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21年, 第29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1-10-1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构想
    研究方法
    元分析
    研究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构想
    技术信任和领导信任对企业员工新技术接受的影响
    徐禕, 刘艺璇
    2021, 29 (10):  1711-1723.  doi: 10.3724/SP.J.1042.2021.01711
    摘要 ( 1629 )   HTML ( 177 )  
    PDF(839KB) ( 2354 )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新技术的采用对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如何使员工面对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信任并接受新技术是企业新技术推广的重要问题。现今学界虽已关注到信任在新技术采用这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但仍缺乏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特别是对于其内在心理机制的解释。为弥补这一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通过分析企业新技术推广情境下, 技术信任和领导信任对员工新技术接受的影响, 并引入了感知风险性与技术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 探寻信任影响的内在机制。此外, 还进一步探讨企业文化的调节作用, 从而建构信任与企业员工新技术接受的理论模型, 为企业新技术的推广提出合理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方法
    心理病理学网络理论、方法与挑战
    陈琛, 王力, 曹成琦, 李根
    2021, 29 (10):  1724-1739.  doi: 10.3724/SP.J.1042.2021.01724
    摘要 ( 2134 )   HTML ( 171 )  
    PDF(3075KB) ( 2997 )  

    对于精神障碍这一概念的理解, 传统DSM-ICD分类诊断系统和研究领域标准RDoC均基于潜变量视角, 认为精神障碍的症状由其潜在共同原因所致。这2种观点都忽略了症状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于分类和维度视角, Borsboom在2008年对精神障碍的概念化提出了的全新视角——心理病理学网络理论。此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症状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构成了精神障碍。基于心理病理学网络理论的网络分析方法, 主要以结合EBIC的glasso算法估计症状间的偏相关网络, 并通过网络中节点中心性与网络连接性等指标, 来考查精神障碍症状的不同特性。近几年来, 研究者发现心理病理学网络分析方法在对症状间因果关系的推断、核心症状的识别和网络结构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这些挑战为心理病理学网络理论与方法指明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脑电刺激在听觉语言加工研究中的应用
    马敏璇, 李文婕, 秦梦玲, 韦耀鸿, 谭倩宝, 沈路, 陈骐, 韩彪
    2021, 29 (10):  1740-1754.  doi: 10.3724/SP.J.1042.2021.01740
    摘要 ( 1247 )   HTML ( 68 )  
    PDF(2196KB) ( 1349 )  

    大脑电刺激是历史悠久但近年来才广泛应用在人类被试上的实验技术。通过对颅内刺激位点进行电刺激, 并分析引发的暂时性行为功能变化和记录位点的电位活动, 大脑电刺激技术可以揭示认知加工过程中脑区内的功能作用与脑区间的有效连接。通过对听觉语言加工过程相关的丘脑、听觉皮层、高级语言皮层进行电刺激, 现有研究发现了各个脑区的不同功能特点以及不同脑区间的信息传递机制, 为进一步探索听觉语言加工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变量追踪研究的模型整合与拓展:考察往复式影响与增长趋势
    刘源
    2021, 29 (10):  1755-1772.  doi: 10.3724/SP.J.1042.2021.01755
    摘要 ( 1346 )   HTML ( 64 )  
    PDF(1509KB) ( 1645 )  

    追踪研究当中, 交叉滞后模型可以探究多变量之间往复式影响, 潜增长模型可以探究个体增长趋势。对两类模型进行整合, 例如同时关注往复式影响与个体增长趋势, 同时可以定义测量误差、随机截距等变异成分, 衍生出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特质-状态-误差模型、自回归潜增长模型、结构化残差潜增长模型等。以交叉滞后模型和潜增长模型分别作为基础模型, 从个体间/个体内变异分解的角度对上述各类模型梳理, 整合出此类模型的分析框架, 并拓展建立“因子结构化潜增长模型(factor latent curve model with structured reciprocals)”作为统合框架。通过实证研究(早期儿童的追踪研究-幼儿园版, ECLS-K), 建立21049名儿童的阅读和数学能力的往复式影响与增长趋势。研究发现, 分离了稳定特质的模型拟合最优。研究也对模型建模思路和模型选择提供了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机截距潜在转变分析(RI-LTA)——个案自我转变与个案间差异的分离
    温聪聪, 朱红
    2021, 29 (10):  1773-1782.  doi: 10.3724/SP.J.1042.2021.01773
    摘要 ( 1861 )   HTML ( 71 )  
    PDF(745KB) ( 1595 )  

