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2年, 第4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2-05-2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证据
    莫雷,王瑞明,冷英
    2012, 44 (5):  569-584. 
    摘要 ( 1462 )   PDF(369KB) ( 2830 )  
    English Version
    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界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领域, 形成了建构主义理论、最低限度假设理论和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等派别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理论争议的焦点在于自然阅读是主动的、积极的、目标策略驱动的过程, 还是被动的、消极的、自动的过程。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心理学界有关文本阅读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提出并对文本阅读的主要争议进行了整合。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文本的自然阅读过程是连贯阅读与焦点阅读的双加工过程。文本阅读中读者所阅读的材料特点不同, 引发的阅读信息加工活动也不同, 而不同性质的阅读过程, 又会引发不同的推理整合, 从而会建构不同类型的文本表征。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并获得了很多实验证据的支持。当然,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理论, 其中的有些观点还需要进一步检验。在未来的文本阅读研究领域, 有很多问题还需要研究者进一步关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言语声音影响汉语听者言语声音的知觉
    刘文理,乐国安
    2012, 44 (5):  585-594. 
    摘要 ( 1004 )   PDF(400KB) ( 1708 )  
    English Version
    采用启动范式, 以汉语听者为被试, 考察了非言语声音是否影响言语声音的知觉。实验1考察了纯音对辅音范畴连续体知觉的影响, 结果发现纯音影响到辅音范畴连续体的知觉, 表现出频谱对比效应。实验2考察了纯音和复合音对元音知觉的影响, 结果发现与元音共振峰频率一致的纯音或复合音加快了元音的识别, 表现出启动效应。两个实验一致发现非言语声音能够影响言语声音的知觉, 表明言语声音知觉也需要一个前言语的频谱特征分析阶段, 这与言语知觉听觉理论的观点一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非注意盲中的分心物加工机制:是否存在抑制
    闫晓倩,刘冰,张学民,魏柳青,赵霞
    2012, 44 (5):  595-604. 
    摘要 ( 970 )   PDF(445KB) ( 1622 )  
    English Version
    系统考察在控制目标与非目标颜色特征属性的条件下, 动态非注意盲中视觉系统是否存在对分心物的抑制机制。实验一为基线实验, 将目标与非目标设置为相同的白色圆形, 考察被试对不同颜色特征(白色或者黑色)新异刺激的觉察情况; 实验二和实验三通过改变目标与非目标的颜色特征, 进一步探讨视觉系统对分心物(包括非目标和新异刺激)的抑制机制。结果发现, 视觉系统对干扰目标追踪(并计数)任务的分心物均产生抑制作用, 并且不同颜色特征的分心物受到的抑制作用不同, 与目标颜色特征相同的分心物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大, 相应新异刺激的觉察率低; 与目标颜色特征区分明显的分心物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小, 相应新异刺激的觉察率较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习得性空间联结的迁移依赖于语义工作记忆
    王力,陈安涛
    2012, 44 (5):  605-613. 
    摘要 ( 936 )   PDF(321KB) ( 1528 )  
    English Version
    采用练习迁移范式与双任务范式相结合的设计来探讨练习所习得的空间联结在工作记忆中如何表征。被试先进行不一致空间的刺激—反应映射练习任务, 五分钟后, 随机迁移到单任务(Simon任务)或者双任务(Simon任务+语义工作记忆负荷任务或空间工作记忆负荷任务)。结果发现:不一致的练习能使单任务出现反转的Simon效应, 但语义工作记忆负荷会使反转的Simon效应消失, 而空间工作记忆负荷却对反转的Simon效应没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练习产生的空间联结依赖于语义工作记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评价性条件反射效应:无条件刺激的呈现时长、效价强度与关联意识的作用
    赵显,李晔,刘力,曾红玲,郑健
    2012, 44 (5):  614-624. 
