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4年, 第46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4-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汉语元音对声调感知边界的影响
    郑秋晨
    2014, 46 (9):  1223-1231.  doi: 10.3724/SP.J.1041.2014.01223
    摘要 ( 1615 )   PDF(1161KB) ( 3243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项研究基于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感知具有范畴性这一结论(Wang, 1976), 以普通话中6个单元音(/a//?//F//i//u//y/, 即拼音a、o、e、i、u、ü)阴平(T1)到阳平(T2)调的连续统(continuum)为实验语料, 用专业语音学软件Praat合成连续统语音样本, 对20名平均年龄为22.90岁的普通话母语者进行声调感知实验, 即让被试对所听刺激进行T1或T2的二选一鉴别测试(identification test), 从而探究单元音的内在音高(intrinsic pitch)与声调感知边界(boundary)的关系。本文借鉴Wang (1976)和Peng等(2010)对元音/i/声调连续统的合成方法, 使声调感知研究拓展到普通话中除/i/之外的其他5个单元音, 对以上两项研究起到一定的对照作用。研究发现, 元音会对T1到T2的声调范畴感知边界位置产生影响, 低元音/a/的内在音高较低, 其边界位置亦始终低于其他元音, 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结果证明, 内在音高会对感知边界产生影响, 从而支持了Ohala和Eukel (1976)的“舌位拉伸”假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语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
    章玉祉; 张积家
    2014, 46 (9):  1232-1241.  doi: 10.3724/SP.J.1041.2014.01232
    摘要 ( 1425 )   PDF(473KB) ( 274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采用启动条件下的词汇命名和图片命名范式, 探讨在汉语言语产生中词长效应的产生机制, 考察概念激活、词条提取和语音编码对词长效应的影响。实验1和实验2表明, 词条提取过程并不影响在词汇命名中的词长效应, 支持多词素词整词通达表征的理论。实验3显示, 概念激活和语音编码共同影响在图片命名中的词长效应, 被试对长词的命名时间显著地长于对短词的命名时间, 对下属水平概念的词汇提取显著地慢于对基本水平概念的词汇提取。研究结果支持多词素词语音编码的序列性和基本水平类别优先习得的观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声旁语音信息对形声字加工的影响——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
    迟慧;闫国利;许晓露;夏萤;崔磊;白学军
    2014, 46 (9):  1242-1260.  doi: 10.3724/SP.J.1041.2014.01242
    摘要 ( 1039 )   PDF(1217KB) ( 318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与拼音文字不同, 汉字是形义结合更紧密的文字, 因此语音信息在语义通达中的作用一直是汉语加工研究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形声字作为汉字的主体(80%), 其声旁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字的语音信息, 本文通过两项眼动研究考察了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形声字的声旁语音信息对形声字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 当声旁在右或声旁在下时, 省前与略后条件没有显著差异, 甚至出现差异的逆转, 也就是说当略后的笔画中包含声旁时, 亚词汇层面的声旁语音信息会影响到“笔画顺序效应”, 实验结果说明声旁的语音信息对形声字的加工起到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文阅读中副中央凹语义信息的提取:来自ERPs的证据
    张文嘉;李楠;关少伟;王穗苹
    2014, 46 (9):  1261-1270.  doi: 10.3724/SP.J.1041.2014.01261
    摘要 ( 849 )   PDF(699KB) ( 182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书面语言阅读过程中, 关于读者能否提取预视词汇的语义信息, 以往的研究仍有争议。鉴于边界技术在研究该问题时具有无法严格控制预视词呈现时间等一些局限性, 近年来有研究者利用ERPs技术结合伴侧RSVP范式对拼音语言中的语义预视效应进行研究。本研究首次将这一方法应用到中文句子阅读中, 并对实验材料进行了更严格的控制, 保证关键屏(目标名词位于右侧副中央凹处)内容在实验条件间完全相同, 避免以往类似研究中关键词自身属性信息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ERPs数据分析发现, 在关键屏呈现后, 语义违背相比合理条件诱发了更大的N400成分, 而关键后屏(目标名词位于中央凹处)呈现后, 两种条件间的N400成分无显著差异。该结果支持中文句子阅读中预视词汇语义信息可以得到提取, 并参与随后的语义整合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觉负载影响注意选择和冲突解决的系列效应