    传统的潜在转变分析属于单水平分析, 但其同样也可以看作二水平分析。Muthén和Asparouhov就以二水平分析的视角在单水平分析框架内提出了随机截距潜在转变分析(RI-LTA), 其中跨时间点产生的自我转变可以看作在水平1进行分析, 跨时间点不变的个案间差异可以看作在水平2进行分析, 使个案的自我转变和个案间的初始差异分离, 避免了高估保留在初始类别的概率。某研究型大学2016级本科生的追踪调查数据被用于演示使用随机截距潜在转变分析的过程。该方法的最大优势是通过引入随机截距避免了高估保留在本类别的转变概率。未来研究可以运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探究随机截距潜在转变分析模型的适用性, 也可以用多水平分析的思路为灵感, 探究多水平随机截距潜在转变分析在统计软件中的实现。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分析
    自我面孔识别的神经机制:基于fMRI研究的ALE元分析
    那宇亭, 赵宇雯, 关丽丽
    2021, 29 (10):  1783-1795.  doi: 10.3724/SP.J.1042.2021.01783
    摘要 ( 1359 )   HTML ( 88 )  
    PDF(1061KB) ( 1631 )  

    自我面孔识别反映了个体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区分识别出自我面孔的过程。本文采用ALE元分析的方法, 对自我面孔识别的fMRI研究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 探究自我面孔识别的神经基础。结果显示, 自我面孔识别的关键脑区包括顶上小叶、额中回、额下回、脑岛、梭状回、楔前叶和枕叶皮层。另外, 自我面孔识别可能包括两个层面的加工过程:知觉层面的加工整合过程以及由知觉引发的评价和情绪反应过程。知觉加工整合涵盖了自我面孔识别的各个加工阶段, 主要涉及枕叶、梭状回和楔前叶的功能; 而评价加工及情绪反应过程则发生在自我面孔识别的中晚期, 主要涉及顶上小叶、额中回、额下回及脑岛的功能。未来研究可结合时间和空间数据并关注脑区间的协同功能, 考察与内感受的神经关联, 开展临床研究并探索威胁信息的影响机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恋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元分析
    程浩, 张亚利, 姚雪, 张向葵
    2021, 29 (10):  1796-1807.  doi: 10.3724/SP.J.1042.2021.01796
    摘要 ( 1687 )   HTML ( 176 )  
    PDF(873KB) ( 2383 )  

    运用元分析方法探讨自恋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经过文献检索和筛选, 纳入原始文献19篇, 包含25个独立样本, 共7702名被试。根据同质性检验结果, 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发现, 自恋与行为抑制系统存在中度负相关(r = -0.27, 95% CI为[-0.34, -0.21]), 自恋测量工具在两者间起显著的调节作用; 自恋与行为激活系统存在高度正相关(r = 0.46, 95% CI为[0.40, 0.52]), 被试类型在两者间起显著的调节作用。自恋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密切关系支持了自恋的主体性理论和人格强化敏感性理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正念的干预与自我同情的关系:一项元分析
    孙腾巍, 颜宇娴, 靳宇倡, 安俊秀
    2021, 29 (10):  1808-1828.  doi: 10.3724/SP.J.1042.2021.01808
    摘要 ( 2827 )   HTML ( 245 )  
    PDF(2465KB) ( 4304 )  

    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有关基于正念的干预与自我同情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通过文献检索, 纳入文献65篇, 总样本量为8103。异质性检验发现,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比较合适; 敏感性分析显示, 使用One-study removed逐步删除异质性较高研究, 基于正念的干预与自我同情呈显著正相关; 次群体检验表明, 基于正念的干预与自我同情关系受对比方式的调节与影响, 但不受群体和测量工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正念对自我同情水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 同时随着对比方式的不同对基于正念的干预与自我同情的关系会产生不同的调节作用, 而群体和测量工具对基于正念的干预与自我同情的关系并无调节效应。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情境下家长式领导与员工绩效关系的元分析
    刘豆豆, 胥彦, 李超平
    2021, 29 (10):  1829-1846.  doi: 10.3724/SP.J.1042.2021.01829
    摘要 ( 1425 )   HTML ( 103 )  
    PDF(1315KB) ( 2061 )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和效标剖面元分析技术探讨中国情境下家长式领导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收集与筛选, 共纳入139项研究400个效应值(N = 44605)。元分析结果发现:(1)仁慈领导、德行领导与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绩效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与反生产绩效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与之相反, 威权领导与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绩效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与反生产绩效显著正相关。(2)低威权领导剖面(仁慈领导和德行领导水平高)对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绩效的预测力最强, 高威权领导剖面(仁慈领导和德行领导水平低)对反生产绩效的预测力最强。(3)年龄能够调节家长式领导部分维度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强度, 性别对家长式领导分维度和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中国情境下家长式领导与个体绩效之间关系的“真相”。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神经美学视角的审美愉悦加工机制
    张璇, 周晓林
    2021, 29 (10):  1847-1854.  doi: 10.3724/SP.J.1042.2021.01847
    摘要 ( 1606 )   HTML ( 94 )  
    PDF(648KB) ( 2045 )  