    摘要 ( 1104 )   PDF(400KB) ( 1548 )  
    English Version
    以真实商标图案为条件刺激, 情绪图片为无条件刺激, 探索无条件刺激呈现时长、效价强度与关联意识对评价性条件反射效应的影响。实验通过结合四图再认测验与基于项目分析, 对关联意识的作用进行了详细探讨。结果表明, 评价性条件反射效应只发生在无条件刺激长呈现水平与无条件刺激强效价水平; 评价性条件反射效应的产生需要基于被试的关联意识。关联意识在呈现时长(效价强度)与评价性条件反射效应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果不支持评价性条件反射的内隐错误归因机制及联想-命题评价模型的相关论断, 部分支持命题性解释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领域项目间联结记忆中项目提取和关系提取的分离: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梁九清,郭春彦
    2012, 44 (5):  625-633. 
    摘要 ( 750 )   PDF(456KB) ( 1314 )  
    English Version
    使用ERPs技术, 探讨跨领域项目间联结记忆中项目提取和关系提取的差异。学习阶段, 系列呈现面孔-事件动词材料, 让被试识记面孔、事件动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测验阶段, 要求被试对成对刺激进行“相同”、“重组”或“新”判断。结果发现:提取阶段, 刺激呈现后约200 ms, “相同”、“重组”和“新”3种条件下的ERPs开始出现分离, 存在“相同/新”、“重组/新”和“相同/重组”三类新旧效应。在200~300 ms, “相同/新”和“重组/新”两类新旧效应表现在前额和额区皮层; 在300~500 ms, 这两类新旧效应广泛地分布在从前到后各个脑区皮层; 在500~700 ms, “相同/新”新旧效应出现在额-顶区皮层, 而无“重组/新”新旧效应; 在700~1400 ms, 这两类新旧效应发生在前额和额区皮层; 在上述4个时段, “相同/重组”关系新旧效应都发生在额中-中央-顶区皮层。从这些结果可以推知:跨领域项目间联结再认中, 项目新旧效应和关系新旧效应同时出现, 但是关系提取比项目提取较晚完成; 额中-中央-顶区皮层关系新旧效应反映了对项目间关系的回忆加工; 而700 ms以后, 前额、额区皮层新旧效应可能反映了项目之间关系提取过程的执行加工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岁儿童的类别学习能力:类别表征、注意和分类策略
    刘志雅,宋晓红,Carol A. Seger
    2012, 44 (5):  634-646. 
    摘要 ( 1403 )   PDF(371KB) ( 2063 )  
    English Version
    探讨了6岁儿童的类别学习能力、类别表征和分类策略。62名儿童参加了实验, 实验1采用了“5/4模型”类别结构, 实验2采用了“3/3类别结构”。结果发现:6岁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类别学习能力; 相对于原型表征, 6岁儿童更倾向于进行样例表征; 6岁儿童在注意上具有定位在高典型性特征维度上的能力, 但不具备定位在区分性特征维度上的能力; 在类别学习策略上主要采用单维度分类策略和规则加例外的分类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
    范兴华,方晓义,刘杨,蔺秀云,袁晓娇
    2012, 44 (5):  647-663. 
    摘要 ( 2002 )   PDF(510KB) ( 4308 )  
    English Version
    采用整群取样方法对选自北京市的116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 考察社会支持、社会认同在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整体上并不明显, 其社会文化适应状况整体良好; 歧视知觉对社会文化适应有显著负向预测性(β=-0.39, p<0.001); 在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的负向预测关系中, 社会支持起部分中介作用, 城市认同有增强作用, 老家认同有缓冲作用;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受到城市认同、老家认同的调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辛自强,张梅,何琳
    2012, 44 (5):  664-679. 
