升组织管理效率, 引导组织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横向交往还是纵向交往? ——工具性交往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王颂
    2017, 49 (1):  116-127.  doi: 10.3724/SP.J.1041.2017.00116
    摘要 ( 2263 )   PDF(529KB) ( 347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文提出了组织内员工社会资本的构建过程, 探究了员工工具性交往的风格, 并检验了横向交往和纵向交往两种工具性交往对员工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1通过对20位管理者和员工的访谈分析, 阐述了横向交往和纵向交往两种工具性交往风格, 初步构建了社会资本构建过程的理论框架, 研究2基于对12个部门整体网络数据的回归分析, 进一步验证了两种工具性交往对网络中心性的影响。回归分析显示, 横向交往对员工的网络中心性具有正向的作用; 横向交往调节了纵向交往对网络中心性的倒U型影响。即, 当员工表现出横向交往以及适度的纵向交往时, 员工的网络中心性最高。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中的员工社会资本形成机制, 并对如何构建和谐有效的员工关系具有较强的实践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人性本真性的拟人化广告的负面情绪与态度 ——愧疚感的中介作用
    刘笛;王海忠
    2017, 49 (1):  128-137.  doi: 10.3724/SP.J.1041.2017.00128
    摘要 ( 3077 )   PDF(454KB) ( 4987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通常来说, 商业活动中的拟人化设计可以起到增加亲切感、提升产品评价和增加购买意愿作用。然而, 产品广告中不恰当的拟人化设计所引发的负面情绪和态度却很少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本文以食物广告的拟人化设计为研究背景, 发现广告中对食用对象进行不恰当的拟人化设计会让人产生愧疚感, 进而对广告态度产生负面态度。更进一步, 本文表明这种负面效应只发生在感知该拟人化对象的人性本真性高的情况。当消费者不相信拟人化对象真的会拥有人性(本真性低)时, 拟人化广告并不会给人们带来明显的负面情绪和态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学报》2016年度审稿专家名录
    编辑部
    2017, 49 (1):  141-142. 
    摘要 ( 1182 )   PDF(166KB) ( 2517 )  
    English Version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