    审美对象特有的刺激属性会唤起观赏者特定的情绪或情感反应。个体在欣赏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作品时会产生审美愉悦体验。审美愉悦-兴趣模型(PIA)认为, 审美愉悦体验包含审美过程中自动化加工阶段的审美愉悦和控制加工阶段的审美兴趣。近年来, 神经美学研究表明, 负责愉悦和奖赏的眶额叶皮层在审美过程中广泛激活, 是自动化加工阶段初级审美愉悦奖赏的神经基础, 而审美过程中纹状体亚回路中不同的连接和功能作用与两个阶段中审美愉悦的产生都有关联; 上述结果支持了审美愉悦-兴趣模型。但审美高峰体验时默认模式网络(DMN)相关脑区的激活和负责控制与理性思维的外侧前额叶皮层等脑区的失活, 提示在PIA模型强调的自动化加工阶段审美愉悦和控制加工阶段审美兴趣之上, 还有整合升华阶段的审美沉浸愉悦, PIA模型需得到进一步的扩展。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检验审美愉悦认知加工模型及神经机制, 探索审美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和神经基础, 探讨不同审美经验愉悦机制的异同。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镜像等效或守恒及其打破:从行为到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证据
    齐星亮, 蔡厚德
    2021, 29 (10):  1855-1865.  doi: 10.3724/SP.J.1042.2021.01855
    摘要 ( 811 )   HTML ( 35 )  
    PDF(736KB) ( 808 )  

    镜像等效或守恒是动物与人类个体对两侧对称自然物体的一种进化自适应加工。但是, 这种知觉特性会妨碍包含镜像字符的文字阅读学习。阅读者有必要学会利用镜像泛化抑制的“去学习”机制, 打破镜像等效或守恒, 以获得识别镜像字符的能力。这一过程中, 左侧梭状回皮层通过与早期视觉皮层、顶叶皮层和口语脑网络的交互作用, 逐渐发展出一个可以识别镜像字符的视觉词形区(visual word form area, VWFA)。今后的研究需要关注两半球及其连合纤维在镜像等效或守恒加工中的作用、镜像泛化与抑制的详尽加工机制及其对镜像书写的影响、正常汉语儿童的汉字镜像泛化加工等问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五”人格剖面: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路径
    尹奎, 赵景, 周静, 聂琦
    2021, 29 (10):  1866-1877.  doi: 10.3724/SP.J.1042.2021.01866
    摘要 ( 2338 )   HTML ( 130 )  
    PDF(646KB) ( 2536 )  

    “大五”人格剖面是“大五”人格特质在个体上的高低组合, 充分考虑了人格特质之间的交互作用, 能够反映不同子群体在“大五”人格特质上的数量与质量差异, 是解释以往以变量为中心矛盾性结论的重要途径, 也更契合组织管理实践需要, 对实践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大五”人格剖面数量受到研究情境、样本特征、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自我适应-自我管理模型可以获取4剖面模型, 且常见的剖面包括灵活适应剖面、普通剖面与执拗剖面。“大五”人格剖面在研究中更多地扮演自变量角色, 探讨其在关键结果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未来可以关注强化“大五”人格剖面研究的理论基础; 加强重复性研究, 识别普适性“大五”人格剖面; 识别“大五”人格剖面的影响因素; 纳入更多人格变量, 更完整刻画人格剖面。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3模型视角下个体行为的表达机制
    张璐, 乌云特娜, 金童林
    2021, 29 (10):  1878-1886.  doi: 10.3724/SP.J.1042.2021.01878
    摘要 ( 686 )   HTML ( 36 )  
    PDF(603KB) ( 865 )  

    I3模型塑造了一个解释个体行为的理论框架, 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来自刺激、驱力和抑制三个因素的组合, 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独立于其余两个而变化, 其结构是由一个结果(行为)、一个中介(行为倾向)和三个因素(刺激、驱力和抑制)组成的12条路径的综合模型。这12条路径通过描述18个问题来预测个体在具体背景下的行为机制, 比如攻击行为、进食行为等。为有效促进该理论的应用, 文章对该理论的合理性、科学性、独特价值, 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 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动观点采择:内隐心智化与潜心智化的争议
    李艺, 肖风
    2021, 29 (10):  1887-1900.  doi: 10.3724/SP.J.1042.2021.01887
    摘要 ( 1416 )   HTML ( 83 )  
    PDF(1504KB) ( 1676 )  

    自动观点采择现象已有很多研究证实, 但其产生机制还存在争议。目前存在内隐心智化与潜心智化两种观点:前者认为自动观点采择是自发采择他人视角的领域特殊加工; 而后者提出自动观点采择实质为反射性注意定向、位置的空间编码等领域一般加工, 模拟了心智化在社会环境中的作用。在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可独立或共同运行的基础上, 提出了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协同作用模型。未来研究应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研究多样的被试群体, 探索自动观点采择的作用机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