    刘英杰;郭春彦;魏萍
    2014, 46 (9):  1271-1280.  doi: 10.3724/SP.J.1041.2014.01271
    摘要 ( 1202 )   PDF(491KB) ( 266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研究考察了无关侧抑制项引起的侧抑制效应如何受到当前试次知觉负载和先前试次知觉负载与目标?侧抑制项关系的交互影响。被试在视觉搜索集中搜索目标朝向刺激(水平或竖直朝向)并作辨别反应, 非目标项在低负载条件下彼此朝向一致, 在高负载条件下彼此朝向不一致。在搜索集的左侧或右侧存在一个与当前目标一致或不一致的无关侧抑制项(flanker)。结果发现, 整体上, 在当前试次低负载条件下会产生较大的干扰效应, 而在当前试次高负载下无干扰效应。此外, 先前试次(trial n-1)为高负载条件时, 当前试次(trial n)出现了典型的知觉负载效应, 即低负载条件干扰效应较大, 高负载条件无干扰效应。但是, 先前试次为低负载条件时, 当前试次的干扰效应大小受到先前试次冲突解决状态的影响。先前试次为低负载条件且目标?无关侧抑制项不一致时, 下一试次低负载条件的侧抑制效应显著减小, 与高负载条件没有差异; 反之, 先前试次为低负载且目标?侧抑制项一致条件时, 下一试次低负载条件的侧抑制效应显著增大。先前试次为低负载条件时, 完成了知觉加工的侧抑制项或者引发了冲突效应(不一致条件), 或者促进了对目标的反应(一致条件), 造成不同的注意选择和冲突解决状态, 显著影响了下一试次的行为表现。这说明, 注意选择与冲突控制过程是动态变化的, 除了受到当前试次知觉负载的影响, 也受到先前试次注意选择和冲突解决状态的调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索类型对阈下注视线索效应的影响
    陈艾睿;董波;方颖;于长宇;张明
    2014, 46 (9):  1281-1288.  doi: 10.3724/SP.J.1041.2014.01281
    摘要 ( 1535 )   PDF(675KB) ( 2552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实验结合连续闪烁抑制范式和线索化范式, 通过操纵直视面孔和斜视面孔的呈现方式, 考察了动静线索类型对注视线索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线索在阈上条件都能产生注视线索效应, 且动态线索诱发的效应更大; 无意识条件下有且仅有动态注视线索能诱发注视线索效应。这说明眼睛运动是产生阈下注视线索效应的必要条件; 眼睛运动会增强阈上注视线索效应, 静态注视线索效应依赖于意识。研究结果支持了社会知觉与心理理论交互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想象环境的空间更新
    肖承丽;刘传军
    2014, 46 (9):  1289-1300.  doi: 10.3724/SP.J.1041.2014.01289
    摘要 ( 904 )   PDF(842KB) ( 1573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学界传统上将空间更新定义为个体随着身体运动对其所处真实环境空间表征的自动更新过程, 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个体还可以对想象环境进行空间更新, 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实验1被试站在场景内学习物体空间位置之后, 保持学习朝向直线走到测试位置。其中, 0度组保持学习朝向站立, 180度组原地转动180度, 面对学习朝向的相反方向站立。两组被试均想象自己仍然站在学习位置, 面对学习朝向。然后被试旋转90度, 从3个想象朝向(记忆一致朝向、感觉运动一致朝向和不一致朝向)完成空间判断任务。结果发现0度组记忆一致朝向和感觉运动一致朝向成绩均优于不一致朝向, 而180度组无此优势。实验2被试从学习空间移动到测试空间过程中被迷向, 其他条件与实验1的180度组相同。但是, 实验2被试在记忆一致朝向和感觉运动一致朝向的成绩均优于不一致朝向。结果证明人们可以通过对在线空间表征进行想象平移或将离线记忆与空间更新系统相联结两种方式, 对想象环境进行空间更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合作行为
    李晶;朱莉琪
    2014, 46 (9):  1301-1316.  doi: 10.3724/SP.J.1041.2014.01301