    摘要 ( 3033 )   PDF(564KB) ( 6802 )  
    English Version
    自恢复高考至今, 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 这一历史时期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变化呢?本研究对1986至2010年间237项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进行了横断历史的元分析, 以考察这些研究(被试为30多万名大学生)所测心理问题的9个因子得分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SCL-90各因子均值与年代之间均呈负相关, 年代可以解释9个因子4%至36%的变异; 25年来9个因子均值分别下降了1%至13%, 其中偏执、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变化较明显。这说明25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减少, 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逐步提高。(2)25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主要体现在大学一年级以上的学生上, 而且重点大学学生(较之非重点大学)、城市生源学生(较之农村)、男生(较之女生)的心理健康改善更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基于目标矛盾理论模型
    翁春燕,陈红,朱岚
    2012, 44 (5):  680-689. 
    摘要 ( 1528 )   PDF(333KB) ( 4024 )  
    English Version
    采用点探测变式探讨了120名成功和失败女性限制性饮食者对两类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机制。结果发现, 当只启动享乐目标时, 成功的限制者存在对美味食物线索的注意回避, 失败的限制者存在对美味食物线索的注意脱离困难; 当相继启动享乐目标和节食目标时, 成功和失败两类限制者均存在对美味食物线索的注意回避, 但失败者仍然存在注意脱离困难。从目标矛盾模型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性情绪抑制对社会决策行为的影响
    王芹,白学军,郭龙健,沈德立
    2012, 44 (5):  690-697. 
    摘要 ( 2678 )   PDF(333KB) ( 6185 )  
    English Version
    利用心理生理实验法, 通过将情绪抑制操作引入最后通牒博弈实验范式, 探讨负性情绪抑制的主观情绪体验、生理反应及其对社会决策行为的影响。以40名大学生为被试, 采用MP150型16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皮肤电反应和心率。实验为2 (组别:情绪抑制组、自然观看组) × 2 (性别:男、女) × 2 (博弈对手:人、计算机) × 4 (分配方案:¥5:¥5、¥7:¥3、¥8:¥2、¥9:¥1)的混合设计, 其中组别和性别为被试间因素, 博弈对手和分配方案为被试内因素。结果发现:(1)对负性情绪进行抑制没有减少被试相应的主观体验, 情绪抑制使皮肤电反应性增强; (2)负性情绪抑制的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不存在性别差异; (3)在面对不公平的分配方案时, 情绪抑制组被试比自然观看组更倾向于拒绝接受。结果表明在最后通牒博弈中,情绪抑制影响回应者的行为反应,使他们更倾向于做出不理智的决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品牌名称暗示性对消费者决策选择的影响:认知需要和专业化水平的调节作用
    孙瑾,张红霞
    2012, 44 (5):  698-710. 
    摘要 ( 2155 )   PDF(517KB) ( 5766 )  
    English Version

    品牌管理者最首要的决策就是选择一个好记的或有意义的品牌名字。由于任何特征的品牌名字都必须借助消费者的认知差异来实现真正的差异化, 因此, 从消费者认知特点出发研究暗示性品牌名字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意义。本文通过3个实验, 分别验证了消费者认知需要和专业化水平对品牌名称暗示性与决策选择的调节作用。方差分析发现:低专业化水平的消费者更倾向于根据暗示性的品牌名字做出决策, 而高专业化水平的消费者则不受品牌名称暗示程度的影响。此外, 低认知需要的消费者比较喜欢暗示性的品牌名字, 而对于高认知需要的消费者来说, 品牌名字的暗示性程度不会对其决策过程产生影响。最后, 研究结果揭示了专业化水平和认知需要对暗示性品牌名字效果发挥具有交互作用。对于具有高专业化水平的消费者来说, 无论他们处于低认知需要还是高认知需要, 品牌名字的暗示程度都不会影响他们的态度形成。相反地,对于具有低专业化水平的消费者来说, 无论是低认知需要还是高认知需要均倾向于暗示性的品牌名字。而对于专业化程度中等的消费者而言, 暗示性品牌名字效用的发挥则取决于其处理信息的动机—认知需要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