    摘要 ( 2265 )   PDF(987KB) ( 5214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合作行为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 对儿童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而孤独症儿童的典型特征是社会功能存在缺陷, 从而导致合作行为的缺乏。以往研究未能就孤独症儿童在不同合作任务类型中的表现做出区分, 本研究采用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和合作性工具任务比较了6~12岁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发展儿童在不同任务中的合作行为。结果显示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在囚徒困境中的合作行为没有显著差异, 然而, 他们在工具性任务中表现出比正常儿童更低水平的合作行为。这说明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在对认知能力有不同要求的合作任务中的表现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行为表征水平与心理距离间不具自动化联接特性:来自图片-词汇Stroop范式的实验证据
    张锋;申之美
    2014, 46 (9):  1317-1330.  doi: 10.3724/SP.J.1041.2014.01317
    摘要 ( 1279 )   PDF(1546KB) ( 2931 )  
    English Version

    基于建构水平理论基本假设的推论, 采用图片-词汇Stroop范式, 通过两组实验, 探讨了行为表征水平与心理距离间是否具有自动化联接特性的问题。实验结果一致表明:(1)无论是以词性判断速度为指标(实验1), 还是以词汇判断速度为指标(实验2), 对不同建构水平行为评价词汇的加工均不受词汇所在空间距离位置的影响, 说明行为表征水平的心理距离效应不具有自动化加工的特性, 而可能是意识性控制加工的产物; (2)无论是对于特质性词汇, 还是对于行动性词汇, 相对于近距离位置, 当其呈现于远距离位置时, 被试对其词性(实验1)和词汇(实验2)加工的速度均更快, 说明空间距离的延伸可促进对行为评价性词汇的加工绩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殷融; 叶浩生
    2014, 46 (9):  1331-1346.  doi: 10.3724/SP.J.1041.2014.01331
    摘要 ( 2571 )   PDF(1057KB) ( 574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不同水平上考察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 探讨了黑白视知觉对道德认知的影响。实验1a发现, 在词汇选择任务中被试倾向于判断白色希腊文词汇具有道德意义, 判断黑色希腊文词汇具有不道德意义。实验1b通过词性判断任务表明, 当道德词以白色呈现、不道德词以黑色呈现时被试的判断反应更快。实验2显示, 当将道德两难故事呈现在黑色背景上时, 相比于呈现在白色背景上, 被试会在道德评判任务中将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判断为更加不道德。实验3通过情境实验发现, 相比明亮环境, 在黑暗环境中完成实验的被试会更倾向于认为他人会不公正地对待自己。研究证明, 黑白颜色概念与道德概念的隐喻联结存在心理现实性, 黑白颜色刺激知觉会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作用, 且环境的亮度也会影响到人们对道德相关问题的认知判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签名对个体诚实度和道德感的影响
    李贺;莫雷;罗秋铃;莫然;俞梦霞;黎沛昕;衷禾
    2014, 46 (9):  1347-1354.  doi: 10.3724/SP.J.1041.2014.01347
    摘要 ( 2414 )   PDF(462KB) ( 518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探讨签名的位置以及是否预告签名信息对个体诚实行为的影响, 同时探究不同承诺形式对个体道德行为的调节作用, 从而揭示签名对个体道德行为影响的机制。实验1比较不同签名的位置与是否预告签名信息两种条件下, 被试在有奖抛掷骰子的游戏中的诚实性表现。结果发现, 当游戏前告知需要签名时, 签名位置对被试的诚实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而在游戏前不告知需要签名时, 上位签名的被试比下位签名的被试更倾向于做出诚实行为。实验2比较口头承诺方式与签名方式对个体诚实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 口头承诺与上位签名均能促使个体做出诚实行为。结果表明, 签名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影响, 是通过启动个体的自我认同感而实现的; 签名位置的效应, 实际上是由于启动的时段不同造成; 同时, 通过口头承诺的方式, 同样可以启动个体的自我认同感, 从而促进其实施道德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西方文化差异视角下领导?部属关系的结构模型
    任真;杨安博;王登峰;林颖
    2014, 46 (9):  1355-1377.  doi: 10.3724/SP.J.1041.2014.01355
    摘要 ( 1982 )   PDF(846KB) ( 475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视角, 采用本土化研究的思路, 构建并检验中国文化下领导?部属关系的结构模型。研究1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通过19人的访谈、284人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和1部文学著作的分析等3种途径, 经3轮条目分类, 建立了领导视角和部属视角各7个维度的领导?部属关系结构模型。研究2选取391人的领导样本和133人的领导?部属匹配样本, 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发现领导?部属关系是一个双视角、二阶四因素的结构。双视角是指领导视角和部属视角, 二阶因素是指领导?部属的积极关系和消极关系, 4个因素分别为关心支持、控制划派、忠诚贡献、抵触反对。与西方LMX-7量表相比, 本土化的领导?部属关系量表(LMR量表)在预测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指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该模型将西方研究对领导?部属“交换”的关注转换到对“关系”的关注上, 把仅对积极关系的关注扩展到对消极关系的关注上, 并发现了领导视角和部属视角各有不同的结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德型领导者得到了什么?道德型领导、团队平均领导?部属交换及领导者收益
    涂乙冬;陆欣欣;郭玮;王震
    2014, 46 (9):  1378-1391.  doi: 10.3724/SP.J.1041.2014.01378
    摘要 ( 1916 )   PDF(521KB) ( 522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道德型领导是新近提出的一种领导理论, 大量研究证实这种领导方式会对员工和组织带来积极影响。然而, 在领导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领导者从中获得了什么收益却较少受到关注。以50个工作团队的248名员工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考察了道德型领导与个体层次和团队层次上领导者收益的关系及其作用过程。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1)道德型领导对个体层次的员工对领导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 以及团队层次的团队绩效和领导者绩效均有显著正向作用; (2)团队平均领导?部属交换中介了道德型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的认知信任、情感信任以及团队绩效的关系, 但在道德型领导与领导者绩效关系间无显著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道德型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获得的“收益”以及团队层次社会交换的中介作用, 为道德型领导和团队社会交换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的交换价值和工资性质对其分配公平感的影响
    钟罗金;范梦; 陈琳;王靖;莫雷;昂晨;林俊贤;庞慧然
    2014, 46 (9):  1392-1399.  doi: 10.3724/SP.J.1041.2014.01392
    摘要 ( 966 )   PDF(337KB) ( 189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资源是每一个组织都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在组织资源分配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 即平均分配金钱往往会比平均分配特定商品让人感到更不公平。前人研究认为, 这是因金钱较之特定的商品具有更多交换价值导致的。3个实验对这一重要的心理现象进行了重新研究发现, 不仅交换价值影响资源分配的公平感, 而且资源的工资性质对其分配的公平感也有重要影响。这一发现丰富了Adams的公平理论, 同时也为组织更好地分配资源提供重要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影响因素:距离与形态
    刘源; 骆方; 刘红云
    2014, 46 (9):  1400-1412.  doi: 10.3724/SP.J.1041.2014.01400
    摘要 ( 1129 )   PDF(659KB) ( 3395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通过模拟研究, 考察潜类别距离和发展形态等因素对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的影响:(1)潜类别距离越大, 模型选择和分类效果越好。(2)混合模型的选择, 应以一定样本量(至少200)为前提, 首先考虑BIC选出正确的分类模型, 再通过熵值、ARI等选择分类确定性较高的模型。(3)多阶段的发展形态对正确模型的选择和分类的确定性均有一定程度影响。(4)潜类别距离和样本量越大, 参数估计精度越高。(5)在判断分类准确性的指标中, ARI的选择更偏向于真实的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